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臨床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18 04:17:00

導語:潰瘍性結腸炎臨床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潰瘍性結腸炎臨床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潰瘍性結腸炎;美沙拉嗪

【論文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潰瘍性結腸炎的病理機制和治療效果。方法本組用美沙拉嗪治療非初發型潰瘍性結腸炎36例,1g/次,3次/d。結果完全緩解25例(69.44%),有效6例(16.66%),無效4例(11.11%)。1例急性爆發型合并腸穿孔轉外科手術治療。結論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安全有效。

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原因不明的結腸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臨床上多呈反復發作的慢性病程,在我國近

年來有增加趨勢[1]。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共收治36例,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齡:23~42歲,平均32.5歲。病史:6個月~12個月16例,13月~24月8例,25月~30月6例,31月以上6例。本組病例均為非初發型病例。

1.2臨床表現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大便次數最多12次/d,最少3次,平均6次。有腹痛-腹瀉-疼痛緩解的規律。貧血28例,低蛋白血癥16例。腸外表現:外周性關節炎4例,口腔復發性潰瘍3例;全部患者均經結腸鏡檢查確診。治療經過:本組患者均不規則的應用過柳氮磺吡啶。

1.3臨床分型慢性復發型28例(發作期與緩解期交替),慢性持續型7例(癥狀持續,間以加重的急性發作),急性爆發型1例(急性起病,病情嚴重全身毒血癥狀明顯,可伴有并發癥)。

1.4方法患者用美沙拉嗪片3.0g/d,分3次口服,8周為1個療程。對于急性發作患者,同時給予潑尼松40mg/d。治療前后均行血、尿及大便常規,肝、腎功能檢查,療程結束后7d內給予結腸鏡活檢。

2結果

2.1療效標準根據中華醫學會消化學會2000年重慶會議標準:①完全緩解:臨床癥狀消失,結腸鏡檢查發現黏膜大致正常;②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結腸鏡檢查發現黏膜輕度炎癥或假息肉形成;③無效: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內鏡及病理檢查結果均無改善。

2.2臨床結果完全緩解25例(69.44%),有效6例(16.66%),無效4例(11.11%)。1例急性爆發型合并腸穿孔轉外科手術治療。

3討論

3.1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3.1.1診斷標準[1]臨床表現:有持續或反復發作的腹瀉、黏液膿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癥狀。可有關節、皮膚、眼、口及肝、膽等腸外表現;結腸鏡檢查:病變多從直腸開始,呈連續性、彌漫性分布,表現為:①黏膜血管紋理模糊、紊亂,充血、水腫、易脆、出血及膿性分泌物附著,亦常見黏膜粗糙,呈細顆粒狀;②病變明顯處可見彌漫性多發糜爛或潰瘍;③慢性病變者可見結腸袋囊變淺、變鈍或消失、假息肉及橋形黏膜等。鋇劑灌腸檢查:主要改變為:①黏膜粗亂和(或)顆粒樣改變;②腸管邊緣呈鋸齒狀或毛刺樣,腸壁有多發性小充盈缺損;③腸管短縮,袋囊消失呈鉛管樣;黏膜病理學檢查:有活動期和緩解期的不同表現。活動期:①固有膜內有彌漫性、慢性炎癥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浸潤;②隱窩有急性炎癥細胞浸潤,尤其是上皮細胞間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及隱窩炎,甚至形成隱窩膿腫,可有膿腫潰入固有膜;③隱窩上皮增生,杯狀細胞減少;④可見黏膜表層糜爛、潰瘍形成和肉芽組織增生。

3.1.2鑒別診斷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蟲病、腸結核等感染性結腸炎及結腸CD、缺血性結腸炎、放射性結腸炎等具有類似的臨床表現,在排除上述疾病的基礎上,可按下列標準診斷UC。根據臨床表現、結腸鏡檢查3項中之任何一項和(或)黏膜活檢支持,可診斷本病。根據臨床表現和鋇劑灌腸檢查3項中之任何一項,可診斷本病。

3.2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機制及病理改變本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雖然尚未完全清楚,但是已知腸黏膜免疫系統的異常反應在UC的發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環境因素作用于遺傳易感者,在腸道菌的參與下,啟動了腸道免疫和非免疫系統,最終導致免疫反應和炎癥過程。活動期腸黏膜呈彌漫性炎癥反應。固有膜內淋巴細胞、漿細胞、單核細胞等細胞浸潤是UC的基本病變,同時有大量的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細胞浸潤,在固有膜、隱窩上皮,隱窩膿腫及表面上皮。當隱窩膿腫破潰,黏膜出現廣泛的小潰瘍,并可逐漸融合成大潰瘍。造成組織的損害,使腸黏膜不斷破壞和修復,甚至因為癌變。

3.3美沙拉嗪的藥理作用美沙拉秦主要是通過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E及自由基的產生而揮抗炎作用,5-氨基水楊酸(5-ASA)是其治療潰瘍性結腸炎(UC)的有效藥物成分[2],與柳氮磺吡啶(SASP)片比較,國產美沙拉嗪腸溶片不含磺胺吡啶,系pH依賴性緩釋劑,可定向在回腸末段和結腸釋出。治療UC的有效成分5-ASA,在結腸局部發揮抗炎作用。SASP是傳統治療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可控制70%左右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疾病活動和誘導緩解.新的5-氨基水楊酸制劑與柳氮磺吡啶相比同樣有效.在其治療的50%~75%患者中,病情明顯改善,而其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3]。但是,由于美沙拉嗪價格較貴,對初發型的病例,且家庭狀況較差者,建議使用柳氮磺吡啶正規治療,仍然可以獲得較滿意療效[3],只是要注意防止并發癥。

參考文獻

[1]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06-412.

[2]楊寶峰,蘇定馮.藥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34.

[3]陳耀明.美沙拉嗪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研究.中國醫藥導報,2006,3(2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