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琰卦變說探究論文

時間:2022-03-05 11:02:00

導語:俞琰卦變說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俞琰卦變說探究論文

一俞琰對“卦變”概念之界定

朱熹《周易本義》卷首列《卦變圖》并曰:“《彖傳》或以卦變為說,今作此圖以明之。”又曰:“漢上《易》卦變,只變到三爻而止,于卦辭多有不通處。某更推盡去,方通。如《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內’,只是初剛自《訟》二移下來;《晉》‘柔進而上行’,只是五柔自《觀》四挨上去。此等類,按漢上卦變則通不得。”(1)黃宗羲《易學象數論》曰:“卦變之說由《泰》、《否》二卦《彖》辭“小往大來”、“大往小來”而見之。而夫子《彖傳》所以發明卦義者,于是為多,顧《易》中一大節目也。上經三十卦反對之為十二卦,下經三十四卦反對之為十六卦,《乾》、《坤》、《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不可反對,則反其奇偶以相配,卦之體兩相反,爻亦隨卦而變。顧有于此則吉,于彼則兇;于彼則當位,于此則不當位。從反對中明此往來倚仗之理,所謂兩端之執也。行有無妄之守,反有天衢之用,時有豐亨之遇,反有羈旅之兇,是之謂卦變。非以此卦生彼卦也,又非以此爻換彼爻也。”朱熹《卦變圖》是“以此卦生彼卦”、“以此爻換彼爻”,顯然不是黃宗羲所謂之“卦變”。然而黃氏所定義之“卦變”亦有所自,俞琰于《讀易舉要?分幸延忻魎擔?/P>

主卦變之說者,皆謂一陰一陽卦自《復》、《姤》來,二陰二陽卦自《臨》、《遁》來,三陰三陽卦自《泰》、《否》來。朱子《易學啟蒙》有圖,凡一卦變為六十四卦。卦變之說用之占法則可,用之解經則不可,蓋忘其本爻之義也。《古注》、《程傳》皆不取卦變。不取誠是也。殊不知《彖傳》蓋兼論兩卦反對之剛柔,爻辭則論本卦兩爻相應之剛柔。各有所取也。《彖傳》所謂剛柔上下,不過以兩卦前后相并取其義。《彖傳》贊成卦之主爻,遂就主爻上推出剛柔上下與來。蓋以二卦相并而言。《訟》之剛實自《需》來,《無妄》之剛實自《大畜》來。謂自《乾》、《坤》來者非也,謂自《遁》來者亦非也。乃若《中孚》、《小過》不可倒轉,《中孚》則云‘柔在內,剛得中’,《小過》則云柔得中,剛失位’,無非皆就兩卦之相比取義。后卦或取前卦而言;前卦或取后卦而言。前后旁通,惟變所適,蓋不拘也。

可知,俞琰以反對卦變釋《彖傳》剛柔上下與來說,亦認為“《彖傳》或以卦變為說”,只是對用朱熹所主卦變說解經持有反對意見而已。至于黃宗羲所謂之“卦變”概念,則俞氏早已有所界定。

二俞琰就“兩卦之相比取義”釋《彖》辭例

俞琰于《周易集說·彖傳》中以反對卦變釋剛柔上下與來說,又于《讀易舉要》“卦變”篇中列《剛來柔來上下圖》并出圖說。今集錄如下。

《訟》“剛來而得中也”

“《需》倒轉為《訟》,《訟》之‘剛來’謂九二自《需》九五來。”“剛來而得中指九二,九二蓋成卦之主爻也。自彼而此謂之來。《訟》乃《需》之倒體,主爻在五,《訟》主爻在二。向為《需》之主,則剛處于五,今為《訟》之主,則剛來于二也。或謂《訟》為四陽卦,自《遁》來,而九三降為九二,非也。”

“《泰·彖》辭云‘小往大來’,謂陰往居外,陽來居內,《否·彖》辭云‘大往小來’,謂陽往居外,陰來居內。《彖傳》于《泰》云‘天地交’,于《否》云‘天地不交’,蓋對取兩卦相反之義”。

《隨》“剛來而下柔”

“《隨》云‘剛來而下柔’者,《蠱》上九來為《隨》初九,而居六二之下也。”“《彖傳》凡言剛來柔來與剛柔上下,皆以兩卦反對取義。如《訟》九二云‘剛來’,蓋自《需》九五來;《無妄》云‘剛自外來’,蓋自《大畜》上九來。……《泰》極為《否》,《否》極則為《泰》;《損》極成《益》,《益》極則成《損》,前后之相仍也。知《泰》、《否》,《損》、《益》之相仍,則知《無妄》倒轉為《大畜》,《大畜》倒轉為《無妄》,后卦蓋兼前卦而言,前卦亦兼后卦而言,不以先后拘也。夫《隨》倒轉為《蠱》,《蠱》倒轉為《隨》,《隨》初九之剛實自《蠱》上九來,而居六二之下,故曰‘剛來而下柔’。或謂自《否》而來,非也。”

《蠱》“剛上而柔下”

“《蠱》云‘剛上而柔下’者,在《隨》為初九、上六倒轉為《蠱》,則初九之剛上為上九,上六之柔下為初六也。”“《蠱》乃《隨》之倒體,《隨》以初九、上六為成卦之主,倒轉為《蠱》,則初九之剛上而為上九,上六之柔下而為初六,故曰‘《蠱》,剛上而柔下’。或就本卦升降而謂《蠱》自《泰》來,非也。”

《賁》“柔來而

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

“《賁》六二之柔自《噬嗑》六五來,文于兩剛之間,故曰‘柔來而文剛’,又分《噬嗑》初九之剛,上而為上九,故曰‘分剛上而文柔’。”“《賁》乃《噬嗑》之倒體,柔來而文剛,謂六二之柔自《噬嗑》六五而來,分剛上而文柔,謂分《噬嗑》初九之剛,上為《賁》之上九,即非自《泰》來。或謂一陰一陽卦皆自《復》、《姤》來,二陰二陽卦皆自《臨》、《遁》來,三陰三陽卦皆自《泰》、《否》來,或又謂《彖傳》凡言剛來柔來,皆從乾、坤二卦來,亦非也。”

《復》“亨,剛反”

“剛反,蓋謂《復》之所以亨者,《剝》上九之剛反而為《復》之初九也。”“《剝》倒轉為《復》,《復·彖傳》云‘剛反’,蓋自《剝》之上九反而為《復》之初九。”

《無妄》“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內”

“《無妄》倒轉為《大畜》,則初九之剛上而為上九,而六五之君自下承之,故曰‘剛上而尚賢’。”“《無妄》之為卦,內震外乾,乾之三畫皆剛爻也。今曰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內,自何爻而來耶?曰:《無妄》乃《大畜》倒體,《無妄》內卦初九之剛,蓋自《大畜》外卦上九而來,非從本卦升降也。或謂《訟》與《無妄》皆自《遁》來,《訟》九二,《無妄》初九,皆《遁》九三降而為之,非也。”

《大畜》“剛上而尚賢”

“《大畜》倒轉為《無妄》,則上九之剛來為初九,故曰‘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內’。”“《大畜》倒轉為《無妄》,則其剛自外而來,是為初九;《無妄》倒轉為《大畜》,則其剛自下而上,是為上九。剛居上而六五在下承之,有尊尚賢者之象,故曰剛上而尚賢。”

《咸》“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

“《咸》倒轉為《恒》,則九三上而為九四,上六下而為初六,故《恒》曰‘剛上而柔下’。”“柔上謂上卦兌之陰爻,剛下謂下卦艮之陽爻,二氣即山澤之氣,感應以相與謂山澤之氣往來相通。”

《恒》“剛上而柔下”

“《恒》倒轉為《咸》,則初六上而為上九,九四下而為九三,故《咸》曰‘柔下而剛上’。”“《恒》倒轉為《咸》,則柔上而剛下;《咸》倒轉為《恒》,則剛上而柔下。剛上柔下,則其分正而可久,此以卦之主爻言《恒》也。”

《晉》“柔進而上行”

“以《明夷》對觀之,彼日之入,此日之出也。……柔進而上行,謂六五之柔進居上卦之尊位也。《晉》乃《明夷》之倒體,在《明夷》為六二,倒轉為《晉》,則進而為六五。謂自《臨》卦而來者,非也。”“《睽》、《晉》、《鼎》三卦皆曰‘柔進而上行’,皆以六二進而為六五,《漸》曰‘進得位’,則以六三進而為六四,《睽》、《鼎》以前卦取義,《晉》、《漸》以后卦取義。”

《睽》“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

“《睽》乃《家人》之倒體,《家人》六二之柔本居下,倒轉為《睽》則六二進為六五而上行,又得中而應九二之剛,則《睽》者合矣。”

《解》“利西南,往得眾也,其來復,吉,乃得中也”

“《解》乃《蹇》之倒體,《解》九二即《蹇》九五。向也險難在前,則吾不可不任濟蹇之責,當是時而往,則往為得其中道,今險難解散,無所事乎往,則以來為得其中道,故曰‘其來復吉,乃得中也’。”

《益》“損上益下,民說無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損下益上為《損》,損上益下為《益》,二卦皆主下而言。《益》之為卦下震上巽,損上指六四之陰爻虛而不足也;益上指初九之陽爻實而有余也。……《益》乃《損》之倒體,向為《損》之上九,今為《益》之初九,此自上而下于下也。”

《升》“柔以時升,巽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

“柔謂坤柔,時指巽而言,東南之卦于時為夏,地氣至此而升騰也,故曰柔以時升。《升》乃《萃》之倒體,時為萃則地氣聚而在下,時為升則地氣升而在上也。下巽而上順,九二以剛德居中,與六五柔中之君相應,所以其道大通,故曰‘巽而順,剛中而應,是以大亨’。”

《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

“六五乃《革》之六二,本居下者也,倒轉為《鼎》,則進居尊位又得其中,而與九二相應,故曰‘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彖傳》凡三言‘柔進而上行’,《晉》也、《睽》也、《鼎》也,皆以兩卦相并而取義。或謂《晉》自《臨》、《觀》來,《睽》與《鼎》自《遁》、《大壯》來,非也。”

《漸》“漸之進也,女歸吉也,進得位,往有功也,進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剛得中也”

“《漸》乃《歸妹》之倒體,《歸妹》六三進為《漸》六四,是進而得位也。……‘進得位,往有功也’,蓋釋‘女歸吉’,而指六四,‘進以正,可以正邦也’,蓋釋利貞,而指九五。《彖傳》凡論主爻之得,必以五兼言之。此《易》道尊君之大義也。”

《渙》“剛來而不窮,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渙》之‘剛來’與《隨》之‘剛來’同,皆指后卦而言。《渙》乃《節》之倒體,《渙》九二之剛,蓋來自《節》之九五,既非自《漸》來,亦非自《否》來。夫剛之來也,雖在下卦坎險之內,而險難蓋已渙散,不至乎窮極,故曰‘剛來而不窮’。《渙》六四之柔,在《節》為六三,本在下體又不得位,倒轉為《渙》之六四,則得巽位陰柔之正,而上與九五同是巽體

,又同其正,故曰‘柔得位乎外而上同’。”

“《中孚》、《小過》此二卦不可倒轉者也,其剛柔相對,其義亦相反。是故《中孚》云‘柔在內,剛得中’,《小過》則云‘柔得中,剛失位’,皆就兩卦之相比對說,不拘卦之先后也。”

以上是俞琰以反對卦變釋《彖》辭之十九例。

三來知德以反對為卦綜釋《彖傳》諸卦說

明來知德曰:“六十四卦止《乾》、《坤》、《坎》、《離》、《大過》、《頤》、《小過》、《中孚》八卦相錯,余五十六卦皆相綜而為二十八卦。”“以某卦自某卦變者,此虞翻之說也,后儒信而從之。如《訟》卦‘剛來而得中’,乃以為自《遁》卦來,不知乃綜卦也。《需》、《訟》相綜,乃坎之陽爻來于內而得中也。”(2)清焦循曰:“虞氏而后,若蜀才、盧氏、姚信、侯果之流,皆言卦變,宋李挺之、朱漢上復整齊而更張之。皆不免支左而詘右。王弼屏而去之,鄭東谷、俞石澗力辯卦變之非,而東谷取錯卦,石澗取反對。明人來矣鮮本石澗之書,而以反對為綜卦,以旁通為錯卦。……然而八卦相錯自卦之相錯,以為旁通非其義矣。”(3)焦循謂來知德本俞琰之書以反對為綜卦,是否如此,我們將來氏釋《彖傳》諸卦剛柔上下往來之文列出,并與俞氏說比較之,即可明了。

《周易集注》釋《彖傳》諸卦剛柔上下往來之文:

《需》“以卦綜釋卦辭。《需》、《訟》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位天位以正中者,《訟》下卦之坎往居《需》之上卦,九五,又正而又中也。五為天位。”

《訟》以卦綜釋卦辭。“剛來得中者,《需》、《訟》相綜,《需》上卦之坎來居《訟》之下卦,九二得中也。”

《小畜》以卦綜釋卦辭。“本卦與《履》相綜。《履》之三爻陰居陽位,不得其位,往而為《小畜》之四,則得位矣,故曰柔得位而上下應之。”

《泰》“《否》、《泰》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小往大來者,言《否》內卦之陰,往而居《泰》卦之外,外卦之陽來而居《泰》卦之內也。”

《否》“大往小來者,《否》、《泰》相綜,《泰》內卦之陽往而居《否》之外,外卦之陰來而居《否》之內也。”

《同人》“以卦綜釋卦名,……《同人》、《大有》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柔得位得中者,八卦正位離在二,今《大有》上卦之離來居《同人》之下卦,則不惟得八卦之正位,又得其中而應《乾》九五之中正也。下與上相同,故名《同人》。”

《大有》“以卦綜釋卦名,……《大有》綜《同人》,柔得尊位而大中者,《同人》下卦之離,往于《大有》之上卦,得五之尊位,居《大有》之中,而下五陽皆從之也。上下從之,則五陽皆其所有矣,陽大陰小,所有者皆陽,故曰《大有》。”

《隨》以卦綜釋卦辭。“剛來而下柔者,《隨》、《蠱》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蠱》下卦原是柔,今艮剛來居于下而為震,是剛來而下于柔也。”

《蠱》以卦綜釋卦辭。“剛上而柔下者,《蠱》綜《隨》,《隨》初震之剛上而為艮,上六兌之柔下而為巽也。”

《噬嗑》以卦綜釋卦辭。“柔得中而上行者,本卦綜《賁》,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以《賁》下卦離之柔得中上行,而居于《噬嗑》之上卦也。”

《賁》以卦綜釋卦辭。“本卦綜《噬嗑》。柔來文剛者,《噬嗑》上卦之柔,來文《賁》之剛也。柔指離之陰卦,剛則艮之陽卦也。分剛上而文柔者,剛指震之陽卦,柔則離之陰卦也,剛上而文柔,以成艮止。”

《復》“反者,言《剝》之剛窮上反下而為《復》也。”

《無妄》“本卦綜《大畜》,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剛自外來者,《大畜》上卦之艮來居《無妄》之下卦,而為震也,剛自外來作主于內。”

《大畜》以卦綜釋卦辭。“《大畜》綜《無妄》,《無妄》下卦之震,上而為《大畜》之艮也。上而為艮,則陽剛之賢在上矣,是尚其賢也。”

《咸》以卦綜釋卦辭。“柔上而剛下者,本卦綜《恒》,二卦同體。柔上者,《恒》下卦之巽,上而為《咸》之兌也;剛下者,《恒》上卦之震,下而為《咸》之艮也。”

《恒》以卦綜釋卦辭。“剛上而柔下者,本卦綜《咸》。剛上者,《咸》下卦之艮,上而為《恒》之雷也;柔下者,《咸》上卦之兌,下而為《恒》之巽也。”

《晉》以卦綜釋卦辭。“柔進而上行者,《晉》綜《明夷》,因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明夷》下卦之離,進而為上卦之離也。”

《睽》以卦綜釋卦辭。“柔進而上行者,《睽》綜《家人》,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家人》下卦之離,進而為《睽》之上卦,六得乎五之中,而下應乎九二之剛也。”

《蹇》以卦綜釋卦辭。“往得中者,《蹇》綜《解》,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解》下卦之坎,往而為《蹇》上卦之坎,所以九五得其中也。”

《解》以卦綜釋卦辭。“往得眾者,《解》綜《蹇》,《蹇》下卦之艮,往而為《解》上卦之震也,震二爻皆坤,坤土為眾,故得眾也,得中也。”

《損》“以卦綜釋卦名、卦辭。本卦綜《益》卦,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益》卦,柔卦居上,剛卦居下。損下益上者,《損》,《益》下卦之震,上行居《損》卦之上為艮也,故其道上行,如言柔進而上行也。本卦損下卦之剛,益上卦之柔,亦非常道也,以時當損下益上。”

;《益》“以卦綜釋卦名。損《損》上卦之艮,益《益》下卦而為震也。”

《升》“以卦綜釋卦名。本卦綜《萃》,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柔以時升者,《萃》下卦之坤升而為《升》之上卦也。柔本不能升,故以時升,所以名升。”

《井》以卦綜釋卦名、卦辭。“以剛居中,在《困》卦居二之中,在《井》卦居五之中,往來皆井,不可改變也。”

《鼎》以卦綜釋卦辭。“柔進而上行者,《鼎》綜《革》,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革》下卦之離,進而為《鼎》之上卦也。進而上行,居五之中,應乎二之剛也。”

《漸》以卦綜釋卦辭。“進得位者,本卦綜《歸妹》,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歸妹》下卦之兌,進而為《漸》上卦之巽,得九五之位也,然不惟得位又正之中也。”

《旅》以卦綜釋卦辭。“本卦綜《豐》,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豐》下卦之離進而為《旅》之上卦,所以柔得中乎外卦。”

《渙》“以卦綜釋卦辭。本卦綜《節》,二卦同體,文王綜為一卦。剛來不窮者,言《節》上卦坎中之陽,來居于《渙》之二也。言剛來,亦在下之中,不至于窮極也。柔得位乎外而上同者,《節》下卦兌三之柔,上行而為巽之四,與五同德,以輔佐乎五也,八卦正位乾在五,巽在四,故曰得位,故曰上行。”

《節》“以卦綜釋卦辭。《節》、《渙》相綜,在《渙》則柔外而剛內,在《節》則剛外而柔內,則剛柔分也。剛得中者,二、五也,二、五皆剛居中也,言剛柔雖分內外,而剛皆得中,此所以亨也。”

以上是來氏以卦綜釋卦名、《彖》辭之二十九例。與俞氏釋《彖傳》諸卦之文比較,除俞氏所釋十九例外,來氏又多出《訟》反《需》、《同人》反《大有》、《大有》反《同人》、《賁》反《噬嗑》、《解》反《蹇》、《益》反《損》、《困》反《井》、《豐》反《旅》、《渙》反《節》、《履》反《小畜》十例。看來來知德以反對卦變釋《彖傳》說,似本俞琰而來,只不過以反對卦為綜卦而已。

四俞琰以反對卦變釋《彖》辭,并非“諸儒議論,絕無一語及此”

卦變之說始于京房,前此孟喜似已有說。荀爽以卦變解經,至虞翻則卦變說始備。(4)其后,李挺之、朱震、朱熹、項安世、方實孫、吳澄、朱升、董守諭、王夫之、毛奇齡等人,皆本《乾》、《坤》為卦變之祖,以六子生卦或辟卦生卦及其復變而言卦變。李挺之有《變卦反對圖》八幅、《六十四卦相生圖》一幅,(5)朱熹有《卦變圖》,(6)方實孫有《易卦變合圖》,(7)朱升本吳澄《易纂言》卦變說出《十辟卦變圖》和《六子卦變圖》,(8)何楷本程頤之說出《伊川卦變圖》,(9)毛奇齡則合諸家卦變之說出《折中圖》。(10)于釋《彖傳》諸卦剛柔上下往來說方面,程頤、蘇軾等主乾坤變說,朱熹、項安世等主辟卦變及復變說,而朱震既主辟卦變及復變說,又兼主反對卦變說。雖然俞琰學本朱子,但是其論“卦變”,卻謂前儒“卦變之說用之占法則可,用之解經則不可”。俞氏以反對兩卦相比取義釋《彖傳》諸卦,以李挺之《變卦反對圖》觀之,此說亦不出“卦變”義之外,故黃宗羲仍目俞琰“兩卦相比取義”說為“卦變”之正宗。而后江永亦謂“因反易而有變動,誠可謂之卦變。”(11)

俞琰自謂其以反對卦變釋《彖傳》剛柔上下與來說,是“自秦漢之后唐宋以來,諸儒議論,絕無一語及此”,(12)實在是不讀朱熹所謂“解《易》如百納襖”之朱震書,而自詡過高之詞。其實早在俞氏之前,朱震既已用反對卦變釋《彖》辭。《漢上易傳》以反對卦變釋《彖傳》之文共有十處:以《屯》反《蒙》而曰“《蒙》者《屯》之反,屯者物之粗,故蒙而未亨有屯塞之義”;以《同人》反《大有》而曰“蓋六無自《同人》之二,固始以正矣,以時而行是以元亨。此合兩體推原六五,言《大有》之才也”;以《謙》反《豫》而曰“《豫》,《謙》之反。《謙》九三反而之四,四動,群陰應之,其志上行,以順理而動也”;以《大畜》反《無妄》而曰“《無妄》,《大畜》之反。《大畜》上九之剛自外來為主于內。主言震也。……九五剛中在上,六二以柔應之,上下不過乎中,故無妄”;以《晉》反《明夷》而曰“《明夷》,《晉》之反,離為文明,坤為柔順”;(13)以《家人》反《睽》而曰“《睽》自《家人》反,明本同也。……自《家人》六二之五言之,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以《蹇》反《解》而曰“《解》者,《蹇》之反,《解》之九二乃《蹇》之九五也,九四乃《蹇》之九三也。坤為西南,其體順,自艮反有平易之意,坤又為眾,當蹇難之后,人皆厭亂,四以平易之道往順乎眾,而眾與之,是以得眾”;以《萃》反《升》而言“《升》者,《萃》之反,柔在下者也,以時而升乎上,上巽乎下者,坤可升之時也”;以《震》反《艮》而言“《艮》者,《震》之反,艮止也、靜也,震動也、行也,艮直坤之初六可止之時也”;以《巽》反《兌》而言“《兌》,《巽》之反,初六之上,六四之三,柔說于外,不失其中。以說行剛而剛柔皆亨,故曰‘兌亨’。《彖》曰‘《兌》說也’,此合兩體卦變而言《兌》也”。

以反對卦變釋《彖傳》剛柔上下往來說,俞琰有十九處,來知德有二十九處,江永有二十二處。其中,俞琰之《大畜》反《無妄》、《家人》反《睽》、《蹇》反《解》、《萃》反《升》與朱震同,來知德之《同人》反《大有》、《大畜》反《無妄》、《家人》反《睽》、《蹇》反《解》、《萃》反《升》與朱震同,江永之《大畜》反《無妄》、《家人》反《睽》、《蹇》反《解》、《萃》反《升》與朱震同。可見,用反對卦變釋《彖》辭當源于朱震,并非俞琰之發明。

五以反對卦變釋《彖傳》剛柔上下往來說之分析

項安世曰:“夫子之《彖》,則后之說者,其誰通之?”又曰:“《彖》之義無所不備,不可以一說通也。”(14)可見以卦變說釋《彖》辭之難。《易傳·系辭》曰:“剛柔相易,唯變所適”,“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可見“唯變”者必落腳于“所適”,“變”須化而裁之,“通”須推而行之,如此方可謂“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清儒焦循著《易圖略》,出《旁通圖》、《當位

失道圖》、《時行圖》、《八卦相錯圖》、《比例圖》,又有《論卦變》上下篇。其圖以本卦及旁通卦之不定爻互變而窮“既濟定”,以“變通”而求元亨利貞,又謂《當位》、《失道》等圖為荀、虞卦變說之所本。論及先儒以卦變說釋《彖傳》時則曰:“凡《傳》稱外內剛柔往來上下,皆指旁通。以為卦變,非也;以為反對,亦非也。”譏刺俞琰力辯卦變之非而取反對亦“不能畫一”,曰:“說《易》者,沾沾于卦變反對者,何也?以《彖傳》有往來上下進退之文也。荀、虞以來,大抵皆據以為說。《傳》文不可強通,故不能畫一耳。”又舉例駁以反對卦變釋《彖》辭之非,如“《謙·傳》云‘地道卑而上行,為反對之說者,《豫》下坤倒于上也。坤居上,五失位,以三先五,為災,為傷,為大敗,為冥,為晦,為迷,為死,正所謂卑而逾矣,何亨之有?何吉之有?又何有終之有?”;“《萃》倒為《升》,坤晦于上,正所謂‘冥升’矣,安得為‘時’乎?”;“《解》倒體《蹇》,則二往五為‘得中’。《歸妹》倒體《漸》,則二進于五為‘剛得中’。然《蹇·傳》之‘往得中’,解釋《彖》辭‘利西南’,《解》反為《蹇》,所謂西南者,安在?西南,坤也。《解》無坤,《蹇》亦無坤,不且反正為失據邪,又何解于《解》‘利西南’之‘得眾’也?”。可知對俞琰之反對卦變說,早已有發難者。俞氏以“《萃》下卦之坤,升而為《升》之上卦,柔本不能升,故以時升”釋《彖》辭之義。此處所謂下卦坤之“升”,當是初升四,二升五,三升上,而下卦坤“翻跟頭”之初往上,二往五,三往四,與《系辭》“變化者,進退之象”說不合,如此之動,則不可謂之“升”。孔穎達曰:“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變。覆者,表里視之遂成兩卦,《屯》、《蒙》;《需》、《訟》;《師》、《比》之類是也。變者,反覆唯成一卦,則變以對之,《乾》、《坤》;《坎》、《離》;《大過》、《頤》;《中孚》、《小過》之類是也。”(15)所謂反對卦,即孔氏所謂之“覆”,與其所謂“變”之義不同。所謂“表里視?保?nbsp;是指已有五十六雜卦而言,并非以二十八卦“反覆”變之而成五十六。俞琰所謂之“倒轉”之變,與人倒立相似,初往上來,二往五來,三往四來。《系辭》曰:“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又曰:“言天下之動不可亂”。三才之道,焉有天翻地覆人于其中打倒立之“六爻之動”?如此說《萃》下卦之坤升而為《升》上卦之坤似可,然震翻為艮、艮翻為震、巽翻為兌、兌翻為巽,豈可謂下卦升而為上卦、上卦降而為下卦?日往月來,寒往暑來,此謂天下之動。來知德卦綜之說可謂大亂天下之動,較之俞琰說更為費解。對此,清儒江永已辨之曰:“《屯》、《蒙》倒轉似翻車,不止上下,安得謂之綜?其易卦變為卦綜,自是來氏之謬。”(16)來知德自謂“綜字之義,即織布帛之綜,或上或下,顛之倒之者也”,又謂“綜者,高低織綜之名”,(17)然織布帛亦止高低、上下之動,來氏以卦綜釋《彖傳》,卻無高低上下,進退之動,僅是上下卦分別“翻跟頭”而已。陰陽指卦言,剛柔指爻言,九、六亦指爻言,來氏以上下體之三畫卦“顛之倒之”釋《彖》辭剛柔上下往來說,如“柔指離之陰卦”,“艮來居于下而為震”,“初震之剛上而為艮,上六兌之柔下而為巽”,“下卦離之柔得中上行”,“下卦兌三之柔,上行而為巽之四”諸處,更是令人難曉。來知德以卦綜釋《彖傳》剛柔上下往來之說多至二十九卦,其后江永厘定為二十二卦。由此可見,力主反對卦變說之江永亦要刪其不易曉處有七。

總之,我們經過比較,可知來知德釋《彖傳》剛柔上下往來之說,大體是本朱震、俞琰之說而出。雖來氏釋卦為多,但不及朱、俞二氏說之精當。

漢唐而下迄于清,為卦變說者眾。清儒黃宗羲著《易學象數論》,凡論“卦變”之文有三,又備列《古卦變圖》、《李挺之卦變反對圖》、《李挺之六十四卦相生圖》、《朱子卦變圖》、《朱風林卦變圖》等,皆力辯其非,唯取俞琰以“兩卦相比取義”釋《彖傳》諸卦剛柔上下與來之說,謂之“卦變”。此足見黃氏所論,因《彖傳》剛柔上下往來之文而為卦變說者,獨以俞琰及后學來知德之說為優。然為反對卦變說以釋《彖傳》者,其最大失誤之處則在于顧此而失彼。如,謂《無妄》之剛自《大畜》之上九而來,是“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內”似可,然《大畜》下卦之三剛,則是剛自外往《無妄》之上,《彖》辭何不言“剛自外往而為主于上”?又如,釋《恒》“剛上而柔下”之義,謂《咸》倒轉為《恒》,則九三上而為九四,上六下而為初六;釋《咸》“柔上而剛下”,則謂《恒》倒轉為《咸》,則初六上而為上六,九四下而為九三。如此,二卦所余剛與柔之上下,則作何解?《咸》之九四、九五下而為《恒》之九三、九二,初六、六二上而為《恒》之上六、六五,此正是剛下而柔上,豈可解《恒》“剛上而柔下”之義?反之以《恒》余爻之變及于《咸》,則正是“剛上而柔下”,亦不可解《咸》“柔上而剛下”之義。“唯變”之意,在于必有“所適”,《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通而可久即不窮,不窮則不變。知者觀《彖》辭,當先以不變求其“所適”,于既成之卦不能求其有定,然后方以卦變求之。《咸》之《彖》辭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咸》之成卦,兌上而艮下,艮為少男,為山,為止,居下卦而以一剛爻為主;兌為少女,為澤,為說,居上卦而以一柔爻為主,是為柔上剛下,山澤通氣,男下女,止而說,故《彖》有此辭。《恒》之《彖》辭曰:“《恒》,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恒》之成卦,震上而巽下,巽為風,為入,為長女,居下卦而以一柔爻為主;震為雷,為動,為長男,居上卦而以一剛爻為主,是為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薄,巽而動,女下男為恒久之道,故《彖》有此辭。如此明白直捷之義,以本卦即可求其所適,何必輾轉以裁反對卦變而釋之?

程頤釋《訟·彖》“剛來而得中”曰:“九二以剛自外來而成《訟》,則二乃《訟》之主也。二以陽剛自外來而得中。卦有更取成卦之由為義者,此是也。”(18)此說,以上卦本乾,下卦本坤,一剛自外來而居坤之中為九二。則一剛之來,是出自《乾》。雜卦之變,其剛爻與柔爻,皆自《乾》父《坤》母而來。陽剛皆《乾》之爻,陰柔皆《坤》之爻。此說可謂于無定之中求其有定,推而行之存乎通。如謂《訟》之剛自《需》來,則《需》之剛自又何處而來?《訟》之剛自《需》來,《需》之剛自《訟》來,然而《需》之《彖》辭又為何不言“剛來”?既然二卦不可能互成,必有一先成之卦,則先成卦之剛自何處而來?由此又見為反對卦變說以釋《彖》辭者,推而不能行通處。“唯變”之目的在于有“所適”,以反對卦變說釋《彖》辭而不能有“所適”,則其變說已屬無稽。“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辨以反對卦變釋《彖》辭是否有“所適”,亦思過半矣。

以反對卦變釋《彖傳》剛柔上下與來說,兩宋間人朱震已用之,并非由俞琰始開其端。從卦變說發展

史看,俞琰乃是一承前啟后者。本文之所以辨析俞琰之卦變說,是因其是一以反對卦變釋《彖》辭之有影響者。其所承之朱震說,因朱熹“朱子發解《易》如百納襖,不知是說甚么”之一語,(19)致使后人多不重視《漢上易傳》,故其說影響不大。然而俞琰學本朱熹,所以其說倍有影響,足以啟迪后人發展推演其說。來知德所釋之二十九卦,即本俞琰說而推演,而江永又刪其不通之處,存留二十二卦,亦是推演過程中事。前后比較之,朱震不取《無妄》反《大畜》,以《大畜》自《大壯》來,而俞琰取之,來知德、江永從之。三人皆謂《大畜》之上九是《無妄》自下而上。朱震不取《隨》反《蠱》與《蠱》反《隨》、《咸》反《恒》與《恒》反《咸》,而俞琰取之,來、江二氏亦從之。朱震、俞琰不取《賁》反《噬嗑》、《解》反《蹇》、《益》反《損》,而來知德、江永取之。朱震取《同人》反《大有》,來知德從之,而俞、江二氏則不取。朱、俞二氏不取《訟》反《需》,而來氏獨取之,江氏亦不取。朱氏取《屯》反《蒙》、《謙》反《豫》、《晉》反《明夷》,而俞、來、江三氏皆不從之。可見其取與不取,并無一定標準,僅以個人理解為是,或取或不取而已。

《易》變有道,爻變亦有道。《乾》陽物,《坤》陰物,二物相雜而曰文,迭用剛柔而成章。乾坤交而生六子,八卦因而重之而有六十四卦。雜卦之剛爻與柔爻皆自《乾》父、《坤》母而來,《乾》、《坤》為《易》變之祖,此即《易》之道。“剛柔相易,變在其中”,“變動不拘,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唯變所適”,此即爻變之道。準《易》變之道與爻變之道,乃“唯變所適”之道。誰之“唯變”能對釋《彖》辭有“所適”,即可謂裁變而有所行通。否則,不可謂有所得。通觀歷來諸儒卦變之說,乾坤主變說有之,辟卦變說有之,六子變說有之,反對卦變說有之,旁通卦變說有之,用以釋《彖傳》剛柔上下往來之義,的確是“其說不能歸一”。雖謂《彖》辭難通,然必有其可通處。仲裁“唯變”,當以能釋《彖》辭剛柔上下往來說是否有“所適”為標準。如此,諸家之卦變說,不可全取之又不可全廢之。一句話:遵從《易》變之道與爻變之道,唯變有所適而已。

來知德謂孔子既沒,《易》道已亡,二千年如長夜,而自家《易》解有如明燈。辨俞琰卦變之說,則知來氏自詡太甚。俞琰謂其說是歷來諸儒無一語及之,辨朱震卦變說,則知俞氏亦自詡過高。如今有人撰文盛贊來知德之卦變說,謂“所謂‘歸一’,我以為是用兩卦反對而釋《彖傳》往來之義。……明來知德運用卦綜之說系統地將序卦作者著重表達的內容揭示出來,使失傳一、二千年的《彖傳》剛柔往來之旨復明于世。”(20)我們考辨后可知,來氏之說亦有所自,而筆者拙文又辨俞氏亦不是以反對卦變釋《彖傳》之發端者,或許會有益于卦變說之討論。不當之處,請方家教正。

注釋:

(1)、(19)見《朱子語類》卷六十七

(2)見《周易集注·原序》

(3)見《易圖略·論卦變上》

(4)見《周易集說》

(5)先見于朱震《漢上易傳卦圖》

(6)見《周易本義》卷首

(7)見《淙山讀周易》

(8)見《周易旁注》

(9)見《古周易訂詁》

(10)見《推易始末》,又其《仲氏易》亦有類似卦變圖

(11)、(16)見《河洛精蘊》卷五

(12)見《讀易舉要》卷一

(13)朱震釋《明夷·象》辭亦曰“《晉》上九反而為《明夷》之初九”

(14)見《周易玩辭》卷三

(15)見《周易正義·序卦正義》

(17)見《周易集注·來知德上下經篇義》

(18)見《伊川易傳》卷一

(20)見《周易研究》1997年第四期《卦變說辨析》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