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堿緩釋片制備論文
時間:2022-12-25 08:36:00
導語:苦參堿緩釋片制備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試藥與儀器
苦參堿(內蒙古啟源藥業有限責任公司);苦參堿對照品(批號110805-200306,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羥丙基甲基纖維素(HPMC,K4M,Colorcon公司);乳糖(新西蘭乳糖有限公司);乙基纖維素(EC,上海峰鶴化工有限公司);RCZ6C型藥物溶出度儀(上海黃海藥檢儀器有限公司);TDP1.5型單沖壓片機(中南制藥機械廠);HP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紫外檢測器、自動進樣器(安捷倫公司)。
2方法與結果
將苦參堿、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乳糖均過60目篩,加入適量黏合劑進行濕法制粒,40℃烘干,整粒,加入適量潤滑劑,混合,壓片。
2.2緩釋片含量測定方法
2.2.1色譜條件[2]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0.02mol/L磷酸二氫鉀溶液(用磷酸調節pH值至3.5)甲醇(體積比90∶1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0nm。
2.2.2測定方法取樣品10片,用研缽研細,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于苦參堿50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80mL,超聲振蕩使苦參堿溶解,用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適量,加流動相制成每1mL中約含苦參堿100μ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參堿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流動相制成每1mL中約含100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附錄VD)測定。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溶液各2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
2.3緩釋片體外釋放度測定方法
2.3.1標準曲線的制備精密稱取適量的苦參堿對照品2份,分別用0.1mol/L鹽酸溶液和pH6.8磷酸緩沖液溶解,制成1.022mg/mL和0.988mg/mL的對照品貯備液備用。精密吸取1.022mg/mL苦參堿對照品儲備液,分別配制成20.4、51.1、102.2、163.5、204.4、255.5μg/mL的對照品溶液;精密吸取0.988mg/mL苦參堿對照品儲備液,分別配制成19.8、49.4、98.8、158.1、197.6、247.0μg/mL的對照品溶液。按“2.2”項的色譜條件和方法進行測定。以峰面積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作回歸曲線,回歸方程為A=36.491C+3.449,r=0.9999和A=35.774C-7.219,r=0.9999。
2.3.2回收率和精密度試驗精密稱取苦參堿對照品及處方量輔料,分別用0.1mol/L鹽酸溶液和pH6.8磷酸緩沖液配制成高、中、低3個濃度的溶液各6份,濾過。按“2.2”項的色譜條件和方法進行測定。日內、日間反復進樣檢測,考察日內與日間差。以測得量與加入量比較,計算回收率及精密度。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9.53±0.42)%和(99.68±0.38)%;日內RSD分別為0.65%和0.67%(n=6);日間RSD分別為0.94%和0.55%(n=6),均符合要求。
2.3.3體外釋放度測定取本品6片,照釋放度測定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附錄ⅩD第一法),采用溶出度測定法(附錄ⅩC)第一法的裝置,前2h以0.1mol/L鹽酸溶液750mL為溶出介質,2h后在上述酸液中加入0.2mol/L磷酸鈉溶液250mL,繼續運轉;轉籃轉速為100r/min;溫度(37±0.5)℃。依法操作,在1、2、4、8、12h分別取溶液5mL,濾過,并即時向溶出杯中補充溶出介質5mL。按“2.2”項的色譜條件和方法進行測定。
在多次預試驗的基礎上,確定HPMC、EC、乳糖為考察的3個因素,每個因素取3個水平(見表1),以釋放度為考察指標,采用正交L9(34)實驗,優化配方。評價指標:設Q為期望值,[(Q2h-30%)2+(Q4h-50%)2]1/2反映了2h和6h時的釋放度的偏差,此偏差愈小結果愈佳;12h時應釋放90%以上,Q愈大結果愈佳,故令綜合評分={Q12h-[(Q2h-30%)2+(Q4h-50%)2]1/2}×100,以此綜合評分評價苦參堿緩釋片的體外釋放情況[3-4]。結果見表2、表3。表1正交設計因素水平表表2L9(34)正交設計表表3正交試驗方差分析方差來源離差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P值A915.02457.567.0<0.05B201.62100.814.8C32.3216.24.6誤差13.72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對苦參堿的釋放有顯著影響,乙基纖維素及乳糖對苦參堿的釋放無影響。結合直觀分析,3種輔料對苦參堿緩釋片的體外釋放的影響順序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乙基纖維素>乳糖。
綜合分析認為:處方5為最佳處方,即以20%羥丙基甲基纖維素、6%乙基纖維素、12%乳糖制備的苦參堿緩釋片,2h釋藥約30%,4h釋藥約50%,12h釋藥90%以上,釋藥緩慢且較均勻,符合設計要求。
2.5體外釋藥模型擬合
按“2.3.3”項下的方法測得6片苦參堿緩釋片的平均累積釋藥百分度分別為:1h為17.90%,2h為32.21%,4h為53.08%,8h為81.34%,12h為98.71%。經擬合其釋藥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y=33.169x-14.379,r=0.9990。
2.6轉籃轉速對緩釋片釋放度的影響
按“2.3.3”項的方法進行試驗,轉籃轉速分別為50、100、150r/min,釋放度結果見圖1。結果表明:轉籃轉速對釋放度有一定影響,釋放度隨轉籃轉速的增大而逐漸增大。
2.7處方工藝的重現性
取不同批號的3批苦參堿緩釋片,按“2.3.3”項的方法進行試驗,釋放度結果見圖2。結果表明3批苦參堿緩釋片的釋放度沒有顯著差異,表明本處方工藝的重現性較好。
2.8穩定性試驗
將苦參堿緩釋片置潔凈容器中,分別于60℃和40℃恒溫烘箱內,以及裝有日光燈的光照箱中,照度為(4500±500)LX的條件下放置10d,于第3d、5d和10d取樣觀察并進行體外釋放度試驗;將苦參堿緩釋片在室溫放置6個月,在試驗期間第1個月、2個月、3個月、6個月末分別取樣觀察并作體外釋放度試驗。結果在室溫環境中的苦參堿緩釋片較穩定,釋放度無顯著變化;而貯存于40℃、60℃及強光照環境中的苦參堿緩釋片釋放度雖無顯著變化,但顯微黃色。結果表明苦參堿易氧化,不宜存放在溫度較高及有強光照射的地方,因此本品適宜存放陰涼干燥處。
3討論
3.1采用HPMC和EC作為骨架材料,處方工藝簡便,制得的緩釋片緩釋效果理想:2h釋藥約30%,4h釋藥約50%,12h釋藥90%以上。
3.2由苦參堿緩釋片的體外釋藥數據擬合情況表明,苦參堿緩釋片的釋藥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
3.3檢測釋放度的轉籃轉速對釋放度有一定影響,釋放度隨轉籃轉速的增大而逐漸增大。但前2h的釋藥量變化不明顯。
3.4高溫及強光照射試驗表明,苦參堿緩釋片中的苦參堿易被氧化變黃,故苦參堿緩釋片宜在陰涼干燥處存放。
【摘要】目的制備苦參堿緩釋片并考察其釋放度。方法以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和乙基纖維素為骨架材料,制備了1天給藥2次的苦參堿緩釋片,并進行體外累積釋放度測定。結果苦參堿緩釋片體外釋藥曲線符合Higuchi方程,r=0.9990。結論該緩釋片處方工藝簡單可行,緩釋效果明顯。
【關鍵詞】苦參堿緩釋片;釋放度;制備工藝;Higuchi方程
Abstract:ObjectiveTopreparematrinesustainedreleasetabletsandevaluateitsreleasecharacteristics.MethodsThematrinesustainedreleasetabletswaspreparedwithHPMCandEC.ThereleaserateofsustainedreleasetabletswastestedbyHPLCmethod.ResultsThereleasecurveofmatrinesustainedreleasetabletsconformedtoHiguchiformula,withr=0.9990.ConclusionThemethodwassimpleandfeasible,andtheproducthadobvioussustainedreleaseeffects.
Keywords:matrinesustainedreleasetablets;releaserate;Higuchiformula
苦參堿是從豆科植物苦參苦豆子、廣豆根等分離出來的四環的喹諾里西啶類生物堿。其具有抑制乙型肝炎HbeAg復制,改善病理性肝炎癥狀與體征,抗癌、抗心律失常、抗肝纖維化、免疫抑制、抗炎、抗高血壓血管重構等藥理作用[1]。臨床使用的苦參堿制劑以注射劑為主,其消除半衰期只有76min,如果制成普通片,每日需口服3~4次,給治療及患者帶來諸多不便。為方便患者用藥,減少服藥次數,方便患者的使用并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本文研制成含主藥200mg/片的苦參堿緩釋片,1天給藥2次,使其緩慢釋出苦參堿,延長達峰時間,血藥濃度變化平緩,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丁紅,高英,玉榮.苦參堿成分的藥理及藥代動力學研究近況[J].中醫藥研究,1995(4):63-65.
[2]李俊松.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癌痛寧巴布劑中苦參堿含量[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8):1457-1459.
[3]呂竹芬,歐有權.阿昔洛韋緩釋片的制備及體外釋藥的研究[J].廣東藥學院學報,2002,18(4):263-265.
[4]馮淑華.鹽酸奈福泮緩釋片的制備和體外釋放度[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6,20(2):14-16.
- 上一篇:泥胡菜化學成分分析論文
- 下一篇:考察報告的基本寫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