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與心系疾病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02 09:39:00

導語:氣與心系疾病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氣與心系疾病研究論文

【摘要】闡述了從“氣”的角度調氣以防治心之疾。心系疾病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因其很高的死亡率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心居君主之位,心和則五臟安,心不和則十二官危。因此積極探索新的理論和方法為防治心疾不斷取得突破便成了醫學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關鍵詞】氣;心系疾病

氣的思想源遠流長,對中醫學影響頗深。心血管系統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對人類健康有很大的威脅,可謂是百病之首。防治心系病也成為眾多醫學人員工作的研究方向。綜觀近些年來中醫在理論上的貢獻可謂百花齊放,不過多數人還是認為本病是以虛為本,由于人本身年老體虛,再加之外邪入侵,導致實邪阻滯經絡,這些實邪多是痰、淤之類。本文在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氣”為基礎,結合其在中醫學中的具體應用,淺談從氣來防治心系疾病。

1氣亂以惑心

氣的思想在中醫學的發展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氣論哲學作為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影響了中醫幾千年來的發展,即氣是構成世界的本原,正是這個思想支配中醫理論從古樸、分散走向成熟、縝密。如前賢所言“通天下一氣耳”,“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可見人做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同時也是自然的產物,因此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變化也必然受到氣的影響也即自然環境的影響。如:“旦慧,晝安,夕加,夜甚。”大到自然界,小到人體本身都是在氣的連續變化中而達到動態平衡。而病理狀態的形成也責之于氣動態平衡的紊亂,“百病生于氣也”。中醫學認為人是以五臟為中心的整體,藥物也多有明確的五臟歸屬,歷代醫家均重視從五臟用藥來治療疾病和攝生保養。五臟和則身安。而心又為五臟之首,“心者君主之官”,五臟以心為中心,各司其職,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可見心之疾可以導致最為嚴重的后果,而作為構成人體又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氣在心疾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了關鍵的作用。雖然肺主氣、肝主疏泄。但是心為五臟主,氣的變化最終必然會影響到心,發為心疾。心主血脈,談到血必定會說到氣,因為血賴氣以生、以動。其名雖不同,實則不能區分,氣血的病變可謂心系疾病的根本。如情志的變化可謂是引起氣變化最常見的因素了,而現代醫學也認為情緒的劇烈變化可引起心臟病的急性發作。可見心疾是可由氣的變化而引起。當心疾到最后階段淤血堵塞難開,也必須用氣藥去開塞,做到氣通則血行。可以看出氣亂可引起心疾的急劇發作,也可能會是它臟之氣亂在先后又泱及于心,不管怎樣氣亂最終會導致心疾。盡管氣亂可以引起多臟發生病變,但是唯心之最重,影響最為深刻,如《靈樞·厥病篇》所言“真心痛,……夕發旦死,旦發夕死”。所以從氣論心,從氣治心便成為可能,成為必然。

2調氣以安心

治氣之法在于調氣,定其根基,暢其通路。不足者補之,郁者開之,逆者降之。

2.1行氣以舒心“肝氣通則心氣和,肝氣滯則心氣乏”,行氣之要在于疏肝,這為從肝治心提供了很好的理論依據。肝主疏泄,條達一身之氣,肝氣一旦產生郁滯則“諸病生焉”。氣滯則血運無力,血失濡潤。氣郁久則化火,火熱之邪傷津灼液成痰,壅滯心脈,加重氣滯,血行更澀。氣不能上下,陽氣亦不得通行,寒從內生,氣不能鼓動脈道,外加寒氣收引,心之絡脈拘急,更加重氣滯,惡性循環形成,氣滯、痰濁、血淤難以盡除,使心病難以治愈而反復發作。臨床表現多以胸悶不舒,刺痛或脹痛、氣急、心胸煩熱、舌赤口苦、脈澀等為主。行氣藥能通行經脈、調暢氣血,可以糾正人體因氣滯血阻導致的經絡不暢,并同時消除由氣滯所產生的痰和淤,使上述癥狀得到緩解。正如《金匱要略》所言“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同樣在傳統醫學中占有很大地位的針灸在心系疾病的治療上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經絡是針灸治療理論的核心,眾所周知,經絡是運行氣血的重要通路,心主血脈,因此從調理經絡來治心疾的作用更為突出。在內經時代就有相應的記錄《靈樞·五邪》說:“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仆,視有余不足,調之其輸也。”這說明人們對針灸的重視,更重要的是人們認識到針灸的作用機理正如《靈樞·刺節真邪》所云“用針之要,在于調氣”,《靈樞·九針十二原》有“刺之要,氣至而有效”,不難看出調氣在此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氣調則血調,氣調則病安。最終調氣則心安。

2.2補氣以養心“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因此氣虛可以看成是心系疾病的根本病機變化。無虛不成痹。氣屬陽,心居胸中陽位,為陽中之陽,五行歸火,通于夏氣。心氣虛導致心陽虛而致外寒內侵,寒易傷陽,導致陽氣更虛。寒性收引致心脈攣急,不通則痛。“血主濡之”身體其它臟腑因得不到心的血以養而“不榮則痛”,這與寒冷的氣候可以使人的皮膚毛細胞血管收縮以及交感神經興奮,心臟跳動加快,回心血量增加,心臟負荷加大,心肌耗氧增多心肌缺氧而引起心絞痛相似。陽虛則陰勝,陰陽失衡,陰寒之痰濁、水飲之邪上居陽位,內寒由生。“陽微陰弦”發為胸疾。臨床表現如畏寒蜷臥、面白唇青、心胸痛劇、脈沉等一派陰寒之象。此時應抓緊時機以救,急投益氣溫陽散寒之品。并佐以祛痰降水之藥。《靈樞·邪客》有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心居胸中,心氣虛,宗氣則不足。“宗氣不足,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宗氣不足,肺氣宣肅失常,脾胃的運化亦失常。痰濁內生。隨氣升降出入。易于阻滯于血脈,發為心疾。久之病及于腎,腎中元陽不足,腎陰陽失調。可見最終心氣虛導致其它臟之虛。這樣氣虛、痰濁、淤血相互影響,側重不同,表現了不同的臨床癥狀,但是心氣虛為其根本。所以應補心之氣以養心。

心主神志,七情所傷雖分屬五臟,但均由心所統領,最后必影響到心。人之神宅于心,心為神之宅,神為心之用。情志疾病也多與心有關,如《靈樞·大惑論》黃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氣使然?岐伯曰:上氣不足,下氣有余,腸胃實而心肺虛”。可見心虛可致人之善忘。血脈歸于心,血與心密不可分。《靈樞·營衛生會篇》有云“血者,神氣也”。心血不足,不能養神可見精神恍惚,記憶力下降、善忘、失眠多夢。《景岳全書·不寐》中說“無邪而不寐者心營氣之不足也,營主血,血虛則無以養心,心虛則神不守舍”,可知血與神關系亦密切。然血不離氣,血不能獨虛,蓋氣虛也。隨著情志疾病越來越多,失眠被人們普遍關注,不過先哲們也早有論述。《靈樞·營衛生會篇》“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可見氣血虛是導致神志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競爭的日益劇烈,人們多思慮過度而暗傷氣血,這樣氣血易虛而不易治。所以情志疾病便更加普遍。在治療上《景岳全書·不寐·論治》中指出“無邪不寐者,……宜以養營,養氣為主”,因此氣血足則神安,而養血之法在于養氣。補養心氣以益心血,以安心神。

2.3降氣以利心中風作為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以其極高的致殘、致死率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內經》時代便對此病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如《靈樞·五紀》說“氣亂于頭,則為厥逆,頭重眩仆”,《素問·生氣通天論》也說“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可以看出內經中傳達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即:氣血上逆,并走于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臨床多見顏面潮紅、頭脹、頭痛、眩暈、咳嗽、嘔吐等氣沖上逆之癥。腦為精明之府,心主神志,又主血脈。心之血隨氣上逆于頭而發病,這與現代醫學所講的高血壓病所致的腦出血等腦病是一致的。因此中風病位在頭,由心所主,旁及五臟肢體官竅。如《靈樞·閱五使》“心病者,舌卷短”,《素問·脈要精微論》也說“心脈博堅長,當病舌卷不能言”,至于中風后半身不遂,在《素問·集注》中說“如汗出半身且濕者,是陽氣虛而不能充身偏澤”。臨床治療時當以降氣為主,氣降則血降。氣血復常則可活命。即所謂“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當然降氣之法在此也包含了滋陰潛陽,化痰順氣開泄等法。

不但心之氣血可以上逆于頭,下焦之氣亦可上逆于心而擾動心神,導致人自覺心中跳動不安,難以自止,發為驚悸。《傷寒論》第82條有述“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真武湯主之”講述了腎陽受損,水寒之氣上泛凌心所致的心動悸。第365條“傷寒,厥而心下悸者,……當服茯苓甘草”說出了胃陽不足胃中水氣上逆犯心而致心悸。不僅水氣上逆可上凌于心,痰火之邪也可上擾以動心神。《丹溪心法·驚悸怔忡》談到驚悸時說“時作時止者,痰因火動”。火從何來?肝腎陰虛可致虛火上炎,肝郁氣滯也可化火。氣有余便是火,下部之痰隨火上動才可擾于心神。因此《證治匯補·驚悸怔忡》論心悸時有言“驚結者降下之”。氣降則水降,氣降則火降,氣降則痰降,氣降則心安。

3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調氣在心系疾病的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氣在中醫學中的作用可能在它被引入的第一天就對中醫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不但生成了人體,它的運動變化也產生了人的生老病死。因此從氣來論治疾病成為諸多方法中較為根本的一種。氣無處不在,因此氣病則皆病。心又為五臟之大主,諸病及心的時候多已很重。所以從調氣以防心疾,以治心疾便成了急切應該引起注意的問題。百病由氣而生,百病由氣而終。同時應該利用中醫經典理論來不斷發現治氣之法,應用現代科研手段不斷挖掘氣藥新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