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的新聞和宣傳思想

時間:2022-11-19 10:32:00

導語:鄧小平的新聞和宣傳思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鄧小平的新聞和宣傳思想

內容提要:該文挖掘了鄧小平革命戰爭時期的新聞宣傳思想,闡發的重點在于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的新聞和宣傳思想。作者認為,“要使我們黨的報刊成為全國安定團結的思想上的中心”是鄧小平新時期新聞思想的核心觀點,其他觀點都是圍繞著這個觀點展開的。新時期鄧小平宣傳思想的要義,在于改革不適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環境的宣傳思路和方法。拿事實來說話,反對形式主義,貫穿他論述的全過程。鄧小平是中國老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中少有的論述世界新技術革命和信息產業重要性的人。他的新聞和宣傳思想的理論魅力,在于務實。

鄧小平的經歷中有兩次接觸黨的報刊工作,一次是1920年赴法勤工儉學后參與中共旅歐支部的團刊《少年》、黨刊《赤光》的編務工作;一次是1933年5月-1935年1月主編紅軍的機關報《紅星報》。他曾經長期領導軍隊的政治思想工作,主管黨的日常事務(包括宣傳工作)。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研究《紅星報》的一位女同志致信復出不久的鄧小平,就該報的歷史向他求教若干問題,鄧小平在信的空白處一一作答,表現出他對新聞學研究的關懷。

鄧小平較少直接論述專業性的新聞傳播,但是對黨報工作有過不少論述,在廣義的宣傳方面也有較多的論述,其理論魅力在于務實。他的新聞思想的要義,就是黨領導的媒體要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在新時期為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安定團結的輿論環境。他講求宣傳方法,反對形式主義,主張用事實說話。

一鄧小平早期的新聞和宣傳思想

革命戰爭時期,鄧小平是宣傳思想的積極貫徹者。他在抗日戰爭中關于軍隊宣傳的論述,恰是宣傳思想的體現。他從事的宣傳工作,沒有黨八股,注重生動的方式與實在的內容相結合,創造性地開辟新局面。

他在擔任八路軍總政治部副主任時,主張以宣傳的方式而不是強迫的方式動員新兵,并對動員較好的地方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寫道:“在那里,進行了充分的宣傳鼓動工作。運用了各種宣傳的武器----戲劇、歌曲、壁報、群眾大會、小的飛行演講、個別談話等等方法,向群眾說明目前形勢和生路,揭露敵人的殘暴。經過廣泛而深入的宣傳后,民眾的抗日熱情很快地激發起來,自動加入軍隊的踴躍,是遠遠超過強征的效果。”在這里,鄧小平所談的宣傳都是很實在的,他反對強迫手段,注意總結經驗。對此他的結論是:“只要我們毅然地拋棄強征的手段,而著眼于宣傳、教育、組織、影響等等動員民眾的方法,新的經驗將不斷地創造出來,動員的收獲也必然日益豐富起來。”[1]

在擔任八路軍一一九師政委時,鄧小平很注意研究敵人的宣傳方法,例如他們“善于不其煩地重復宣傳某幾個中心口號,善于利用時機,抓住某些問題來進行欺騙宣傳”。對此,鄧小平要求我方必須供給“文化食糧,即書報和宣傳品,考究輸送的技巧”,“大大加強對外宣傳工作。要通過文藝作品、報告文學、新聞通訊、攝影、繪畫等,把我們真實的戰斗生活反映到國際上去,流傳到華僑中去,傳播到大后方去。”他要求宣傳一定要聯系當前形勢,“比如演戲,一般是反映過去的事,這就不能使我們的文化宣傳工作與當前的形勢配合起來,成為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為了及時,雖然我們有的作品在某些地方難免有些粗糙,但在宣傳效果上來說是有意義的。”[2]

解放戰爭中,鄧小平率領中原我軍挺進大別山區。他當時就注意到:“人民最怕紊亂,怕無政府,要求有秩序。”于是部隊“廣泛使用一切宣傳武器(宣傳隊,劇團,部隊指戰員的宣傳,政府出布告,開大會,開座談會,演講會,畫展等等),宣傳我們的主張和政策,駁斥敵人造謠和欺騙,可以占領思想陣地,安定人心,造成新區的新氣象。”[3]如果追溯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的宣傳思想來源,那么解放戰爭中開辟大別山根據地的宣傳經驗,可能是鄧小平形成自己的宣傳思想的一個重要的歷史線索。

從1950年鄧小平在西南區新聞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看,他很熟悉1948年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談話的內容,并且根據西南區工作的特點做了進一步的發揮。強調黨報指導工作的意義,鄧小平也是在這個意義上號召各級領導同志充分利用黨報和其他媒體,他指出:“任何政策如果只同干部見面,不同群眾見面,是不能發生效果的。拿筆桿子中,作用最廣泛的是寫文章登在報紙上和出小冊子,再就是寫好稿子到廣播電臺去廣播。出報紙、辦廣播、出刊物和小冊子,而又能做到密切聯系實際,緊密結合中心任務,這在貫徹實現領導意圖上,就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廣泛,作用大得多。”他要求各級領導同志學會用筆桿子實現領導,并指出:“用筆領導是領導的主要方法,這是告訴我們的。”[4]

正確地把握黨的政策,是衡量黨報黨性的一個重要標志。鄧小平這時也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他說:“前幾年很多干部不看報,現在不同了,報紙有威信,看到報紙講什么就要照著去做。很多地方看到報紙批評了的做法,就秘密地改,這就是報紙的作用。社會上很多人看報,看共產黨什么態度,人民政府政策如何,要從報紙上找自己需要的東西,解決自己的問題。正因為干部群眾都重視報紙,我們就要很慎重。”他列舉了多個事例,說明報紙正確把握政策的重要性,例如有的地方報告說,那里的佃富農調劑部分土地給貧農,據說是自愿的。這個問題涉及政策的把握,鄧小平當時就要求報紙:“這樣的事報紙不能寫社論表揚,不能寫消息傳播。生產中主要一條方針是不要亂動。凡是無把握的事要慎重一些”。[5]從鄧小平這些早期論述中,我們不難發現改革開放后鄧小平黨報思想的主線:黨領導的媒體要服務于維護安定團結的局面。

二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的新聞和宣傳思想

1977年7月鄧小平再次復出,成為中國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他以政治家的眼光,要求所有的媒體必須轉變工作重心,從習慣性地以階級斗爭為綱,轉變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求所有媒體,從報紙、廣播到電視和通訊社,都要為經濟建設提供一個良好的穩定的輿論環境。

他所談的宣傳,包括黨報的宣傳,但常常在更大的范圍內,涵蓋了非大眾傳播的其他文化領域,以及整個黨的思想政治工作。1980年底,中央決定對經濟發展實行調整的政策,鄧小平就此談道:“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改進宣傳工作,已經作為保證這次調整的順利實現、鞏固安定團結局面的一項極端重要的任務,擺在了全黨同志面前。”[6]。他改變了以階級斗爭為綱時期宣傳的指導思想,以及一些具體的宣傳方式,這些變動體現了他一貫倡導的實事求是的作風。

這個問題包括鄧小平本人,也有一個使自己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但是,他是有意識地在克服過去的思維慣性。此前四個月,鄧小平談到“興無滅資”的老口號,他說:“前些時候有的地方為了進行革命思想的教育,重提‘興無滅資’的口號。有關文件我是看過的,當時沒有感覺到有什么問題。現在看來,這個老口號不夠全面,也不很準確。”[7]他的思考,實際上涉及整個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擺脫以階級斗爭為綱時期的思維方式問題。及時制止這種宣傳,有利于社會穩步納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

而對于傳媒在新時期的作用,他1979年就注意到了,考察了《人民日報》的一種宣傳性現象。該報發表了一篇社論《切實解決上訪問題》,意圖是要求各級黨政部門抓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但是話語中對于到哪里解決問題沒有講清楚,于是發生了大批上訪人員涌向北京的現象。后來,該報再次發表社論《正確對待上訪問題》,把話講得很清楚,就是要求各地黨政機關就地解決問題,于是到北京來的人員大大減少。就此,鄧小平總結道:“《人民日報》對上訪問題發表過兩篇文章,時間相隔不久。第一篇是9月17日,文章一出去,上訪人員呼嚕呼嚕地都上來了;第二篇是10月22日,文章把道理講清楚了,上訪人員很快就減少了。這說明什么呢?說明單單是報紙輿論就可以發生這樣大的影響。”他要求“我們的工作一定要跟上,包括我們的輿論工具也要跟上。每個地方、每個單位遇到任何問題,都應該主動向群眾宣傳和解釋,做好工作。”[8]

在做了這番考察基礎上,鄧小平兩月后(1980年1月)強調指出:“為了實現安定團結,宣傳、教育、理論、文藝部門的同志們,要從各個方面共同努力。……要使我們黨的報刊成為全國安定團結的思想上的中心。報刊、廣播、電視都要把促進安定團結,提高青年的社會主義覺悟,作為自己的一項經常性的、基本的任務。”[9]鄧小平的這段話,是他在改革開放時期關于新聞和宣傳工作的核心觀點,其他觀點都是圍繞著這個觀點展開的,或為這個觀點服務的。他作為政治家,在新聞和宣傳方面提出的任務是務實的,符合中國的國情。

1986年底發生學潮,鄧小平再次關注黨報對于穩定局勢的作用。他說:“處理學生鬧事是一件大事,領導要旗幟鮮明,群眾才能擦亮眼睛。《人民日報》三篇文章寫得不錯,《北京日報》社論《大字報不受法律保護》寫得也不錯,……領導態度堅決了,就鬧不起來了。”[10]他如此強調黨報要為社會穩定服務,在于他認為必須要為改革開放創造一個安定的環境,對于這個觀點,鄧小平一直講到90年代初退出領導崗位,成為貫穿他的新聞和宣傳思想的一個基本點。例如他在1980年說:“沒有安定團結,就沒有一切,包括民主、‘雙百’方針等等,統統談不上。……我們在社會主義安定團結的基礎上,就一定能夠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可能實現的一切,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的要求。”1990年底他說:“我不止一次講過,穩定壓倒一切”。[11]

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關于新聞和宣傳工作的論述,其要點是要求新聞和宣傳圍繞著黨的中心工作,成為全國安定團結的思想上的中心。為了保證實現這個目標,鄧小平從若干方面對新聞和宣傳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

1,黨報要無條件地宣傳黨的主張

基于“”的教訓,他倡導制定黨內生活的若干準則。在敘述黨內生活基本準則時他說:“黨報黨刊一定要無條件地宣傳黨的主張。對黨的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黨員當然有權利進行批評,但是這種批評應該是建設性的批評,應該提出積極的改進意見。現在不是講什么這樣那樣的問題可以討論嗎?可以討論,但是,在什么范圍討論,用什么形式討論,要合乎黨的原則,遵守黨的決定。”[12]他的意思并不是不許黨員和黨的媒體發表意見,而是要求黨的新聞工作者從大局出發,首先要無條件地宣傳黨的主張,有不同意見則按照黨內正常的途徑反映。

2,在制度上和法律上維護人民的民主權利

同樣基于“”中廣大群眾被剝奪基本的民主權利、思想被禁錮的教訓,他一再強調:“一個革命政黨,就怕聽不到人民的聲音,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現在黨內外小道消息很多,真真假假,這是對長期缺乏政治民主的一種懲罰。”“我們要創造民主的條件,要重申‘三不主義’: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在黨內和人民內部的政治生活中,只能采取民主手段,不能采取壓制、打擊的手段。憲法和黨章規定的公民權利、黨員權利、黨委委員的權利,必須堅決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13]沒有民主也就沒有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他多次講過,再不能對什么人搞過去那種政治批判,不要搞圍攻,搞政治運動和宣傳運動。歷史已經證明,用大搞群眾運動的方法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在1985年黨的全國代表會議上他再次宣布:“我們仍然堅持‘雙百’方針,堅持憲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各項自由,堅持對思想上的不正確傾向以說服為主的方針,不搞任何運動和‘大批判’。”[14]他還考慮到以立法的方式保障這些原則的貫徹,要求“特別要抓緊立法,包括集會、結社、游行、示威、新聞、出版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規。”[15]

3,關注政策宣傳的把握

鑒于黨領導的媒體具有的指導工作的職能,鄧小平十分關注媒體對政策的把握,以防止出現因為媒體報道的偏差而產生社會不安定因素。1985年他看到媒體上提倡先富起來的人捐錢修路,他要求不要過多宣傳這類事例,指出:“決不能搞攤派,現在也不宜過多宣傳這樣的例子,但是應該鼓勵。”[16]顯然,如果大肆宣傳這類事情,很可能造成一些人不敢富起來,對社會將產生不利的導向。這與1950年鄧小平要求報紙在宣傳佃富農自愿讓出土地給貧農的問題上謹慎從事的道理一樣,一旦事情放大了,很容易造成一窩風,造成新的不穩定因素。某些涉及重大政策的理論出現分歧而一時得不出結論時,為了避免思想混亂,浪費時間,鄧小平提出:“我們的政策就是允許看。”“不搞爭論,這是我的一個發明。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干。一爭論就復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么也干不成。”[17]一個“允許看”,一個“不爭論”,這樣不僅贏得了時間,而且也保證了社會在穩態中前進。

4,以社會效益為一切活動的基本原則

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一些低級庸俗和有害的精神產品也隨之進入了我們的社會。在這種現象剛露頭的時候,鄧小平就要求堅決抵制,并分析了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為克服這種現象,鄧小平提出:“思想文化教育衛生部門,都要以社會效益為一切活動的唯一準則。”[18]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事宣傳的部門需要考慮自身的經濟效益,但一定要把主旋律、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和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為改革開放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和社會心理環境。

5,拿事實來說話,反對形式主義

拿事實來說話,是鄧小平倡導的基本的宣傳方法。他反對說空話,反對宣傳上的形式主義。鄧小平對假、大、空和形式主義深惡痛絕,1978年3月他在全國科學大會上就談道:“追求表面文章,不講實際效果、實際效率、實際速度、實際質量、實際成本的形式主義必須制止。說空話、說大話、說假話的惡習必須杜絕。”[19]1985年,在回顧農村改革開放初期人們的擔心時,鄧小平說:“我們不能拿空話而是要拿事實來解除他們的這個憂慮,……我們的報刊、電臺和所有的宣傳工作都要注意這個問題。”[20]新時期的農村政策需要不斷調整,需要做很多說服工作,鄧小平就此在1986年指出:“我們的做法是允許不同觀點存在,拿事實來說話。……要通過事實的證明才能被普遍接受。”對于城市政策也是如此,他說:“處理的辦法也一樣,就是拿事實來說話,讓改革的實際進展去說服他們。”[21]這里還要強調兩點,第一,這個事實必須是新的事實,鄧小平說過,“需要根據新的豐富的事實作出新的有充分說服力的論證。這樣才能夠教育全國人民”。[22]第二,這個事實是真實的。鄧小平說:“各級領導一定要經常據實講解,告訴大家客觀的情況以及黨和政府所作的努力”。[23]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認為普遍講空話是體制性原因,他說:“政治的空談往往淹沒一切。這并不是哪一位同志的責任,責任在于我們過去沒有及時提出改革。”[24]二十多年后,鄧小平在南方講話中唯一直接提到的黨領導的媒體工作,又是批評形式主義,他說:“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形式主義多。電視一打開,盡是會議。會議多,文章太長,講話也太長,而且內容重復,新的語言并不很多。重復的話要講,但要精簡。形式主義也是官僚主義。要騰出時間來多辦實事。多做少說。”[25]看來,宣傳方面的空話套話存在的體制性空間依然很大,鄧小平提出的改革要求尚沒有完全實現。

6,說話看風頭、生搬硬套是不講黨性

由于過去政治運動不斷,長期從事宣傳工作的同志形成一種只對上級負責,不對人民和黨的全局利益負責的惰性,這表現為宣傳中思想僵化和阿諛上司的媚習等等。鄧小平1978年多次談到這個問題。他要求宣傳使用自己的語言,不要引來引去的,讓人不舒服。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他總結過去的教訓,批評道:“思想一僵化,隨風倒的現象就多起來了。不講黨性,不講原則,說話做事看來頭、看風向,滿以為這樣不會犯錯誤。其實隨風倒本身就是一個違反共產黨員黨性的大錯誤。獨立思考,敢想、敢說、敢做,固然也難免犯錯誤,但那是錯在明處,容易糾正。思想一僵化,不從實際出發的本本主義也就嚴重起來了。書上沒有的,文件上沒有的,領導人沒有講過的,就不敢多說一句話,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照搬照轉。把對上級負責和對人民負責對立起來。”[26]對于高級干部出行,所到之處大肆宣揚,他也提出過批評。

我們的政治和政策性宣傳都帶有很大的權威性,人們對所宣傳的內容或觀點大多順勢接受,宣傳上一旦出現片面性,造成的損失也很大。鄧小平對這種宣傳的習慣很熟悉,他告誡說:“我們在宣傳上不要只講一種辦法,要求各地都照著去做。宣傳好的典型時,一定要清楚他們是在什么條件下,怎樣根據自己的情況搞起來的,不能把他們說得什么都好,什么問題都解決了,更不能要求別的地方不顧自己的條件生搬硬套。”[27]片面性還包括宣傳內容與實際不符,他就此指出:“我們的宣傳,要防止在群眾中造成各種不符合實際的印象。”[28]例如把局部說成全局,把個別現象看作普遍現象等等。

鄧小平的世界信息溝通思想

中國曾經在一個較長時期處于與世界隔絕的狀態,這種情況下的宣傳,由于信息閉塞,往往內容失真,助長了盲目自大的心態。鑒于這種情況,鄧小平一再強調,不論發生什么事情,中國再不能脫離世界了。1984年6月,在與日本民間人士的談話中,鄧小平說:“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革命以后變得落后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閉關自守。……三十幾年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發展不起來。”[29]這年9月,他為《經濟參考報》題詞“開發信息資源,服務四化建設”。[30]1989年3月,鄧小平再次談到信息的重要性,他說:“我們最大的經驗就是不要脫離世界,否則就會信息不靈,睡大覺,而世界技術革命卻在蓬勃發展。”[31]此后幾年,他多次講過信息的重要性。鄧小平是中國老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中少有的論述世界新技術革命和信息產業重要性的人,他以敏銳的眼光抓住了這一新的信息,及時將中國導入市場經濟的新環境,其指導思想是完全正確的。

這種條件下的宣傳,必須具有世界的眼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變化著社會結構和加快著生活節奏,因而對于宣傳的及時和準確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們憑著原來的思維定勢,以故意不報、遲報作為一種政治表態,變得不合適宜了。宣傳必須及時、真實,否則效果可能是相反的,因為我們處于世界信息的流通之中,已經不可能隔絕于世界之外。

引文:

[1]《鄧小平文選》第1卷3、5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2]《鄧小平文選》第1卷25、26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3]《鄧小平文選》第1卷128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4]《鄧小平文選》第1卷145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5]《鄧小平文選》第1卷147、148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6]《鄧小平文選》第2卷365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7]《鄧小平文選》第2卷338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8]《鄧小平文選》第2卷228、229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9]《鄧小平文選》第2卷255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10]《鄧小平文選》第3卷197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鄧小平文選》第2卷252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鄧小平文選》第3卷364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鄧小平文選》第2卷272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13]《鄧小平文選》第2卷144-145、144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14]《鄧小平文選》第3卷145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5]《鄧小平文選》第3卷286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鄧小平文選》第3卷111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鄧小平文選》第3卷374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8]《鄧小平文選》第3卷145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9]《鄧小平文選》第2卷100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20]《鄧小平文選》第3卷111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1]《鄧小平文選》第3卷155、156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2]《鄧小平文選》第2卷180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23]《鄧小平文選》第3卷144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4]《鄧小平文選》第2卷150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25]《鄧小平文選》第3卷381-382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6]《鄧小平文選》第2卷142-143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27]《鄧小平文選》第2卷316-317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28]《鄧小平文選》第2卷366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二版。

[29]《鄧小平文選》第3卷64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0]《鄧小平論新聞宣傳》第12頁,新華出版社1995年版。

[31]《鄧小平文選》第3卷290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