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患者飲食護理論文
時間:2022-07-10 07:04:00
導語:喉癌患者飲食護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術式的喉癌患者圍術期飲食護理的方法。方法全喉切除患者78例,鼻飼12~15天后經口進食,由流質逐漸過渡到普食;垂直部分喉切除以及喉裂開術的患者67例,鼻飼7~10天后恢復正常進食;聲門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患者63例,鼻飼10~12天后經口試進食,由黏稠食物開始練習,同時留置胃管至吞咽功能恢復。結果全喉切除患者順利經口進食者65例,13例出現咽瘺;喉裂開術及垂直部分喉切除術67例患者全部順利恢復經口進食;水平部分喉切除患者中,61例恢復經口進食,1例患者持續保留胃管,1例死亡。結論對于不同術式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飲食護理對策,才利于進食功能的盡快康復,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喉癌;圍術期;飲食護理
喉癌是耳鼻喉科的常見腫瘤之一,在我國約占全身腫瘤發病率的1%~2%,占耳鼻喉科腫瘤發病率的11%~22%。不同的手術方式,會造成喉解剖結構發生相應的改變,產生不同的飲食障礙問題。自2004年4月—2007年4月,我科共收治喉癌患者208例,針對不同患者的具體問題,我們采取不同的飲食護理對策,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喉癌患者208例,男169例,女39例;年齡41~78歲,中位年齡59.2歲。入院時已發生吞咽困難者7例。其中全喉切除78例,部分喉切除130例,后者包括喉裂開術25例,垂直部分喉切除42例,水平部分喉切除63例。
1.2護理
1.2.1健康教育根據醫生制定的手術預案,術前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①全喉切除的患者病情恢復后飲食通常不受影響,但語言功能會喪失,因此指導患者不必擔心飲食問題,重點在于術后發聲的訓練上。②聲門上水平部分喉切除的患者術后經口進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嗆咳,我們術前將可能發生的情況仔細地告知患者,并強調進食嗆咳是暫時的,通過鍛煉是可以恢復的,同時邀請同種術式的恢復期患者現身說法,增強患者的信心,減輕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負擔。③垂直部分喉切除以及喉裂開術的患者,術后的飲食、呼吸功能一般不受影響。
1.2.2鼻飼飲食期的護理
1.2.2.1鼻飼的時間各種術式的喉癌患者在術后20~24h內,為防止胃內容物反流污染吻合口,需暫時禁食并給予胃腸減壓。排除應激性潰瘍后,20~24h后給予鼻飼流質。恢復順利的全喉切除患者,鼻飼流質持續到術后第12~15天;垂直部分喉切除以及喉裂開術的患者,胃管保留到術后第7~10天;聲門上水平部分喉切除的患者,術后第10~12天開始經口試進食,但嗆咳通常比較嚴重,因此要適當延長鼻飼時間,直至沒有明顯嗆咳時再拔除胃管,通常要在術后3~4周。
1.2.2.2鼻飼的種類第1次鼻飼給予米汁150~200ml,觀察患者反應后,再逐漸增加飲食種類。鼻飼流質種類要多樣化,可選擇米汁、奶、魚湯、雞湯、骨頭湯、蔬菜、水果汁等,流質內可混入適量的饅頭、面條、米飯、肉類、蔬菜等食物,用豆漿機打碎成末后鼻飼用。另外,在患者肝、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流質中要正常放鹽,以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糖類及電解質等各種營養素的平衡,防止出現營養不良及水、電解質平衡紊亂。
1.2.2.3鼻飼的次數及量術后第1~3天,因手術與麻醉的影響、進食模式的改變以及食欲減退、胃腸功能下降等的存在,此時鼻飼量宜每次100~200ml,每2~3h1次,每天6~8次,同時根據醫囑給予適當的靜脈營養。隨著身體的逐漸康復,患者逐步恢復術前的食量,可以根據患者的日常進食量每次鼻飼300~700ml,每3~4h1次,每天5~6次,進食總量可達3000ml左右,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精神狀況及血電解質、皮膚皺襞、體重等,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隨時調整飲食結構,必要時按醫囑給予靜脈營養。鼻飼時應取半臥位或坐位,鼻飼后應坐30min,以防食物反流引起惡心等不適。
1.2.3經口進食期的護理因不同的手術方式對患者的喉解剖結構和保護功能造成不同的影響,當拔除胃管改為經口進食時,該問題就凸顯出來,因此不同手術方式的患者應采用不同的進食方法。
1.2.3.1全喉切除患者的護理術后第12~15天指導患者開始經口試進食。初始進食以流質為主,同時觀察有無吞咽困難、頸部腫脹、發熱等情況,頸部負壓仍保留的患者要注意引流量和引流物性狀。進流質24h后,如無異常則拔除胃管,并逐漸過渡到軟食,術后20天左右可進普食。
1.2.3.2聲門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患者的護理術后第10~12天開始指導患者經口試進食。初始進食通常以黏稠食物為主,如香蕉、饅頭、雞蛋乳等,同時仍然留置胃管用來鼻飼液體。該術式患者進食嗆咳較劇,除了鼓勵患者加強進食訓練外,我們通常將下列兩種方法同時使用:①在進食前15min充滿氣管導管的氣囊,進食后15min放開氣囊,這時未能咽下的食物可能會流入下氣道,需要經氣管導管及時吸出。②鼓勵患者自主改變體位(如吞咽時體位前傾,同時頭偏向健側),以利于食物經過咽側壁進入梨狀窩而避免直接入喉,找出適合自己的、可以減少誤咽的進食位置。直至沒有明顯嗆咳時再拔除胃管,完全恢復經口進食。
1.2.3.3垂直部分喉切除以及喉裂開術患者的護理術后第7~10天指導患者開始經口試進食。初始進食以黏稠食物為主,若無明顯嗆咳即可拔除胃管恢復正常飲食。
2結果
全喉切除78例,術后第12~15天能順利經口進食者65例,13例出現咽瘺。喉裂開術25例,術后第7~10天全部經口進食。垂直部分喉切除42例,39例術后第7~10天順利恢復經口進食,3例發生嗆咳,在1周內全部恢復。水平部分喉切除63例,術后第10~12天試進食時全部發生不同程度的進食嗆咳,其中50例經進食練習后,術后1個月內能順利經口進食;11例患者雖拔除胃管,但因仍有輕微嗆咳一直保留氣管導管,3個月后方才拔管;1例患者嗆咳嚴重,無法拔除胃管;1例因進食反復誤咽嗆咳,最終因肺部感染死亡。
3討論
3.1心理護理在手術前,由于對癌癥的恐懼以及對術后生存質量的擔憂,絕大多患者會出現焦慮等心理障礙。護理人員要首先和醫生溝通,了解手術預案以及術后患者的呼吸、發聲、飲食等功能的變化,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術前心理護理方案。手術后,患者極易出現煩躁情緒,此時應通過耐心細致的解釋安慰以及紙筆的交流,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鼓勵患者戰勝疾病。患者恢復經口進食后可能會出現誤咽嗆咳,尤其是聲門上水平部分喉切除的患者,甚至對進食產生恐懼心理,此時護士要及時與患者進行心理溝通,說明經口進食是克服誤咽的必須過程,鼓勵患者進行進食訓練[1]。
3.2飲食護理
3.2.1全喉切除的患者由于喉體完全切除,進食時不會發生嗆咳,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咽瘺。延長胃管保留時間、避免吻合口過早牽拉是防止咽瘺的方法之一(我們通常術后保留胃管12~15天),同時初始進食以流質為主、逐漸過渡到軟食也是為了避免吻合口牽拉,防止咽瘺[2]。
3.2.2聲門上水平部分喉切除術式破壞了喉保護功能的第一、二道防線,食物吞咽后直接流入聲門,因此非常容易出現進食誤嗆,尤其在進食流質時。因此對該類患者,初始進食通常以黏稠食物為主,并且要留置胃管用來鼻飼水及其他液體。在臨床實踐中,我們發現氣囊充氣及改變體位的方法對防止誤嗆較為行之有效,有利于增強患者的信心。通過進食訓練,術后咽喉肌肉運動逐漸協調,大多數患者在術后1個月左右能夠適應,從而順利經口進食。
3.2.3垂直部分喉切除的患者失去了單側的聲帶和(或)室帶,但會厭、杓會厭皺襞的保護作用依然存在,而健側的室帶、聲帶可以過度內收進行代償,因此大多能夠順利進食。喉裂開術式與垂直部分喉切除類似,并且切除范圍更小,因此不會發生誤嗆。
對于喉癌患者,在給患者提供常規護理的同時,還要針對患者的文化水平、心理狀況、病情、手術方式、恢復情況等,制定個體化的飲食護理方案,這樣才能促進患者的康復,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任美針,王玉君,王宗蘭.喉部分切除術后并發誤咽患者的康復護理[J].護理學報,2007,14(7):74-75.
[2]于寶賢,趙麗萍.喉部分切除術后誤咽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1998,33(8):446-447.
- 上一篇:血液粘度檢測質量控制論文
- 下一篇:下腔靜脈阻塞綜合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