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融合方法
時間:2022-06-14 09:34:17
導語: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融合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語文是培養學生語言文化,奠定基礎的一門學科,近些年來,隨著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學校也開始重視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學,巧妙的滲透傳統文化,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隨著教育領域的不斷改革,對學生全面發展的期望也越來越高。教師可以將傳統文化和語文教學進行有機的融合,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并將其和語文知識相聯系,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具體應用,肩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融合教學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傳統文化,挖掘傳統文化的英雄人物、歷史名著、神話故事、經典古詩文等,將其中的經典內容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滲透,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中的精神和內涵,豐富學生的語文文化內涵。因此教師應當提高對傳統文化滲透的重視程度,進行語文教學和傳統文化的融合教學,通過國學經典、教材內容、傳統節日、背景資料等滲透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帶來全新的體驗。
一、挖掘教材內容中的傳統文化
語文教材內容中包含了眾多傳統文化,教師在進行融合教學時,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根據其特點選擇恰當的傳統文化知識進行滲透。教師可以從文章內容、文字運用等多種角度出發,滲透傳統文化,構建高效的課堂。例如在學習《登鸛雀樓》《望廬山瀑布》古詩兩首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析古詩,認識到古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登鸛雀樓》中詩人用所見之景表達了自己的胸襟抱負,詩人所用語言樸實簡潔,但是卻將萬里山河的形象高度的概括出來。在分析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受古詩中景色所烘托的氛圍,掌握古詩中文字的妙用。將《望廬山瀑布》與《登鸛雀樓》進行比較,其更加注重山河景色的描寫,“飛流直下”“落九天”的描寫極為生動形象。教師帶領學生分析古詩特點,掌握古詩中所蘊含的古代文化,深入挖掘寫景詩中的內涵,并學會古詩中常用的幾種表達手法,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
二、在閱讀教學中開展國學經典誦讀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國學經典內容,加入到閱讀活動中,成立專門的興趣小組,并針對閱讀內容開展主題交流活動,學生主動參與到其中,通過閱讀引發學生思考,能夠在交流中產生新的想法,深入理解傳統文化,感受國學經典的魅力。例如在閱讀課堂中,教師可以選擇《詩經》《千字文》《論語》等相關的國學經典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上半節課進行自由閱讀,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受國學經典中的句式結構、文章特點等,并標記出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點。下半節課的時間可以成立閱讀興趣小組,針對閱讀內容進行溝通討論,引導學生搜集相關的資料,彌補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缺失。通過長時間的閱讀積累,學生擁有了一定的傳統文化基礎,并且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的由來、組成以及重要性,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積極配合教師開展傳統文化的學習活動,在閱讀中能夠挖掘文章中的傳統文化,不斷地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逐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滲透和傳統文化相關的背景資料
背景資料的滲透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高效吸收語文知識,做好文章的分析閱讀工作,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選擇和傳統文化相關的背景資料,便于學生理解學習內容,認識到傳統文化的本質和特點。例如在學習《曹沖稱象》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關于課文時期的歷史背景,學生也可以分享自己對該段歷史掌握的相關知識,教師結合一些視頻內容更易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能夠積極參與到文章的分析閱讀中,提高學習效率。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滲透相關的歷史故事或神話故事,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例如在學習《夏日絕句》時,古詩中提到:“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李清照所處的歷史時期以及項羽自刎的故事,引導學生分析古詩,掌握古詩創作的背景古詩,當時南宋岌岌可危,李清照的丈夫卻帶著李清照逃亡,李清照憤憤然作出本首詩,既是諷刺丈夫的行為,又是諷刺當權者的懦弱行徑。
四、利用傳統節日滲透傳統文化
教師在滲透傳統文化時,可以將傳統節日進行拓展,為學生介紹傳統節日的由來,或者尋找相關的古詩文章等,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豐富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了解更多的文化內容。例如在學習《乞巧》這一首古詩時,教師詢問學生是否知道乞巧節呢?在《元日》一詩中,主要講述了關于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提到了“爆竹”“屠蘇”“新桃”“舊符”等春節所需的特征,教師可以借助古詩中所提到的元素為學生講述春節的由來。例如桃符是用來辟邪。在課堂中以講故事的形式為學生滲透傳統文化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具體應用,拓寬傳統文化的學習范圍,增加學生的文化積淀。學生能夠自覺的學習古詩詞,并學會分析古詩詞中的傳統文化。
五、開展傳統文化口語交際活動
開展傳統文化口語交際活動,營造一個良好的交際環境,小學生在這一環境中,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交流,表達自己對傳統文化的想法,建立學習傳統文化的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將傳統文化口語交際活動的主題設置為“我們身邊的傳統文化”,要求小學生在課下搜集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元素,可以是服飾、裝飾、節日、建筑等,做好記錄和積累,然后將其帶入課堂中進行分享。有的學生發現當地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通過在網上查閱資料,詢問父母,得知這建筑是明朝的一處大官所建的住處,現在已經成為一處園林景點。學生在網絡上搜索這一古建筑的建設背景,建筑特色等,在課堂中,學生特意拿出了打印的古建筑圖片,向同學、教師介紹這一處古建筑的由來,所居住的官員的背景,以及自己收集到的古建筑文化特色在其中體現了幾處等,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表揚和鼓勵,激發其他學生的好勝心,紛紛展示自己搜集的傳統文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隨時提出問題,共同探索尋找問題的答案,營造良好的口語交際氛圍,充分體現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
六、將傳統文化融入寫作教學中
寫作教學培養學生運用文字的能力,它能夠有效地體現學生近期閱讀理解、文字運用的學習情況,同時又體現了學生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寫作教學融入傳統文化的教學,寫作教學的過程,帶領學生體會傳統文化在文章中的滲透,使得學生學會運用傳統文化知識進行創作。例如,教師可以將閱讀和寫作有效結合,在開展記敘文的寫作之前,帶領學生閱讀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事跡,詢問學生的讀后感。有的學生表示,孔子當初拜訪老子時,兩人都是大文學家,孔子一直保持謙遜的態度,老子也早早等待孔子的到來,告訴我們為人要謙遜,尤其是在求學時,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教師引導學生用思維導圖將自己的想法羅列出來,引導學生寫一篇讀后感,將剛才閱讀的傳統文化的內容、文化內涵等充分體現出來。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構建了自己的寫作框架,但是他們并不知道如何滲透傳統文化的內涵。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析孔子《論語》中的一些內容,可以發現,他在寫之前經常會引用一些事例,這樣不僅有說服力,還升華了整段內容。教師引導學生借鑒孔子的這一寫作手法,將傳統文化和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利用一些案例驗證,充分體現傳統文化的內涵。學生不僅掌握了一種寫作技巧,同時還能學會應用傳統文化豐富文章內容,升華文章的內涵,提高文章的可讀性。總之,在小學語文中滲透傳統文化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傳統節日拓展、背景資料滲透等,引導學生全面認識傳統文化,豐富語文知識積累,也可以通過閱讀、口語交際、寫作等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學會挖掘和積累傳統文化,為今后的學習做好充足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夏燕.淺談傳統文化教育與語文教學的有機融合[J].讀與寫,2019,16(2):62.
[2]丁曉雪.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學園,2015(4):130.
[3]吳春瑩.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J].語文課內外,2019(21):72,75.
作者:白麗花 單位: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東洞學校
- 上一篇:茶文化在城市文化軟實力的作用
- 下一篇:電子商務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現狀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