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稅費時代三農研究的基本思路

時間:2022-02-19 05:05:00

導語:后稅費時代三農研究的基本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后稅費時代三農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后稅費時代三農研究的由來

不久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再次強調:“我國現在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總理指出:“要下決心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中國農民承擔了兩千年的“皇糧國稅”終于走完了歷史,中國農村迎來了“后稅費時代”。過去的三農問題,主要是農民的負擔過重及不平等的城鄉二元結構導致的。隨著后稅費時代的到來,三農問題研究要“與時俱進”,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后稅費時代三農研究的一些基本思路

二,“社會幸福”導向是后稅費時代三農研究的基本方向

中央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后稅費時代的三農研究應以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其研究指向應為“社會幸福、權利平等”,必然要求從法律、制度、社會、組織、生產力層面全面推動鄉村社會建設,使之成為中國和諧社會的基石,成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重要支撐。

三,如何有效使用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土地地租、勞動力三大資源是后稅費時代三農研究的關鍵課題

1,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以工補農”資源將會越來越大,如何保障這些資源公平分配與高效使用,提升公用品供給能力和服務質量,幸福人民,是三農研究面臨的最緊迫的課題;

2,以農補工時代,地租轉化為工業化資本了;后稅費時代,農村建設到底需不需要土地地租?農村土地所有者到底還要不要占有土地地租,土地地租如何獲取和有效使用,這都是后稅費時代三農研究不能回避的問題;

3,農村勞動力是建設鄉村最大的資源,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配置起來物化為財富,既是過去沒有解決好的課題,也將是后稅費時代面臨的重要課題;

四,如何推動農村“政治發展、社會發展、生產力發展”是后稅費時代三農研究的根本目標

1,政治層面要發展基層民主,著重解決農民參與村民自治的主動性與權利保障,要在法制建設的基礎上完善民意表達的渠道,保護農民權利空間與政治生活空間;

2,社會層面要發展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事業,要特別注重各種農民組織,包括經濟合作組織、協作組織、文化與關懷組織等建設,要有相應的資源支持跟進;

3,生產力層面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還要著重提升農民的發展能力,通過有效的培訓以提高農民的生產經營水平,可持續發展的定位要既重環境與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更重農民能力的持續提高。

五,如何推動資源分配方式、政府職能、村兩委關系這三項轉變是后稅費時代三農研究的緊迫任務

1,通過資源分配方式的改變賦權農民:宏觀層面上中央財政涉農資源要以法律、制度的方式配置到社區(按土地或人口),鄉村微觀層面上要通過加強村民自治及組織合作的方式分配資源,保障農民的平等參與權,推動農民成為真正的涉農服務的主體,

2,推動基層政府由管理向服務、協助、支持鄉村發展轉型,并加強基層政府司法與調解等方面的能力建設,抑制農村強惡勢力,培育農村組織、協助農民進入市場;

3,推動村黨支部要真正代表廣大鄉村社區群眾利益對村委會進行監督,充分利用黨的組織資源,發動群眾參與村民自治,保障每個村民的平等發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六,以社會幸福為導向,農民增收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解決:

1,加強并穩定糧食補貼政策,增加農民收入更注重于保障農業生產的安全性和農民福利的增加;

2,“以工代賑”政策與方式要從扶貧領域向農村公共設施建設領域全面推廣,以增加農民的就業率和現金收入;

3,通過協作組織、合作社形式增加農村社區分工與勞動力物化,推動農村公共設施及自用基建等方面的建設及國民財富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