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細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時間:2022-06-11 11:24:44
導語:文本細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文本細讀與閱讀教學的聯系探究
1.文本細讀應用現狀
盡管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對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但由于課程改革實踐起來通常有種種阻礙,使當前的語文教學仍處于一種比較刻板的模式下,照教參粗略講解、形式化嚴重的情況普遍存在。文本細讀作為一種比較精細的方式,要求教師對文本進行深入的研究和體悟,從而為學生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增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這種高要求也使文本細讀尚未被很多教師所接受。應該說,對文本細讀的刻意忽視反映的是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的陳舊思想和一定程度的不負責任。小學生的思想不成熟、對世界的認識非常淺,如果教師不積極地對其進行深入的引導和刻意的啟發,就很難擔負起為學生揭示大千世界奧秘的重任。因而文本細讀理應被更多教師接受和重視,這樣才能更有效、合理地借助閱讀啟迪學生,為以后形成良好的思想觀念做鋪墊。
2.文本細讀與閱讀教學的聯系
(1)細讀文本對實現有效教學有重要意義。有效教學,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的教學效率,體現在學生是否有相應的提高和發展上。有效教學與教師教授內容完不完整、教授過程認不認真并無直接關系,也就是說,學生的收獲就是教學的價值所在,如若學生沒有得到發展提高,即使教學過程再認真也是無效教學。而文本細讀恰好起到一個提高教學效率、有效促進學生進步的作用,因而是語文教師應該掌握的能力。做到文本細讀,可以更貼近學生的心理、更形象地為學生答疑解惑,讓學生對文字有更生動活潑的理解,有利于他們形成發散思維、提高創新能力和感知能力。可以說文本細讀為閱讀教學增添了十足的動力,是教師教學過程的好幫手。(2)細讀文本是實現語文教學任務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有多,而從學生的特點來看,根本任務還是對語言的積累與運用,而思想、精神層面的啟發則是在教學中潛移默化派生出來的。如果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只是粗略講講,不為學生細致地進行語言的分析、文字含義的講解,以小學生的語文能力,也就無法做到領悟明了,也無法做到有效教學,那完成教學任務也就無從談起了。
二、文本細讀在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1.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文本細讀意味著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給學生更合適的時間空間進行閱讀;也意味著要考慮學生的思維方式,從而用適當的閱讀方法進行講授和引導。在這基礎上,教師會更深入地研究教材內容、更合理地進行教學設計。而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也將在這一過程中進行有效轉變,使教師從舊式的灌輸者向新式的引導者轉變。同時更是能在長期的文本細讀過程中增強對課文中的字、詞、句精準把握的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文本細讀中的“細”體現出以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為中心的理念,這有利于幫助教師緊跟新課改要求、更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2.利于學生自主實踐能力的提升
文本細讀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做到積極引導,這就有利于營造一種教師與學生合作探究的氛圍,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拓和自主能力的提升。在閱讀教學中采用文本細讀的方法,能夠使學生融入積極向上的課堂環境中,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對文本內容進行探究學習。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思考,可以對文中的語言有更深的印象,且會對其中的感情有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便能將課文中的語言更好地運用到日常生活以及習作中去,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應用的能力。
三、文本細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1.從標點入手
文章情感的表現有多種形式,而標點符號就是其中需要學生理解把握的。細讀文本的深層次目的就是情感上的共鳴,標點符號的斟酌使用則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匯集和體現。如,對話中句號與省略號及嘆號的運用,能深切表現出講話者的感情平和還是壓抑、驚嘆還是失望,這種情感的推敲對于學生對課文的把握能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是學生應掌握的閱讀能力之一。
2.推敲重點詞句
細讀最直接的方面其實還是細讀文本中的字、詞、句。通過對文中重點傳達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詞句推敲,可以直接獲取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內容,這就為接下來把握文章的思路、分析作者的表達方式打下了基礎,是學生學習表情達意的重要入手方式。
3.分析文本結構
細讀的入手處是標點和字詞句,這很容易讓教學者進入過細的誤區。事實上,文本結構在細讀中同樣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細讀文本的結構,讓學生體會正敘、倒敘和插敘的特點,從中體悟作者的情感思想,也有助于學生從中學習到表達的技巧,體會閱讀的美妙。素質教育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素質的提升離不開大量的閱讀,而語文教師在其中起到關鍵的作用,為了培養出符合時展要求的學生一代,要對閱讀教學進行更深入的探究,更好地對文本細讀進行應用與改進。
作者:方鷗 單位: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分校
- 上一篇:數字電視平臺建設論文
- 下一篇: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數學中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