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隱散文特色探究論文

時間:2022-11-23 10:48:00

導語:廬隱散文特色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廬隱散文特色探究論文

【內(nèi)容提要】

廬隱的散文具有不可忽視的成就,本文從個性情感的坦陳與創(chuàng)作美的結(jié)合、愛國激情與憂國之恨的結(jié)合、天真浪漫的個性與嚴肅理性的態(tài)度的結(jié)合三方面分析廬隱散文的特色

【關(guān)鍵詞】廬隱;散文;特色

廬隱(1899-1934),這位第一個加入文學研究會、五四時期曾于冰心齊名的女作家,以她鮮明的創(chuàng)作個性,眾多的文學作品以及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在五四時期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光彩。然而,廬隱女士一生坎坷,在35歲時便因難產(chǎn)而死,當時上海的不少報刊都登載了她的遺墨和各種悼文,痛惜“一代才女”的“英年早逝”,連茅盾先生也惋惜地感嘆:廬隱的早逝對于中國文壇,“不能不說是一個損失”。①

在一生的創(chuàng)作歷程中,廬隱不僅留下了《海濱故人》等一系蜚聲文壇的小說作品,而且在散文創(chuàng)作方面也成績不菲。茅盾曾評論說:“廬隱未嘗以‘小品文’出名。可是在我看來,她的幾篇小品文如《月下的回憶》和《雷鋒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說更好。”②而今重讀廬隱散文,在以下幾個方面又有了些深切地感受:

一、個性情感的坦陳與創(chuàng)作美的結(jié)合

廬隱是一位感情豐富外露、多愁善感的女作家。早在五四初期,她就主張,“足稱創(chuàng)作的作品,唯一不可缺的就是個性——藝術(shù)的結(jié)晶,便是主觀——個性的情感”③。在她的散文作品中,隨處可見其鮮明的個性情感的宣泄;而在這些抒情文字中,無論是悲是喜,又處處流露出了廬隱在創(chuàng)作上對美的執(zhí)著追求:

“馬路上人際寥落,但黃昏時風已漸息,柳枝輕輕款擺,翠綠的景山巔上,斜暉散霞,紫羅蘭的云幔,橫鋪在西方的天際,他們在松陰下,邁上輕舟,慢搖蘭槳,蕩向碧玉似的河心去。”(《月夜孤舟》)

天上“月白光清”,河上“銀波雪浪”,可謂美景如畫。但當時是五四狂潮方才退落,覺醒的個性意識剛掙脫封建的囚籠,又遇見世路的風雨,這些“尋春的驕子”,不僅滿懷著“歡情”更有無限的“凄意”,因此,面對良辰美景,也只能感嘆:“在這展布天衣缺陷的人間,誰曾看見過不謝的好花?只要在靜默中掀起心幕,摧毀和焚炙的傷痕斑斑可認”;“呵!人間便是夢境,但不幸的人類,為什么永遠沒有快活的夢,……這慘愁,為什么沒有焚化的可能?”。尋春的驕子,漂泊的歸客,愁緒、悲情盡消融進這凄美的月光波影里了。

《寄天涯一孤鴻》中,這樣的文字更是比比皆是:

“……我不時的想,倘若一只孤鴻,停駐在天水交接的云中,四顧蒼茫,無枝可棲,其凄涼當如何?”

“……況且戀感譬如漠漠平林上的輕煙微霧,只是不可捉摸的,使戀感下躋于可捉摸的事實,戀感便將與時日而并逝了。”

“……當我讀完文菊這封信,正是午夜人靜的時候,淡月皎光已深深隱入云被之后,北風嗚咽,以助我的嘆息……”

更有《寄燕北故人》中“衰草寒煙”的“梅窠”、“人比黃花瘦”的“軒姊”、鏤刻著和自己深愛之人前塵往事,不能忘懷又不敢親臨的“東郊民巷的皎月馨風,萬牲園的幽廊斜暉,中央公園的薄霜淡霧”,以及自己“誰念客身輕似葉,千里飄零”的命運。除此之外,廬隱還有《醉后》、《靈海潮汐致梅子》、《愁情一縷付征鴻》、《雷鋒塔下》等等一些充滿“凄苦哀涼之音”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多直抒胸臆、言哀泣痛、坦陳隱衷。同時,作品語言酣暢淋漓、空靈凄婉,尤其在一些寫景文字中,古典文學根基深厚的優(yōu)長進一步顯現(xiàn),語言典雅華美,精雕細刻,形式上排列整飭,前后照應,這也正切合了她賦予自己的“悲哀的嘆美者”④的稱號。

雖然廬隱散文作品中多悲情哀婉之詞,但也不乏一些熱情洋溢、輕松愉快之作,如《云鷗情書集》、《夏的頌歌》、《我愿秋長駐人間》、《給我的小鳥兒們》等等,這些作品中一掃往日的愁怨哀傷之氣,展示了作者的熱情、喜悅和愛心:

“呵!愛人!前面有一盞光明的燈,前面有一杯幸福的美酒,還有許多青蔥的茂林滿溢著我們生命的露滴,吾愛!讓我們放下人間一切的負荷,盡量的享受果實吧。”(《云鷗情書集》)

“當霜薄風清的秋晨,漫步郊野。你便可以看見如火般的顏色染在楓林、柿叢,和濃紫的顏色潑滿了山顛天際……至于秋的犀利,可以洗盡積垢;秋月的明澈,可以照燭幽微;秋是又犀利又瀟灑,不拘不束的一位藝術(shù)家的象征。這種色調(diào),實可以蘇醒現(xiàn)代困悶人群的靈魂,因此我愿秋長駐人間!”(《我愿秋長駐人間》)

在這些作品中,語言更加自然,藝術(shù)尤為精美,結(jié)構(gòu)工巧,言簡意豐,意象和節(jié)奏并美,具有散文詩的韻味。

廬隱就是這樣,無論喜怒哀樂,都坦誠直率的表達給讀者;而在坦陳個人情感的同時,她又時刻沒有放棄對創(chuàng)作美的追求,使情與美達到了完美和諧的統(tǒng)一。

二、愛國激情與憂國之恨的結(jié)合

茅盾先生說:“廬隱,她是‘五四’的產(chǎn)兒”。⑤

受“五四”運動時代大潮的影響,廬隱具有強烈的愛國激情,在對祖國傾注了滿腔熱愛的同時,面對滿目瘡痍的國家和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國民,作者也產(chǎn)生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憂患意識,她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關(guān)心時事,并寫了《思想革新的原因》、《勞心者與勞力者》、《靈魂的傷痕》、《華嚴瀧下》、《離開東京的前一天》、《扶桑印影》、《月下的回憶》、《東京小品》等等很多時事性較強的作品。正如她自己所說:“無論是國家,是社會,是世界,是天地萬物,都不是與我心沒有喜戚關(guān)系底”。⑥我們今天重讀這些作品,仍會為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一腔愛國激情和憂國之恨而感到心靈的顫動。

在《靈魂的傷痕》中,作者在京都市立高等女學校偶遇一位中國女留學生,通過交談,得知她來自臺灣,“自幼就看見臺灣不幸的民族的苦況”,雖留學到此,卻“不時思念祖國,好像想她的母親一樣”。聽了此言,作者浮想聯(lián)翩,熱血沸騰:

“……我沒有看見臺灣人的血,但是我卻看見和血一般的杜鵑花了;我沒有聽見臺灣人的悲啼,我卻聽見天邊的孤雁嘹栗的哀鳴了!

呵!人心是肉做的。誰禁得起鐵錘打,熱炎焚呢?我聽見我心血的奔騰了,我感到我鼻管的酸辣了!我也覺得熱淚是緣兩頰流下來了!”

又如《扶桑印影》中,作者先是在對日本教育作了詳盡的考察后,對比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發(fā)出這樣的感慨:

“……日本小小三島,而能經(jīng)營如此周到,我國反趕不上他十分之一,偌大一個北京,統(tǒng)共只有一個中央公園,并且里頭茶肆酒寮,弄得俗不可耐,哪有一點的美趣,況且還要收入門券,更是叫那貧苦的人沒有消散的地方。那一般有錢的,又被那些萬惡的游藝場纏住了足,學生們在學校里所受的教育,還不夠社會的罪惡破壞呢。有心教育事業(yè)的人,不可不注意社會教育了。”

一踏上中國東北的土地,作者更是抑制不住悲忿的情緒,她看到,“奉天本是中國的領(lǐng)土,而南滿鐵路沿線廿里的地方都歸日本所有了!”大連則成了日本人推行殖民化的租界地,連大連公學校也成為徹頭徹尾的殖民學校,“教員都是日本人,所教的科目日語最重要,——他們課程表上寫日語為國語,中國的國語就叫做漢語”,令作者“辛酸血沸”,憤慨不已。更有一些為虎作倀的奴才,與東洋主子狼狽為奸,私開煙館,暗設妓院,殘害中國百姓,把一個原本美麗的風景勝地搞得烏煙瘴氣,作者在結(jié)尾憤慨而無奈地仰天長嘯:“蒼天總沒有話,人仿佛都病著喲!我向那里喚起中國的魂呀!”

在《亡命》這篇散文中,作者寫了1927年春重返北京后,應一位朋友之邀出任西長街一所中學的校長,誰知一些覬覦這個位置的小人竟寫匿名信向市黨部告其為反革命,于是便有了倉皇離家、半夜亡命的經(jīng)歷和感受。當她明白了亡命的真相之后,其憂憤的心情可想而知,“在我心里最大的痛苦,是我猜不透人類的心,我所想望的光明,永遠只是我自己的想望”,“我心里又凄楚,又憤恨,……唉,好愚鈍的人類!人們都在酣睡的時候,只有你一個人唱著神曲有什么用呢?你應當大膽敲響他們的門,使他們由惡夢中清醒,……”

在《扶桑印影》之后,廬隱又在《東京小品》中表達了她的憂國之心。文中,作者重游東京郊外的井之頭公園,景色依舊而人事皆非,不由得觸景生情:“故國不堪回首呵!”“唉!破碎紊亂的祖國呵,北海的風光能掩蓋那凄涼的氣象嗎?來今雨軒的燈紅酒綠能夠安慰憂懼的人心嗎?這一切我都深深地懷念著呵!”

廬隱這種愛國之心和憂國之情,猶如一根扯不斷的紅絲線,自始至終貫穿于她的散文之中,讀她的作品,我們隨時可以觸摸到她那顆戀國憂民的拳拳之心,難怪矛盾先生說:“五四時期的女作家能夠注目在革命性的社會題材的,不能不推廬隱是第一人”。⑦

三、天真、浪漫的個性與嚴肅、理性的態(tài)度的結(jié)合

廬隱的個性是天真浪漫的,這從她的感情經(jīng)歷我們可窺一斑,在她很多作品,我們也隨處可見她率真直爽的語言表達和感情宣泄;但另一方面,廬隱對待人生、對待社會的態(tài)度又是非常嚴肅、非常理性的,正如茅盾先生所說:“在小品文中,廬隱很天真地把她的“心”給我們看。比我們在她的小說中看她更覺明白。她不掩飾自己的矛盾(她這種天真又嚴肅的態(tài)度在她的小說中也是一貫,這是她叫人敬重的一點)。”⑧這種嚴肅和理性不僅表達在她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民族的憂患上,而且還表達在她鮮明的女性獨立意識、社會批判意識和對人生哲理的深刻體悟中。

1、鮮明的女性獨立意識

廬隱作為一位覺醒了的女性,具有鮮明的女性獨立意識。她寫了一系列關(guān)注婦女生活和命運的雜文,在《婦女生活的改善》中,針對鄉(xiāng)村婦女的解放問題,在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方面,提出了具體辦法,認為正當?shù)膴蕵贰⒘己玫男l(wèi)生習慣和對兒童的教育尤為重要。《今后婦女的出路》指出:“婦女回到家庭,埋沒了個性,不但是婦女個人的損失,也是國家的損失,甚至是人類的損失。”而對于家庭事務,她認為:“應男女共負,共同就其所長服務社會,不能有倚賴的生活,”婦女“不僅僅作個女人,還要作人。”《花瓶時代》深刻地指出當時婦女解放的現(xiàn)狀“只是從奴隸階級中解放出來”,由“大門內(nèi)作執(zhí)箕帚、和泄欲制造孩子的機器”而做起了裝飾堂皇富麗的大廳的花瓶。作者懇切地指出:婦女真正的解放,全靠自我的覺醒,“不能再妄想從男人們那里乞求恩惠。”從中可見作者的語重心長,希望婦女盡快擺脫“花瓶”地位,爭取自主獨立。這些都充分顯示了作者覺醒的女性獨立意識,在現(xiàn)代社會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2、社會批判意識

廬隱散文中不乏一些辛辣、犀利的文字,表達了自己敏銳的思想和獨到的見解,對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一些丑惡現(xiàn)象進行了揭露和抨擊。正如茅盾所說:“廬隱很注意題材的社會意義,她在自身以外的廣大的社會生活中找題材。”⑨

在《玫瑰的刺·捉賊》中,作者由同情小賊太可憐,偷不到還要被捉到公安局去受冤,進而說道:“世界上只有小賊才是賊,至于大賊偷名偷利,甚至于把國家都偷賣了,那都是人們所崇拜的大人物,公安局的人連正眼都不敢覷他一覷呢!”從而對出賣國家的“大賊”進行了無情的揭露;而《玫瑰的刺·池旁》中,她有感于崇洋媚外、滿口日語的“萬先生”:“……難道說,說洋話僅僅是為了學時髦嗎?‘時髦’這個名辭究竟太誤人了,也許有那么一天,學者們竟為了‘時髦’廢除國語而講洋文,……那個局面可就糟!簡直是人不殺你你自殺,自己往死里鉆呵!”——多么辛辣的嘲諷!照搬到當今社會,不仍然具有現(xiàn)實意義嗎?

在《屈伸自如》中,作者寫道:“何謂屈伸自如?即見人之勢與財強于我者,則恭敬如兒孫對父祖,卑顏屈膝舔痣拍馬,……至于見無勢無財之人,則傲之,驕之,虎嚇之,吹法螺,裝腔而作勢,……”寥寥數(shù)語,把那些勢利小人為了投機鉆營而丟掉人格的丑惡嘴臉揭露的無處藏身;在《代三百萬災民請命》中,陳述黃河決口,災情慘重而賑災款卻被一些人鯨吞的事實,作者大聲疾呼:“請辦賑災的大人先生們,破格的克己點吧!”道出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當權(quán)者不顧人民死活而中飽私囊的切齒痛恨。另外,作者在《幾句實話》和《丁玲之死》中慮及中國文藝發(fā)展的前途;在《災還不夠》與《監(jiān)守自盜》中批判當權(quán)者的腐敗昏聵,中國政治的黑暗……總之,廬隱在其雜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這種社會批判意識,體現(xiàn)了五四時代破舊立新的革命要求,也表達了廬隱對社會的密切關(guān)注和嚴肅理性的態(tài)度。細讀她的作品,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中很多觀點,即使拿到當今社會,也是仍然具有積極的批判意義的。

3、對人生哲理的深刻體悟

廬隱的散文作品,經(jīng)常在敘述中闡發(fā)一些帶有哲理的議論。《離開東京的前一天》中,敘寫與日本作家秋田先生一行人祭奠日本文學家島村及其情人松井須磨子時說:“……離開這里約有五十步的光景,便是島村先生和他夫人合葬的墳了,但是他的夫人現(xiàn)在還沒有死,有人說,不如把松井須磨子的墳,跟他合葬了吧!而一般道德家、法律家,都很驚嚇得發(fā)起狂來……其實不合葬的已合葬了!合葬的中間已豎起三千丈的壁壘,誰又明白這個呢?”對建立在理解與支持之上的愛情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對缺少愛情的婚姻進行了質(zhì)疑;當祭奠完畢,原路返回時,路上情景已與去時不同,作者又因此感嘆世事無常:“世界上的東西未曾有一秒鐘是靜止的,未來的一切誰能預料得到?”在《寄燕北故人》中,她勸告歷經(jīng)坎坷和磨難的朋友們要堅強地面對生活:“……所以朋友們!你們要好好記住,如果你們是有痛苦悲哀的時候,與其對那些不能了解的人訴說……不如閉緊你們的口,眼淚向肚里流要好得多呢。”并勸慰朋友忘掉個人無意義的悲哀,“與一切不幸者同運命”,“呵!親愛的朋友!為了憐憫一個貧病的小孩子而流淚,要比因自己的不幸而流淚,要有意味得多呢!”在《東京小品·廟會》中,批評人性的怯懦:“迷信——具有偉大的威權(quán),尤其是當一個人在倒霉不得意的時候,或者在心靈失卻依據(jù)徘徊歧路的時候,神明便成為人心的主宰了。”在《東京小品·沐浴》中,對傳統(tǒng)的禮教發(fā)問:“……我想到人間種種的束縛,種種的虛偽,據(jù)說這些是歷來的圣人給我們的禮賜——尤其嚴重的是男女之大防,然而日本人似乎是個例外。究竟誰是更幸福些呢?”在《云鷗情書集·四》中,她憎惡人間之虛偽,歌頌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人與人的交接不得已而戴上假面具,那是人間最殘酷最可憐的事實,如果能夠在某一人面前率真,那就是幸福……”這種充滿哲理性的議論在其作品中并不少見,所有這些言說,都表達了廬隱在歷經(jīng)坎坷之后,經(jīng)過理性的思考、深刻的體悟,用苦難過濾生命,于心底積淀人生;其中雖不乏有感傷之詞,但整體態(tài)度是積極的、理性的、嚴肅的。

從廬隱的散文作品中,我們品味出了作者的情、美、愛、痛、恨、憂,看到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社會的關(guān)注,看到了作者性格的得多面性;我想,正是由于此,廬隱的作品才具有與時代抗衡的魅力,才值得我們反復體味和研究。

注釋:

①②⑤⑥⑦⑧⑨茅盾:《廬隱論》。

③廬隱:《創(chuàng)作的我見》。

④廬隱:《廬隱自傳》。

⑥廬隱:《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

參考文獻:

[1]廬隱,廬隱自傳[M],上海:上海第一出版社,1934。

[2]茅盾,廬隱論[A],廬隱選集[C],天津:百花人民出版社,1983。

[3]錢虹,廬隱散文選集[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