深基坑鋼板樁圍堰施工技術研究
時間:2022-06-17 15:41:09
導語:深基坑鋼板樁圍堰施工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型承臺深基坑支護結構形式與基坑的平面尺寸、基坑的深度以及承臺所在的地質條件有較大的關系。論文主要研究鋼板樁圍堰在細卵石土與粉砂巖互層地質條件高速大河道中的應用。采用旋挖樁引孔的方式插打拉森鋼板樁,承臺混凝土分兩次澆筑,分層拆除圍堰內支撐,以避免鋼板樁圍堰內支撐與承臺之間的干擾,以上方案確保了大型承臺基坑圍護結構的安全。
【關鍵詞】拉森鋼板樁;復雜地質;引孔;深基坑;大型承臺
1引言
由于橋梁承臺基礎所在的地質條件和周邊環境各不相同,橋梁承臺基坑圍護結構的形式越來越多,如放坡開挖法、鋼板樁圍堰、鋼管樁圍堰、雙壁鋼圍堰、咬合樁圍護結構等。承臺基坑圍護結構形式必須從技術、經濟、安全等方面進行比選后確定。當大型承臺深基坑位于細圓礫土和粉砂巖層時,由于基坑深度較大,水流湍急,承臺施工受河水水位影響極大,常規基坑支護結構容易透水,而鋼板樁插打難度大,應盡可能減少基坑暴露的時間,加快施工進度,防止基坑出現安全隱患。本文以新建杭州至溫州鐵路義烏至溫州段站前及相關工程HWZQ-3標工程仙居特大橋56號墩深基坑支護結構施工為例,介紹復雜地質大型承臺深基坑鋼板樁圍堰施工技術,可為同類型地質條件下的深基坑支護結構提供一種實用而有效的施工方法。
2工程概況
新建杭州至溫州鐵路義烏至溫州段站前及相關工程HWZQ-3標工程仙居特大橋(84+5×150+84)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56#主墩承臺位于永安溪河道中,永安溪位于仙居縣中部,為椒江流域上游源頭溪流,流域面積2704km2。永安溪屬于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河床比降較大、流速快、水深淺,河道寬度約550m,常水位時水深約2m,夏季河道水位主要受上游水庫泄洪的影響較大,最高洪水水位約67m,水流速度為2.21m/s。56#主墩承臺的地勘資料顯示,56#承臺范圍內自上而下地層分布情況為:河床上采用2m厚的素填土進行筑島,粉砂巖層中局部夾雜淺層凝灰巖。承臺尺寸為20.1m×14.6m×5.5m,承臺底標高為53.556m,施工水位標高61m,考慮到鉆孔樁施工因素,主墩采用筑島后施工樁基承臺基礎,筑島后地面標高為62m,承臺下方墊層厚度為0.3m,基坑開挖深度為8.744m。
3圍堰的方案設計
由于永安溪河流水深較淺,并且只有受到上游水庫泄洪以及突降暴雨時,水位才有上漲的趨勢,洪水漲退的時間較短。施工期間若遇到洪水來臨,將停止承臺施工。綜合連續梁56#主墩承臺位置的地質水文特征以及工期成本的影響,56#主墩承臺深基坑圍堰最終選擇拉森鋼板樁圍堰進行施工,圍堰鋼板樁的插打技術措施是施工控制的重點和難點。圍堰鋼板樁采用拉森IV型鋼板樁,樁長15m,鋼板樁錨固至封底混凝土底部5.956m。圍堰內部設置2層圈梁和內支撐,其中,圈梁采用雙拼H400×400mm型鋼制成,第一層圈梁設置在原地面以下2m,圈梁下方每隔3m設置1道型鋼三角托架支撐,型鋼三角托架采用[10槽鋼制作而成,并焊接在鋼板樁側面;第二層圈梁與第一層圈梁相隔3.5m。圍堰內支撐采用φ630mm×8mm螺旋鋼管,每層內支撐分為斜撐和對角撐兩種結構形式,每層均設置1根對角支撐,圍堰四個角分別設置2根斜撐,內支撐與圈梁之間采用焊接連成整體,確保圍堰整體穩定性。56#墩承臺拉森鋼板樁圍堰平面圖如圖1所示。
4拉森鋼板樁圍堰的施工方法
拉森鋼板樁圍堰的施工順序為:圍堰筑島→樁位引孔置換土→鋼板樁插打→基坑開挖→圈梁內支撐安裝→封底混凝土澆筑→承臺第一次混凝土澆筑→基坑回填至下層內支撐→拆除下層圈梁內支撐→承臺第二次混凝土澆筑→基坑回填至承臺頂→拆除上層圈梁內支撐→鋼板樁拔出。
4.1圍堰筑島
由于56#主墩位置在河道中,水深約2m,拉森鋼板樁施工前需對承臺周邊進行筑島,給圍堰鋼板樁插打提供良好的工作平臺。筑島的寬度原則上是以承臺邊外放6m,利于后期樁位引孔以及鋼板樁插打施工,筑島平臺頂面標高設計為62m,高于洪水位1m,迎水面坡率按1∶2.5設置,坡面防護采用鋼筋石籠防護,厚80cm。筑島所用材料為優質黏土,施工期間采用推土機和裝載機將黏土分層碾壓。筑島時由岸邊向河道中央進行推進,由河道上游向下游進行填筑。
4.2樁位引孔
由于56#墩承臺位置下方分布有深厚的粉砂巖,鋼板樁無法按照常規工藝順利插打至設計高程。施工期間,通過旋挖鉆引孔置換土的方案輔助鋼板樁插打施工,采用直徑1.2m的旋挖鉆隔樁跳打的方式進行引孔,孔間距0.8m,孔位咬合重疊0.4m,確保后期鋼板樁能夠順利打入設計土層中。待每個孔位鉆到設計標高后采用黏土回填至孔口,完成孔位處的土方置換,接著繼續隔樁引下一個孔位,如此反復循環直至所有孔位引孔完畢。
4.3鋼板樁插打
鋼板樁采用委外租賃廠家既有的拉森IV型鋼板樁,鋼板樁插打前由測量人員提前放樣出鋼板樁圍堰的4個角點,然后利用石灰線做標識,將拉森鋼板樁圍堰的4條邊定位準確。施工時首先打入鋼板樁圍堰的定位樁,鋼板樁插打前利用圍堰的圈梁作為導向系統,確保鋼板樁插打的精度。鋼板樁采用ZX470型液壓打拔樁機進行插打,插打時由技術人員重點控制鋼板樁的垂直度,插打過程中采用兩臺全站儀沿兩個正交方向分別觀測鋼板樁的垂直度情況。圍堰4個角點位置的鋼板樁設計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用異形鋼板樁,確保鋼板樁能夠順利合龍。
4.4圍堰土石方開挖
鋼板樁插打合龍后進行基坑的開挖施工?;娱_挖遵循“分層開挖,先撐后挖,對稱開挖”的原則[1]?;娱_挖時,必須注意及時安裝圈梁和內支撐,減小基坑邊形,保證基坑安全?;娱_挖采用1臺長臂挖機和1臺普通挖掘機配合進行開挖,其中,普通挖掘機停留在基坑內部,長臂挖機停放在原地面進行開挖。為加快施工進度,河床筑島時的素填土和河床下部的細圓礫土采用普通挖掘機直接進行開挖?;酉虏康纳詈穹凵皫r層無法利用普通挖掘機直接開挖,必須采用炮錘提前將硬巖破除后,再用挖掘機開挖?;娱_挖期間應及時對基坑的變形進行監測,在圍堰鋼板樁頂部以及圈梁上彎矩較大位置設置水平位移觀測點,圍堰每邊平均設置3個觀測點?;酉蛳麻_挖期間,平均每天進行一次監測,直至開挖停止后連續3d的監測數據穩定[2]。
4.5圈梁、內支撐安裝
基坑開挖至圈梁、內支撐以下50cm時,應立即安裝圈梁和內支撐,嚴禁超挖。圈梁和內支撐均采用500kN(50t)履帶吊吊裝安裝。圍堰圈梁和內支撐均在型鋼加工廠提前加工好,然后由平板車運輸至基坑邊的平臺上,由履帶吊吊裝至設計位置安裝到位。其中,圍堰長邊圈梁長度達22.1m,圈梁的接頭加工應設置在剪力較小位置,結合型鋼長度的限制,接頭一般設置在跨中位置,接頭加工注意設置加強鋼板。由于鋼板樁插打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圈梁與部分鋼板樁之間存在不密貼的情況,此時應在圈梁與鋼板樁之間填塞鋼板,確保圈梁與鋼板樁之間密貼,受力均勻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圈梁下方采用[10槽鋼三角托架進行支撐,[10槽鋼與鋼板樁之間采用焊接連接[3,4]。為防止拉森鋼板樁圍堰施工期間,鋼管內支撐發生脫落現象,將鋼管內支撐與鋼板樁之間采用直徑16mm的鋼絲繩進行拉結固定。圍堰內支撐由500kN(50t)履帶吊吊裝至設計位置與圈梁進行對位焊接連接成整體。圈梁內支撐下方與牛腿連接的大樣圖如圖3所示。
4.6鋼板樁圍堰的拆除
拉森鋼板樁圍堰拆除的順序與安裝順序相反,先拆除圈梁和內支撐,然后拆除鋼板樁,由500kN(50t)履帶吊吊裝進行拆除。根據56#主墩承臺鋼板樁圍堰的結構受力體系,結合承臺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承臺混凝土分兩次澆筑成型,圍堰圈梁和內支撐對應的也分兩次進行拆除[5]。56#主墩承臺高度為5.5m,承臺第一次混凝土澆筑高度為2.5m,第二次混凝土澆筑至承臺頂。待承臺第一次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對承臺基坑進行回填,回填標高至下層圈梁和內支撐底部,然后利用500kN(50t)履帶吊吊裝拆除下層圈梁和內支撐。待承臺第二次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將承臺基坑回填至承臺頂部,然后利用履帶吊吊裝拆除上層圈梁和內支撐。承臺基坑回填時利用基坑開挖時的細圓礫土分層進行回填,采用打夯機分層夯實。鋼板樁采用ZX470型液壓打拔樁機逐根進行拔出。鋼板樁圍堰拆除后的有關材料由平板車拉出場地指定地點堆放。
5結語
通過在水中墩承臺位置進行筑島,在筑島平臺上利用旋挖鉆機進行引孔將拉森鋼板樁插打至深厚的粉砂巖層中,完成拉森鋼板樁圍堰的施工,另外,根據承臺混凝土澆筑的順序結合大型承臺拉森鋼板樁圍堰的受力體系分層拆除拉森鋼板樁圍堰圈梁和內支撐,以上施工方法在新建杭州至溫州鐵路義烏至溫州段站前及相關工程HWZQ-3標工程仙居特大橋56#主墩承臺深基坑支護結構中成功應用,有效地保障了復雜地質大型承臺深基坑的施工安全,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為類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12[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2]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標準:GB50497—2019[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20.
[3]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鋼圍堰工程技術標準:GB/T51295—2018[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8.
[4]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5—2020[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20.
[5]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標準:GB50496—2018[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8.
作者:李光均 單位: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砂卵石地層管井降水對地表沉降的影響
- 下一篇:供給側結構性與單位財務人員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