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通感、比喻、移就進行區分
時間:2022-03-04 02:46:00
導語:如何對通感、比喻、移就進行區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感與比喻、移就的修辭手法在語文學習中經常遇到,學生經常搞不清有些句子到底用了這其中的哪種手法。文章主要探討了三者的含義與區別。通感側重于表現感覺的轉移;移就側重于詞語在一定語境下的替換;若是用一種具體事物來比另一種具體事物,便是比喻。
關鍵詞通感;比喻;移就;修辭手法;特點;
區別通感與比喻、移就的修辭手法在語文學習中經常遇到,學生經常搞不清有些句子到底用了這其中的哪種手法。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概念與區別方面談談這三種修辭手法。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的說法始于錢鐘書先生的《通感》一文:在日常經驗里,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們說“光亮”,也說“響亮”,把形容光輝的“亮”轉移到聲響上面,就仿佛視覺和聽覺在這一點上無分彼此。在視覺里仿佛有聽覺的感受,在聽覺里仿佛有嗅覺的感受,這些就是“通感”。
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是這樣給“通感”下定義的:“人們通過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和嗅覺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時,在一般情況下,彼此不能交錯,但在特殊情況下,五官功能卻能出現互相補充、互相轉化的彼此溝通現象,這叫通感,也叫移覺。”這個定義說得很清楚,“通感”是感覺相通,即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等五種具體的感覺現象彼此溝通。如:
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著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二、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彼此有恰似點,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種修辭格。比喻的結構,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性詞語)組成。如:
1.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本體:花的顫動;喻體:閃電;比喻詞:像)
2.山谷是一個愛音樂的村女,最喜歡學舌擬聲,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余光中《沙田山居》)
(本體:山谷;喻體:村女;喻詞:是)
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單看有沒有喻詞,下列幾種情況,雖有喻詞,但不是比喻。
1.同類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林黛玉。
2.表示猜度。例如: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3.表示想象。例如:一看到這本書,一切就像回到了十年前。
4.表示舉例的引詞。例如:我們班級有許多勤奮學習的同學,像王海、張明、肖兵等。
構成比喻必須具備的條件:
1.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不能構成比喻。
2.甲乙之間必須有恰似點。
三、什么是移就
移就又叫詞語移用。它是在特殊的語言環境中改變詞語搭配關系的一種臨時遷就,是詞語搭配的創造性的運用。《辭海》注曰:“甲乙兩項關聯,就把原屬于甲事物的修飾語移屬于乙事物,叫移就。”陳望道《修辭學發凡》的定義是:“遇有甲乙兩個印象連在一起時,作者就把原屬于甲印象的性狀移屬于乙印象,名叫移就辭。”
從語言的邏輯關系看,移就好像不合規范,也不合情理,但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它卻能賦予一個詞語以新的意義,比如:
1.“我的車子緩緩地駛過快樂的綠林翠木,駛過那陽光之下奇花盛開的地方。(海涅《詩歌集·抒情插曲》)”
“快樂”本屬于“我”,移屬于“綠林翠木”。
2.“這方場中的建筑,節奏其實是最和諧不過的。建筑也是新式,簡截不啰嗦,痛快之至。”(朱自清散文《威尼斯》)
“節奏”“簡截不啰嗦”,“痛快之至”皆非建筑方面的術語,作者巧妙地移用來說明威尼斯建筑的特點。
作為一種修辭格,通感常常借助比喻中明喻的形式來溝通人的不同感覺。例如:
1.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偉而瑰麗的交響樂中飛翔。(劉白羽《長江三峽》)
2.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以上兩個例句,從形式上看都很像比喻修辭格,但推敲起來又有明顯不同,因為比喻的一般情況是,被比的事物(本體)和拿來作比的事物(喻體)大多是一些比較具體的事物。例如“天上閃爍的星星像黑色幕上綴著的寶石”(陸定一《老山界》)這里的本體“星星”和喻體“寶石”都是具體事物;而上述兩個例句中的本體和喻體說的都是某種感覺。例句1中“雄偉而瑰麗”是寫三峽風光給人的視覺感受,“交響樂”則是人的聽覺感受,在這里作者將視覺轉化為聽覺,是由于長江三峽江流曲折、兩岸山巒起伏景色秀麗,這一特征與交響樂時緩時急、雄渾壯美的特征相似;例句2中的“縷縷清香”是荷香給人的嗅覺感受,而“渺茫的歌聲”則是人的聽覺感受,作者將嗅覺轉化為聽覺,是因為荷香在陣陣微風中時有時無、斷斷續續,與遠處傳來的細柔飄忽、婉轉悠揚的歌聲相似。
由此可見,通感與比喻的區別,主要是看句中的本體和喻體之間是以怎樣的方式構成,若是借助于聯想將一種感覺轉化為另一種感覺,便是通感;若是用一種具體事物來比另一種具體事物,便是比喻。
(二)通感與移就
通感側重于表現感覺的轉移,移就側重于詞語在一定語境下的替換。
我們來看下面的句子:公務員之家
“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于非人間,使它們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將這作為后死者菲薄的祭品,奉獻于逝者的靈前。”(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其中,“濃黑的悲涼”用顏色“濃黑”來修飾沒有顏色的“悲涼”,大多數教師在講解時都說是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理由是:職業高中語文教學參考書中《明湖居聽書》一課的“補充知識”專門介紹了“通感”的有關知識,在談到“形容的通感”時說:比如魯迅先生在《記念劉和珍君》中寫道:“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濃黑”本是客觀存在的能作用于視覺器官的現象,魯迅用來形容主觀感覺——“悲涼”,通過這感覺的互通,更確切地刻畫出舊社會的極度黑暗,深化了文章的意境。
這里把“濃黑的悲涼”說成用了通感修辭是不正確的。根據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中“通感”的定義,“通感”是感覺相通,即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等五種具體的感覺現象彼此溝通。而“悲涼”不屬于五種具體感覺的任何一種,它是一種抽象的主觀感受,也即教參“補充資料”所說的“主觀感覺”,顯然,是不能歸入通感的。那么,這里究竟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呢?當然是移就。因為作者把描摹顏色的“濃黑”移用來修飾“悲涼”,從而表現作者內心“悲涼”的深重濃烈。
我們再來看下面的句子:
1.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2.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歷會埋藏著這樣蒼白的日子。(李瑛《一月的哀思》)
“脈脈”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情誼,形容人含情的樣子。這里卻移用來修飾流水。
移用形容顏色的“蒼白”來修飾沒有顏色的“日子”,表現“日子”讓人傷慟。
可見,移就側重于詞語在一定語境下的替換,用來渲染并深化詩文意境,達到更好的表達效果。顯然不同于重在感覺彼此溝通的通感手法。在這一點上,有時候它更接近于擬人修辭手法。了解了三者的區別以后,我們就能夠比較輕松的去辨別、理解閱讀中遇到的是哪種修辭手法,并且在我們的寫作實踐中加以靈活恰當地運用。
- 上一篇: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探究
- 下一篇:房地產企業土地增值稅的籌劃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