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治理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5 15:06:4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污染治理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污染治理論文

珠江水污染治理論文

從古至今,美麗的珠江曾經養育了多少廣州人,創造了何等可歌可頌的歷史文明。她給廣州人帶來的是甘泉—生命的源泉,帶走的是負重—整個城市的廢棄物。保護珠江,愛護珠江,人人有責。廣州市已經召開了多次有關的珠江水污染綜合整治研討會,從政府干預到地方參與、從管理到技術和宏觀調控到局部治理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論證,提出種種方案,希望在近期內能有效地緩解珠江水的水質惡化。

據統計,廣州市每天有近100萬t的工業廢水排入珠江,廢水中含有對人體危害嚴重的汞、福、鉛、砷、銅、六價鉻等重金屬化合物,含有揮發酚、苯環系列及多環芳烴系列可疑致癌助癌物質;廣州市內有14條較大的河涌通往珠江,這些河涌每天將100萬t以上的城市生活污水排入珠江,且排放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長,其中含有種類繁多的有機污染物質,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廣州市郊的養殖業特別是養豬業日排放污水總量超過500萬t,匯入珠江成為廣州水體環境主要有機污染源之一,造成水體(劃D、BOD、氮、磷的超標;尚無法統計的是江上行船的污染物,四面八方農業用水中殘余的化肥、農藥也匯入了珠江。由于管理上的問題,珠江為廣州人向下游輸送130萬t/d左右的城市綜合垃圾。事實已經證明,今日的珠江已經負荷深重,面臨著更為嚴重的污染。珠江水的溶解氧濃度下降到了3.2mg/1,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和砷化物等出現超標現象。80年代初期,石門等水廠水質可達2一3類標準,80年代后期水質仍有3一4類標準;進入90年代只能達到4一5類水質標準,珠江水質的惡化已嚴重影響芳村、河南、石溪、員村、黃埔等自來水廠的供水,有時甚至波及到廣州最大的日產100萬t的西村水廠。

水體污染造成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首先是降低了水體使用功能,使原來的取水點不符合取水要求,此時要么增加水處理設施,增大藥耗和運行費用;要么將取水點向上游遷移,增加工程投入和輸水費用。其二,直接影啊工農業生產,污染的水體造成工業產品不合格,農業減產。污染成分停留在工業產品內或被農作物所吸收,再通過工業品,“米袋子”、“菜藍子”波及四面八方,源源不斷地進入人體,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其三,水污染造成城市惶恐,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之一。毫無疑問,珠江水被加重污染將會阻礙廣州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影響廣州市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進程。因此,必須及時采取果斷措施,從廣州市的實際情況出發,綜合整治珠江水污染。

珠江流域污染控制是一次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從流域、區域和污染源治理的三個層次上協調整治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在流域層次上強調宏觀調控,在區域(城市)層次上強調在流域調控指導下的水污染控制規劃,在污染源治理的技術層次上強調清潔工藝和革新替代技術的應用。

2推行清潔生產,實現污染物的最少化,走經濟和環境持續發展的道路

眾所周知,經濟發展要考慮到自然生態環境的長期承載能力,使環境和資源既能滿足經濟發展目標的需要,又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既滿足當代人的現實需要,又足以支持后代人的潛在需要。與此同時,對環境保護工作,也要充分考慮到一定經濟發展階段下的經濟支持能力,采取積極可行的環境政策,配合和推進經濟發展進程。也就是說,走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清潔生產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戰略措施,也是實現環境一經濟協調發展的最根本的措施。廣州市企業的現狀是:國營企業、合資企業、集體企業同步發展,新、老企業,大中小型企業并存,多層次產業和平共處,工業布局不合理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的改變。其中,相當多的企業技術水平比較落后,高投入、低產出、高消耗、低效率的狀況依然存在,企業生產運營管理水平低,物料流失現象嚴重,既浪費了資源、又增加了污染。因此,針對廣州市企業的現狀,逐步地全面地推行清潔生產是緩解珠江水質污染的一條切實可行的措施。我國一些地區的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工作,通過清潔生產審計,說明企業源頭治理的潛力很大,僅僅依靠加強管理和生產技術上的革新,就可使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20%一50%。事實證明,通過清潔生產削減污染物的費用大大低于末端處理費用。為此,我們建議在有關領導的支持下在廣州市企業范圍內全面開展清潔生產教育,企業領導要接受清潔生產培訓,掌握清潔生產技術原則。然后廣泛開展全民宣傳教育活動,爭取企業各部門和廣大職工的支持,使清潔生產審計、實施工作順利進行并取得更大的成效。

查看全文

城市水污染治理管理論文

前言

看了汪部長在水利學會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學術報告“水環境承載能力分析與調控”,頗有感觸,認為報告語言樸實、思路廣闊、內容實在、目的明確,將問題及治理方向論述得很透徹,讓人感到明朗、廣闊、深遠、清透,對前景一目了然。報告明確指出水污染治理是將來面臨的最嚴重、難度最大的問題,比解決洪澇災害、水資源不足更困難,一語中的、確實如此。

難忘7月13日,那是我們中華民族大激動的日子,我們自豪的獲取了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治理環境,迎接奧運”從此成為北京市的一項急迫而重要的任務,北環水系就是重點治理對象之一。

北環水系是一條小河,東西走向,橫貫北京鬧市區,是中南海的水源地,也是未來奧運村的水源地。目前,北環水系水流不暢,污染嚴重,水質不斷惡化,嚴重影響北京形象,與首都地位極不協調。它雖然尺度不大,但因為作用重要,所以當之無愧地被市政府列為重點治理對象。

很榮幸,作者參與了北環水系治理的前期工作,近期對水系進行了詳細的實地考察,沿線訪問了數以百計的居民及河道管理者、旅游業者、公園管理者,對水環境現狀及污染源特征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總的感覺是,水系雖然規模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污染嚴重,污染源花樣繁多,治理難度很大。

本文對北環水系的水環境現狀、污染源特征、存在的社會問題進行了描述,對治理工程進行了簡介,對如何治理污染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筆者認為,北環水系只是一個特例,它具有普遍性,代表了城市水系環境污染所共有的特征。本文的目的就是讓讀者充分了解城市水系污染的特征,了解因污染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了解城市治污的艱巨性,準備迎接未來的挑戰。

查看全文

地下水污染治理論文

1淮南市淺層地下水環境現狀

1.1微量成分

銅、鋅、鉛、鉻的特點是除銅外,其它檢出率皆超過50%,檢出率較高;但除11號點下邪村(參見圖1)鉛檢出超標(國家飲用水標準,下同)外,其它皆未超標(表l),整個市區所取樣點沒有檢出汞和鎬。

酚的檢出率較低,但超標率較高達24%。其檢出最高值為0.29mg/l(賴山新河紙廠),超標1朽倍。氰普遍檢出,但含量一般在標準的一、二個數量級以下。調查中發現,一些距工業區甚遠的地區水井中酚、氰含量較高(潘集西北部農村),表明其不完全來自工業污染,很可能是長期引用水灌溉日漸累積造成的。區內化學耗氧量最高達9.smg/1,超標近4倍,反映出局部有機污染較重。

1.2常蟹組分

(l)硬度和硫化度75個水樣點統計表明,礦化度最大值為1.859/1,超標率為6.6腸;硬度最大值為49.7H“,超標率為8%。兩者超標率相當,且分布規律一致,于區內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分布面積(圖1)。

查看全文

綠色國民經濟基本核算問題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綠色國民經濟核算指標體系自然資源耗竭環境污染損失

論文摘要: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為自然資源存量價值與耗竭價值核算、環境污染損失價值核算及環境質量恢復與改善價值核算;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理論應依據馬克思主義的經濟理論、價值補償理論、效用價值理論和可持續發展理論;自然資源存量和耗竭價值核算可采用支付意愿和供求定價模型法;環境污染造成的生產和固定資產損失價值核算可采用市場法;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損失價值核算可采用人力資本法;綠色國民經濟核算指標體系包括自然資源核算指標和環境保護核算指標;系統討論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內涵、基本理論和方法以及指標體系以促進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的深入研究。

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的意義表現在:完善和發展經濟核算的理論與方法建立與可持續發展模式相適應的經濟核算與分析體系;推動經濟學的發展;改革與完善經濟核算制度,建立既適合中國國情,又具有國際可比性的經濟核算制度;明確各部門之間的資源資產的產權關系,建立自然資源高效使用、合理補償和法制化管理制度;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長期以來,環境問題沒有受到國民經濟核算部門的重視,絕大多數與環境問題相關的經濟信息沒有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反映出來,如為減少和防治環境污染以及恢復生態環境而發生的成本與費用沒有在生產成本中體現出來,因環境污染給社會帶來的危害或因治理環境對社會的貢獻沒有確切的計算和評價,忽視了環境污染和資源耗竭所帶來的社會成本和環境成本,從而就造成了人們對經濟指標的片面追求,再加之人口的膨脹,社會需求的膨脹,使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的破壞。綠色國民經濟核算作為解決可持續發展的良方,一旦建立起來,將會在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質量的提高等方面發揮巨大的促進作用。

1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基本理論

資源與環境價格的確定,是資源環境經濟一體化核算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自然資源與環境定價,不僅僅是單純的經濟學問題,而且涉及經濟體制、價值觀念、社會制度等問題,被眾多學者稱之為“兩難的選擇”。國內外學者都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相應的理論和方法,但是,迄今為止尚未達成共識。

查看全文

環保課程教學計策研究

一、“創新工作室”課程內容

以服務民族為指導,充分考慮地區特色,指導學生關注在國家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對環境和資源領域的科技需求,重點以環境污染治理技術為研究對象,開展環境污染預防與治理的相關研究。在實施創新計劃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實地考察、調查研究、試驗設計、研發創新,讓學生把握環境熱點和方向,從選題、方案設計、創新實踐等方面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1.主要教學內容(1)以水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為基礎,探索具有創意的節能高效的污水處理技術、污水回用技術、污泥處理和處置與資源化利用技術;以環境化學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為基礎,通過試驗探索新興污染物的環境歸趨、污染預防和評價技術。(2)以社會實踐為依托,參與國內外專業競賽和大學生“挑戰杯”等賽事活動。2.選題節能型廢水預處理技術研究;城市污水脫氮除磷新技術研究;污水處理廠節能型污泥處理技術研究;污水處理新技術研究;污水處理廠提標增效優化技術研究;污水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污泥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污泥調理劑研發;除磷劑研發;地域特點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開發。根據實際情況,這些內容皆可適當調整。

二、“創新工作室”教學方法和手段

“創新工作室”課程順應時代需求而產生,其教學方法和手段也有別于傳統的課程。環境污染控制技術“創新工作室”課程主要采取下列方式進行。1.現場觀摩發揮校企合作科研項目以及研究室研發項目的優勢,通過現場觀摩,介紹環境污染控制技術開發項目研究的目的、意義,闡明技術機理、技術基礎,指出創新點在哪里,研究什么內容等,讓學生對科研項目有全面的了解,并產生感性認識。2.專題講座通過專題講座形式,介紹項目研究的現狀、存在的問題、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實現途徑等,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同時,通過專題講座,讓學生接觸環境熱點,了解社會需求,培養發現問題、研發符合社會需要項目的能力。3.選題與分組根據指導教師的科研情況以及學生的興趣,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生自主設計研究方案并組織實施。在此過程中,學生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并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鍛煉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4.資料綜合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進行數據處理、資料分析、論文寫作、申請專利等。鍛煉學術論文、科技研究報告、專利申請文本的寫作手法和內容、程序等,訓練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和計算機、數據處理、信息采集、文獻檢索等基本技能的能力。

三、“創新工作室”課程授課方式和考核指標

授課方式:以學生參與為主,配合專題講座、現場講解和個別輔導等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考核指標:每人提交完整學術論文或研究報告1篇;或研究報告1份;或課題小組1篇;或課題小組獲獎作品1件;或課題小組申請專利1項。總成績比例分配:提交的最終成果得分占60%,平時(包括動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完成試驗質量等)表現得分占40%。

查看全文

環境污染防治環境稅與污染權交易有效結合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外部性與環境稅;科斯定理與污染權交易;環境稅與污染權交易之間的現實選擇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外部性是一種經濟力量對另一種經濟力量的“非市場影響”、環境資源配置上的低效率與不公平、征收污染稅是目前被各國政府采納的一種最普遍的控制環境污染措施、外部性的存在導致了市場機制的失敗、政府應允許他們以高于污染者的出價來購買這些權利、用污染權交易來代替環境稅可以說缺乏現實基礎、污染主體相對集中或較容易分辨、污染物可以被有效計量、污染物的治理成本較易測算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環境稅作為一種有效的環境經濟手段.在發達國家已實施幾十年,并且具有良好的環境效果。但是,在一些國家,一直存在這樣一個爭論,即用污染排放權利交易作為環境稅的替代辦法。污染權交易的概念是,政府可以設置一個可接受的污染排放水平,出售給相關企業以排放一定的污染物,并且允許企業之間進行這種權利的交易。那些削減排放成本較低的排放者可以將其權利賣給那些缺乏削減能力的企業,由此,總的排放成本將減至最小。對兩種手段如何進行評價,關系到環境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本文從這兩種環境經濟手段的理論與現實出發對其進行比較分析。

一、外部性與環境稅

簡單地說,外部性就是實際經濟活動中,生產者或消費者的活動對其他消費者或生產者產生的超越活動主體范圍的利害影響。按照傳統福利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外部性是一種經濟力量對另一種經濟力量的“非市場影響”,是經濟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這種影響有好的也有壞的作用。好的作用成為外部經濟性或正的外部性,壞的作用成為外部不經濟性或負的外部性。由環境問題帶來的負的外部性是外部性的一個主要方面。從配置資源的角度分析,外部性是表示一個行動的某些效益或費用不在決策者的考慮范圍內的時候所產生的一種低效率現象,其表現有兩個方面:其一,決策者的效用或生產函數包含其他決策者的所選擇確定變量數值的一些實際變量;其二,決策者主體并不對受影響者進行補償或收費,某些效益被給予或某些費用被強加給沒有參加這一決策的人。

由于環境污染這種負的外部性的存在,造成了環境資源配置上的低效率與不公平,這促使人們去設計一種制度規則來校正這種外部性,使外部性內部化。庇古在研究外部性的過程中,也提出來解決外部性的稅收方法,即征收庇古稅。按照庇古的思想,應使用稅收的方法迫使廠商實現外部性的內部化;當一個廠商施加一種外部社會成本時,應該對它施加一種稅收,該稅收恰好等于邊際損害成本。即污染者必須對每單位的污染活動支付稅收,稅額等于負的外部性活動對其他經濟行為者造成的邊際外部成本,即邊際社會成本與邊際私人成本的差額。通過征收這樣一種稅收,污染者便將負的外部性內部化,從而恢復帕累托最優。顯然,庇古稅是一種基于社會和私人純產品差異的分析,并從責任角度來矯正負的外部性影響的解決方案。他通過工廠煙囪污染戶外晾衣的例子,引出來庇古稅概念:1918年,在工業城市曼徹斯特,其空氣污染監督委員會與附近的干凈城市Harrogate相比較,將燃料的額外成本和洗衣材料計算在內,不考慮勞動力因素,整個城市的總損失為一年29萬鎊。那么,庇古稅就要求促使行為人承受其行為成本,即庇古稅也應達到29萬鎊,并且由造成污染的制造企業來繳納,其目的旨在影響企業改變技術或減少產出,甚至終止經營。

這就是庇古對外部性的著名修正性稅收方案,由于庇古稅的基本原則與現行有關國際組織、政府和大多數經濟學家所認同并倡導的污染者付費原則是一致的,因而,征收污染稅是目前被各國政府采納的一種最普遍的控制環境污染措施。污染者付費原則(thePol—luterPaysPrinciple)是在1972年OECD環境委員會首次提出的,該原則明確表達了這樣一個意圖:即制造污染者應承擔治理污染的成本,這種措施由公共機構決定并能保持環境處于一種“可接受狀態”。這一原則在,OECD、歐盟等發達國家得到了認同。此原則從經濟學角度解釋即為,如果環境損害成本沒在價格中得到適當反映,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市場都低估了商品價格.因而帶來過多的生產和消費。通過污染者付費原則的實施,就可以比較合理地解決排污者與那些環境改善中受益者之問環境保護的費用分配問題。學者們大多數是認同環境稅的若干優點:即環境稅具有與污染者承擔環境污染責任;通過提高價格,使外部性內部化,限制了對環境有損害的活動,糾正了市場失靈:與其它環境政策相比,能以成本一有效方式達到一定的環境目標。此外,一些學者還提出,環境稅不僅具有上述優點,而且還存在更多的潛在得益,環境稅不但改善了環境質量而且減少了稅收的額外負擔,環境稅不僅會改善環境質量而且還會對經濟福利如效率增加產生正面影響,或者將會為實現其他政策目標如就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換句話說,環境稅具有“雙贏效應”。

查看全文

會計信息披露內容模式分析論文

編者按:本論文從環境會計可以核算循環經濟給企業帶來的收益,環境收益以貨幣單位計量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環境質量情況,環境成本的定義等方面對會計信息披露內容模式分析。利用現有的披露形式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逐步規范化和制度化。

【摘要】隨著人們對循環經濟認識的加深,環境會計已引起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文章從循環經濟視角出發,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和模式進行了研究,以期為循環經濟的理論研究提供新的視角,為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循環經濟;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內容和模式

隨著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的潮流,發展循環經濟已成為全人類的共識,并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因此推行環境會計、進行其信息披露對于加強我國環境保護,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循環經濟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我國在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指出,循環經濟是在生產、流通和消費等過程中進行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活動的總稱。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循環經濟改變了傳統經濟“資源—產品—廢物”的線性增長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發展模式,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實現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的良性循環,促進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其重要意義在于: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循環經濟可以充分利用資源,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循環經濟符合經濟全球化和打破國際貿易壁壘的要求;循環經濟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能夠有效保護環境和維持生態平衡,有利于提升社會發展水平。

查看全文

地方農業生態建設的對策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常德市武陵區;農業生態;修復原理;建設

論文摘要:常德市是一個農業大市,長期的農業生產也帶來了嚴重的農業生態問題。本文對常德市武陵區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進行了分析,從生態修復的原理出發,論述了農業生態修復在農業生態建設中的作用。根據目前現狀,提出了農業環境的保護對策與措施。為促進常德市武陵區生態農業建設,開發綠色產業及農業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往往都經歷了這樣的歷程。既先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然后又在受環境破壞的懲罰后逐漸認識和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歷程。農業生態領域也不例外,土地長期耕作造成了比較嚴重的農業生態問題,工業“三廢”排放量不斷增加,化肥、農藥、農膜的大量使用,導致農業生態環境惡化,搞好農業生態環境建設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農業生態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危害

常德市武陵區農業生態環境的現狀,其中包括水資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資源,農用塑料薄膜、化肥、農藥、農業廢棄物等方面的污染。綜合而言,武陵區當前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表現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毀林、毀草、開荒、濫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區耕地水土流失面積約9.64平方公里,占耕地總面積的34.4%。水土流失破壞了全區的農業生態系統,導致土壤中氮、磷、鉀等養分大量損失,嚴重影響了本區的農業生產,同時,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導致水患頻繁。

查看全文

跨文化下水利大學英語教學探索

跨文化視域下水利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探索語言是文化交流的橋梁,是文化與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同時文化又賦予語言最基本的內涵。故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文化日趨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水利專業英語教育除了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外,還應該加深對目的語和母語國家背景文化的了解,如此對語言學習將有極大的益處。但就目前的水利專業英語教學成效來講,跨文化視域下的水利專業英語教育成果還不夠理想,這是因為教師對文化教學模式的選擇太單一、教師對跨文化教學的認識與教學實踐不相符合、跨文化內容在英語教材中太少以及學生不能正確處理語言學習與文化學習的關系。由孫仕軍、劉海生主編,黃冠華、遲道才主審的《水利專業英語》(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9年8月版)一書,在用英語介紹水利專業領域的主要技術問題的同時,還綜合考慮了每篇文章的系統性、完整性,及其所涉及的中英文化,旨在豐富跨文化教學教材,創新水利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對文化交流的敏感性和包容性。

通讀全書,可發現該書具有以下幾大特色。

一、觀點具有創新性,知識點豐富多樣

《水利專業英語》一書作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立足水利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需要,提出了一系列新穎的觀點,如在討論如何撰寫科技論文摘要時,提出了“四要兩不要”的原則,即要明確該項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和范圍、要列出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要闡述研究成果、要闡明結論、不要提及論文中沒有涉及的內容或結論、不要應用參考文獻。這些原則呈現出較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創新性。客觀上,目前國內高校廣泛采用的水利專業英語類教材,往往較為重視理論闡述,與時展、經濟改革、產業創新等連接不緊密,如此,對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會產生一定負面影響。該書雖然也屬于高等教育英語類教材,但是其內容編排擺脫了傳統同類題材的局限,不僅向學習者闡釋了水利專業知識及其相關的理論,還傳遞了水利領域最為前沿的信息和最新的科學技術,如當下人們關注的焦點--水資源利用與管理,再如當前不斷開發的水利技術--水污染、環境污染治理技術,呈現出一定的創新性。此外,該書在確保內容新穎性的同時,還涉及了更廣泛的知識點,如灌溉方法、滴管系統、電力系統、大壩、水文循環、水輪機、水污染等,與最新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等專業的需求保持著較高的契合度,對增強學生運用英語進行專業和學術交流、從事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作用。

二、選材難度適中,內容闡述科學合理

相關文獻與論述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材料,這些文獻論述中包含著民族文化特點、語言用法習慣、不同領域的前沿信息,為學生營造較為具體的語境氛圍,對學生的語言學習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相應的,《水利專業英語》一書的文章基本是摘自原版英語教材和技術文獻,在確保內容的專業性同時,也為學習者提供了較為自然、專業的語境,有助于學習者全面掌握水利專業英語及其運用。同時,該書在選材時不僅考慮了內容的系統性與完整性,還考慮到知識點難度是否與我國水利專業學習者英語水平相適應,能否為我國水利專業英語教學帶來切實的益處,增強了書本的可讀性。通讀全書,可發現該書在闡釋知識點時,并不只是單純用文字進行解說,更多的是通過數據、圖表與案例來講解、論證,用以增強書本內容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學習者對水利專業知識、專業英語詞匯和語法表達的理解,如在第一部分“世界水資源”中,通過展示“世界水資源質量與分布”“水圈的主要靜態和動態特征”“各大洲的淡水資源”“人均淡水徑流”等相關表格揭示了世界水資源的分布格局以及循環過程。再如該書第七部分、第八部分和第九部分列舉的葛洲壩、三峽大壩和胡佛大壩,充分說明了大壩在農業、工業中所起的作用。該書內容設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還體現在每篇文章末尾參考譯文與重點單詞釋義的設置,這表明作者在進行內容編排時,考慮到學習者參差不齊的英語水平,考慮到中英文互譯的差異,不同水平的作者都能快速融入課程教學中,有利于擴大該書的受眾范圍。

查看全文

金屬熱處理工藝產污系數研究

熱處理是機械制造的重要工藝,是充分發揮材料潛力、保證零件質量和壽命、提高產品檔次的關鍵工序,所有機械零件都需要進行不同程度的熱處理。從全球熱處理行業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熱處理裝備工藝水平與先進工業國家相比差距較大,美國等發達國家對工藝過程的控制已向著自動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發展,我國一些企業仍憑借經驗、采用人工操作,生產效率低下,能耗比偏高,一些關鍵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也低于國外同類成品[1]。國家和行業協會針對上述問題,堅持推進熱處理行業綠色改造和節能減排,全面進行“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對一些地方熱處理企業經營中暴露的管理不力、設備陳舊、工輔材料質量不過關、能耗利用率不高、污染治理效率低等弊病大力整治。本論文基于“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產污系數研究技術方案,探索基于產污系數的熱處理行業、企業、工藝評價技術系統,努力協助環保部門和行業職能部門進行實時監督,促進地方企業自身環保體系建設,健全中國制造業監管/監測機制,提高中國整體制造業綠色化、節能化水平。

1制造業污染情況綜述

1.1行業排污量情況統計。據統計,我國熱處理行業在進行氣體化學熱處理時,每年消耗的甲醇、丙烷、煤油、淬火油等有機化合物超過30萬噸,一部分有機化合物使用后分解排放或泄露出一氧化碳、氨氣等有毒有害氣體污染環境。每年揮發的蒸汽量,中性鹽6500噸,活性鹽700噸,這些鹽成分中含有毒和腐蝕性氣體,鹽渣和廢鹽如處理不當,也會造成嚴重的土壤水質污染[2]。根據2015年環境統計年鑒數據,以金屬制品業為例,其污染情況[3]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量分別為9.9、3.6和8.8萬噸,占全國重點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量的0.71%、0.33%、0.79%。工業廢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石油類、揮發酚、氰化物排放量分別為33556萬噸、36172.1噸、2785.4噸、816.2噸、0.3噸、17.7噸,占全國重點工業企業排放量比例分別為1.85%、1.42%、1.42%、5.44%、0.03%、12.11%。1.2行業排污主要影響因素及考察指標。通用設備制造業中,產品制造主要由下料、焊接、機械加工、熱處理、涂裝、預處理、電鍍、裝配、檢測試驗等工藝組成。基于《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對工業污染源普查內容的總體要求,參照《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業污染源產污系數制定(不含VOCs)技術指南》中對污染物指標選擇的具體規定,結合行業特點,確定主要考察污染物指標為:1)廢水:化學需氧量、石油類、氰化物、總磷、總氮。2)廢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鉛、氨氣。研究按照《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業污染源揮發性有機物產污系數制定技術指南》規定,通過對企業、生產過程的分析,將工業企業的VOCs污染源歸類為正常生產工況、二種排放形式(有組織、無組織排放)共12種污染排放源項。其中通用源項包括設備動靜密封點、有機液體儲存與調和、有機液體裝卸、固體物料堆存、燃燒煙氣、循環冷卻水系統;非通用源項包括廢水集輸儲存處理過程、工藝有組織、工藝無組織、有機溶劑類使用、火炬。研究結合行業特點,確定本文涉及的VOCs排放源項為有機溶劑類使用。1.3熱處理工序污染物參數。根據熱處理工藝實際物理化學反應機理,匹配“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主要考察污染物指標,將表1所計參數列為研究對象,考察對應企業實際工況下產污情況。

2熱處理工序產污系數計算方案

研究依據“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技術路線制定產污系數計算方案,基本思路為:①識別工藝產污節點,確定污染物指標,把握污染量影響因素;②確定產污監測系數組合,規劃系數計算式;③制定產污系數獲取方案,進行企業實際監測采集,收集近年歷史數據文件;④對采集的監測數據、歷史數據進行識別檢驗,盡量按照地域、行業均勻權重進行使用;⑤對代表企業產污系數、產污量進行計算,進而獲取對應行業產污系數;⑥根據現有系數結果確立行業產污系數體系;⑦選擇未采集過數據的企業,進行系數、產污量核對驗證。2.1熱處理工段監測方案。依據研究考察的產污指標,根據國家標準制定相關工藝的監測方案,具體如表2所示。2.2數據處理方法。在實測及收集數據中,根據產污系數核算表達式及核算思路,研究按照以下幾點原則剔除了部分數據。1)產污濃度誤差較大的數據研究通過多年從業經驗及收集國內外研究成果,依據機械行業主要污染源經驗數據體系,對收集和實測數據進行了甄別,誤差較大的數據首先剔除。2)無進口數據部分工段工序無治理措施進口(采樣口),無法得到進口數據,采用污染治理措施平均去除效率反推誤差較大,故剔除該部分數據。3)無法計算產污系數在收集的數據中,用于核算產污系數的基本參數未直接表明。熱處理行業一些企業僅給出生產產品的臺套數,而未給出產品產量(噸),按照熱處理行業產污系數表達式無法計算,故剔除該部分數據。2.3產污系數計算方法。1)采用污染物濃度和污染物產生量核算產污系數:Ra=∑ni=1wi×GiM()i(1)式中[4]:Ra為廢水/廢氣污染指標的個體產污系數;Gi為某一批次廢水/廢氣樣本污染指標的產生量;Mi為某一批次廢水/廢氣樣本采集時間內產品質量(或原輔材料用量);wi為不同批次樣本量產污系數的權重。2)根據單位原/輔料污染物產生量核算產污系數如果工序的污染物指標(COD、石油類、總磷、總氮)的濃度為P,所用工藝溶液是按照1kg原輔材料、M(kg)的水配制成,則這些工段對污染物指標(COD、石油類、總磷、總氮)的產污系數為:Ra=M+1ρ×P(2)式中[4]:Ra為產污系數,kg/t溶劑;M為用來稀釋1kg原/輔料的水量,kg;P為實測污染物指標(COD、石油類、總磷等),mg/L;ρ為調研得到的工藝溶液的密度,kg/m3。2.4熱處理工藝產污系數匯總。“二污普”課題組在實施大綱中計劃完成71個影響因素組合的154個樣本(此外還有140個歷史數據收集僅作為數據驗證使用),共計294個樣本;實際修訂為68個影響因素組合。共計實測了52家企業,覆蓋了除粉末冶金、下料、裝配、檢測試驗外的所有工段的共計43個影響因素組合,實測率66.2%;應用于產污系數計算的實測企業樣本20家,實測樣本應用率38.5%。收集441家企業歷史數據,實際應用51家,數據收集樣本應用率11.56%。根據上述數據來源計算,獲得熱處理工藝產污系數如表3所示。

3通過產污系數評估企業排污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