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視線下三農問題思索

時間:2022-03-20 03:34:00

導語:馬克思視線下三農問題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視線下三農問題思索

一、馬克思的農業、農村、農民思想概述

在經過資本原始積累到達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階段后,資本正將其影響擴張到全世界,伴隨著這一進程,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逐漸顯像和暴露出來。于是馬克思恩格斯從資本入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剖析資本主義制度,研究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闡述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可以說,在當時的時代,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之間的矛盾是社會最突出的問題,馬恩關注的重點是城市工人階級的生存和解放問題。但當時資本主義國家在其工業化進程中出現的環境污染,同樣進入了馬恩研究的視域,翻閱馬克思主義著作,可以發現馬恩著作中曾多次總結人類的農業生產活動經驗教訓,以及對資本主義農業進行生態批判的思想,探究馬克思的農業、農村、農民思想,首先應具體了解其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進而概括總結他的中心思想。這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的今天顯得十分重要。

(一)馬克思農業、農村、農民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

“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他們夢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為荒蕪不毛之地,因為他們使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積聚和貯存水分的中心。”[1]“熱死人!此外還缺水;貼普爾河好像是被誰吸干了,由于兩岸樹木伐盡,因而造成了這條小河在多雨時期就泛濫,在干旱年度就干涸。”[2]“西班牙的種植場主在古巴焚燒山坡上的森林,認為木炭作為能獲得最高利潤的咖啡樹的肥料足夠用一個世代時,他怎么會關心到以后的熱帶大雨會沖掉毫無掩護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巖石呢?”[3]馬克思恩格斯親眼目睹了社會生產力發展以及社會變革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巨大的影響的同時,也看到了早期的農耕方式對一些局部范圍內所造成的生態破壞,以及人類在利用自然資源時對的農業生態鏈的破壞和由此而出現的衰敗景象。因此,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的作用是導致地球上的氣候、植物發生變化的最根本原因。“地球的表面、氣候、植物界、動物界以及人類本身都不斷地變化,而且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動。”[4]馬克思在評價弗臘斯的《各個時代的氣候和植物界》一書時,就對農業領域中的異化現象進行了深刻的揭示。馬克思評論道:“這本書證明,氣候和植物在有史時代是有變化的。他斷定,農民非常喜歡的‘濕度’隨著耕作的發展(并且是和耕作的發展程度相適應地)逐漸消失(因此,植物也從南方移到北方),最后形成了草原。耕作的最初影響是有益的,但是,由于砍伐樹木等等,最后會使土地荒蕪。”[5]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時代,是自由資本主義加快發展并將其影響擴大到全世界的時代。與此相伴的是資本主義矛盾的充分暴露和工人運動的初步發展。

時代的主題決定了馬克思、恩格斯面臨的歷史課題只能以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為主要研究對象,幫助無產階級認清自己的歷史使命。盡管當時資本主義國家在其工業化進程中,已經出現了局部的環境污染,甚至是非常嚴重的環境污染,諸如空氣污染、水污染、垃圾問題以及勞動環境給工人健康帶來的危害等,但由于一方面這些污染主要集中在工業較為發達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生態環境問題還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全球關注和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因此,馬克思、恩格斯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城市工人階級的解放和生存問題上。當然,這并非表示馬克思、恩格斯在其研究中沒有考慮到農業生態的因素。在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農業生產的盲目增長和擴大,加劇了對農業生態的破壞。馬克思、恩格斯對這種現象已有所察覺,盡管他們并沒有直接明確地提出“生態學”、“農業生態學”等專業概念,但在他們的著作中,曾多次總結了人類的農業生產活動和其他活動的經驗教訓,強調了要自覺地、有計劃地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要進行農業生態控制,發展農業文明。

(二)馬克思農業、農村、農民思想的主要內容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著作中,馬克思、恩格斯從當時面臨的社會現實出發,具體地考察和分析了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農業生產的狀況,闡發了生態農業的初步設想。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則指出:“資本主義生產使它匯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來越占優勢,這樣一來,它一方面聚集著社會的歷史動力,另一方面,又破壞著人和土地之間的物質變換,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費掉的土地的組成部分不能回歸土地,從而破壞土地持久的永恒的自然條件。......但是資本主義生產在破壞這種物質變換作為調節社會生產規律,并在一種同人的充分發展相適合的形式上系統地建立起來。此外,資本主義農業的任何進步,都不僅是掠奪勞動者的技巧的進步,而且是掠奪土地的技巧的進步,在一定時期內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破壞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進步。......因此,資本主義生產發展了社會生產過程的技術和結合,只是由于它同時破壞了一切財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6]恩格斯同馬克思一樣,也注意到在社會與自然間的物質變換過程中出現的裂縫現象。只是恩格斯關注的角度稍有不同,他注意的是人的歷史活動在大范圍內引起的自然界的變化。恩格斯談到,歷史上,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阿爾卑斯山的意大利人等為了經濟目的,割斷了人與自然界之間的正常的物質變換過程,最終導致這些人居住的地方失去了森積聚和貯存水分的中心,成為了荒蕪和不毛之地。由此,恩格斯告誡我們要學會正確地理解自然規律,學會認識我們對自然界的慣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較近或比較遠的影響,并且最終要學會支配我們最普通的生產行為所引起的比較遠的自然影響。這里不能不讓人嘆服恩格斯敏銳的生態洞察力和他超越時代的可持續思想。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注意力主要是在人與土地關系上,但并沒有限于這些,他們還從不同的角度注意或探討了如下問題:森林退化、沙漠化、氣候變遷、污染、工業廢料、森林中鹿的消失等。如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論述興修水利時,注意到“人們利用人工渠道進行灌溉,不僅使土地獲得必不可少的水,而且使礦物質肥料同淤泥一起從山上流下來。”[7]

二、馬克思“三農”思想在中國的具體實踐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決定,提出實施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內容的新農村建設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是統籌城鄉發展和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基本途徑,是縮小城鄉差距、擴大農村市場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決“三農”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舉措。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中,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于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高度重視,特別是科學發展觀地提出,更是與馬克思的農業與農村生態思想一脈相承。

(一)新農村建設下的農業、農村、農民發展

十六屆五中全會對新農村建設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描繪出一幅新農村的美好藍圖。這20字方針,既是我國新農村建設長期的奮斗目標,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必由之路,各個方面相互聯系、互為因果,主要包括發展新產業、建設新村鎮、構筑新設施、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等方面的豐富內涵。發展新產業,就是要打牢物質基礎,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這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著力點。建設新村鎮,就是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使農村的發展得到合理規劃。構筑新設施,就是要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包括清潔安全飲水、道路交通、電力、信息網絡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培育新農民,就是要加強基礎教育和職業培訓,推進農村科技推廣和醫療衛生體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講文明”的新型農民。樹立新風尚,就是要加強和完善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創造和諧的發展環境,倡導新風尚。我們必須全面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新農村之“新”的內涵,切實做好“新”的文章。正如黨在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的,破除城鄉二元結構,進行城鄉經濟一體化改革,推進小城鎮建設。加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力度,不能以犧牲農業,破壞農村生態環境為代價來推進畸形工業化的進程。在實踐意義上,馬克思的農業、農村、農民思想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消除城鄉之間的對立,在較高的層次上使農業和工業達到融合,同時通過循環利用土地營養物質的方式以實現土地地力的恢復和達到進一步的改良,探索城市垃圾處理的新方法,促使一部分排泄物轉變為有機肥料,減少農業生產對化肥、農藥的依賴,開辟城鄉物質新陳代謝的新途徑,探索生態農業的新模式。以此來彌合城鄉關系在物質交換鏈條上的斷裂,使兩者走上協調發展的道路。其次,在農村大力尋求清潔、低廉的新能源,發展生態農業,通過發展生態農業來解決農村自身的問題,來協調城鄉生態關系。最后,增加農業投入,發展農村教育、提高農民素質,將廣大農民團結起來,從自身發展出發,用科學技術武裝頭腦,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道路。

(二)科學發展觀下的農村環境建設

新農村建設中“村容整潔”的要求,最主要的是為農村地區提供更好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其中,合理利用農村土地資源,做好開發與利用相結合,保護與整改相結合,將是馬克思關于土地問題思想的貫徹與發展;落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加強環境系統治理,提高改善農村環境;控制好農村人口,對人居環境和新能源開發利用做好鋪墊。長期以來,大部分農村地區的人居環境不能令人滿意。“露天廁、泥水街、壓水井、雞鴨院”,是對農民生活居住環境的形象描述。農村的房舍、街道建設缺乏規劃,浪費大量土地;通行條件差,給農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設施,加上農民的不良生活習慣,垃圾污染嚴重。另外,隨著一些農村地區非農產業的發展,工業污染問題凸顯,亟待改變。因此,在新村鎮建設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要尊重農民意愿,在國家、社會力量的支持下,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二是要根據當地的文化傳統等,做一個長期規劃,在規劃過程中不能搞一刀切。在土地資源利用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土地問題事關農民切身根本利益,事關國家糧食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當前,農村土地方面矛盾和問題突出,已經引起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成為“三農”問題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之一。剛剛閉幕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加快農村土地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決定,為今后農村土地工作指明了方向。但鑒于我國農村存在土地撂荒嚴重,土地市場流轉失范,土地權益糾紛上升等現象,國家、政府和農民自身在土地利用方面應立足實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應該改變耕作方式,提高土地收益;完善土地法規,彌補法律漏洞;加強監督檢查,規范土地流轉;解放思想觀念,創新制度模式。其次,應落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加強環境系統治理,提高改善農村環境。村容整潔,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之一。村容整潔,既是新農村的外觀表現,也是新農村的內容所在。實現村容整潔,就是通過穩步扎實的村莊整治,創造適于人居環境,保障農民的生存,促進農民的發展。

再次,控制好農村人口,對人居環境和新能源開發利用做好鋪墊。長期以來,農村生產力水平較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社會事業嚴重滯后,養老保障體系不健全,這些都是制約農民轉變生育觀念和行為、制約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健康發展的最根本、最現實的因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人口計生工作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

三、馬克思視域下的“三農問題”未來前景

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生態惡化現實的基礎上,闡述了人與自然的辯證關系,認識到自然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前提和財富的源泉,從而使生態文明成為馬克思農業、農村、農民理論的內在要求,體現了人類文明的生態回歸。首先,人是自然界的產物,要依靠自然界生活。馬克思認為“土地是我們的一切,是我們生存的首要條件。”[8]

在這里,馬克思看到了土地、耕地作為農業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和農民最直接的勞動對象,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最基本元素和構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因此,發展生態農業的有效途徑之一便是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土地。其次,通過勞動實現人與自然的內在的統一,其結果表現為人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的人道主義的統一。所以,勞動不僅是人與自然界的中介,它更具有調整、控制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使之趨向合理發展、良性循環的重要作用。因此,馬克思對人類未來所要實現的就是人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矛盾,真正解決的人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的人道主義的統一。這就是“自然主義——人道主義——共產主義”三位一體的原則,體現了人類文明的生態回歸。馬克思的這些思想有利于提升人們善待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意識,這與生態農業發展的要求是相一致的。三農問題的發展是從人存在的最基本的需要出發,就是要提供安全的食品。馬克思敏銳地觀察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嚴重的食品污染現狀,提出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這符合生態農業發展的理念。馬克思發現了歷來繁蕪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那就是“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9]因此,馬克思對當時人們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狀況進行了考察和分析。首先看到了資本主義生產條件下形形色色的摻假食品到處泛濫:咖啡粉里摻上菊苣及其他東西;咖啡豆里也有以假亂真的東西;糖里面摻上米粉或其他更廉價的東西;另外,也看到了食品污染正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圖蘭平原的氣候條件下,沒有供漫長而嚴寒的冬季用的飼料儲備,游牧生活是不可能的”。[10]

馬克思在談到1845年至1847年的愛爾蘭饑荒時指出,當時局部的饑荒常常發生,而1846年的馬鈴薯病害更引起全面的饑荒,數以百萬計的人餓死。馬鈴薯病變是地力耗竭的結果,是英國統治的產物。而愛爾蘭人只知道一種需要,就是吃的需要,而且只知道吃馬鈴薯,而且只是腐鈴薯,最壞的馬鈴薯。恩格斯也同樣指出,英國的工人買的土豆多半是質量很差的,蔬菜也不新鮮,干酪是質量很壞的陳貨,豬板油是發臭的,肉往往已經半腐爛了。

今天,人類面臨嚴重的生態危機,農村的生態環境也日趨惡化,挖掘、解讀馬克思經典著作中有關農業生態問題的論述,不僅可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的農業思想,還可以為我國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提供重要的參照,這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三農”問題的解決都具有重大的啟迪作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理論結晶,在中國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都閃耀著耀眼的光芒,照耀、鼓舞著億萬中國人民向前發展。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科學發展觀對于農村問題的論述是與馬克思農業與農村生態思想與中國現實相結合的光輝典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落后的社會生產力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是我國新時期改革與發展進程中面臨的主要矛盾。這一矛盾集中反映在農村。“三農”問題不解決,就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不能實現全國現代化,不能實現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能實現國家長治久安。

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推動農村走上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發展道路,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也是黨中央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大目標實現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縮小“三大差別”,促進社會公平公正,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

中國社會發展的關鍵在農村,農村中發展的主力與動力是農民,農民發展可依靠的始終是賴以生存的農村環境。因此,對馬克思的農業與農村思想追根溯源,并了解其在中國現實情境下的具體應用,在新農村建設的當下,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