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音樂教育雙減與雙增探討

時間:2022-05-24 08:54:58

導語:學校音樂教育雙減與雙增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音樂教育雙減與雙增探討

2021年7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來,“雙減”已成為全社會自上而下所關注的教育首要問題。“雙減”到底對學校音樂教育意味著什么?“雙減”政策背景下學校音樂教育該怎么走?這是每個音樂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可以說,這次的“雙減”政策對學校音樂教育來說,不僅意味著難得的發展機遇,而且也意味著嚴峻的挑戰。“雙減”政策為學校音樂教育帶來發展機遇,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給學校音樂教育帶來了可能的“雙增”。對此,教育部體衛藝司王登峰司長有具體清晰解讀。第一增是在減輕校內作業負擔后,為學生增加了參加包括音樂實踐活動在內的各種活動的時間和機會;第二增是在校外培訓機構認定中將體育和美育培訓列為非學科類培訓,學生接受音樂培訓的時間將會大大增加。不過,我們應當看到,這樣的“雙增”只是存在可能性,因為無論是校內的作業負擔減下來還是校外的學科類培訓減下來,客觀上的確增加了學生在校內的音樂活動時間和在校外參加音樂培訓的機會,但是,學校會不會安排學生參加音樂活動,家長會不會讓孩子去參加音樂藝術類的培訓,這都是不確定的,這取決于學校與家長對音樂教育是否重視。自二是使學校音樂教育受到了更多關注與重視。這次的“雙減”政策,再加上2020年中辦、國辦《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的“美育進中考”等改革舉措,客觀上已經讓學校音樂教育受到了全社會、各層面的普遍關注。“美育”一時間變成了教育領域的熱詞,自然音樂教育也跟著增加了曝光度。特別是當人們思考著“雙減”政策把校內的作業負擔減下來、把校外的學科類培訓減下來之后怎么辦時,音樂教育自然成為了人們的關注熱點和首選領域。如果說以往音樂教育的地位更多是停留在文字上、文件中,停留在我們的自我認同中,那么這一次則讓我們感受到這種重視已經實實在在地體現在行動上、現實中,體現在他人認可中。必須看到,音樂教育的上述發展機遇,很大程度要歸功于美育影響力的增大和地位的提升。音樂教育是學校美育最為重要的內容與途徑,可以盡情享用美育受到重視所帶來的一切“紅利”,美育所擁有的機遇就是學校音樂教育所擁有的機遇。音樂教育當下最需要做的是借美育的東風,扛美育的大旗,朝美育的方向,做好自己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音樂教育工作者都要具有角色轉換意識,我們的角色定位必須從一個教音樂這門課程的專業老師轉變為一名美育工作者,我們既是音樂教師,更是美育教師。正如三十多年前美國音樂教育哲學家雷默所指出的,音樂教育只有通過和其他姐妹藝術結盟,才能夠朝學校核心課程邁進,以取得和其他學科平等的地位,僅靠自己單打獨斗是沒有出路的。的確如此,當我們只是以一門與升學考試關系不大的課程的身份出現時,是很容易被忽視的,但若以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中“美”的姿態出現,則一切屬于美育的機遇和“紅利”都可能讓音樂教育所擁有。“雙減”政策給學校音樂教育帶來了發展機遇,但如何把握好這個機遇,真正讓學校音樂教育由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這很大程度上還得取決于我們音樂教育自身。為此,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雙減”給學校音樂教育也帶來了各種全新的挑戰。諸如:當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音樂學習和參與音樂實踐活動時,師資數量夠嗎?素質達標嗎?音樂教育的時間和空間增加了,要滿足面向人人的音樂教育需求,原有的課程體系還能適應嗎?三點半課程怎么開?由于時間增多與途徑變廣,音樂教學與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也隨之相應增多,以往的教學方式能否應付得來?音樂要進中考了,是否與“雙減”相沖突?怎樣改革創新音樂考試內容與形式,切實保證不因此增加學生負擔?等等,這些問題都是當下學校音樂教育面臨與亟待破解的問題。學校音樂教育要想應對這些挑戰,真正把發展機遇轉化為發展勢頭,唯有反思自身問題,銳意改革創新。學校音樂教育改革一直在進行,特別是自21世紀新課改以來,改革就沒有休止符,更無終止線,而且改革是一攬子工程。但是在“雙減”政策背景下,音樂教育改革必須基于育人的高度與視角,凸顯新時代美育發展的新要求和當下“雙減”政策的新舉措,抓住改革重點,破解改革難點。為此,我們提出了學校音樂教育的“雙減”與“雙增”主張。

一、音樂教育要“雙減”,一減功利化,二減技術化

功利化、技術化是長期以來學校美育存在的一個問題,音樂教育同樣如此。關于功利化、技術化的問題,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充分發揮家庭和社會的育人作用,轉變藝術學習的技術化和功利化傾向,營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長的健康向上的社會文化環境。”當初國辦《意見》是針對家庭與社會藝術教育提出這個問題的。但實際上,包括音樂教育在內的學校美育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如果音樂教育讓師生覺得累,那很大程度上是不是諸如比賽、評優等功利化追求的壓力所致?由此也可以看出,減負問題也并不只是對學生而言,實際上老師同樣需要減負,老師的負擔減不下來,學生的負擔就難以真正減掉;如果學生不喜歡上音樂課,那很大程度上是不是我們把音樂當成了技術來教?由此導致的極端后果就是人們常說的“學了一門技術,恨了一門藝術”。所以,我們是否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學校音樂教育自身的確給師生帶來了“負擔”,那很大程度上就是功利化和技術化造成的精神壓力和身心負擔,是功利化讓我們身心疲憊,是技術化令學習枯燥乏味。筆者曾寫過一篇題為《音樂教育,為“減負”撐起一片藍天》(《中國音樂教育》2000年4期)的短文,文中談到:“音樂教學很少有課堂書面作業,也基本上不留家庭作業,按理不會有課業上的負擔,但事實上并不完全是這樣,音樂課堂教學照樣也存在‘減負’的問題。一些老師由于對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目的、任務以及教學規律存在認識上的偏差,一味地把音樂知識技能的傳授與訓練看成是音樂教學的全部,一味地采用單調枯燥的訓練方式進行教學,致使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不僅領略不到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反而備受諸多非音樂因素的騷擾,以致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毋庸諱言,即便經歷了音樂新課程改革,22年前文章中所描述的問題今天依然存在。所以,我們今天在談“雙減”時,千萬不要以為這事跟我們音樂教育無關,認為音樂學科不需要減負,要減的是其他學科,我們盡情享受“雙減”帶來的“紅利”就好。但事實上,學校音樂教育同樣也要“雙減”,要通過“雙減”,讓音樂教育從功利化、技術化轉向美育化、生活化的軌道上來,不被功利綁架,不被技術桎梏;要通過“雙減”,探索出一種適合培養業余愛好者的音樂教學模式,讓音樂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與生活常態。總之,“雙減”政策下,學校音樂教育必須淡化功利化追求,破解技術化頑癥。要以育人為本,以獨特而重要的育人成效贏得自身應有的地位,而不能試圖靠功利化追求來求得滿足自身虛榮且并不穩固的一席之地;不能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音樂教育降低到技術層面,更不要試圖依靠技術操練去達成以美育人的目標。

二、音樂教育要“雙增”,一增數量,二增能量

1.增數量,師資隊伍要擴容。應該說,音樂教師缺額大的問題近年來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且這個問題主要存在于廣大農村學校。但“雙減”之后,學校可能會大幅增加音樂課程與音樂活動的比重,那么,城市學校也將面臨著音樂師資短缺的問題。為此,補充音樂師資缺額是當下應對“雙減”政策給音樂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首先必須破解的問題。根據國家美育政策以及各地的有關經驗,音樂師資隊伍擴容的主要途徑有兩條:一是各地各學校要確保新晉專職音樂教師基本比例,逐步增大音樂師資的絕對量。二是整合校內外各方面資源,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多渠道解決師資短缺問題。上述兩條途徑比較,眼下更可行的辦法還是后者。整合校內外資源充實音樂教師隊伍,主要有以下思路與辦法:第一,返聘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師德好、教學經驗豐富的退休音樂教師擔任學校音樂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指導等工作,特別是課后三點半的音樂教學工作;第二,招募包括文藝團體的專業人士、民間藝人等社會藝術人士擔任學校兼職音樂教師;第三,經濟條件好的地方和學校可以通過購買社會服務,引進具有教育資質、專業水平達標的社會藝術機構進校園,承擔諸如樂隊、合唱團等課外社團活動的教學與指導工作;第四,大力推廣高校美育浸潤行動,通過建立高校實習、對口援教基地等方式,將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師生的社會藝術實踐與中小學音樂教育有機對接;第五,鼓勵和支持社會公益組織開展學校音樂教育公益項目,特別是開展鄉村學校美育公益行動;第六,充分挖掘校內具有音樂特長且樂意兼任音樂教學工作的其他各學科教師、學校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等資源,并針對他們進行音樂專業培訓,培養校內兼職音樂教師,等等。2.增能量,音樂教學要提質。音樂教育增能量,就是要做大做強音樂教育,不斷夯實與完善自我,激發內生動力,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提高音樂教育教學質量,用顯而易見且無可替代的育人成效贏得信任與尊重,獲得應有的地位。學校音樂教育長期不受重視,除了社會與教育大背景的因素之外,歸根到底是我們自身還不夠硬。就如前面所述,音樂教育追逐功利和技術,或許某個時候能夠刷出一點存在感,但更多時候卻容易被人忽視。這種狀況必須改變,而這種改變首先要從自身做起,那就是必須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入手,切實提升音樂教育的育人成效。基于“雙減”政策大背景,根據國家有關新時代學校美育改革發展的精神要求,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學校音樂教育要提質,必須在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一是拓展實施載體。“雙減”之后,學生參加音樂學習與實踐活動的時間將明顯增加,以往常規性的音樂課堂教學與社團活動將無法滿足學生的校園音樂生活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拓展音樂教育的途徑和載體。要確保所有學生都能有課上和有活動參與,真正實現音樂教育面向人人,就需要構建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園文化、藝術展演“四位一體”的育人機制,就必須在校園文化和藝術展演方面做文章,要讓學生置身于音樂浸潤的美育環境中,時時刻刻都能得到美的熏陶與滋養,要讓學生有機會經常性地去校內外的藝術館、音樂廳等進行現場觀摩與實踐。要構建群體化、常態化、課程化、生活化的全員音樂展演機制,讓學生隨時隨地想唱就唱,想舞就舞,而不是一年等一回,甚至三年等一回。二是豐富教學內容。首先,“雙減”之后,課后三點半音樂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擺上日程,其教學內容要與國家課程形成差異化發展和優勢互補,要盡可能與學生現實音樂生活對接,直接服務于他們的音樂實踐活動,尤其是要開發滿足學生音樂專項特長發展的實踐類、特色類課程。其次,要形成學校、社會、家庭共同開發與實施音樂課程的新生態,特別是依托社會文藝團體和專業藝術場所的專業與場地優勢資源,豐富學校音樂教學內容。第三,隨著《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布,舞蹈、戲劇、影視已正式進入國家藝術課程體系,以及學科融合理念的不斷強化和具體落實,音樂課程教學要主動融入其他藝術課程與非藝術課程的內容,要以一種開放與包容的心態來擁抱其他藝術課程門類正式走進藝術課程體系。這就要求無論是在職音樂教師的專業提升還是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都不能再滿足于懂音樂,而是要在“音樂一專”的基礎上盡可能爭取“藝術多能”。三是創新教學方式。“雙減”之后,隨著音樂教育實施載體的拓寬與教學內容的豐富,音樂教學方式必須創新,創新的基本依據與方向是中辦、國辦美育《意見》提出的“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的教學模式。要聚焦“教會”“勤練”“常展(演)”,注重創設真實、開放的學習情境,設計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聯的任務,圍繞整合多種知識和技能的任務、主題和項目進行單元教學設計,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實現強化音樂表現、深化審美體驗、激發創意實踐的教學改革目標。在這里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項特長”中的兩個“+”號不是簡單的相加和單向的進行,而是以藝術審美體驗為中心環節的三者相互融合。特別是知識技能的教學必須融于藝術審美體驗之中,在學生參與的審美實踐活動中結合著去教,并且在專項特長培養中得到鞏固和提升。而對于中小學生而言,這里所指的專項特長一定是建立在興趣愛好基礎之上的特長,而不是要求技術指標要達到何種專業化程度;這種專項特長的培養同樣必須依托學生的藝術審美實踐體驗,而不是枯燥的技術化操練。四是慎重推進評價。無論是音樂素質測評、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還是音樂進中考,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應試教育傾向而增加學生負擔,都將與“雙減”目標背道而馳,因此,評價無疑是“雙減”政策下學校音樂教育面臨的最嚴峻挑戰。音樂課程究竟應該怎么考?育人和育分兩者能否統一?如何讓音樂課程的成績直接反映育人的成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冷靜思考、創新探索、慎重推進的問題。音樂教育評價要堅持育人為本,要建立發展性評價指標體系,突出表現性評價,聚焦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解決相關現實問題的能力,杜絕可能導致應試傾向的評價內容與方式,尊重學生的藝術個體差異,確保每個學生都有在評價中展現藝術才能和學習成果的機會。五是幫扶鄉村美育。鄉村美育的問題不是減負,而是它事實上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對于鄉村學校的孩子們來說,把音樂課開起來就是最大、最好、最美的減負。首先,開齊開足音樂課,把被其他主科擠占的課時還給音樂,可以有效減輕其他課程的課業負擔;其次,開設音樂課,可以優化學校良好教學氛圍,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第三,開設音樂課,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生活,特別是慰藉鄉村孩子的心靈。一所學校聽不到學生的歌聲,那是不可想象的,鄉村的孩子也是孩子,他們的心靈世界和精神世界同樣需要美麗的歌謠,他們更是期待有一片音符能夠帶著他們的心走出鄉村,飛向遠方。

作者:郭聲健 聶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