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徑

時間:2022-04-22 08:19:02

導語: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徑

摘要:新時代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傳統文化在凝聚社會共識、推動民族進步等方面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能夠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豐富的素材,有助于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茶文化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融入傳統茶文化,不但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得到弘揚與傳播,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與內容也可得到豐富。因此,高校要緊密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將茶文化科學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進一步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茶文化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成效,直接影響到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新時代,黨中央明確要求各大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繼承與發展我國傳統文化,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切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茶文化于飲茶過程中形成,積淀,凝結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濃縮了茶藝、茶道、茶學等,具備自省、自為等意蘊,具備豐富而深刻的人文元素與教育元素。茶文化在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較大作用,通過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與品質得到提升。因此,高校要準確把握茶文化的深刻內涵,依據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總體目標和要求,巧妙融合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利用茶文化洗禮大學生的精神與心靈。

1茶文化的本質內涵

數千年前,古代民眾就已認識到茶的藥用及食用功效,經歷了摘葉煮飲、鮮葉茶餅、蒸青葉散茶、炒茶等一系列發展階段,形成了內涵豐富的茶文化,在中華古老文明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唐代陸羽所創作的《茶經》,不僅全面介紹了茶葉歷史、源流、飲茶技藝等,也細致闡述了茶文化,將茶文化的恬靜、自然、和諧等文化靈魂揭示出來。從宏觀層面來講,茶文化的精髓是儒釋道精神,有機融合了儒釋道的哲學思維,其歷史性、民族性、時代性等特征較為顯著。從儒家文化角度分析,茶文化注重“人”“仁”為本與自然和諧,引領茶客對茶文化的本真進行深入探尋。從釋家思想角度分析,茶文化在形成發展過程中,受到釋家思想的明顯影響,要求茶客在品茶時參禪悟世,拋除內心的一切煩惱與雜念,追求心靈的超脫。從道家思想角度分析,天人合一是道家思想的內核,要求本體充分融合自然,以便對生命的價值進行感悟。而茶客在飲茶時,能夠有效融合自身與自然,達到歸真本源的狀態。茶文化發揚與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受新時代多元文化交流的影響,茶文化的內涵進一步豐富,生命力得到有效提升。

2茶文化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性及結合意義

2.1同向性

第一,目標一致性。為順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校需深入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使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精神價值追求得到提升,將一大批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優秀人才培養出來。而儒家思想是茶文化知識譜系的重要組成,倡導茶客在修身養性的基礎上,通過入世來施展人生抱負,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與茶文化教育具有基本一致的總體目標。茶文化能夠對思想政治教育領域進行拓展,而思想政治教育又可以為茶文化的傳播與弘揚提供平臺,二者相互補充與滲透,可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第二,內容互通性。高校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需將教育目標、教育對象等因素納入考慮范圍,選擇科學、適宜的方式開展政治觀、人生觀、世界觀以及道德觀教育活動,涵蓋黨的路線方針、時代民族精神、理想信念、個人美德等多方面內容。而茶文化涵蓋茶品、茶藝、茶德以及茶俗等內容,涉及到精益求精、積極進取、和睦和美等精神內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要求所順應。由此可見,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通的內容,有利于二者的融合共建與發展。第三,功能相合性。通常情況下,可從社會與個人兩個層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從社會層面來講,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對主導政治意識進行傳播,將一大批道德水平、思想政治素養較高的受教育者培養出來,為社會穩定和諧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從個體層面來講,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起到明顯促進作用,如受教育者的日常行為得到規范,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養得到提升等。而茶文化蘊含著“天人合一”、“敬天愛人”等精神內涵,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功能所相合。茶文化具有十分悠久的發展歷史,承載著我國傳統優秀文化。通過從功能層面融合茶文化教育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思想意識、道德品質的提升,不但大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需求得到滿足,又與當前我國社會的發展形勢所適應。

2.2結合意義

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標、內容以及功能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一致性、互通性以及相合性等特點,為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高校通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茶文化,能夠顯著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成效。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得到提升。茶文化具有十分豐富的內容,全面覆蓋了茶領域的各個方面,不僅包含茶的生產制作工藝等基礎性知識,也對產茶、制茶、品茶中蘊含的理想、信仰以及情感等文化形態進行了揭示和反映。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可充分挖掘和利用茶文化素材,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新時代下,大學生的身心特征、興趣喜好、接受傾向等發生較大變化,傳統灌輸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難以有效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阻礙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面對這種情況,需結合時代發展要求,進一步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形式。茶文化中蘊含豐富、多樣的知識與精神內涵,教育工作者可結合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巧妙引入茶文化知識與精神,將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自覺性等充分激發出來,促使傳統灌輸式教育模式的弊端得到有效克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體吸引力得到提高。第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得到繼承和發揚。受中西方文化交流日趨深入的影響,很多大學生盲目推崇西方文化,不能夠主動繼承與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不利于大學生思想品質的提升以及國家民族的進步。而茶文化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蘊含著勤儉節約、潔身自好等傳統美德與優秀品質。在制茶、品茶及敬茶等活動中,中華民族謙虛禮貌、相敬互讓的優秀美德充分展現出來。通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茶文化,可幫助大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濃厚進行充分感知,進而主動開展傳統美德的繼承與發揚工作。我國具有十分悠久的制茶歷史,產生了繁多的茶類,不同類別的茶具備差異化的生產與制作過程,形成了不同的泡制與飲用方法。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教育者可結合學生的個體特征,引入相應的茶文化素材,充分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個性化。這樣大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理解與吸收茶文化,逐步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樹立起來。第三,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提高。在國家、民族發展過程中,創新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近些年來,高校日趨重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工作。而茶文化中的創新元素較為豐富,可為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工作提供良好支持。從茶葉炒制角度來講,最早的炒制方法是蒸青、烘青,之后逐步向餅食、非團餅茶以及炒青制法發展。從茶具制作角度來講,茶具經歷了土陶、硬陶、瓷器、紫砂陶等一系列發展階段。通過分析茶葉炒制以及茶具制作的變遷歷史,可發現茶文化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創新素材。如果能夠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利用這些創新材料,能夠高效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

3新時代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路徑

3.1加強頂層設計,夯實結合基礎

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到較多的方面,要求高校深度參與進來,做好支持與引導工作。因此,高校需充分明確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義,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專業教育教學全過程中貫穿融合建構原則。在具體實踐中,可從這些方面著手:第一,建章立制。為順利推進茶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工作,高校要構建必要的制度體系,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及財力資源,以便真正落實各項制度。例如,高校結合實際情況,可將茶文化教育教研室設置起來,對全校學生的茶文化教育專題課、公選課等進行統籌安排,在高校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設置體系中納入茶文化教育。同時,為滿足茶文化教育的實際需求,要提供充足的資金,由后勤部門對茶文化方面的茶具、書籍、儀器設備等進行集中采購,幫助學生對茶文化的獨特魅力進行體驗和感知。此外,要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考核體系中納入茶文化教育實效內容,于課堂教學、實踐教學以及考核評優等各個環節全面體現茶文化相關知識,促使思想政治工作部門、思想政治教師的熱情與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全面改善茶文化教育教學研究成效。第二,強化引領。茶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相通的內容,而社會主義價值觀又統攝著高校的育人工作。因此,要在課程體系、教材體系以及教學體系中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將核心價值觀對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茶文化教育的示范、激勵以及引領等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將自身的表率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對茶文化的精神內核以及為人處世哲理進行深入學習,如求真簡樸、和美和氣等,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榜樣育人及率先垂范作用,幫助學生對茶文化的韻味魅力進行深刻感受,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道德觀。

3.2營造良好氛圍,深耕課堂教學

為提升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成效,高校思政課教師充分重視二者的融合建構工作,依托學習情境促進茶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第一,營造氛圍。文化氛圍對學生學習具有明顯的影響作用,茶文化具備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但目前高校缺乏濃厚的茶文化學習氛圍,阻礙到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面對這種情況,高校要科學美化與布局校園環境,積極改造教學區、生活區等各個區域的硬件設施與器材,巧妙融入茶元素,向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滲透茶文化。通過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大學生將會逐步了解茶文化的知識內容及精神實質,有助于促進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同時,高校要做好茶文化社團的培育工作,聯合社團學生將茶文化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文化交流活動等組織起來,有效優化校園茶文化氛圍。茶文化社團將茶文化的愛好者、研究者等凝聚起來,其具備良好的示范引領功能,有助于校園茶文化的營造。而在茶文化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學生能夠對產茶、制茶、存茶、飲茶等各個環節所蘊含的茶文化進行親身體驗與感受,有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及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第二,深耕課堂。為改善茶文化教育效果,需將思政課堂的主載體及主渠道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優化課堂教學形式。在具體實踐中,思政專業教育要充分認識到學習情境的構建價值,將情景化茶文化學習氛圍營造出來,引導學生對茶文化的人文內涵進行近距離了解和感受。例如,思政專業教師提前分析教學主題與學生情況,以相對獨立的組別劃分教室空間,模擬設置茶吧、茶館等,于模擬空間中將茶文化專題研討活動、現場品茶實踐活動等組織起來,這樣不但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顯著優化,還可以幫助學生對思政課程及茶文化的獨特魅力進行深刻感知。結合實際情況,也可將茶藝大師、茶藝文化專家學者等邀請過來,以茶藝文化專題講座等形式對茶文化所蘊含的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等進行深入解讀,引導大學生深入參與進來,認真聆聽與學習講座內容,這樣不但學生的知識視野可以有效拓展,文化修養與道德境界也可得到提升,有助于課本知識與學生學習場景深度融合目的的順利實現。

3.3創新教育方法,豐富教育載體

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成效,受大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直接影響。因此,高校要大力創新教育方法與教育載體,將大學生參與茶文化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等充分調動起來,促使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效果得到大幅度改善。第一,優化教育方法。過去部分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沒有充分關注學生的參與和構建需求,學生只能夠被動地接受知識,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到嚴重影響,不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面對這種情況,在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構建過程中,高校教師要主動創新教育理念,對學生在學習過程、認知水平、接受特征等多方面的差異進行充分尊重,將富有啟發性、引導性以及趣味性的教育教學方式綜合引入進來,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教學過程,順利構建知識內容。在具體實踐中,要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題內容中融入茶文化知識,如可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將思想政治教育和茶文化主題慕課、教學專題等制作出來,也可組織茶文化知識講座、茶文化主題知識競賽、茶藝博物館參觀走訪等類型多樣的活動,引導大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等進行深切感受,促使大學生的人文素養、道德水平得到提升,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鮮活性、時代感得到增強。第二,豐富教育載體。近些年來,新媒體在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中占據著日趨重要的地位。在茶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構建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學生學習、生活方式的變化特征,積極應用新媒體教育平臺,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要將慕課、微課、云教學平臺等一系列現代教學載體綜合運用過來,設置官方新媒體公眾號、微博等,依托多元化平臺向大學生普及宣傳茶文化知識。為降低教師的工作壓力,可由思想素質較高、網絡運作能力較強的大學生負責運維新媒體平臺,引導運維學生將當代大學生較為青睞的話語表達及敘事方式應用過來,以趣味性的語言宣講茶文化,以便順利獲得95后、00后大學生的青睞,幫助大學生群體對茶的修身養性品行、勤儉育德精神等進行領略。

4結語

綜上所述,茶文化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通過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茶文化,不但能夠有效傳播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還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與實效性。因此,高校要明確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可行性與重要性,制定完善的結合方案,穩步推進與落實,促進茶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結合。

參考文獻:

[1]梁勤.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探討[J].廣西教育,2020(35):78-79.

[2]陳松梅,熊威.試析茶文化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福建茶葉,2021(08):211-212.

[3]崔坤.芻議傳統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結合[J].福建茶葉,2021(06):90-91.

[4]秦嶺.傳統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探尋[J].福建茶葉,2021(12):229-230.

[5]趙華.傳統茶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創新實踐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20(11):230.

作者:廖琳慧 單位:福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