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聲音在公共藝術的運用
時間:2022-05-14 11:12:07
導語:光影聲音在公共藝術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光影、聲音,是一種最平常的自然現象。其中卻蘊含著人們難以覺察的深刻的科學問題。人類對客觀物體的感知,如空間、距離、時間、長短、大小、色彩、形狀等,都依賴于光影和聲音。人們所看到的——天空的藍、云朵的白、草地的綠,等等,都歸功于光。人們聽到的風的吹動、樹木的搖擺、雨的落地,都依賴于聲音。沒有光影、聲音,世界將變得不可感知。人類對世界探索也是從光影與聲音開始的。光對物體的投射所產生的影子,聲對空間傳遞所產生回音,反映出事物空間與時間的存在。只有在光影、聲音的世界里,我們才能對空間、時間的形態做出判斷。光影和聲音,被認為是人類起源的象征。它們是宇宙運動的表征。在東西方文化中,都有對光影和聲音的崇拜——太陽神、月亮神、風神、雷神等等。這反映了人類對光與聲音的敬畏、尊重。很難想象,沒有光影、聲音的世界將是個什么樣子。通過人工制造光影、聲音來實現藝術創作,古已有之。
可以說,人類的藝術史也是一部光影、聲音的藝術發展史。利用對世界光影、聲音的模仿,人類創造出關于圖像、文字、聲音的藝術——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戲曲、戲劇、電影,等等。在視覺藝術中,光影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西方的藝術被認為是模仿光影的藝術。在繪畫中十分注重光影的作用。“三大面、五調子”是西方素描教學中的經典。它總結了光影變化與形體空間之間的關系,人們對形體空間的認知是透過光影的變化來實現的。古典寫實主義繪畫中更是注重光的穩定性。而西方現代藝術革命也是從光開始的。莫奈一改人們對室內光影下的物體表現,藝術家走向戶外。現代物理光譜的發現更進一步推動了后印象主義繪畫的發展。藝術家在光影變化不定的美感中仿佛捕捉到了自己的內心變化。而在中國,光對應色,聲對應音。更有趣的是,在中國文化中,色、音不只是人們感官的知覺對象,還被賦予了許多社會意義與道德意義,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這就告訴我們,人們感知光色、聲音時,不要只顧及其對我們的感官刺激,更不要被它們的眼花繚亂、光怪陸離的表象所迷惑,而是應將它們與自己內心的相一致,追求尋求平常之心、樸素之道。光影與聲音的結合,更多地體現在舞蹈、戲曲、戲劇、電影之中。通過形象、動作、說唱、音樂、舞蹈等綜合展示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的協調性。作為現代科技的結果,電影實際上也是一種光影與聲音的藝術。借助于光投射的影響,以及模擬的聲音,還原或制造一種真實的場景。光影可以制造吸引人們眼球的效果。在數字技術普及的今天,增強現實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被廣泛應用于數字電影、數字電視以及數字媒體藝術、網絡游戲中,強化了虛擬現實藝術世界的視覺感官上的真實性,將藝術從過去被動的、簡單的模仿圖形拉入主動的、呼應的制造場景之中,這讓虛擬藝術創造與現實世界之間的邊界變得模糊不清。而現代科技、現代工業制造的城市奇觀與自然景觀一起構成一種真實而又虛幻的場景。藝術家利用聲光感應器來進行藝術創作,并將之設置在公共空間之中,讓人們與聲光裝置進行互動。荷蘭藝術家丹•羅斯加德在埃因霍溫用數以百計的單個鹽晶體探索了公眾的本質。當你與這些水晶體相互作用時,它們就會發光。
有些形式的公共藝術旨在鼓勵觀眾親身參與。安大略科學中心建筑前面的噴泉是一個永久安裝的藝術品,也是一個水控樂器,市民可以在白天或晚上的任何時間演奏。公眾與作品的互動是通過阻塞水的噴射來迫使水通過雕塑內部的各種發聲機制發出不同的樂聲。鄭靖的《浮光戲鶯》是一件借助現代聲光而創作的作品。藝術家通過利用人們聽鳥聲而尋鳥的日常的生活經驗探討了現代科技中聲音與光影的虛假性與矛盾性。在夜間,當開啟探照燈時,夜鶯的聲也同時開啟。當夜鶯的聲音出現時,人們本能地用光在黑夜中尋找夜鶯。遠處的樹給人們帶來的無窮的想象——樹上藏了多少夜鶯?事實上,遠處的樹只是承載人們想象的道具。在這件作品中,藝術家巧妙地利用了虛實、有無的手法。光,是實的,可以看到;聲,是實的,可以聽到。惟有夜鶯是虛的,是無的。正是夜鶯的聲音撩動了人們的感知經驗,才引起人們用光來尋找不存在的夜鶯。藝術家巧妙地利用了人們在夜晚視覺能力減弱,而聽覺能力減弱的特點,加強了光在照射暗處給人帶來的沒有光的夜晚充滿了神秘。在視聽過程中,觀看的對象——對面的大樹起到了掩蓋道具作用,樹影和光相互交織,在黑暗的地方仿佛隱藏著夜鶯。聲音干涉了你的視覺感知,讓你形成一種錯覺,進而超越了你當前的觀看狀態。
從表面上看來,這是利用光影和聲音吸引人們參與的一件藝術作品。但它討論了關于現代科技制造的光影、聲音的虛假性問題。在這里,我們遇到一個真實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科技中的光影與聲音是相互對立,相互矛盾的——眼睛所看的與耳朵所聽的是相互矛盾的。聲音的干擾,中斷了觀看者與被觀看者之間的透明關系。在現代科技制造的情境中,耳聽是虛的,眼見也未必是真實的。人工虛擬的光影與聲音往往造成人們視聽的不確定性、不一致性,這成為藝術創作提供了空間。借助于現代科技的光影與聲音正越來越成為當代公共藝術的一種表達方式和手段。特別是近些年來,形式多樣的燈光秀在世界不同城市接連上演。2018年國慶節期間,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青島、哈爾濱、武漢、拉薩等地上演的“我愛你中國”燈光秀,不僅點亮了城市的夜景,也為城市增添了活力與人文氣息。2019年5月12日意大利以燈光秀點亮小鎮的形式呼吁人們對氣候變化的關注。被譽為國際三大燈光秀的節日的廣州國際燈光節、法國里昂燈光節、澳大利亞悉尼燈光節等,成為人們欣賞借助現代光影藝術的盛大節日。2020年3月21日和22日晚,位于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市的國民議會大廈、阿爾巴尼亞大廈、布蘭科夫大橋、阿達橋等標志性建筑分別亮起了中國紅,以此感謝中國政府為幫助塞爾維亞政府抗擊新型提供的醫療援助。現代科技促進了人們的共享、交流、參與,拓寬了藝術的空間與邊界,擴充了藝術的內容與內涵,改變了人們對藝術的觀念與看法。藝術源自于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探索以及表達,因為它本就是一頭連著對宇宙、自然的探索,另一頭連著對個人、社會的表達。因此,科技與藝術的結合,并非現代人的專利。藝術與科技本為一體,自古有之。只不過,人類的藝術想象與創造為科技發展插上了翅膀的同時,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也為藝術的創造提供了新的空間與方式。由現代科技主導的現代工業革命、工業生產為人類走向共享創造了條件,因而產生了共享的藝術、文化,促進了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以現代科技為拓展的藝術不只是為了滿足感官的需要、人們的好奇,而是以此傳遞人們共同的價值觀念。
在當今,人類對光影、聲音的自然現象的科學認知還在探索之中。而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制造光影與聲音,成為公眾體驗藝術、傳達觀念的一種重要手段。在黑夜里,當那象征著人類現代科技、現代文明之光照向世界時,我們看到不是閃爍不定的光影,而是人類刺向蒙昧與無知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作者:吳士新 單位: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
- 上一篇:談馬斯洛理論商業空間與公共藝術
- 下一篇:淺談視聽新技術對公共藝術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