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環境檢測及分析過程的質量控制

時間:2022-11-05 09:19:08

導語:水質環境檢測及分析過程的質量控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質環境檢測及分析過程的質量控制

摘要:水質檢測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涉及的內容涉及面相對較廣,水質環境監測的工作需要專業性強的技術人才,具有復雜性的特點,但是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直接性的聯系,一旦發現問題,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現階段,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水質環境檢測的質量問題也日益彰顯,與此同時,也在側面也體現著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環境保護落實的不到位。這些年來,中國對環境問題該如何解決的問題上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雖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但在水質環境監測的細節上有所缺失,與一些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仍然具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關鍵詞:水質環境監測;分析過程質量控制探討

在分析過程中,質量控制對水質環境監測有著極大的影響,也是環境監測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極大的提高檢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有效性和客觀性。現階段我國在水治環境監測的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實現理想狀態化的質量控制,更好的提升我國水質環境監測的效率和質量。因此,首先要做到的是在思想上予以充分的重視,在行動上得以確切的落實,抓住水質檢測問題的核心,并進行根治,從源頭處解決問題,最大程度的避免問題的擴大化[1]。

1水質環境檢測質量保證的意義

1.1水質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的意義

首先,水是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重要資源,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水資源存在匱乏和分布不均的問題,加強日常的水質環境檢測工作,可以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其次,通過環境檢測,可以使人們更加直觀的了解當前的環境狀況,更好地發現當前環境的質量問題,并在第一時間內將問題進行解決,從而做好預防性的工作。與此同時,水質環境檢測也有助于對已經發生的水質問題進行處理,避免水質環境的惡化。除此之外,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水質監測也是我國發展的前提條件和必然趨勢,是在我國建設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必須加強水質監測的權威性,有效提高水質環境監測的質量,這對于水資源的保護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2]。

2分析環境現場監測水質分析準確性影響因素

2.1環境監測水質分析準確性人為因素影響

人為因素的影響時影響水質分析的準確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進行環境監測水質分析過程中,人為因素引發的誤差問題屢見不鮮。通常表現為采集樣品不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和標準,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存在問題,導致難以按照規范步驟和流程操作儀器,除此之外,還包括工作人員對其重視程度不夠,抱有混水摸魚,偷工減料的工作態度等,這些人為因素都將導致分析的結果存在誤差,極大的影響了水質分析的準確性。然而,在此基礎之上,還包括一些人為的客觀因素,由于自身缺乏相應的經驗,或者無意間的失誤問題等。

2.2環境因素對環境監測水質分析的影響

環境因素也與環境監測的水質分析結果息息相關,要求工作人員加大對周邊環境問題的分析,若所處環境達不到檢測的標準,就要采取相應的對策,從而對靜電、空氣指數、溫度、濕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否則,將會出現儀器的失衡問題,數據分析的結果也會因此發生巨大的變化,一方面表現為監測儀器性能大大減弱,無法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和價值,另一方面表現為檢測數據發生嚴重的誤差,不能為工作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2.3環境監測水質其他因素影響

環境監測水質分析過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所需的時間就較長,流程較多,故而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生很多突發事件或者意外事件。例如,水質測量儀器在測量的過程中由于設備老舊或者設備損壞引發了問題,儀器的靈敏度出現了誤差,測量范圍超出了儀器的性能等[3]。

3水質環境監測及分析過程中的質控因子

3.1樣本的采集與保存

監測數據充分的利用了科技的優勢,主要通過分析水的各項指標來完成。人們通過水質環境監測,可以從數據的結果上直觀性的看到污染情況,數據所反映的就是當前情況下的水質環境,具有真實性和可靠性。為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獲得更有價值的數據信息,還需要做好以下樣本采集和保存的準備工作:首先,要提高對時間觀念的把控,有效的控制采集的時間;其次,要對采集的地點情況做出深入的了解;最后,要注意采集方法和保存方法的實用性。采集與保存的工作完成后,要根據相關的流程將采集后的樣品存放于標準規范的要求環境當中,這樣才能真正的保證樣本的質量,只有保證了每個環節高質量的完成,才能更高的確保水質量監測質量,使得水質監測數據更為科學化和合理化。

3.2對工作人員文化素質和技能的考核

首先要提高對水質檢測相關人員的準入標準,提高工作人員的質量,構建一支高素質、高文化、高能力的專業團隊。其次,管理人員要加大對工作人員的管理力度,積極鼓勵工作人員進行深造,與此同時,還要擴大人才儲備,加大科技投入,積極的學習新思想新理念,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工作人員要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和擔當,以良好的工作態度去對待自己的工作,明確自己的職責,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總結教訓。除此之外,還要定期參加公司安排的培訓,通過溝通和交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公司單位也要制定和完善相關的制度,加大對工作人員的培養力度,定期組織開展培訓和交流會,若想真正的將培訓落到實處,就必須對培訓進行考核,再次基礎上實施獎罰制度和工資制度。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構建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團隊,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促進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提高水質監測工作的效率和質量[4]。

3.3采樣儀器設備

儀器時水質檢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儀器的質量和高度直接決定著檢測結果的質量,二者呈正比關系,一臺質量過硬,性能過強的設備勢必會對水質環境檢測提供更大的便利。因此,必須做好儀器的日常護理和維修工作,保證設備能夠正常的運行,提高儀器檢測的質量。除此之外,相關的領導人員也要對設備進行升級或者置換,時刻關注市場的詳情,加大科技的投入比。與此同時,要求工作人員在使用儀器設備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和流程進行操作,避免引發不必要的安全隱患問題。另一方面,實驗室要有一套健全的規章制度,并嚴格地按照規章制度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監管,落到實處,日常的實驗室環境也要予以重視。

4加強環境監測水質分析的質量控制措施

4.1水質環境監測及分析過程中的質控措施

首先,要注意水質監測的方式方法,保證各個環節都能高效,科學,合理的完成,一個正確的檢測方式是水質分析質量控制的基礎保障,會節省人力物力財力,節約大量的時間,也使得檢測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切實加強樣品分析過程的檢測工作,進一步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實施加標回收的制度與傳統回收做出對比,通過對比使得數據更具有可靠性。最后,要實現內質量檢測和外質量檢測的有機結合,內質量檢測指的是對前期水質結果的分析,對外指的是加強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關注,加強定期的抽查,同時環保部門也應切實的發揮作用,多方面共同促進水質環境檢測及分析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4.2對水質采樣進行有效控制

要加強水質采集過程的規范性,水質的選擇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做好各個環節的準備工作。其一,要對監測布點進行有效優化,從而經過分析得出最佳的方案,使得樣本更具參考價值。其二,要深入了解檢測區域的環境,最大程度的避免所受環境的影響因素,除此之外,也要合理的控制監測的頻率。其三,在水質樣品采集完成以后,要注意保管樣品的方式,對樣本變化進行有效的預估和控制,保證樣本檢驗質量。

4.3力求實現科學有效水質環境監測

要想實現水質環境監測的順利實施,要注意分析的方式方法。只有充分保障分析方法科學性,才能充分提供監測前提和基礎。基于此,我們應該充分吸收和借鑒先進的方案,更新自己的思路,避免固步自封鉆牛角尖的現象,對于學到的理念,要經過自身科學的判斷有所取舍,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例如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以及水域實際情況來分析,同要將重點放在水體的種類日問題上,抓住事情的本質,從源頭上找出水體種類方面存在差異,力求實現良好分析方法確定。

4.4嚴格落實質量保證措施

質量的結果直接反映水質環境狀況,在水質環境監測中,要嚴格落實質量保障的措施,這點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具體工作中,必須時刻以國家及地方頒布的相關規范與標準作為基準,結合自身需求,采取并落實有效的質量保證措施,在檢測過程中加強靈活變通的能力,對整個過程進行分析與控制。與此同時,質量控制人員應盡可能減小空白實驗值,避免發生誤差,從而對監測造成不利影響。除此之外,質量控制人員要把控好數據審核大關,一方面要根據相關規則對數據位數進行審核,另一方面要對數據是否合理進行審核[5]。

5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水質環境監測以及分析過程中,若想質量控制實現質的飛躍,就必須從領導者、管理者、工作人員三者的角度出發,加強三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加大三者之間的協同性。落實到工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從源頭出發,抓住本質,分清主次,最大程度的控制監測數據的誤差,進而為人們提供一個可靠的數據,以便于決策者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

參考文獻:

[1]沈聰.水環境檢驗檢測機構水質監測質量控制的措施[J].當代化工研究,2021(06):105-106.

[2]孫靜.水質檢測過程中質量控制探究[J].食品安全導刊,2020(09):81.

[3]翟麗.控制水質檢驗的過程與水質監測質量的途徑[J].中國標準化,2018(02):150-152.

[4]徐麗梅.試論水質檢測分析中的質量控制[J].化工管理,2017(02):249.

[5]梁淼.水質監測中質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06):71.

作者:梁泉 張鑫 單位:浙江省生態環境科學設計研究院 浙江環茂自控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