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種植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8 02:40:4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業種植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剖析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研究進展
摘要:為了全面客觀地反映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經濟研究進展,本文利用中國知網(CKNI)的經濟與管理數據庫,通過對題名為“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檢索方法,對檢索到的文獻的年份分布、期刊分布、內容分布、產出單位及論文作者數量、長度與論文引用率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經濟研究經歷了三個階段;《保險研究》等9種期刊為政策性農業保險研究的重點期刊;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必要性、模式選擇、制度體系構建等占政策性農業保險研究內容的比例最高,而政策性農業保險財政補貼、稅收、立法問題的研究比較少;高校是研究政策性農業保險問題的主要力量;作者數量、論文頁數與平均引用次數之間不存在正相關性。
關鍵詞:政策性農業保險文獻研究進展
本文利用中國知網數據庫(截止到2010-07-21)中的“經濟與管理科學”子庫,通過對題名為“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檢索方法,對檢索到的文獻,從發表年代、發表期刊、主要內容、單位及作者、文獻被引用率等不同角度進行了統計分析,從而勾勒出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研究的基本狀況。
一、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經濟研究論文的年份分布
統計發現,2002年以前我國沒有題名為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研究論文。2002-2003年我國研究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經濟論文有3篇。這段時期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研究貧乏的現象與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狀況是相一致的。我國農業保險在1982年恢復以后,基本在商業保險框架內試驗,國內并沒有實施政策性農業保險,因此當時有關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研究非常少。
2004-2009年中央連續6年的一號文件中都關注“三農問題”,重點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鼓勵多種農業保險經營模式。這個時期國內新一輪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進一步展開,有關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經濟研究論文的數量也在穩步增長。
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探討
摘要:就李伯重先生關于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的3篇論文進行評述。李伯重先生從水稻生產入手,延伸到對農業資源的利用情況,闡釋和歸納出明清時期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的特點,形成對明清江南經濟史的獨特見解,為今后研究和利用史料來論述觀點提供參考。
關鍵詞:江南農業;明清;經濟發展;水稻;集約
明清時期江南地區農業經濟發展問題歷來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李伯重先生對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進行探討,并著有《明清時期江南水稻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一》《“桑爭稻田”與明清江南農業生產集約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二》《明清江南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探討之三》等3篇論文。在對這3篇文章進行剖析的基礎上,對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做出評價。
1論文的主要內容和框架
3篇論文均對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進行探討,但側重點有所不同。從題目就能簡略了解到李伯重先生所進行的探討包含4個方面的內容:時間為明清時期;地點為江南;對象為農業經濟;著眼點為發展特點。在我國農業經濟史上,探討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李伯重先生認為自唐代后期以來農業生產技術是在進步的。因此,有必要嘗試研究明清時期的農業經濟發展程度。2)李伯重先生認為江南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唐代以后全國經濟重心南移。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研究明清江南社會經濟史的論著較多,關于江南農業、商業、市鎮、賦役和社會生活的論著尤為突出,顯示出江南地區在全國經濟圈中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對明清江南農業經濟發展特點進行探討,對江南農業進行動態考察,以便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江南地區在明清時期的農業狀況。
2論文選用的材料
科技下鄉狀況社會調查報告
首先,我們認真地閱讀了學校分發下來的"各種蔬菜種植技能要點""水產健康養殖與病蟲害預防"等各種有關農業科技常識的材料。一初步,我們心中都充塞疑團。豈非一位擁有幾十年農耕經歷的農民與一位相同長期從事水產養殖的鄉民比不上我們這些對農業一無所知的大一學生?
后來,我們放下心中的疑團,初步上網查詢更認真的科技下鄉常識。經由調查,知道很多高校在積年的"回籍大學生農業科技下鄉活動"中都獲得了必然的成就。全省甚至全國各地的大部分鄉村都鄙人鄉大學生的宣傳與贊助下使得農業掉失落了必然的發展,提高了農業收入,防止了不用要的病蟲害挾制,收成倍增。
依據村村民反響,村里農業經濟單一,反末侯蔬菜品種少,有的種植辦法不迷信,招致很多辛辛勞苦種出來的蔬菜不得不以賤價賣出,甚至倒在殘余堆里。我們運用學校的材料以及本人從網上所把握的常識跟農民們認真地解說了豆角,黃瓜,苦瓜等蔬菜的迷信種植方論文法與病蟲害預防辦法。在我們解說的進程中,農民們也參加了本人的評論以他們豐厚的農業經歷反駁回絕我們的一些錯誤觀念。多么一來,我們本人也從農民身上學會了很多。
在此次農業科技下鄉活動中,我們碰到了一些貧困。例如我們不能區分哪些泥土通風性好,酸堿度的大小,還我們也不能清晰蔬菜發展的各個期間如抽蔓期,結莢期的各個特征。于是跟隨著農民們到田里去察看。而關于各種病蟲害,雖然我們能從材料的認真解說中大約得知病蟲害的詳細癥狀,但老是有些恍惚的,后來我們親眼目擊了它們在蔬菜上的詳細顯示。
在此次首要針對蔬菜種植技能以及蔬菜病蟲害預防等外容而舉辦的下鄉活動中,我們與農民充分交流一樣,對農民種植蔬菜起到必然效果。其中對病蟲害預防方面的解說很透辟。而之前農民們在運用農藥時不大留意,聽了解說后對無公害蔬菜有了新的調查,知道論文如何公正運用農藥,肥料等。
部分農民反響,此次下鄉活動不只使他們學習到有關迷信種植的辦法,并且使他們在必然水平上改變了農業生產觀念。雖然也有少部分農民說,我們的解說不夠易懂,材料所寫的也太甚于形式化,而落實到實踐是有必然難度的。但我們信任,我們會努力改良,學習更多的常識,以報答家鄉。以他們豐厚的農業經歷反駁回絕我們的一些錯誤觀念。多么一來,我們本人也從農民身上學會了很多。
農業與技術雜志征稿啟事
《農業與技術》雜志創刊于1980年,由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吉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農業與技術雜志社編輯出版的國家級農業綜合性刊物。本刊國內統一刊號:CN22—1159/S,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962X,廣告經營許可證:吉工商廣字01028。
主要欄目
農業科學:生物技術、土壤肥料、農業氣象、農史研究、生態農業、貯藏與加工、農藝科學農業工程:農業科技、農業機械、設施農業、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水土保持、信息與工程
林業科學:綠化建設、栽培育苗、林政管理、森林經營、病蟲害防治
種植科學:蔬菜園藝、植保縱論、種業天地、農藥科學、試驗研究、育種栽培、土壤肥料畜牧科學:動物科學、疾病防治、養殖與增殖、飼養管理、畜產品加工、畜牧研究
水產科學:漁業研究、水產管理、水產養殖、漁業行政、飼料與營養園林園藝:果植栽培、品種資源、園藝研究、園林花卉、景觀設計三農論壇:新農村建設、農產經濟
農業起源分析論文
一、農業起源是一種漫長的演化過程。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這片莽莽大地是塊肥沃的田園。這里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是中華民族千萬年的故鄉。眾所周知,早在四五十萬年前,在北京周口店一帶就已經發現了猿人,叫“中國猿人”或“北京人”或“中國猿人北京種”。從古猿人到廣東曲江縣的“馬壩人”(介乎于猿與智人間的過渡人類),再到內蒙古的黃河套地帶的“河套人”(智人)及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真人),他們已經懂得制造和使用石器。他們用制造的石刀石錘,來與野獸像鹿、豹、熊、虎、土狼、野豬等搏斗,獵取食物。為了避免風雨等自然現象和野獸的侵害,群居于洞穴。古史稱“穴居野處”,“茹毛飲血”的洪荒時代。整個舊石器時代的經濟是簡單的狩獵采集經濟,其特點是:(1)通過流動來保證資源供應;(2)通過分裂來緩解人口資源的壓力;(3)領土占有意識較弱;(4)強化群體之間的食物分享。中石器時代,先人們在石器的制造、捕獵能力等方面的技術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隨著獵物的不斷減少,人口的不斷增加,獵肉儲存困難以及季節變化等因素,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是顯而易見的。他們只能靠野生植物沖饑,生存環境十分惡劣。久而久之,先人們就漸漸的嘗試保護、種植可食植物,來彌補肉食之不足。然而開啟了農作物種植之先河,這是一個比狩獵更艱辛、更漫長的過程。因此,中石器時代的“廣譜革命”是因生態環境和資源變化的影響,食物資源的絕滅、消失和遷徙迫使人類探尋新的生存資源。廣譜經濟的特點是:
(1)通過強化采集來保證食物供應;(2)增加勞力投入;(3)強化領土意識;(4)減少群體之間的食物分享。人類借鑒動物覓食的習性和規律,采取定居和半定居的方式,通過嚴密組織、強化勞力投入、利用各種技術來開拓、利用和儲藏食物。因此,中石器時代是利用經濟向農業生產經濟轉變時期,是農業的發軔。究其原因,正如美國考古學家博賽洛普《農業發展的條件》(1965年出版)和美國考古學家科恩《史前期的糧食危機》(1977年出版)的論點:農業起源是對資源短缺和人口壓力的一種反應。
二、農業起源的發展階段。農業起源應該分為兩個發展階段,即農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農業的興起。農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生植物經過人工篩選后成為栽培植物,該階段人類社會的經濟、文化變化不大。原始農業的興起是指農作物的種植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成為先人重要的生計從業活動,進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經濟、文化的發展。栽培作物起源先于原始農業的興起。
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農業起源中心區之一。最早從理論高度闡釋農業起源的蘇聯植物學家瓦維洛夫分辨出8個農業起源的中心,它們是:中國(136種植物)、印度(117種植物)、近東(83種植物)、委內瑞拉高地(49種植物)、安第斯山(46種植物)和蘇丹—阿比西亞(38種植物)。中國的農業起源,一是以種植黍和粟兩種小米為代表的北方旱作農業起源;二是以種植稻谷為代表的南方稻作農業起源。考古工作者通過碳十三與氮十五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和植物浮選法等,對湖南道縣玉蟾巖遺址和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的研究結果證實,中國栽培稻起源時間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通過對內蒙赤峰西遼河上游地區興隆溝遺址的研究,目前學術界認為,栽培粟的野生祖本可能是狗尾草或谷莠子,栽培黍的野生祖本可能是鋪地黍或野糜子,這四種植物都是現今常見的田間野草。興隆溝遺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距今8000年左右。
總之,農業起源對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影響是使人口大規模的集聚,利用群體的智慧和力量來改造自然,促進社會結構向高層次演進。
參考文獻
外資對糧油產業影響
據資料記載,大豆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糧食和油料作物。中國是大豆的原產地,也是最早馴化和種植大豆的國家,栽培歷史至少已有4000年。《詩經》中對這一產業也有很多描述,如“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大致的意思是說栽種的作物有“小米、高粱、水稻、麻、大豆和小麥,它們成熟上有先后。”還有我國西周時期的樂府詩和民歌,也說明大豆已是重要的糧食作物。據資料介紹,1995年以前,中國一直是大豆凈出口國;2000年中國大豆年進口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此后幾年,中國的大豆進口額連續攀升;2005年中國進口,大豆進口量連年攀升,是因為國內大豆出現短缺嗎?實際上以黑龍江為主產區的地方農戶家里就堆積了大量豆子,陳豆賣不完,新豆賣不起價,面臨巨大虧損。而國外的進口大豆有巨額的財政補貼,因此也加大了競爭的不公平。
其實很多學者在中國最初加入WTO的時候就提出過我國的大豆產業將會面臨巨大挑戰。原因之一:國外大豆以低價進入我國市場,導致我國自己的大豆市場萎縮,最后完全依賴進口,到時國外市場再宣布大豆儲備不足、全面漲價,我們自己的市場也就將完全處在一個被動狀態。前不久到黑龍江省訪問的美國大豆協會、美國大豆基金會、美國農業部和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農業官員聯合考察團竟然提出了讓黑龍江省放棄榨油、集中力量發展食品用大豆這一極其荒謬的建議。原因之二:大豆產業是一個產業鏈很長的產業,涉及到生產、油脂加工、食品加工、養殖業、醫藥、化纖等多個行業。國有1億人口依賴大豆生產,涉及6000萬農民和近百萬大豆加工企業職工就業。放棄大豆榨油業等于放棄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眾多的就業機會,也放棄了中國的糧食安全。所以近幾年國內學者都反復呼吁大豆危機的嚴重危害性,以喚起政府的高度關注。同時,各級政府也引起了高度關注。國家發改委也已經組織相關部門對大豆產業展開了多方調研,后來由中糧集團牽頭,土畜進出口商會協辦,建立聯合采購機制,一場由眾多政府部門參與的拯救大豆行動正在展開,可是效果具體如何還有待于進一步考證。
據了解,美國大豆到港成本約在3100-3200元/噸,而目前國產大豆市場價格一直維持在3700元/噸左右。受進口美國大豆低廉價格的影響,我國大豆正面臨滅源滅種的危險。國內大豆主要產區周邊加工國產大豆的企業,開始拒絕到國內大豆主產區收購,甚至轉向購買進口大豆進行生產。而且大豆油價格則一路上漲,大豆油的定價權正日益被跨國糧商所控制。目前,我們老百姓熟知的金龍魚、福臨門、魯花等品牌都是外資的,可以說中國市場的食用油85%已被外資控股。這些外資主要是由出名的百年歷史的四大糧商控股或參股的,這四家公司的英文名字在國際上叫做ABCD。第一家ADM(ArcherDanielsMidland),所以叫做A;第二家邦吉(Bunge)是B開頭的,叫做B;第三家嘉吉(Cargill),C開頭的,以叫C;第四家,路易達孚(LouisDreyfus)。在2004年我國大豆危機出現的時候,面臨國內無法出售的大豆,這些外資以低價吸納了面臨破產或停產的國內小企業,擴大了自己的在華規模,經過幾年的發展后已經建立了規模大而且完善的相關產業鏈條。倘若我們的政府再不作出強有力的調整政策,不需要幾年,我們中國人民的糧食將由國外企業完全控制。
當然除了要謹慎我國的大豆產業被國外企業所控制以外,我們自己也要提高大豆的質量,我國目前的大豆存在國產大豆比較成本優勢喪失、產銷區不協調、中美貿易摩擦處理不當等。而國內現貨企業風險防范意識淡薄、對大豆價格長期趨勢判斷失誤則是導致這次行業損失慘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國大豆與國外轉基因大豆相比產生成本高、出油率僅為17%—18%,而進口大豆出油率在22%左右,自然無法競爭低價優質的進口大豆。而與種植玉米等作物相比收益偏低也是產量少的原因。而普遍耕種的農民也不懂這些道理,更加無法改變這些現狀,當國外大豆在國內勢不可擋的時候,他們除了吃驚無奈最后就只有被迫放棄。所以我們中國政府應該給大豆產業像小麥、玉米、水稻相當的優惠政策和足夠的重視以及支持。在我國,小麥、水稻等主要農作物已經更新了幾十次,而大豆產業發展不僅沿用老的做法甚至還受到小麥等主要作物的再次沖擊。只有將中國傳統農業注入現代化科技的內涵,提高其競爭力,才能拯救中國的大豆,而要作到這一點,政府、科技工作者和農民都要想辦法,政府擁有豐富的政策、技術、資金資源,在拯救大豆過程中負有最主要的責任。我國大豆產區農業種植結構不合理,導致水稻種植面積過大,大豆種植面積過小。大豆的產量低、效益差,許多農民把旱田都改成水田,擴大水稻的種植面積,導致現在的水稻產量過剩,價格下跌,大量的水稻壓在農民手中難以售出。反之,大豆的價格上揚而貨源不足,究其原因是大豆的耕種面積減少,市場供給不足。為此建議政府為種植大豆的農戶按照種植面積和產量等指標提供優良品種的財政補貼,鼓勵他們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增加大豆的產量,以緩解市場上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面。
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在全球而言,我們政府對農產品的補貼要遠遠少于歐美以及日韓這些發達國家;中國還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消費市場,但我們的市場門檻也遠遠低于歐美和日韓。我們經常能看到歐美或者日本對中國的某一項農產品提出貿易壁壘,我們也看到韓國民眾為了抵制來自美國的牛肉,釀成了巨大的社會動蕩。如何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農業,我們做到其實還很不夠。政府還應該對以美國為主的進口大豆國家實施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并對美國進口大豆征收高額的反傾銷、反補貼關稅。這樣,既可以反制美國對華貿易特保條款的濫用,也為國內大豆生產的盡快恢復提供政策保護。跨國資本正在威脅中國的糧食安全,媒體有了許多報道,有關部門也出臺了一些措施,但是我們看到剛剛過去的一年,跨國資本對中國糧油市場的控制不僅沒有減少,反而不斷加強。我們需要反思,靠什么才能真正抵御住外資糧商的堅船利炮?肯定不能只靠呼吁,而需要相關部門能夠真正推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來保護中國的糧食安全。
參考文獻
我國糧油產業
據資料記載,大豆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糧食和油料作物。中國是大豆的原產地,也是最早馴化和種植大豆的國家,栽培歷史至少已有4000年。《詩經》中對這一產業也有很多描述,如“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大致的意思是說栽種的作物有“小米、高粱、水稻、麻、大豆和小麥,它們成熟上有先后。”還有我國西周時期的樂府詩和民歌,也說明大豆已是重要的糧食作物。據資料介紹,1995年以前,中國一直是大豆凈出口國;2000年中國大豆年進口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此后幾年,中國的大豆進口額連續攀升;2005年中國進口,大豆進口量連年攀升,是因為國內大豆出現短缺嗎?實際上以黑龍江為主產區的地方農戶家里就堆積了大量豆子,陳豆賣不完,新豆賣不起價,面臨巨大虧損。而國外的進口大豆有巨額的財政補貼,因此也加大了競爭的不公平。
其實很多學者在中國最初加入WTO的時候就提出過我國的大豆產業將會面臨巨大挑戰。原因之一:國外大豆以低價進入我國市場,導致我國自己的大豆市場萎縮,最后完全依賴進口,到時國外市場再宣布大豆儲備不足、全面漲價,我們自己的市場也就將完全處在一個被動狀態。前不久到黑龍江省訪問的美國大豆協會、美國大豆基金會、美國農業部和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的農業官員聯合考察團竟然提出了讓黑龍江省放棄榨油、集中力量發展食品用大豆這一極其荒謬的建議。原因之二:大豆產業是一個產業鏈很長的產業,涉及到生產、油脂加工、食品加工、養殖業、醫藥、化纖等多個行業。國有1億人口依賴大豆生產,涉及6000萬農民和近百萬大豆加工企業職工就業。放棄大豆榨油業等于放棄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眾多的就業機會,也放棄了中國的糧食安全。所以近幾年國內學者都反復呼吁大豆危機的嚴重危害性,以喚起政府的高度關注。同時,各級政府也引起了高度關注。國家發改委也已經組織相關部門對大豆產業展開了多方調研,后來由中糧集團牽頭,土畜進出口商會協辦,建立聯合采購機制,一場由眾多政府部門參與的拯救大豆行動正在展開,可是效果具體如何還有待于進一步考證。
據了解,美國大豆到港成本約在3100-3200元/噸,而目前國產大豆市場價格一直維持在3700元/噸左右。受進口美國大豆低廉價格的影響,我國大豆正面臨滅源滅種的危險。國內大豆主要產區周邊加工國產大豆的企業,開始拒絕到國內大豆主產區收購,甚至轉向購買進口大豆進行生產。而且大豆油價格則一路上漲,大豆油的定價權正日益被跨國糧商所控制。目前,我們老百姓熟知的金龍魚、福臨門、魯花等品牌都是外資的,可以說中國市場的食用油85%已被外資控股。這些外資主要是由出名的百年歷史的四大糧商控股或參股的,這四家公司的英文名字在國際上叫做ABCD。第一家ADM(ArcherDanielsMidland),所以叫做A;第二家邦吉(Bunge)是B開頭的,叫做B;第三家嘉吉(Cargill),C開頭的,以叫C;第四家,路易達孚(LouisDreyfus)。在2004年我國大豆危機出現的時候,面臨國內無法出售的大豆,這些外資以低價吸納了面臨破產或停產的國內小企業,擴大了自己的在華規模,經過幾年的發展后已經建立了規模大而且完善的相關產業鏈條。倘若我們的政府再不作出強有力的調整政策,不需要幾年,我們中國人民的糧食將由國外企業完全控制。
當然除了要謹慎我國的大豆產業被國外企業所控制以外,我們自己也要提高大豆的質量,我國目前的大豆存在國產大豆比較成本優勢喪失、產銷區不協調、中美貿易摩擦處理不當等。而國內現貨企業風險防范意識淡薄、對大豆價格長期趨勢判斷失誤則是導致這次行業損失慘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國大豆與國外轉基因大豆相比產生成本高、出油率僅為17%—18%,而進口大豆出油率在22%左右,自然無法競爭低價優質的進口大豆。而與種植玉米等作物相比收益偏低也是產量少的原因。而普遍耕種的農民也不懂這些道理,更加無法改變這些現狀,當國外大豆在國內勢不可擋的時候,他們除了吃驚無奈最后就只有被迫放棄。所以我們中國政府應該給大豆產業像小麥、玉米、水稻相當的優惠政策和足夠的重視以及支持。在我國,小麥、水稻等主要農作物已經更新了幾十次,而大豆產業發展不僅沿用老的做法甚至還受到小麥等主要作物的再次沖擊。只有將中國傳統農業注入現代化科技的內涵,提高其競爭力,才能拯救中國的大豆,而要作到這一點,政府、科技工作者和農民都要想辦法,政府擁有豐富的政策、技術、資金資源,在拯救大豆過程中負有最主要的責任。我國大豆產區農業種植結構不合理,導致水稻種植面積過大,大豆種植面積過小。大豆的產量低、效益差,許多農民把旱田都改成水田,擴大水稻的種植面積,導致現在的水稻產量過剩,價格下跌,大量的水稻壓在農民手中難以售出。反之,大豆的價格上揚而貨源不足,究其原因是大豆的耕種面積減少,市場供給不足。為此建議政府為種植大豆的農戶按照種植面積和產量等指標提供優良品種的財政補貼,鼓勵他們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增加大豆的產量,以緩解市場上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面。
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在全球而言,我們政府對農產品的補貼要遠遠少于歐美以及日韓這些發達國家;中國還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消費市場,但我們的市場門檻也遠遠低于歐美和日韓。我們經常能看到歐美或者日本對中國的某一項農產品提出貿易壁壘,我們也看到韓國民眾為了抵制來自美國的牛肉,釀成了巨大的社會動蕩。如何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農業,我們做到其實還很不夠。政府還應該對以美國為主的進口大豆國家實施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并對美國進口大豆征收高額的反傾銷、反補貼關稅。這樣,既可以反制美國對華貿易特保條款的濫用,也為國內大豆生產的盡快恢復提供政策保護。跨國資本正在威脅中國的糧食安全,媒體有了許多報道,有關部門也出臺了一些措施,但是我們看到剛剛過去的一年,跨國資本對中國糧油市場的控制不僅沒有減少,反而不斷加強。我們需要反思,靠什么才能真正抵御住外資糧商的堅船利炮?肯定不能只靠呼吁,而需要相關部門能夠真正推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來保護中國的糧食安全。
參考文獻
康乃馨種植效益評估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非洲菊;康乃馨;經濟效益評估
論文摘要貴陽市烏當區通過引進種植非洲菊、康乃馨。對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有著積極推動作用;種植非洲菊、康乃馨年均純利潤分別為55029.24元/hm2和63697.95元/hm2.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非洲菊、康乃馨是一類高投入、高產出的鮮切花花卉,種植適應氣溫在10~25℃,土壤稀疏肥沃、透氣性強的土質生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鮮花的需求日益劇增,為滿足市場需求,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烏當區東風鎮在2001年動員5戶農戶種植非洲菊9個大棚,由于經濟效益高,現已發展到500多大棚。2005年又引進試種康乃馨共281個標準大棚。這些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農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條有效途徑。
1基本情況
1.1種植地點東風鎮是以農業為主的鎮,地處省城近郊,人均耕地只有0.04hm2左右,主要由洛灣、烏當兩個四面環山的壩子組成,土地肥沃,年均氣溫14.6℃,平均海拔1100m,年降雨量1179mm,有南明河、魚梁河、雨洞河等主要河流迂回交匯于兩個壩子。無霜期長、氣候濕潤、水源齊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發展種植非洲菊、康乃馨提供了十分優越的基礎條件。
1.2發展情況從2001年起。在各級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引進試種非洲菊9個大棚,經不斷努力現已發展到500多個大棚。康乃馨種植從2005年2月開始籌建。由于當地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僅有0.04hm2左右。大部分農戶需租賃他人地塊修建大棚,每公頃地年租金16500~18750元;每戶修建1個大棚需1500元(每個大棚國家投入3900元)。4月份開始種植,8月份止。共有馬斯特、達拉斯、佳農、卡曼、紅芭、淺粉芭芭拉等21個品種281個康乃馨標準大棚。2005年4~5月份所種植的第1批花苗1茬花已收完,2茬修剪后正好可投產上市。2005年6~8月間所種植的第2批花苗1茬花收完時,2茬花正值花苗期。總體的鮮花銷售市場較好,部分遠銷深圳、廣州等城市。
非洲菊效益種植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非洲菊;康乃馨;經濟效益評估
論文摘要貴陽市烏當區通過引進種植非洲菊、康乃馨。對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有著積極推動作用;種植非洲菊、康乃馨年均純利潤分別為55029.24元/hm2和63697.95元/hm2.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非洲菊、康乃馨是一類高投入、高產出的鮮切花花卉,種植適應氣溫在10~25℃,土壤稀疏肥沃、透氣性強的土質生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鮮花的需求日益劇增,為滿足市場需求,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烏當區東風鎮在2001年動員5戶農戶種植非洲菊9個大棚,由于經濟效益高,現已發展到500多大棚。2005年又引進試種康乃馨共281個標準大棚。這些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農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條有效途徑。
1基本情況
1.1種植地點東風鎮是以農業為主的鎮,地處省城近郊,人均耕地只有0.04hm2左右,主要由洛灣、烏當兩個四面環山的壩子組成,土地肥沃,年均氣溫14.6℃,平均海拔1100m,年降雨量1179mm,有南明河、魚梁河、雨洞河等主要河流迂回交匯于兩個壩子。無霜期長、氣候濕潤、水源齊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發展種植非洲菊、康乃馨提供了十分優越的基礎條件。
1.2發展情況從2001年起。在各級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引進試種非洲菊9個大棚,經不斷努力現已發展到500多個大棚。康乃馨種植從2005年2月開始籌建。由于當地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僅有0.04hm2左右。大部分農戶需租賃他人地塊修建大棚,每公頃地年租金16500~18750元;每戶修建1個大棚需1500元(每個大棚國家投入3900元)。4月份開始種植,8月份止。共有馬斯特、達拉斯、佳農、卡曼、紅芭、淺粉芭芭拉等21個品種281個康乃馨標準大棚。2005年4~5月份所種植的第1批花苗1茬花已收完,2茬修剪后正好可投產上市。2005年6~8月間所種植的第2批花苗1茬花收完時,2茬花正值花苗期。總體的鮮花銷售市場較好,部分遠銷深圳、廣州等城市。
CNKI期刊文獻計量分析
1材料與方法
以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為檢索源,在數據庫期刊高級檢索口選擇檢索條件為“主題”,檢索詞采用“降解地膜”,時間跨度不限,檢索時間為2018年7月30日,導出文獻格式自定義全選獲取作者、機構、年份等信息,將檢索結果導入Excel軟件,在人工檢查和糾錯的基礎上,剔除科普報道、人物傳記及信息簡訊等非論文型數據,獲得降解地膜研究有效文獻。采用文獻計量的基本方法,利用Excel軟件從文獻年際數量、研究區域、載文期刊、研究作者、發文機構、研究關鍵詞等方面對降解地膜研究文獻進行整理與統計。
2結果與分析
2.1發文趨勢分析。論文的發表量與年代分布情況可以反映該領域理論研究的歷史發展軌跡[16],一時期論文數量的增加速度和數量,在一定意義上說明了這一領域學術研究的理論水平和發展速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應研究者和實踐者對該領域的重視程度[17]。從圖1看出,1987—2018年32年期間,國內首次發表降解地膜領域的文獻為1987年,次年為空白年份,隨后年份年發文量在1~60篇之間波動,至2018年7月30日,共發表降解地膜研究文獻389篇。根據其年份分布特點,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1987—2009年23年期間,檢索到的文獻只有109篇,占文獻總量的28%,年均發文量為4.8篇。此期間降解地膜研究忽冷忽熱,其中,1997、2004、2008年這3年降解地膜的研究分別達到一個小高峰,文章數量分別達到10、10、11篇,其余年份文獻數量在0~8篇之間起伏不定。2005年是降解地膜研究的低谷期,僅出現了1篇論文。這一階段,降解地膜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相關研究比較零散,研究處于較低水平,可視為緩慢發展期。2010—2018年9年期間,降解地膜研究文獻數量增長較快,2010年僅為13篇,2017年已達到60篇,檢索到的文獻數量達280篇,占文獻總量的72%,可以說超過2/3的降解地膜論文都是近10年產出的。這一階段,降解地膜研究開始引起國內學者的關注,可視為快速發展期。分析表明,國內降解地膜的文獻數量總體偏少,但近年來呈上升趨勢,隨著國家對農業資源環境領域的重視,可以預測未來降解地膜將成為熱點研究領域。2.2研究區域分布。第一研究機構按地區統計結果表明(表1),389篇降解地膜文獻廣泛分布在國內28個省市自治區,數量為1~62篇不等。新疆、甘肅、山東是降解地膜研究靠前的3個地區,文獻量依次為62、38、1篇,分別占文獻總量的15.94%、9.77%、7.97%。這些地區分別大面積種植棉花、玉米、花生等作物,對土壤水溫的需求較強,地膜使用量、覆蓋面積和使用強度在國內均排在前列,地膜殘留量也較高,因而對應用降解地膜的需求也較為突出。云南、北京、廣東是緊隨其后的3個地區,文獻量依次為29、29、20篇,分別占文獻總量的7.46%、7.46%、5.14%。云南、廣東分別種植煙草、甘蔗等作物,地膜使用較為廣泛,對降解地膜的研究也較為迫切;北京在降解地膜研究方面占有一定優勢,這可能是由于從事降解地膜的農業高等院校、農業科研機構及行政管理單位等比較集中于此的原因。2.3載文期刊分析。從統計情況看,檢索到的389篇降解地膜文獻分別刊載在175種期刊上,平均每種期刊發文2.22篇,國家期刊、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地方雜志等均有刊載,說明降解地膜的情報源分布較為廣泛,其研究已占有一定地位。根據布拉德福定律的區域分析方法[10],將每種期刊刊載的降解地膜文獻數量進行整理,按照核心區、相關區和離散區大致占所有文獻總量1/3的原則來劃分期刊。核心區為發文5篇及以上的期刊共20種,文獻總數148篇;相關區為發文2~4篇的期刊共53種,文獻總數139篇;離散區為發文1篇的期刊共102種,文獻總數102篇,據此列出降解地膜研究文獻離散狀況(表2)。分析表明,核心區期刊種類占期刊種類總量的11.43%,載文量占文獻總量的38.05%,這一結果與布拉德福定律描述的核心區期刊刊載的文獻量要占論文總量的1/3大致靠近;相關區期刊種類占期刊種類總量的30.29%,載文量占文獻總量的35.73%;離散區期刊種類占期刊種類總量的58.29%,載文量占文獻總量的26.22%。核心區、相關區、離散區3個區發文密度依次為7.40、2.62、1種/篇,核心區發文密度明顯集中。20種核心區期刊分析表明(表3),載文量10篇以上的期刊有2種,分別是《中國農學通報》17篇、《現代農業科技》13篇,其余20種期刊為《新疆農業科學》《農業環境科學學報》《塑料科技》《中國棉花》等,載文量在5~9篇之間不等,這些期刊可作為查閱降解地膜文獻資料的主要信息源。期刊復合影響因子(IF)是衡量學術期刊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18]。20種核心區期刊的IF都較低,平均IF僅為0.732。IF≥1的期刊有4種,僅占核心區20種期刊數量的20%,分別是《農業工程學報》(IF=3.118)、《干旱地區農業研究》(IF=1.420)、《中國農業大學學報》(IF=1.367)、《農業環境科學學報》(IF=2.218);這4種期刊載文量共計28篇,僅占核心區20種期刊的總載文量148篇的18.92%。分析表明,降解地膜研究文章水平總體較低,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2.4核心作者分析。從整理情況看,389篇文獻按第一作者統計共有325人,其中發文1篇的作者281人,2~3篇的作者37人,4篇以上的作者7人,分別占總數的86.46%、11.39%和2.15%。核心作者是某研究領域的引導者和推動者,其研究水平和思想觀點對該領域研究與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可從發文量來評價核心作者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核心作者以普賴斯定律來確定,如式(1)所示[19]。(1)m為核心作者的最低論文數,Nmax為統計年限中最高產作者的論文數。對檢索到的文獻按第一作者進行統計(表4),最多的作者是太原理工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申麗霞,其發文量為5篇,即Nmax=5。將Nmax=5代入公式,得m=2.24,取m=3,即數在3篇及其以上的可列為核心作者。通過統計得出,該領域研究的核心作者共有12位,共44篇,占文獻總量的11.31%,與核心作者發文量應占發文總量20%的下限相比,該比例明顯偏低。分析表明,近年來降解地膜領域研究人員分布還比較分散,尚未形成一支較為穩定的研究群,且僅有個別作者對自己的研究主題進行了跟蹤研究,核心作者不突出。2.5主要研究機構分析。研究機構是作者進行學術研究的依托,為學者研究提供了基本科研平臺,尤其是核心研究機構及其動向更成為學者研究的風標[20]。從對第一研究機構降解地膜數量的排序情況(表5)可看出,發表4篇以上文獻的機構主要集中在7家,分別是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學院11篇(2.83%)、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10篇(2.57%)、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8篇(2.06%)、太原理工大學水利工程與工程學院7篇(1.80%)、內蒙古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建筑工程學院6篇(1.54%)、新疆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農業節水研究所5篇(1.29%)、新疆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站4篇(1.02%)。這些機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降解地膜在玉米等糧食作物、棉花等經濟作物、高粱等飼草作物上的應用效果,考察的大多是降解地膜應用后土壤環境的水熱效應及對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少量研究內容涉及到降解地膜的降解特性,個別研究涉及到降解地膜的一般理論綜述。分析表明,農業高等院校和農業科研院所是從事降解地膜研究的2類主要機構,是降解地膜領域研究中的核心和中堅力量,且這些機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解地膜的田間應用。此外,近年來降解地膜研究領域引起了政府部門的極大重視,作為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相關政策的制定以及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等項目的實施單位,也參與了降解地膜領域的研究,新疆農業資源與環境保護站作為政府農牧部門單位在文獻數量排名靠前的第一研究機構中出現,也佐證了這一趨勢,凸顯了研發降解地膜旨在防控農業環境污染的初衷要義。在文獻整理過程中還發現,從研究機構合作情況來看,降解地膜研究領域教學、科研與推廣單位之間的合作較多,地膜生產企業參與的極少,僅有山東地區的山東天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個別企業參與了一些研究,這是今后需要投入研發力量和鼓勵支持的領域。2.6高被引論文分析。引用頻次反映文獻的參考和應用價值等,被引用頻次越多,說明本論文對學術研究及交流所起的影響就越大[21]。本文將被引次數在70次以上的論文視為高被引文章,共有9篇文章,總被引次數為841次(表6)。這9篇文獻分布在《農業工程學報》等8種期刊上,均由核心期刊刊載。被引次數最高的論文是太原理工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申麗霞于2011年發表在《農業工程學報》上的論文《可降解地膜對土壤、溫度水分及玉米生長發育的影響》,被引頻次為119次;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呂江南于2007年發表在《中國麻業科學》上的論文《農用薄膜應用現狀及可降解農膜研究進展》、西南科技大學材料學院黎先發于2004年發表在《塑料》上的論文《可降解地膜材料研究現狀與進展》,被引頻次均為112次,其余論文被引頻次介于70~95次之間。由于文獻的引用有滯后性,這9篇引用頻次最高的文章都發表于2012年之前,這些文章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2.7關鍵詞詞頻分析。關鍵詞是作者從高度概括的角度提出的一組反映文獻核心內容的科技詞匯,關鍵詞統計分析的目的在于尋找科學研究趨勢,幫助研究者快速掌握科研動態[22]。詞頻分析法是利用可以解釋或表達文獻核心內容的關鍵詞或主題詞,在某一研究領域文獻中出現的頻次高低,來確定該領域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的文獻計量方法[23]。統計數據表明,389篇降解地膜研究文獻共出現關鍵詞677個,出現頻次1737次。剔除與檢索主題重復的“可降解地膜”“降解膜”“崩壞地膜”等顯而易見沒有分析意義的關鍵詞,列出詞頻出現在10次以上的高頻關鍵詞(圖2)。由其分布圖可看出,根據其研究角度,大致可分為降解地膜類型、降解地膜應用作物和降解地膜研究指標3大類研究熱點。從降解地膜類型關鍵詞看,“生物降解地膜”共在36篇文獻中出現,“生物降解膜”“生物降解”“光降解”在19篇文獻中出現,“光降解地膜”在11篇文獻中出現,“雙降解地膜”共在13篇文獻中出現,可見降解地膜類型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型降解型、光降解型及雙降解型,且以生物降解型為主;從應用作物關鍵詞看,“玉米”共在60篇文獻中出現,“棉花”共在32篇文獻中出現,“烤煙”共在16篇文獻中出現,“甘蔗”共在12篇文獻中出現,“馬鈴薯”“花生”各在11篇文獻中出現,可見降解地膜的主要應用作物為玉米、棉花、烤煙、甘蔗、馬鈴薯和花生;從研究指標看,“產量”共在61篇文獻中出現,“土壤溫度”共在37篇文獻中出現,“土壤水分”共在25篇文獻中出現,可見降解地膜研究指標主要集中在土壤溫度、土壤水分及作物產量3個方面。從高頻關鍵詞的分布可以看出研究的熱點,而低頻關鍵詞中則可能包括創新點[22-23]。限于篇幅,詞頻出現在10次以下的關鍵詞沒有列出,從其分布可知,“降解率”在8篇文獻中出現,“降解性能”在7篇文獻中出現,“環保”在4篇文獻中出現,“降解產物”“工藝”各在2篇文獻中出現,“安全期”“可控性”各在1篇文獻中出現,這些關鍵詞恰恰是評價某種降解地膜產品成熟與否的關鍵指標,應在今后研究中予以注重和加強。
3結論
1987年以來32年間降解地膜研究領域共發表文獻389篇,前23年期間降解地膜研究忽冷忽熱,可視為緩慢發展期。近10年來其速度和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可視為快速發展期;全國各地對降解地膜均有一定研究,新疆、甘肅、山東等地膜應用廣泛的地區是降解地膜田間應用研究靠前的3個地區,應用作物涉及玉米、馬鈴薯等糧食作物和棉花、甘蔗、烤煙等經濟作物;降解地膜文獻分別刊載在175種期刊上,《中國農學通報》《現代農業科技》等22種期刊是核心區期刊,降解地膜研究文獻的水平總體還較低;甘肅農業大學草業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等農業高等院校和農業科研院所是從事降解地膜研究的2類主要機構,研究主要集中在田間應用方面。教學、科研與推廣單位之間的合作較多,地膜生產企業參與的極少;申麗霞、嚴昌榮等是降解地膜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該領域的研究人員還比較分散,領軍人物比較匱乏;降解地膜被引次數70次以上的9篇高被引文章分布在《農業工程學報》等8種期刊上,被引次數最高的論文是太原理工大學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申麗霞于2011年發表在《農業工程學報》上的論文《可降解地膜對土壤、溫度水分及玉米生長發育的影響》;降解地膜類型研究、應用作物研究和水熱變化、產量效益等指標研究是降解地膜研究的3類主要內容,分別涉及“生物降解”“玉米”“土壤水分”等關鍵詞,而降解地膜制造工藝、環境評價等方面涉及的關鍵詞,如“可控性”“安全性”等較少甚至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