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學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03 04:32:00
導語:原子物理學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元前384~322年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四元素說”。
公元前500~400年古希臘人留基伯及其學生德謨克利特等古希臘哲學家首先提出“原子說”。
公元1661年英國化學家波義耳首先提出了化學元素的概念。
公元1687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在其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奠定了經典力學基礎,引入超距作用概念。
公元1774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提出質量守恒原理。
公元1789年德國化學家克拉普羅特首先發現了自然界中最重的元素——鈾。
公元1808年英國化學家道爾頓在他的著名著作《化學哲學新系統》中,提出了用來解釋物質結構的“原子分子學說”。
公元1811年意大利化學家阿伏加德羅提出了理想氣體分子的假設,得出了著名的阿伏加德羅常數,并在1865首次實驗測定。
公元1820年瑞典化學家白則里提出了化學原子價概念,并在1828年發表了原子量表。
公元1832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提出了電解定律。
公元1854年德國的吹玻璃工匠兼發明家蓋斯勒用“蓋斯勒管”進行了低氣壓放電實驗。
公元1858年德國物理學家普呂克爾在研究低氣壓放電管時發現面對陰極出現綠色輝光。
公元1864年德國物理學家汗道夫發現陰極射線。
公元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和德國化學家邁耶按照原子量的順序將元素排成了“元素周期表”,又在1871年寫成了《化學原理》一書。
公元1876年德國物理學家戈德斯坦斷定低氣壓放電管中的綠色輝光是由陰極射線產生的。
公元1884年瑞典化學家阿侖尼烏斯首先提出了電離學說,認為離子就是帶有電荷的原子。
公元1885年英國物理學家克魯克斯用實驗證明陰極射線是一種具有質量帶有電花的粒子流,而不是沒有質量的光束。
公元1891年愛爾蘭物理學家斯托尼首先提出把電解時所假想的電單元叫做“電子”。
公元1895年
德國物理學家倫琴在12月28日宣布發現了x射線(又稱倫琴射線)。為此他獲得了1901年度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
法國物理學家佩蘭斷定陰極射線確是帶負電荷的微粒流,他曾因研究物質的間斷結構和測量原子體積而獲得了192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茨首先提出了經典電子論,他還確定了電子在電磁場中所受的力,即洛倫茨力,并預言了正常的塞曼效應。
公元1896年
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在3月1日用鈾鹽樣品進行實驗時發現了天然放射性,他也是第一個使用乳膠照相探測射線的科學家,為此同居里夫婦一起獲得1903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荷蘭物理學家塞曼在研究外磁場作用下的光發射時發現塞曼效應,這也是磁場對原子輻射現象的影響,為此他獲得了1902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公元1897年
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在4月30日從陰極射線的研究中證實了電子的存在。由于他在研究電在氣體中的傳導所作得的重大貢獻而獲得190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1897~1914年,美國物理學家米利肯等先后多次精確測量電子的質量和電荷,1899年又測定了電子的荷質比。米利肯因對電子電荷的測定和光電效應的研究獲得1923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公元1898年
后來加入法國籍的波蘭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居里夫人證明含有鈾元素的化合物都具有放射性,并由此發現了“鐳”。
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居里等在《自然》雜志11月16日這一期里第一次寫下了“放射性”這一術語。
居里夫婦發現了釙和鐳等放射性元素,由于他們發現了天然放射性和對鈾的研究,在1903年同貝克勒爾一起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另外,居里夫人因發現鐳和釙獲得1911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連續兩次榮獲科學上最高獎賞的女科學家。
湯姆遜提出了第一個原子結構模型即“正電云”原子模型,俗稱“西瓜模型”。
公元1899年
貝克勒爾等人發現射線在磁場中發生了偏轉現象。同年,新西蘭出生的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區分了前兩種不同輻射,分別叫做“α射線”和“β射線”,并指出β射線和陰極射線一樣也是帶負電的電子流。
俄國物理學家列別捷夫發現了光對固體的壓力并進行了測量。
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從一些毫無放射性的普通金屬受到紫外線照射時能放出電子的現象中發現了“光電效應”。
公元1900年
貝克勒爾從β粒子流的研究中發現它的質量和電荷都與電子相同。
盧瑟福等從射線的研究中又辨認了第三種射線為“γ射線”。
盧瑟福第一次測量了放射性的周期并引入了“放射性常數”這一術語。
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在12月17日柏林科學院物理學會的一次會議上,提出熱輻射公式中的量子假設。后因為闡明光量子理論而獲得1918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公元1901年佩蘭提出了關于原子行星結構的第一個假設。
公元1902年
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和其合作者索第開始對鈾的α放射性進行系統研究,發現了放射性遞減的數學規律,到1907年從中找到了一連串放射性元素,建立了鈾放射系,為此盧瑟福獲得了19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法國化學家德馬爾賽測定了鐳的光譜線。
開始了在X或γ射線輻照下液態絕緣體的導電性研究。
居里夫婦發現了自然界放射性物質都有放射性現象,指出了放射能的強度,并從數噸瀝青鈾礦中提煉得0.1克氯化鐳。
公元1904年先后加入瑞士和美國籍的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首先提出“光子”概念,光子具有動量和質量,從而確立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公元1905年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了“狹義相對論”以及質能關系式E=mc²;同年他又提出了光電效應定律,并在1907年發表了熱容量的量子論,1916年創立廣義相對論。由于他對數學物理的杰出貢獻和闡明光電效應規律而獲得192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公元1906年盧瑟福開始研究大質量亞原子粒子α穿過物質時的現象,弄清了α粒子的本質為以后發現原子核進行了準備。
公元1907年
發現鉀有放射性。
開始對特征X射線進行研究。
公元1908年
德國物理學家布赫雷爾用實驗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
德國物理學家蓋革和盧瑟福用圓柱形計數器對α粒子進行測量。
公元1910年
精確地測定阿伏加德羅常數。
奧地利物理學家赫斯等證明“宇宙射線”來源于地球外的外層空間,他也因此和發現正電子的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一起獲得193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公元1911年
盧瑟福把α粒子大角度散射實驗結果公諸于世,第一次計算了原子行星結構,確定了原子中有“核”存在,從而建立了“有核原子模型”或稱“行星模型”。
蘇格蘭物理學家威爾遜發明云霧膨脹室,可用來跟蹤和測量離子軌跡,他也因此和康普頓一起獲得192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索第提出同位素概念,后被湯姆遜進一步補充。索第因研究放射性物質和同位素獲得1921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英國物理學家巴克拉測得了各種原子所固有的“特征x射線”,他也因此獲得191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公元1912年
湯姆遜建成了第一臺能夠分離同位素的儀器(后被稱為“質譜儀”),并用來研究、分離氖的兩種同位素氖-20和氖-22。
德國科學家勞厄發現X射線在晶體中產生衍射,他也因此獲得191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公元1913年
蓋革制成了針狀計數器。
丹麥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玻爾提出原子結構的量子化軌道理論,并對氫原子進行計算。他也因此獲得1922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英國物理學家莫塞萊利用特征x射線在晶體上的反射特性,準確地測定了其波長。由此可將各種元素按照特征x射線的波長順序進行排列,得出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使核電荷數和原子序數等同了起來。
盧瑟福提出原子內部隱藏著巨大能量。
公元1914年
盧瑟福把氫原子核叫做“質子”。
考塞耳奠定量子化學基礎。
公元1916年原子內的電子沿著橢圓軌道運動。
公元1919年
盧瑟福首次實現人工核反應,用α粒子轟擊氮核結果打出了質子。
英國物理學家阿斯頓制成了第—臺高效能質譜儀,并用來精確測定同位素質量。
公元1920年
測量分子運動速度。
盧瑟福提出在原子核的狹小范圍內,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由于相互吸引而緊密結合成一體,可看成是一個單獨粒子。
公元1921年美國化學家哈金斯把質子-電子復合體看成是電中性的,并將它命名為“中子”。
公元1923年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從光量子和電子的碰撞實驗中,發現從原子反射回來的X射線的康普頓效應,并因此與威爾遜一起獲得192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一效應也被中國物理學家吳有訓所發現,故也稱為康普頓-吳有訓效應。
公元1924年
奧地利物理學家泡利提出一種排斥原理,稱為“泡利不相容原理”,認為質子和電子都繞自身軸線旋轉。這種自旋方向可以有兩種相反的方向,即在一個原子中不能有兩個或更多的電子處在完全相同的狀態。為此他在194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首先提出波動力學,建立了物質波概念。他因發現電子的波動性而獲得192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公元1925年德國物理學家海森伯創立量子力學(矩陣力學),這是一種強調可觀察量的不連續性的新量子論。海森伯還在1927年發現了測不準原理,首先創造基本粒子中的同位旋觀念,他也因此獲得了1932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公元1926年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創立量子力學(波動力學)的基本方程,這是一種強調物質波動性的新量子論,即把電子看成所謂電子云。為此,他與狄拉克共同獲得1933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公元1928年
俄國出生的美國物理學家蓋莫夫提出用質子代替α粒子作為轟擊粒子。
蓋革等制造了正比計數器。
美國和前蘇聯都成功地進行了電子衍射實驗。
制成蓋革-彌勒計數器。蓋革用金屬針作為集電極,而彌勒建議用一橫穿整個圓筒的金屬絲代替尖針,可使計數器工作時更穩定。
公元1929年
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從電子性質的數學處理方法中提出了“反粒子”概念,并得出相對論波動方程,亦稱狄拉克方程。為此他與薛定諤共同獲得1933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英國物理學家考克饒夫和瓦爾頓制造成功第一臺“粒子加速器”,被叫做“靜電加速器”。它實際上是一個高壓倍壓裝置,通常被稱為高壓倍加器。為此他們獲得了195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公元1930年
美國天文學家拉塞爾指出有跡象表明太陽能是由氫的熱核反應所形成。德國物理學家烏特曼等人也發現了這一現象。
德國物理學家博特和貝克爾開始用α粒子去轟擊輕金屬鈹的實驗。
泡利提出中微子假設,并在12月4日給某同事的信中指明存在中微子。1934年泡利與費密正式提出中微子理論,25年后被證實。
公元1931年
美國物理學家勞倫斯設計制成第一臺“回旋加速器”。為此他獲得了193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物理學家范德格喇夫建成第一臺靜電加速器,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考克饒夫和瓦爾頓利用他們的加速器人工加速質子轟擊鋰-7,原子核使它發生了分裂,這是第一個由人造轟擊粒子引起的核反應。
公元1932年
美國化學家尤里發現氘(D),亦稱重氫,并因此獲得1934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法國物理學家約里奧·居里夫婦重復了博特和貝克爾用α粒子轟擊鈹的實驗,他們得到了相同的結果,但未能發現中子。
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從α粒子轟擊鈹的核反應過程中發現了“中子”,他為此獲得1935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在研究宇宙射線對鉛板的沖擊中發現了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他為此與澳大利亞物理學家赫斯共同獲得193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物理學家海森伯在發現中子后不久立即提出原子核的中子-質子模型。
公元1934年
法國物理學家約里奧·居里夫婦在用α粒子轟擊輕元素的核反應實驗過程中,發現了第一個人工放射性核素,并證實了正電子的存在。他們因此獲得了1935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查德威克終于弄清了中子比質子更重。
后來加入美國籍的意大利物理學家費密首先提出了b衰變的理論。他首先實現了中子慢化,并發現慢中子與核產生核反應的優點。同年他首先用慢中子轟擊鈾,想獲得超鈾元素。
盧瑟福與澳大利亞物理學家奧利芬特、奧地利化學家哈爾特克一起,氘-氘反應中制得了氚(氫的第三個同位素)。
美國物理學家貝內特提出“收縮效應”,用以解釋等離子體受磁場約束的現象。
公元1935年
加拿大出生的美國物理學家登普斯特發現鈾中有0.7%的鈾原子屬于一種較輕的同位素鈾-235。
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在核相互作用中提出了交換粒子的學說,建立了介子理論,并因此獲得了194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費密發現了超鈾元素的存在。
美國物理學家奧本海默提出加速氘核作為產生核反應的轟擊粒子的設想。
公元1936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和內德邁耶從宇宙射線的研究中探測到一種中等質量數的粒子,稱之為“μ子”。
公元1937年在美國勞倫斯實驗室中,與費密一同工作的意大利物理學家西格雷用中子轟擊鉬,結果發現了43號元素锝。
公元1938年
美國物理學家拉比發現磁共振原理,并因此獲得194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德國出生的美國物理學家貝特和德國天文學家魏扎克分別獨立地得出在太陽上可能產生的H-H和C-N循環的聚合反應,并證明靠氫的聚變來維持太陽能是不成問題的。
德國物理化學家哈恩和施特拉斯曼在研究中子與鈾核作用所形成的各種放射性元素的分析中發現了鈾核的裂變現象。哈恩為此獲得了1944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公元1939年
哈恩早先的長期合作者-奧地利物理學家梅特涅和她的侄子弗里施在丹麥哥本哈根寫出了第一篇發現鈾核裂變的論文,并在1月發表。當時美國生物學家阿諾德建議把鈾核分裂成兩半的現象仿照活細胞的分裂現象稱做“裂變”。
約里奧·居里等提出鈾核裂變鏈式反應的可能性,并取得為獲得原子能而建造原子堆的專利權。
格蘭特發現釷核裂變。
法國物理學家佩蘭的兒子F·佩蘭提出了“臨界質量”的概念。
8月2日,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政府早日對核武器的研究加以關注。
美國物理學家麥克米倫和艾貝爾森在用慢中子轟擊鈾的實驗中鑒別出了93號元素镎,并因此與另一位美國物理學家西博格一起獲得1951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公元1940年
在裂變發現后,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設置原子能機構,開始進行原子能實驗。
前蘇聯科學家哈利頓和捷利多維奇指出了維持鈾核裂變鏈式反應的條件,同年前蘇聯科學院作了世界上第一次鈾核裂變鏈式反應的試驗。
公元1941年從镎的放射性衰變產物中辨認了具有微弱放射性的94號元素钚,實際上美國物理學家西博格在1940年就證實了钚的存在,并因此與麥克米倫一起獲得1951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前蘇聯物理學家弗遼羅夫和彼得夏克發現了鈾核的“自發裂變”現象。
公元1942年
12月2日,費米等科學家在芝加哥大學球場看臺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應堆(CP-1芝加哥1號堆),用天然鈾作該裂變燃料,石墨作慢化劑。
美國軍方接管了原子能研究的各項工作,擬訂了“曼哈頓工程”計劃,由奧本海默教授全面負責領導工作。
西博格等人在實驗室里制成鈾-233。
公元1943年
美國建造第一個核武器研制中心—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開始研制原子彈。
1943~1944年美國建成第一座生產钚的工廠—漢福特制钚工廠。
1943~1945年美國建成第一座鈾-235分離工廠—橡樹嶺氣體擴散工廠。
公元1944年費密算出在地球上實現熱核反應的條件。氚和氘的聚變點火溫度為五千萬度,氘和氘的點火溫度則高達四億度。而為了實現氫和氫聚變,溫度更高,為十億度以上。同樣的氫核聚變反應在太陽上只要一千五百萬度。
公元1945年
發現原子序數95號元素镅和96號元素鋦。
建成250兆電子伏電子回旋加速器。
7月16日凌晨5時半,在美國的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沙漠附近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內爆型钚239原子彈。同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在日本廣島投下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和在長崎投下了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死傷和平居民幾十萬人。
公元1946年
1月26日,在聯合國由蘇、美、英、法和加拿大五國代表組成有關原子能問題委員會。前蘇聯提出了關于立刻完全禁止使用原子武器的建議。
建成了放大倍數高達16萬倍的電子顯微鏡。
中國物理學家錢三強和何澤慧應用核乳膠觀測了鈾核的三分裂現象。
根據契林科夫效應制成計數器。
美國國會通過原子能法(麥克馬洪法),據此美國可獨占戰時美、英、加三國研制原子彈的秘密。
6月,前蘇聯開始建立鈾工業,并開始建造分離鈾-235的氣體擴散工廠。
公元1947年
英國物理學家鮑威爾從宇宙射線發現了“π介子”,并為此獲得195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前蘇聯第一座石墨金屬天然鈾反應堆投入運行。
美國物理學家利比證明自然界中存在放射性碳-14,并利用它進行年代測定。他也因此獲得1960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8月英國第一座低功率石墨實驗性反應堆(GLEEP)投入運行。
前蘇聯在烏拉爾建造生產钚的反應堆。
11月6日,前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宣布“原子彈的秘密早就不存在了”。
公元1948年
12月15日,由約里奧·居里主持建成法國第一座天然鈾重水慢化的核反應堆“左亞”ZOE,繼前蘇聯之后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
人工生產π介子獲得成功。
公元1949年前蘇聯成功地進行了第一次原子彈爆炸試驗。
公元1950年
1月31日,美國宣布已開始制造氫彈。
英國第一個生產钚的反應堆投入運行。
3月,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常設委員會在斯德哥爾摩開會,通過了禁止原子武器并建立嚴格國際監督的宣言。全世界展開了反對使用原子武器的運動。
公元1951年
英國物理學家韋爾為了最終實現聚變點火,首次作了利用收縮效應來約束等離子體的嘗試。
美國物理學家小施皮策提出利用扭成“8”字形的容器進行聚變反應有好處。后來制成的這種裝置叫做“仿星器”。
8月,美國在愛達荷州的阿爾科建成了第一座增殖反應堆,并于同年12月20日第一次發出了由核能產生的電力。
10月6日,前蘇聯又進行了一次原子彈爆炸試驗。
公元1952年
美國在布魯克海文建成了第一個快中子反應堆。
10月,英國首次進行原子彈(钚)爆炸試驗。
11月1日,美國在馬紹爾群島進行了第一次氫彈裝置爆炸試驗,所用的裝料是液態氘和氚,整個裝置重達65噸。
公元1953年
8月8日,前蘇聯政府首腦馬林科夫宣布:美國在氫彈生產方面已不再是壟斷者。
8月20日,前蘇聯政府公報宣布在8月12日爆炸了第一顆氫彈。同年9月18日塔斯社又報導了關于幾種新型原子彈的試驗。
英國采用氣體擴散法的卡彭赫斯特鈾-235分離工廠正式投產。
美國物理學家格拉塞發明了用以研究亞原子粒子的氣泡室,為此獲得196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公元1954年
3月1日,美國在比基尼島正式爆炸了第一顆氫彈。
6月27日,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發電站在前蘇聯建成發電,電功率為5000千瓦。
利用裂變產物的放射能制成重量很輕的“核電池”;也有不用裂變產物而用钚-238,這種核電池已被用來為人造衛星長期提供動力。
3、4月間美國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進行了數次威力巨大的氫彈試驗,致使附近居民和日本漁民遭受重大災難。
9月,前蘇聯宣布試驗了一種有助于解決防御原子進攻的新型原子武器。
美國建造的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下水服役。
公元1955年
法國開始研究氣體擴散法和建造與產钚堆有關的分離工廠。
1月19日,世界和平理事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全世界人民書,號召反對原子戰爭,銷毀存儲的全部原子武器。并發動大規模的簽名運動,獲得了世界各國各階層人民的廣泛支持和擁護。
前蘇聯宣布幫助包括我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民主德國等國建立研究原子能的科學實驗中心。接著于3、4月間在莫斯科簽訂了在1955~1956年間完成實驗性反應堆和回旋加速器設計工作的協定。
由于前蘇聯的建議,在日內瓦舉行了第一次和平利用原子能國際會議。與會科學家交流了經驗和成果,前蘇聯公開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發電站的結構。
在美國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亞大學建造了一臺6GeV高能質子同步穩相加速器,又叫做“貝伐特朗”,意思是京電子伏級加速器。
公元1956年
锝的發現者意大利物理學家西格雷(當時已移居美國)和美國物理學家錢伯林等人利用“貝伐特朗”發現了“反質子”,為此共同獲得195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意大利出生的美國物理學家皮奇奧尼及其合作者報導發現”反中子”。
英國利用卡彭赫斯特鈾-235分離廠開始生產軍用高濃鈾年產高濃鈾0.7噸。
英國第一座天然鈾石墨氣冷堆卡爾德豪爾核電站投入運行。
美國政府建成了希平港1號壓水堆核電站,發電容量為6萬千瓦。
前蘇聯把核動力應用到交通運輸方面,第一艘原子能破冰船設計成功;第一架原子能飛機進入地面試驗和飛行試驗階段;第一輛原子能機車的初步設計已經提出。
美籍中國理論物理學家李政道和楊振寧發現β放射性中粒子的宇稱不守恒性,推翻了宇稱守恒定律;而美籍中國物理學家吳健雄在實驗上對此偉大發現進行了驗證。由于李政道和楊振寧發現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恒和基本粒子理論的研究成果而共同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美國薩凡納河反應堆附近,由美國物理學家萊因斯和科恩觀測到中微子。
5月,英國成功地進行了首次氫彈試驗。
12月5日,前蘇聯建成了第一艘“列寧”號原子破冰船在列寧格勒下水,其排水量16000噸,主發動機功率44000馬力。
公元1957年英國物理學家勞遜在研究輕核聚變反應的條件時,發現除了高溫還需保持一定時間,并提出了著名的“勞遜判據”。
公元1958年德國物理學家穆斯鮑爾首次完成了對核激發能級寬度的直接測量,發現了原子核中γ射線的無反沖共振吸收,他也因此與美國物理學家霍夫施塔特共同獲得1961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公元1959年利用閃爍計數器的雙閃爍證實了中微子的存在。
公元1960年
2月13日,法國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裝置。
美國在布魯克海文建造了質子能量為33GeV的交變磁場梯度同步加速器。
美國物理學家阿爾瓦雷斯發現了某種核子態γ共振,他由于對基本粒子物理學的貢獻獲得1968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法國動工建造第一座年產1.5噸鈾-235的氣體擴散工廠。
公元1961年
歐洲原子核研究委員會建造了質子能量為28.5GeV的交變磁場梯度的同步加速器。
美國物理學家蓋爾-曼等通過SU(3)對稱性理論,對基本粒子進行分類。他也因此獲得了196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公元1962年
3月,美國第一艘核商船“薩凡納”號下水航行。
云母片固態徑跡探測器開始應用。
布魯克海文實驗室首先研究γ中微子。
公元1963年蓋爾·曼提出夸克假設。
公元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穎原子彈(鈾-235)爆炸成功。
公元1965年美國物理學家萊德曼和他的合作者合成了由一個反質子和一個反中于所構成的復合體,這就是“反氘核”,亦稱反氫-2原子核。
公元1966年中國北京基本粒子理論組在北京物理討論會上報告了層子模型。
公元1967年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斯坦福特大學建成了長3公里能量為20Gev的電子直線加速器。
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公元1968年前蘇聯建成交變磁場梯度強聚焦質子同步加速器,能量為70GeV。
公元1969年前蘇聯使用“托卡馬克三號”裝置將密度相當于空氣百萬分之一的氫-2在幾千萬度的溫度下保持了百分之一秒,進行受控聚變反應試驗。
公元1974年11月,美國物理學家里克特在斯坦福和美籍中國物理學家丁肇中在布魯克海文各自獨立地發現了J粒子(也稱為Ψ粒子)。為此這兩位物理學家共同獲得1976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上一篇:德謨克利特原子原理研究論文
- 下一篇:慣性力學與科學體系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