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農產品市場電子商務體系設計特征

時間:2022-02-17 10:23:00

導語:探究農產品市場電子商務體系設計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農產品市場電子商務體系設計特征

摘要:本文在研究國內外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模式的基礎上,指出了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存在的不足,設計了能夠解決這些不足的電子商務系統,并對該系統的設計思路、系統框架、交易模式等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模式交易流程電子商務系統

一、問題提出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城鄉統籌,工業經濟開始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使農村經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農產品也從單一的糧食生產開始向多樣化的農產品方向發展。而農村流通現代化作為農村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促進我國農村現代化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

農產品批發市場是農產品流通網絡體系的核心。農產品批發市場是“小生產、大市場”的客觀要求,發揮著集散商品、形成價格、傳遞信息、調節供求和提供服務的功能。縱觀國內外農業發展的歷程,農產品批發市場對穩定農業生產和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中重要的一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發展還不盡如意,還存在著盲目建設、重銷地而輕產地、市場管理不完善、交易規模小且落后、信息網絡利用效率低等問題。

應該說,發展電子商務,提高農產品批發交易的信息化利用水平,可以極大地提高農產品交易的規模與質量,減小農產品交易過程中的流通損失。本文在研究國內外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模式和流程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特點,設計了相應的電子商務系統,并對交易系統構成、交易模式等進行了詳細分析。

二、國內外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模式

(一)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模式

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規模參差不齊,即使在一個市場內也會存在多種交易模式,圖1顯示了我國大多數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交易模式和流程。

在交易過程中,市場的參與主體包括:農民(含農業生產聯合組織)、批發商(從小商販一直到大批發交易商,等級差距比較大)、小消費者、大型采購者。

主要交易活動包括:農民(含農業生產聯合組織)與小消費者之間的交易;農民(含農業生產聯合組織)與各級批發商之間的交易;農民(含農業生產聯合組織)與大型采購者之間的交易;批發商與小消費者之間的交易;批發商與大型采購者之間的交易。

不同交易主體間的競爭談判能力不同,在交易中占優勢的是批發商,而農民是比較弱的交易參與者(現實中我國的農業生產聯合組織較少)。現在農產品價格主要通過討價還價來形成。交易者之間沒有站在一個平等的競爭平臺上就行交易,農民在批發市場的交易中沒有收益,同時也使我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效率較低。

(二)國外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模式

國外經濟發達國家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交易模式與國內農產品批發市場具有較大的不同,其中有兩個代表性模式: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交易模式為從農戶開始到消費者的產銷一體的全流通制度,體現了一種規模化效益;另一種則以日本為代表,其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引入了拍賣制度,這是一種精細的交易定價模式。

美國式的農產品直銷。所謂農產品直銷,就是由農民或農民團體,將生產的農產品包裝處理后,直接運送供應消費地零售業者(超級市場)或連鎖零售業包裝配送中心和消費大戶。由于減少了不必要的中間環節,降低了運銷價差,使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得到利益。這種直銷模式是與美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產品生產規模增大,零售單位的規模也隨之增大,尤其是零售商店形成連鎖經營或超級市場連鎖店網絡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小生產與大流通的矛盾。與此同時,交通條件的進一步改善,通訊手段達到較高水平,保鮮技術的進步和分級的標準化,也為農產品直銷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日本式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拍賣。由于日本人多地少,人地關系相對緊張,其農業生產只能建立在小規模經營的基礎上,因此,日本農業生產小規模與大流通的矛盾始終難以解決。日本農產品市場向拍賣市場的方向發展,走出了一條節約交易時間和費用的高效的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之路。拍賣制度體現了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有利于市場價格的形成。目前日本絕大多數農產品批發市場都是采用這一制度,而且各批發市場都有計算機和特定的通訊線路聯網。經由此網絡,交易者可以看到全國各拍賣市場的行情,并可以購買其他市場上的產品,形成了全國統一的大市場,進一步節約了交易時間和交易費用。

(三)國內外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模式對比分析

根據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交易模式現狀與以美國和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模式相對比,可以發現:

我國批發市場主體組織化程度低,業務經營存在盲目性。目前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經營主體絕大多數是分散的農民和城鎮居民,他們經營規模小,經濟實力弱,缺乏專門的經營知識,且絕大部分不具備法人資格。在業務經營上存在著嚴重的自發性和盲目性。一方面,他們在市場交易經營中往往處于不利地位,對風險的承擔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受利益的驅使,短斤少兩,以次充好甚至假冒偽劣的行為和事件時有發生,嚴重影響消費者的利益。

我國農產品質量不高,同時也缺乏相關的等級檢測檢驗標準。

我國絕大部分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以現貨、現金交易為主,批零兼營相對比較普遍。現有的批發市場大多是實物交易,產品全部堆放在市場,買主在驗貨基礎上討價還價,現金收付完成結算。以現貨為主進行交易得到的交易信息對調節商品流量、平衡區域供需矛盾有較大作用,但因交易對象已經是成品,因此交易信息對商品生產指導意義并不大。

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類型比較復雜,交易參與者眾多,使得市場監管的難度增加。

我國缺乏成規模的農業生產聯合組織,農民缺乏競價交易的信息和能力。

服務功能不足,服務意識不強。批發市場作為一種組織形態的市場,市場的提供方應該在組織商品流通方面提供較好的服務,不但要為買賣雙方提供好的交易場所,而且還應該為買賣雙方提供相關的服務設施和服務項目。

為了改變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存在的不足,必須設計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有針對性的電子商務系統,才能繁榮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發展。

三、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電子商務系統架構設計

(一)設計思路

第一,當農產品批發市場采用統一的電子商務平臺進行交易時,必須使得參與各方能夠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競價交易,而不是象現在的弱者恒弱、強者恒強。所以,對于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電子商務交易必須引入會員制,全部參與者都是會員,會員根據在交易中的地位擁有不同的權限。

第二,在引入會員制的基礎上,對于交易的農產品必須設立完善的檢驗檢測標準,農產品在進入交易時已經確定了相應的等級和質量,這可以使交易者不必看到現貨就能進行交易。

第三,交易模式包含現貨交易和遠期交易。遠期交易便于農民根據需求和價格進行生產調整,同時也可以使批發商和需求者能夠及時調整操作策略,以實現交易暢通。

第四,交易規則為買賣雙方競價交易。競價交易能形成公開、公平、公正的價格,提高經營效率,節約交易成本和體現社會供求關系。

第五,完善農產品批發交易中的電子商務交易監管和配套物流服務等。這樣可以為農產品批發交易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二)系統框架與主要功能

整個系統分為三個功能部分,即會員管理、交易管理、交易輔助服務。

參與電子商務交易的會員根據其在交易中所擔當的角色而具有不同的權限,但是對于全部會員來說,它們具有平等的市場主體資格。會員可根據其參與交易的次數、時長等劃分為長期會員和臨時會員。

會員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會員注冊登記、會員檔案管理、會員交易資格審核與監管。對于在市場交易中的銷售方來說,需要審核產品的質量、等級、數量、產地、提供時間等;而對于購買方來說,需要審查他的信用或資金能力、購買需求。只有通過交易資格審核后,交易各方才能進入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進行交易。這種方式保證了交易產品的質量等級和購買方的支付能力,規范了交易流程,可以保證交易的順利進行。

交易管理主要涉及交易和交易。在交易中,各方可以選擇現貨交易或期貨交易,競價方式可以采用拍賣競價,出價高者獲得產品。這樣可以保證市場交易中農民一方具有較高的收益。

交易輔助服務包括履約與支付、物流配送服務、交易監管等,保證交易的順利進行。

(三)開發平臺

開發平臺可采用J2EE(Java2EnterpriseEdition)技術,數據庫采用Oracle等大型關系數據庫,開發工具采用BorlandJBuilder等。

系統應用三層B/S架構,即Client/ApplicationServer/DBServer模式。其中由DBServer完成對交易產品和需求等信息的儲存、管理等,ApplicationServer完成交易的中間操作管理,Client完成會員客戶的各種交易操作。對于非會員來說,可通過公用網絡部分可公開的交易信息。

四、研究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正處于飛速發展時期,但是由于我國農產品生產和需求的分布都非常廣泛,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還非常落后,因此,必須在做好相關的產品檢驗檢測技術標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場監管的基礎上,按照市場參與各方的實際需求和特點設計有利于市場發展的電子商務交易系統,才能真正促進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穎,井森.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農村市場,2001(10)

2.馬龍龍,孟祥昇.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發展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2(1)

3.高燕,朱信凱,潘勇輝.構建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運行模式.中國農村經濟,1999(9)

4.藍躍飛.南方糧食市場競價交易電子商務系統設計.有色冶金設計與研究,2006,27(6)

5.劉大集,黎東升,祁春節.改革以來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湖北農學院學報,200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