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水利工程概論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2 08:11:0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業水利工程概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田水利施工前期初探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我國農業的興起,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然而農業的發展力不開水資源地開發利用,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設對于農業的發展起著非常的作用。近幾年來國家經濟的發展中使得國家對農業的開發與發展也是越來越重視,并且先后提出了很多有關扶持農業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對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以及精力和設計。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對于農業的水資源的調動具有重要意。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直接影響著農業的發展水平及發展進度,因此,在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充分的準備,對于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前的勘察工作,對地質地形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勘察,本文主要對農田水利施工前期的勘察工程進了研究與分析,希望對這一工程的分析能夠在水利工程的施工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田水利;施工前期;勘察工程
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直接影響著農業的發展情況,也直接影響著水田中水的存儲量和對農田的灌溉。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具備多種功能,同時所擔任的職務也是不同的,最為常見的農田水利工程的種類為有蓄水利工程、防洪除澇的水利工程,提水和灌區水利工程等一些比較常見的水利工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水利設施的建設能夠有效的保證農田內充足的供水和輸水工作,對農田在水資源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家以及各個地區的地方政府也開始逐漸加大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方面的投資。勘察工程是農田水利施工前需要進行的重要工作,勘察工作完成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
1農田水利施工前進行勘察的重要性
對于農田的灌溉和農田的排水都離不開水利工程,另外在進行河道的管理和修整、河塘的水農田水庫建設以及對一些土壤的營養含量不是很高的農田水利工程的土壤進行改善,有時候還可以進行水土保持工作和土地整治工作,這也是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的重要的組成部[1]。水利工程施工前期的勘察工作對后期工程完成過后的宏觀的整體調控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戰略性意義。
2能夠對地質條件進行詳細的掌握
水利工程機電設備安裝與維護對策
這些年以來,水利工程的建設數量逐年增多。在水利工程建設中,機電設備管理屬于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涉及機電設備的安裝、使用、檢測、維護等,其根本目的是保障水利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與運行效率,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水利工程機電設備安裝中,應注意對于細節問題的深入研究與實踐,保證安裝工程中成本、質量、進度與安全的有機協調。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應將機電設備維護作為管理工作的重要項目之一,保證各種設備的正常運行和良好的狀態,從而提高設備的利用率與完好率,增加機電設備的使用壽命,保證水利工程的效益能夠保持不斷提升的狀態。
1水利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和維護的特點
當前,我國的水利工程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其中,機電設備的安裝與維護對勞動力的需求較大,而機電設備的及時維護和保養對水利工程的運行狀況有著極大的影響,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環節。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機電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往往得不到重視,從而對機電設備的性能產生不利的影響,長此以往,容易埋下安全隱患,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機電設備在工作運行的過程中容易產生磨損的狀況,若不對此情況引起重視,甚至可能導致機電設備的提前損壞。因此,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必須做好機電設備的安裝和維護工作,并不斷提高養護的水平和質量,積極探索和開發新的安裝養護工藝,定期對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提高機電設備的質量,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日常維修的費用,從而控制成本。在水利工程設備的安裝和維護工作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對設備的運行維護工作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只有引入專業技術人員才能從根本上確保設備使用的效果。工作人員必須對機電設備的各項指標、性能等有充分的了解,并考慮到機電設備運行過程中的具體情況,加強對機電設備的日常管理與維護。當前,我國水利工程的機電設備管理存在較多的問題,如管理觀念陳舊、管理模式存在缺陷、設備更新不及時、設備檢修機制不完善、安全評價指標不明確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極大的影響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況,水利工程相關管理技術人員必須對這些問題引起重視,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有針對性的解決這些問題。
2常見機電設備的使用
一般情況下,水利工程當中的機電設備安裝步驟可分為基座施工、設備驗收即安裝設備,設備安裝及試車這三個。其具體的操作如下:首先,在開始基座施工的工作之前,一定要做到的是嚴格的對現場進行勘察,然后根據現場的具體情況,結合自身的需要,確定基座的布置。其次,需要全面檢查購買回來的機電設備,核實其是否已經完善地配備了各個組建以及配件。最后,再由專業的設備人員進行設備的安裝工作。
2.1離心泵的安裝
水利工程施工監理要點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水利工程項目逐漸增多的同時,對水利工程項目質量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只有保證水利工程項目的質量,才能提高工程的安全屬性,帶來更大的收益。所以,為了保證水利工程項目的質量,我國相關部門必須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即在項目進行過程中要設置工程監理,對工程的質量進行實時監控。從以往的經驗中可以得知,施工監理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因此,為保證水利工程的質量,我們更應該加大對工程監理的重視,所以,文章對水利工程中監理的工作重點進行了分析,以便工程監理能夠在水利工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監理;工作重點
水利工程建設是我國水資源利用、提高國民經濟水平的方法之一,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對水利工程項目的過程進行監督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程順利施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為工程的質量和進度把關。
1水利工程施工監理的內涵
水利工程施工監理是指工程施工主體及法人委托第三方監督機構,按照項目施工的相關法律法規、合同以及一些其他的要求,對工程施工的過程進行監督管理,使水利工程的質量達到一定的標準。我國從一開始對水利工程施工進行監理管理大概有十幾年的時間,正處于快速的發展階段。“質量控制、投資控制、進度控制”是水利工程施工監理管理的三大基礎目標,質量控制是水利工程監理管理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在整個工程中貫穿始終;如果說質量控制是工程監理的核心內容,那么投資控制就是水利工程的基礎,任何水利工程項目的實施都是在此基礎之上的;進度控制是一項水利工程得以順利完成的必要條件,只有對進度進行控制,才能保證水利工程按照預期的計劃進行,才能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保證項目進行的效率。因此,監理人員必須對“質量、投資、進度”三者之間的關系統籌兼顧,只有這樣才能做好水利工程的監理工作。
2工程監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高職院校中國文化概論課程的案例分析
論文關鍵詞:文化概論都江堰教學實踐
論文摘要:中國文化概論課程作為素質教育必修課程,如何能在有限的學時內激發學生最大的學習興趣,這對教師傳統教學方法形成挑戰,本論述試以思想文化中的道家思想為例,結合筆者教學實踐,來闡述中國文化概論課程普遍適用的教學方法。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歷史,擁有源遠流長、豐富燦爛的文化創造和積累。這些歷史性的文化遺存,既真實記錄了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生存、成長所走過的漫長歷程,也為我們今天乃至將來創建新的文明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因此,從文化學的角度考察、闡釋和研究我們民族在歷史上創造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過程,對于我們總結歷史的經驗和教訓,探索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規律,以及提高全體人民的人文素質,都將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中國文化概論作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一門基礎課程,旨在幫助青年學生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提高人文素質。1999年,教育部將中國文化概論課程確定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課。中國文化概論是一門研究中國文化現象、體系和規律的綜合性學科。它是“高校所有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性、綜合性的人文類核心課程”,具有其他專業性課程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
在教學實踐中,體現文化概論課程的基礎性,將傳統與現實結合,開拓學術視野,延伸思維觸角,一直是文化概論課程努力的方向。其中,中國思想文化作為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如何讓學生把握先哲思想的精華,領會其在現實中的應用,并能融匯到自己的人生思維中,是我們在教學中值得思考的。筆者試以道家哲學中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作為個案,結合教學實踐,淺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課堂教學方法,以供參考。
道家思想以老子為初創,《道德經》言簡意賅,博大精深。老子以深邃的智慧,探討了宇宙的形成與自然的規律,國家的治理與人類身心的修養等一系列重要問題,提出了“道”、“自然”、“無為”等著名的哲學概念,給人們以無窮的思想啟迪。兩千多年來,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化學、科學家乃至普通平民,紛紛從《道德經》中汲取智慧。如果學生文史功底薄弱,在理解上容易出現似是而非的狀況,所以在教學中我們首先明確“無為而治”的思想內涵。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水利類的應用
摘要: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水利類課程的教學特點和存在的問題,以《水景觀工程概論》為例,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內容和滿意度進行分析評價,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更精準的實施課程教學,改善教學現狀,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工科;翻轉課堂;水利類課程;教學模式
一、引言
工業產業的發展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國家實力的提升。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成了較為先進的工業體系,但是工業體系下的后備力量儲蓄不足是我國工業體系的一大弊病。因此建設和強化工程教育,培養新時代工程人才勢在必行。為了提升工業產業競爭力和有效培養工程人才,我國工程教育界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的教學環境,將“理論”和“實踐”進行了充分的融合。“新工科”建設在工程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要求的提出不僅可以實現工程人才的針對性培養,而且極大地提升了人才競爭力,有助于滿足當下和未來的社會需求[1]。水利類課程具有抽象性強、內容復雜、課程間聯系緊密的特點。在水利類課程的授課過程中,往往存在著課程內容冗雜死板,課程教學模式僵硬化,成績評價體系單一且不能正確反映學生掌握和運用能力的情況。只有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水利類課程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將學生放在教學中心的位置,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和自我監控的能力[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把老師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課堂翻轉為學生以“學”為中心的學堂,從而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3]。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營,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進而實現課堂教學過程中質的飛躍。
二、課程特點和教學問題
(一)水利類課程特點
古代農業發展的因素探微
一、大量移民的遷入,促進了江南地區的發展。
在《中國歷史地理概論》一書中,論及魏晉時期江南人口的增加時,說到當時南方社會經濟比較穩定,人口增值率提高,南方經濟和人口同步增長。南方人口的增長一方面是人口的自然增長,另一方面是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使得江南地區人口迅速增加,從而逐步改變中國人口的分布狀況,促使人口重心向長江流域轉移。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遷徙就發生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由于五胡亂華,北方士族大量南遷,移居江東,“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南渡人口集中于長江下游地區,而江蘇最多。在這批人中間,不僅僅只是百姓,還有很多貴族官僚和文人士大夫,他們將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傳播到江南地區,這必然對江南地區人文素質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也必將對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起巨大的推動作用,加快江南地區農業的發展。
二、統治者對農業的重視
魏晉雖然是個社會大動亂的時期,社會發展極不穩定,但戰爭、動亂有時更能體現出糧食生產的重要性,統治者為了穩固統治,農民為了自身生存,稍有間隙,政府便全農墾桑,農民也勤勉于耕,于是江南地區經濟發展的步伐加快了。關于其對江南的開發,采取相關措施有:
1.推行屯田這是仿造曹魏推行屯田制度,分軍屯和民屯兩類。但其推行的屯田制與曹魏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一是時間長,與吳國政權相始終;二是屯田與水利并舉;三是無論屯田還是水利建設,大多是開拓性而非是恢復性的。孫權對于屯田十分重視,黃武五年(226),“陸遜以所在少谷,表令諸將增廣農田。權報曰:‘甚善。令孤父子親自受田,車中八牛以為四耦,雖未及古人,亦欲與眾均等其勞也。’”這也說明當時已經采用牛耕技術。且同時重視水利工程建設,如《水經注》卷三五《江水注》三稱:巴“水出雩婁縣之下靈山,即大別山也。……吳時,舊立水屯于水側,引巴水以溉野”,吳國這些開拓性的工作,奠定了江南農業和水利發展的基礎,對江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水利計量認證培訓講話
尊敬的次仁副主席、各位專家、同志們:
為了更好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等法律法規,落實全國水利技術監督工作會議和關于水利認證認可工作部長專題辦公會議的精神,我部決定開展水利計量認證評審準則宣貫和培訓活動,爭取用半年左右的時間,完成1500人的宣貫培訓任務。今天,在拉薩舉行的培訓班,是系列培訓班的第一個班。宣貫培訓班的舉行,必將有力地推動水利計量認證工作登上新的臺階,是具有重要的意義一項工作。
下面,我就水利計量認證宣貫和培訓的有關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不斷提高對水利計量認證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計量認證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要求,對向社會提供公證數據的質檢機構開展的考核其計量檢定、測試的能力和可靠性的活動,是一項行之有效的現代科學管理手段。計量認證作為一種強制性的實驗室管理體系認證,是經國務院批準的行政許可事項,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整頓和規范質檢市場秩序,保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一項重要的政府職能,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計量認證的目的是通過對質檢機構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組織機構、質量管理體系、人員、設備管理、環境條件、檢測報告、公正性等方面進行全面和有效的控制,建立健全質檢機構的質量保證體系,規范對產品的檢測、檢查和試驗行為,確保檢測結果科學公正、準確可靠。計量認證提高了質檢機構的實驗室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并形成了一個品牌,廣為社會各界所接受,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水利計量認證,作為水利認證認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切實提高水利工程建設、產品和服務質量,對于解決防洪減災、水資源短缺、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和水資源保護等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水工程類質檢機構通過計量認證工作,規范了科研、勘測、設計、施工、監理和教學工作,為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解決水利工程建設質量隱患,保證和提高水利工程效益,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水環境類質檢機構通過開展計量認證,為水資源開發利用、江河湖庫改造和水環境保護提供了準確可靠的數據,對保證我國人畜飲用水安全、工農業用水的合理開發、合理控制排污標準起到了檢查監督作用。
灌溉工程技術管理論文
中國興修灌溉工程的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創造了多種灌溉工程類型,之后不斷發展,積累了許多工程技術經驗。宋元明清時期傳統工程技術已達成熟的程度。進入20世紀,引入西方的水工技術,到現今水工技術日新月異,應用了許多高新科技,在這種狀況下,傳統灌溉工程技術還有其一席之地嗎?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皆有繼承性和否定性兩個方面,對傳統技術我們要加以揚棄,吸收傳統技術合理的,還有生命力的東西,用新的技術加以改造出新,這樣的技術可能更適合于中國的國情。事實也是如此。在此就傳統灌溉工程及技術在現今的傳承和發展狀況作較系統的論述。
一、傳統灌溉工程類型在現今的傳承
中國國土廣袤,地形地貌多樣,氣候變化萬千。既有逶迤起伏的丘陵山地,又有一望無際的平原;既有壯闊的高原,又有緩坦的盆地;既有西部內陸干旱半干旱區,又有東部季風濕潤區。為適應各地水文、地理等自然條件的復雜性,古代人民創制了多種多樣的灌溉工程類型,如引水渠道、陂塘堰壩、陂渠串聯、圩垸、井泉、坎兒井、御咸蓄淡等工程類型,這些工程類型在現今皆得到了繼承。可以說,我國當今的灌溉工程類型基本是古代創造而傳承下來的。
引水渠道主要修建于北方平原地區。北方平原面積廣大,因干旱少雨,河流密度不大,古代往往修建長距離的引用河水的灌渠工程。渠首處如河中水位過低不能滿足自流入渠流量要求,則建攔河壩抬高水位引水;如河中水位和流量能滿足灌區要求,則采用無壩引水型式。有壩引水最早的有戰國初在今山西太原晉水上筑壩建的智伯渠,及在今河北臨漳建的漳水十二渠。無壩引水有公元前256—251年間在今四川灌縣建的都江堰等。又因北方含沙量大的河流多,我國很早就引多沙河流進行淤灌和放淤,做到同時利用水、沙資源,既灌溉作物,又改良鹽堿地。漳水十二渠和公元前246年興建的關中鄭國渠皆引渾水灌溉,把大片鹽堿地改良成了沃田。建國以后,有壩引水和無壩引水灌渠發展很快,如陜西省,截至2000年底,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144.93萬公頃(主要為渠灌),新疆省干、支、斗、農四級渠道長30多萬公里[1]。在利用多泥沙河流的水沙資源方面,建國以后成就很大,還打破了自明清以后不敢引用黃河下游水的“禁區”,進行引黃淤灌和放淤。目前,黃河下游已建成各類引黃灌區100多處,灌溉面積達到3000萬畝,每年引用黃河水量100多億立方米,利用黃河水沙放淤改土300多萬畝,發展水稻田120多萬畝,使鹽堿沙荒地變成了良田[2]。
陂塘堰壩主要建于南方山丘區。南方丘陵山區,雨量充沛,但水流容易流失,干旱是農業生產要解決的主要問題。為此,古代勞動人民因地制宜,創造了多種類型的陂塘堰壩蓄水工程,起到滯洪蓄水的目的。有在溪流上筑壩攔蓄水流的灌溉工程,稱之為“堰”、“壩”、“陂”、“堨”等;有在平地鑿池,或在谷口及高地水所匯歸處筑堤,就地潴蓄雨水的,稱之為“塘”或“蕩”。又平原地帶筑壩攔蓄水的工程現稱為平原水庫,利用天然山丘間的溝谷洼地蓄水的工程現稱為山谷水庫。大型陂塘工程以公元前600年左右楚國在淮南修建的芍陂為最早,兩漢時漢中、南陽、汝南地區陂塘工程很是發達,著名的山谷水庫有馬仁陂,平原水庫有六門陂、鴻隙陂等。東漢時進一步向南方發展,浙江紹興的鑒湖、余杭的南湖工程規模都很大。之后三國孫吳在江蘇句容興修赤山湖,西晉建丹陽練湖和新豐塘等。當時能因地制宜規劃布置陂塘,巧妙地利用地形興建平原水庫或山谷水庫,布設堤壩、水門和溢流設施,形成完整的蓄水工程體系。還創造了陂渠串聯工程類型,以對水資源更充分地加以調節利用,增加灌溉面積,提高灌溉保證率。建國后南方山丘地區大量興建陂塘堰壩工程。如1952年僅四川內江地區就累計新修和整修堰塘5萬多口。因平塘占地多,工程量大,總蓄水量不多,為此當地積極想法改進技術。1953年9月西南水利局組織基點工作組前往長壽縣,經查勘,在葛蘭場不遠名叫“鎖口丘”的地方,修建了當地第一口“山灣塘”。該地形肚子大,出口小,上面有較大集雨面積,下面耕地可自流灌溉。于是利用三面高一面低的地形,在低的一面修筑土壩,長40米,高3米,形成堰塘。此土方與蓄水的比例為1:10,比平塘1:1提高10倍效益。此后四川省水利廳將長壽縣修筑山灣塘的經驗向全省介紹。到1954年底,全省共建成各級“示范塘”1293口。1955年,“示范塘”迅速發展到17796口。到1985年,全省已有山灣塘61.11萬口,可蓄水261769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715.48萬畝[3]。
陂渠串聯工程古代多建于淮河、漢水流域,工程布置多樣[4]。這種工程類型建國后稱之為長藤結瓜式灌溉系統。工程主要在南方丘陵山區修建,規模從小型發展到大型,從小網聯成大網,從開發小河流到利用大河流,從一個河系發展到與幾個河系相連。如安徽淠史杭灌區,自1958年至1982年,在淮河水系的淠河、史河及長江水系的杭埠河的上游建成佛子嶺、響洪甸、磨子潭、梅山、龍河口5座大型水庫,這些水庫成為多首制渠首,又沿崗巒起伏的分水嶺修建總干渠2條,干渠13條,以及分干渠和支渠358條,溝通了數條大河,灌區內修建中型水庫23座,小型水庫1100多座,連同塘壩21萬多口,以控制灌區內的地面徑流,灌區內流域之間水資源通過庫塘和渠道可得到調配,使安徽的六安、霍丘、壽縣、舒城、合肥等11縣市和河南的固始、商城等縣的廣闊丘陵和平原900多萬畝農田受益[5]。
水流域農業經濟管理論文
一漢水下游平原垸田農業區
長江中游地區所習稱的"垸田"(也稱"院田")就是下游地區所說的"圩田","垸"與"圩"都是指堤岸。嘉靖《沔陽志》卷8《河防》謂"沔居澤中",地勢低下,"江溢則沒東南,漢溢則沒西北,江漢并溢則洞庭沔湖匯為巨壑","故民田必因地高下修堤防障之,大者輪廣數十里,小者十余里,謂之''''院''''。"乾隆《湖北安襄鄖道水利集案》卷下《稟制憲晏各屬水利歲修事例》云:
自京山以下,次潛江,次天門,次沔陽,地形愈洼,眾水匯歸,南北兩岸夾河筑堤。其州縣民人糾約鄰伴,自行筑堤捍水保護田廬,謂之"垸"。各垸之田,少者數百畝、千余畝,亦多有至萬余畝者。
因此,所謂"垸田"就是筑圍堤、防御洪澇的水利田,堤垸實是垸田的標志,其功用主要是防御洪水。(注:當然,為了有效地防御洪澇,僅僅筑起堤垸是不夠的,還要開挖排灌渠系、興建引排涵洞、并保留蓄澇湖泊。因此,張國雄先生給垸田下的定義是:"兩湖平原河湖交錯的水鄉地區一種四周以堤防環繞、具備排灌工程設施的高產水利田。"參閱梅莉、張國雄、晏昌貴著《兩湖平原開發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87~91頁。)
張國雄博士對兩湖平原垸田的興起與發展作了詳盡細致的研究。(注:參閱前揭《兩湖平原開發探源》,第四章"垸田的開發",第87~134頁。)他認為:兩湖地區垸田的興起,大致在南宋晚期,不遲于13世紀中期的南宋端平、嘉熙年間(注:這一看法最初是石泉先生提出的(見所編《中國歷史地理專題講義》,武漢大學歷史系1981年油印本,第174頁),張國雄對此作了詳盡的考證,見石泉、張國雄《江漢平原的垸田興起于何時》,《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年第1期。)。南宋晚期與元代江漢平原的垸田主要集中在西部的江陵、荊門一帶。明朝前朝,隨著移民的大規模遷入,江漢平原的廣大湖灘河濱很快得到開發。嘉靖《沔陽志》記沔陽州垸田之開發云:
明興,江漢既平,民稍墾田修堤,是時法禁明白,人力齊一,堤防堅厚,湖河深廣,又垸少地曠,水至即漫衍,有所停泄。……故自洪武迄成化初,水患頗寧。其后佃民估客日益萃聚,閑田@①土,易于購致,稍稍墾辟,歲月浸久,因攘為業。又湖田未嘗稅畝,或田連數十里而租不數斛,客民利之,多瀕河為堤以自固,家富力強則又增修之。
風景區旅游規劃研究論文
簡介:靈渠風景區位于興安縣城內,是現存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與四川都江堰、陜西的鄭國渠齊名,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靈渠長37公里,建成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靈渠設計,建筑精巧。溝通了長江、珠江兩大水系,成為秦代以來中原與嶺南的樞紐,為秦始皇統一起了重要作用。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公布靈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渠風景區現有靈源寺、靈源閣、鏵嘴、大小天平、四賢祠、飛來石、秦堤等景點。但是,隨著業的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景區內的功能已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并且一些景點急需修繕。我在調查了景區原有的資源后,列出了該總體規劃,為靈渠以后的發展規劃提供。
關鍵字:靈渠風景區發展旅游規劃
Summary:scenicspotofefficaciouscanalliesinthecountytownofXingan,isanextantoneofthemostintactancientirrigationworksintheworld,enjoysequalfamewithcanalofSichuanDujiangWeir,theZheng''''sofShaanxi,itisoneoftheoldestcanals.Theefficaciouscanalis37-km-long,buildupitin33years(214B.C.)ofQinShihuang.Designingscienceintheefficaciouscanal,thebuildingisexquisite.HavelinkeduptwomajorriversystemsoftheChangjiangRiver,theZhuJiangRiver,thehubsofcommunicationsofCentralPlainsandsouthoftheFiveRidgessinceQinDynastythatbecame,haveunifiedChinaforQinShihuangandplayedanimportantrole.OnJanuary13,1988,theStateCouncilannouncedthefairycanalwasaKeyCulturalRelicUnitunderStateProtection.Efficaciouscanalscenicspothavefairysourcetemple,cleverbeautyspot,pavilionofsourceandmouth,allkindsofbalance,fourvirtuousshrine,suddenstone,dykeQin,etc.ofploughsharenow.Butwiththedevelopmentoftouristindustryandimprovementoflivingstandardsofthepeople,functionofscenicspotcanmeetvisitor''''sdemandsalready,andsomebeautyspotsneedrepairingbadly.Iaftermakinginvestigationsalreadyexistingresourcesinthescenicspot,listthismasterplan,offerreferencefordevelopmentplanaftertheefficaciouscanal.
Keyword:Thescenicspotofefficaciouscanal,develop,travelandplan
一、安的狀況
興安,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北距桂林市六十公里,是大桂林旅游區的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