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質提升導向舊城更新策略研究

時間:2022-05-23 10:02:20

導語:品質提升導向舊城更新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品質提升導向舊城更新策略研究

摘要:我國城市建設已經步入存量挖掘、品質提升的重要時期,舊城更新作為城鎮化建設進入存量規劃時代的必然要求,在其更新改造過程中如何提升城市品質、激發城市活力,成為新時代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闡述了舊城更新品質提升的內涵和要求,并以泰安市岱北片區為例,以提升環境品質、生活品質和文化品質為目標,從人居環境、歷史風貌、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四個維度,制定面向實施的更新策略,以期為泰安市整體品質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舊城更新;城市品質;存量規劃;泰安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建設快速發展,但長期粗放式建設,導致城市問題接踵而來。“十三五”期間,我國確立了五大發展理念,其中“綠色”和“共享”理念體現了我國城市建設向質量型、生態型和品質化方向發展的要求[1]。2015年中央城市會議將城市建設工作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強調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和城市環境的宜居性,自此城市品質建設工作拉開序幕。在當前城市轉型發展的時期,如何從城市更新的角度提升城市品質,成為規劃領域研究和實踐的課題。基于此,文章選取泰安作為研究城市,以岱北片區城市更新為例,探索舊城更新的新思路。

1品質提升導向下的舊城更新概況

1.1我國舊城更新的發展歷程

根據我國城鄉發展歷程和國家相關建設政策的變化,可將城市更新分為4個發展階段[2],不同階段的更新內容和更新目標各不相同(表1)。現階段,我國城市建設已經進入存量規劃時代,以人為本、生態文明、文化延續、品質提升是新時代城市更新的主要導向,城市更新應更加注重土地集約利用、利益共享、多方協作、智能化、文化性和可持續發展等。舊城更新工作對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可持續發展影響深遠。

1.2城市品質的內涵解構

城市品質研究源于西方國家對生活質量的關注,我國對城市品質的研究起步較晚,且不同學者的研究方向和側重點各不相同,理論體系尚不成熟。宋曄(2007)主要關注城市品質的文化精神內涵,認為城市品質寄于市民之中,是一種城市發展過程中培育出的人文精神[3];胡迎春等(2009)對城市品質內涵和具體構成要素進行了詳細闡述,認為城市品質包含內在質量和外在表現形式兩方面內容,內在質量涵蓋自然、經濟、文化等要素,外在表現形式包括城市形象、品牌與歷史文脈[4];吳丹(2012)也認為城市品質包含城市內在人文精神和外在建筑質量[5];羅文章等(2016)認為評價城市品質應該多方面審視,將城市品質的內在要素劃分為生活、文化、產業、生態、建設、管理六方面[6]。總體而言,我國對城市品質內涵的解析尚沒有統一標準。研究城市品質,我們必須認識到人在城市中的主導地位。人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需求隨著社會和時代的進步不斷變化,城市品質建設的側重點也應不斷調整。本文以人的需求變化為出發點,結合相關學者的研究,將城市品質分為基礎型、改善型和特色型三大類(圖1),其中基礎型城市品質以保障居民基礎生活、生產需求為目標,包括居住水平、經濟水平、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改善型城市品質主要以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和修復城市生態景觀系統為目標,包括生態景觀環境的優化修補、環境衛生的整治、居住空間的完善等內容;特色型城市品質以挖掘城市特色、展現城市形象為目標,包括城市風貌修復、文脈傳承、歷史遺產保護等內容。

1.3品質提升導向下的舊城更新要求

對城市品質的追求是城市更新過程中的必然要求,舊城更新作為城市轉型和自我發展的調節機制,在未來更新建設中既要解決民之所需,優化城市功能,又要激發城市活力,凸顯城市特色。因此,在存量規劃的背景下,我國城市更新應重點關注改善型城市品質和形象型城市品質的提升建設,關注與人有關的城市要素,從人居環境、生態環境、歷史風貌、城市管理等多方面進行功能品質的提升。

2泰安市岱北片區發展概況與特征

2.1片區基本概況

岱北片區位于泰安市泰山區,地處主城區中心,西至奈河,東至虎山東路,北至環山路,南至東岳大街,片區內以居住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商業用地、文物古跡用地、公園綠地為主(圖2),面積2.64平方公里。片區中心距離泰安站直線距離8千米,距離泰山景區1.5千米,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圖3)。

2.2片區發展基礎

2.2.1區域環境基礎優越岱北片區背靠泰山,南到岱廟,位于泰安的城市歷史文化軸線上。片區內有金山公園、山農大植物園兩處公園綠地;有奈河、梳洗河兩條自然水系河流穿過;還有紅門路、金山路兩條特色街道貫通南北,形成獨特的山水生態城市風貌特色。2.2.2歷史文化基礎深厚泰安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獨特的人文歷史和文化特色,泰山作為泰安的代名詞被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安的紅色文化、泰山文化、封禪文化和宗教文化一直感染和影響著這片土地,成為泰安文化的重要的組成。2.2.3城市建設基礎扎實岱北片區作為老城區的核心地段,其城市建設代表泰安市城市的整體形象。通過多年的創城活動,片區內奈河、岱廟廣場、紅河路等都已經進行了改造和提升,形成了較好的城市風貌。

2.3片區發展困境

2.3.1公共服務設施欠缺片區內公共設施覆蓋范圍不全(圖4)。其中教育設施明顯不足,僅有2所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均位于片區周邊,無法覆蓋整個片區。同時文化設施較少,除了岱廟等基礎大型景區,片區內缺乏基礎便民文化設施,不利于居民的日常文化活動。2.3.2文化傳承意識薄弱岱北片區地處泰山腳下,岱廟位于其中,泰山文化、岱廟文化氣息濃厚,但在街道、廣場等公共空間和建筑小區內文化氛圍淡薄,無泰山、岱廟等相關文化的宣傳展示,城市文化特色無法有效展示。2.3.3老舊小區問題復雜岱北片區作為老城區,其老舊小區數量眾多,且絕大多數小區存在衛生臟亂、建筑間距局促、小區設施老舊、停車空間不足、公共綠地缺失等居住空間品質問題。2.3.4城市管理體制不暢相比于新城區,整個片區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設均明顯滯后,城市管理體制大都停留在政府治理的范疇內,在社區管理、街道治理、環境營造、交通改善等方面,未能形成有效城市管理機制。

3品質提升導向下的舊城更新實施策略

根據城市品質提升的要求,泰安市岱北片區從人居環境、生態環境、歷史風貌和城市管理四個方面進行舊城更新改造(圖5)。

3.1以人為本,提升人居環境

3.1.1聚焦民意,填補設施欠缺根據岱北片區的實際情況和居民需求,采取多元化方式不斷補充完善,增強舊城的歸屬感和活力。通過岱廟北廣場建設、奈河公園更新項目以及新建小學、幼兒園和黨群服務中心,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解決市民服務設施不足等突出問題,打造方便舒適的宜居生活圈。3.1.2舊貌新顏,改造老舊小區采用全面提升的更新方式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從樓棟設施、建筑修繕、服務設施、公共環境等多個方面進行提升建設。在更新過程中,首先檢驗建筑質量,拆除違章建筑,整合小區地塊,明確小區邊界;其次,優化小區道路系統、綠地系統和停車設施,完善居民的出行和公共空間;最后對老舊小區進行路面硬化,完善路燈、監控、無障礙設施,化糞池清淤以及樓道采光玻璃更換等改造內容。通過全方位的改造優化,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質。

3.2整治修復,優化生態環境

3.2.1織補串聯,完善藍綠空間利用獨特的自然山水條件,發揮泰山和岱廟的資源優勢,構建“靠山攜水、前廟后園”的特色鮮明的片區生態格局。首先對片區主要河流進行水質提升,按照海綿城市建設標準,打造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河道景觀;其次將片區公園、游園、專用綠地、街頭綠地等進行植栽、補栽,增加綠化密度;最后,利用奈河水系生態廊道與紅門路、金山路市政生態廊道將泰山優勢生態資源與城內綠地連成一體,營造良性循環的藍綠系統,減少城市內澇。3.2.2落實規劃,打造海綿城市根據泰安市海綿城市建設的相關規劃和要求,對片區現狀的居住小區、城市道路、公共綠地、河流水系等按照相關指標進行全面改造。以擂鼓石大街回遷安置社區為例(圖6),社區建設貫徹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因地制宜采用透水鋪地、雨水花園和植被淺溝等方式,維持和保護場地自然水文功能,最大程度降低項目開發對于場地環境的沖擊。

3.3延續傳承,重塑舊城風貌

3.3.1法規管控,統籌城市風貌按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控制,對片區進行整體設計,協調古城整體空間結構,保護歷史風貌。對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筑在其高度、體量、外觀、色彩等方面提出合理要求和保護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護歷史建筑的原真性以及歷史風貌的完整性。同時城市設計在控規的基礎上,就城市建筑物的多角度全方位協調城市空間格局,以彰顯城市獨特面貌和時代特征。3.3.2文化點綴,激活公共空間對片區內商業業態結合旅游景區特色進行升級改造,打造活力街巷;沿擂鼓石大街及主要街道兩側結合空閑用地打造街角公共空間;沿道路交叉口形成公共空間,并進行藝術化處理;公共空間結合歷史文化元素設計,通過增加鋪裝、景墻、長廊、雕塑小品等,充分體現泰山文化。3.3.3新舊聯動,延續古城記憶在舊城更新的過程中要注重文物、古建筑、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傳承古樸厚重的舊城歷史風貌。岱北片區將空間劃分為古城核心區和古城協調區兩部分。核心區是留住古城記憶的核心區域,應尊重古城歷史原真性,突出中式古典建筑風格及傳統文化元素,體現“青磚灰瓦”的建筑特點;協調區做好由“古”到“新”的有序過渡,靠近核心區的建筑應以中式古典建筑風格為主,向外可逐步過渡為新中式建筑風格、現代建筑風格。

3.4多方協作,推進項目實施

3.4.1統籌協調,完善組織模式建立“行政統籌+技術支撐”的組織模式。以區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多家單位和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城市品質提升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推薦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建立“城市品質提升”技術平臺,銜接上位規劃、編制實施方案、協同項目實施、匯總項目進度,為項目提供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持。3.4.2全面保障,健全實施機制片區制定“城市品質提升”工作推進實施長效機制,包括日常監督檢查、專業機構評估、公眾廣泛參與、部門工作考核、獎懲激勵辦法等。如建筑拆除的管理和評估機制、生態修復的補償機制和公共空間激勵機制等,切實保障城市更新工作的順利進行,防止對城市生態的破壞以及亂拆亂建行為。通過制定城市品質提升項目庫臺賬管理、項目庫調整等機制文件,全面保障城市品質提升的順利實施。結語我國經歷了快速城鎮化發展階段之后,城市建設由粗放式擴張進入存量規劃階段,城市更新作為存量時代城市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提升城市品質和城市內涵,是目前城市工作的重要內容。本文通過明確城市更新品質提升的內涵和要求,以泰安市岱北片區的舊城更新為例,結合其發展基礎和困境,從環境品質、生活品質、人文品質等方面進行探究。以人為本提升人居環境是舊城品質更新的重點,通過填補設施欠缺、改造老舊小區,打造宜人舒適的城市棲息地;整治修復生態環境是舊城品質提升的關鍵,通過完善藍綠空間、落實海綿城市標準,構建健康安全的生態綠城;延續傳承舊城風貌是舊城品質更新的精髓,通過法規管控、公共空間點綴、分區協調,重現舊城獨特魅力;多方協作,推進項目實施是舊城品質更新的保障,通過完善組織模式,健全實施機制等形式,確保舊城品質更新的順利進行。未來,泰安可以以此片區作為示例,逐步進行城市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同時也為其他城市提供經驗借鑒。

參考文獻:

[1]羅小龍,許璐.城市品質:城市規劃的新焦點與新探索[J].規劃師,2017,33(11):5-9.

[2]陽建強,陳月.1949—2019年中國城市更新的發展與回顧[J].城市規劃,2020,44(02):9-19+31.

[3]宋曄.和諧社會城市品質和道德文化建設[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5):8-11.

[4]胡迎春,曹大貴.南京提升城市品質戰略研究[J].現代城市研究,2009,24(06):63-70.

[5]吳丹,鐘琳.贛州加快建設品質城市研究[J].科技廣場,2012,4(08):169-171.

[6]羅文章,陳群元.品質長沙建設:城市發展從速度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的探索[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6,4(05):41-47.

作者:王浩文 焦玉亮 鄭敏 趙虎 單位: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城規學院 同圓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同圓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城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