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微環境下移動網絡論文
時間:2022-08-01 04:20:20
導語:雙微環境下移動網絡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雙微”對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的影響
(一)“雙微”環境下的移動網絡公共領域
2009年,中國門戶網站新浪網推出“新浪微博”內測版,微博作為一種新媒體正式進入我國網民的視野。其后新浪微博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而迅速發展,注冊用戶呈井噴式增長,逐漸趨近中國網民總數。微博以其強大的傳播效應、社交屬性與媒體屬性,成為中國活躍度最高的社交媒體。截至2014年3月份,新浪微博月活躍用戶1.438億,日活躍用戶6600萬,它已于2014年4月17日在美國上市,成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體。如今,微博上的輿論已成為社會輿情的風向標,對我國公共事件的進程和政府決策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2011年,微信的悄然亮相打破了移動互聯網的平靜,也打破了屬于微博時代的網絡狂歡。最初的微信作為一款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即時通信軟件,并不被人看好。但隨著微信基本功能的完善與微信公眾平臺等一系列新功能的推出,微信獲得了驚人的成長,僅用了14個月的時間,注冊用戶就超過了一億。2013年7月,微信的注冊用戶已超過五億。如今,微信已經取代了短信,成為我國民眾互相溝通交流的最流行的社交通信工具,另外,微信經過不斷地更新,已經兼具了強大的信息屬性、媒體屬性和生活屬性,獲得了移動互聯網入口的微信正朝著打造移動互聯網生態系統的目標穩步地進化著。按照媒介環境學派的看法,我們生活的環境有兩個:自然環境和媒介環境。無疑,當前以微博與微信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媒介已經深深地改變了我國大眾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中國的網絡媒介環境正處在深受微信與微博共同影響的“雙微”環境中,可以說,每個人都擁有了流動的實時發表平臺,每個人都成為了表達意見的主體,隨時參與公共事務討論。越來越多的公眾開始成為話題事件的參與者、制造者、引導者,不斷地推動新聞議題的產生,不斷地改變著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移動互聯網在中國的迅猛發展,進一步加強了民眾之間的聯系與集體行動。不同階層都可以隨時隨地在移動網絡平臺上交換意見,不同人群都可以隨時隨地對國家政治與社會事務參與討論,傳統網絡公共領域在移動互聯網平臺上得到了延伸,移動網絡公共領域開始形成。社會民眾愿意隨時關注一些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與現實生活相關的政治與社會議題,并第一時間通過轉發或評論參與到其中,形成輿論熱點的一部分,不斷擴大事件影響范圍,推動新聞議題的產生,并最終影響到政府的決策與社會議題的發展進程。如果說傳統網絡公共領域使人們參與公共事務的空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那么移動網絡公共領域因其媒介平臺的便攜性與實時性,致使我國民眾的公共空間在時間與空間范圍上再次得到延伸,并成為當前我國民眾表達觀點與參與政治民主的重要途徑。
“雙微”的出現,不僅拓寬了公民話語表達的渠道,搭建了實時公開討論的平臺,加深了公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程度,更為民眾意識的培育、民主精神的啟蒙提供了新的可能。以微博為例,微博以其自由、平等、開放、及時、交互等特質,使人人都有了發言權,為公民提供了政治參與的新途徑,政治參與變得不再是遙不可及的事。鄧飛的“免費午餐”公益計劃,就是充分利用了微博這個自媒體平臺,線上積極呼吁引起全社會關注,輔以線下實施,全程公開透明,使該公益計劃得到良性快速發展,影響力甚遠。公眾在微博上對該“免費午餐”計劃展開充分討論,并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最終影響到了現實的政治運作,政府開始進行跟進,決定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微博的這些特性不僅可以使公眾參與到社會生活和公共事務的討論,更能使民眾個人的輿論匯集起來形成輿論合力,造成強大的社會影響力,最終可以影響政府政治運作并影響社會進程。如今,微博構建的移動網絡公共領域不僅成為社會動員和社會批判的強大武器,更成為民眾政治參與與政府政策改良的新平臺。而微信的出現,彌補了微博自媒體中人際關系較弱的劣勢,這種強關系社交讓微信充分掌握了移動端的用戶入口。另外,微信公眾賬號的開放和功能附加還給微信帶來了強大的信息屬性與媒體屬性。微信除了具有微博的一些特性外,還擁有其特有的功能,在言論表達和信息傳遞上優勢明顯。微信的粉絲質量更高,通常是自己比較親密的好友,且信息流動也僅限于好友之間,因此受眾更具針對性,信息指向性明顯,用戶一般不會對內容反感,且對信息的接受度較強,易引發高效率的討論。另外,微信上的討論形式多種多樣,不僅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語音甚至視頻進行對話,還可以在公共平臺賬號及朋友圈發表看法,引發較大范圍的討論。因此微信構建的移動互聯網平臺大大豐富了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的傳播形式和傳播內容,其公共話語影響力更強、對話討論機制更加高效、社會輿論引導更加集中。根據哈貝馬斯的觀點,公共領域強調三個核心因素:公眾;普遍利益上形成的公共輿論;討論的理性、批判性與平等性。基于這一界定,“雙微”平臺具有典型的公共性特征:它要求整個空間向公眾開放,公眾可以基于交流和辯論對社會公共事務發表觀點,進而維護公眾的利益。另外,“雙微”平臺對普遍利益的關注和對政治權利監督的推崇與公共領域的核心內涵存在一定程度的暗合,同時,“雙微”平臺提供了新而廣的平臺,民眾的輿論表達影響力加大,信息傳播扁平化、集中化、實時化、高效化、貼近生活,形成了移動網絡公共領域新形態,對于進一步推進中國政治參與與政治表達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雙微”環境下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的失范
失范(anomie)概念由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提出,主要指個人行為調節缺少規范而導致混亂無序的社會現象。美國社會學家默頓進一步發展了失范理論,他從社會結構失范來研究個體行為失范,認為失范是文化結構和社會結構在個體身上呈現的緊張狀態。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學者開始重視研究這一概念,并對這一概念進行了自己的闡釋。多數學者認為,失范是指社會群體或個體偏離或違反社會規范的活動或行為。“雙微”平臺構成的網絡公共領域是一個復雜的領域,其中充斥了整個中國社會的眾生相,當然也產生了不少失范的行為。哈貝馬斯所說的理想的公共領域是建立在主動參與與理性對話的基礎上的,是民主化決策的主要依據。而從公共領域三個核心要素為切入點,與“雙微”環境下的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的特性做比較,雖然公眾與公共輿論已經顯現出來,但討論的理性、批判性與平等性顯然并不具備。此外“雙微”環境下的移動網絡公共領域還存在著碎片化、同質化信息表達、謠言泛濫、缺少法律保護等現象,因此未能達到公共領域理想狀態。此外,從近期的一些熱點事件的形成發展過程來看,不管是馬航370事件中微博與微信上充斥著的虛假信息與言論暴力,還是文章出軌事件中網民對當事人的謾罵和對娛樂事件的過度關注,都可以看出移動網絡公共領域中的失范現象在現階段還相當嚴重。它不僅妨礙了個人與組織的權益,也對整個移動網絡空間的健康運行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移動網絡公共領域失范已經成為當今網絡世界無法回避且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在“雙微”環境下移動網絡公共領域失范的成因探析
(一)移動網絡管理制度的缺陷對公共性的制約
當今的中國仍處于社會轉型期,面臨著結構性風險與相關制度規則不完善等矛盾。我們不難發現,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發生的大多數失范行為都與相關網絡管理制度的缺失密不可分,尤其是在以“雙微”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平臺上,對其失范行為缺乏及時的制度支撐以及有效的監管,無疑是目前移動網絡公共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特別是現在社會矛盾日益凸顯,一些民眾利用門檻較低的“雙微”來表達自己的訴求,民眾發泄的不滿很容易在移動互聯網上被疊加放大,產生蝴蝶效應引起群體失范。如果缺少強制性約束或者缺乏“合法”的管制,很容易火上澆油,引發更大的極化現象。因此,把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納入制度性渠道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移動網絡公共領域失范現象常態化,輿論的公共性才會充分顯現出其合理性與輿論的有效性。
(二)“雙微”媒介信息傳播特征導致輿論的“斷頭”現象
“雙微”在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內容的豐富性上,是傳統媒體無法企及的,但“雙微”平臺中的信息,較傳統媒體而言顯得支離破碎,并且缺乏深度。微博提倡信息的碎片化生產,追求時效性、簡捷性,在140個字符的限制下,內容很容易出現背景缺失或者表達不清,難以形成明確且完整的話題,難以形成討論的興趣點,不利于展開思辨性的話題討論。且“雙微”平臺上話題展開與轉換的速度驚人,經常在缺少結果和后續的情況下就淹沒在海量的網絡信息當中。某一網絡事件發生后,民眾快速聚集起來開始展開討論并推動新聞議題的產生。而一旦有新的事件發生后,民眾又快速地撤出,紛紛向最新的事件轉移,之前的熱點成為“斷頭”新聞。這樣快餐式的信息關注,缺乏公共性,難以形成有效而又深入的話題討論,公眾議題也就無法得到解決,民眾也就不能對社會事件進行更加深刻的批判。
(三)“雙微”媒介信息泛濫導致受眾喪失主動
“雙微”平臺上信息接收成本很低,且繁冗信息過多容易造成公眾無法深入閱讀。另外微博推崇名人戰略,明星、名人、企業家被平臺資源推薦關注、娛樂八卦話題經常成為最熱門話題,民眾過多接收娛樂信息,嚴重影響民眾對公共性信息的關注。微信也存在著大量泛娛樂化和生活化信息,容易導致公眾注意力的分散,并且由于微信圈子所要求的人際關系緊密性很強,朋友互相分享的信息很容易出現同質化現象,無法挖掘出真正有價值的話題。“雙微”環境下,作為信息被動接受者的民眾很容易喪失主動精神,大多數純粹是閱讀、接收信息,缺乏思辨與批判,不愿意也不可能深入獨立的思考,民眾在移動網絡公共領域中的探討與辯論也就容易失去自我,缺乏正確的批判性。在文章出軌等一系列娛樂事件中,民眾對八卦娛樂的過度關注導致“雙微”平臺上有價值的事件討論被娛樂信息淹沒,并且民眾在對娛樂事件本身的討論中也出現了大量的語言暴力,網絡空間上所呈現的全民狂歡與全民參與的態勢值得人們的警惕,正如尼爾•波斯曼所說的“娛樂至死”一樣,信息、媒介日益娛樂化、圈子化、泛濫化,對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的構建產生嚴重的沖蝕。
(四)“雙微”面臨謠言泛濫與群體極化問題
在“雙微”環境下,民眾面臨的最大問題不是能否獲得足夠多的信息,而是能否獲得足夠真實的信息。移動網絡公共領域里經常充斥著謠言,主要是信息者沒有受到正規新聞訓練,也不懂相關政策法規,其在信息的過程中“把關”機制出現缺失,“議程設置”等規范化行為也受到沖擊,個人信息與討論完全處于一種自由無限制的流通狀態。“雙微”本身的特性也成為謠言與極化現象泛濫的原因,由于微博對身份識別的要求較低,不能完全保證注冊用戶的真實性,另外大量短時消息一旦發出,短時間內并不能核實其真實性。個別網絡推手為了私利不顧法律秩序,肆意造謠傳謠,謠言惑眾,擾亂大眾視聽,使微博上“真相”缺位,謠言泛濫。與微博相比,微信中傳播的謠言更要引起我們足夠的注意,微信朋友圈因其自身特有的強關系優勢,使其謠言的傳播更具影響力,更易獲取公眾的信任。而且,微信的公眾平臺如果發送一條未經證實的敏感新聞,很容易獲得大范圍瞬時傳播,再加上跨平臺的發酵,造成的謠言與網絡極化效應危害性更大,治理難度也會更高。例如馬航370事件中,在遲遲未能找到飛機下落的情況下,微博上出現了大量關于明確馬航飛機下落的未經證實的新聞,而微信平臺上也有大量針對馬航事件的虛假信息在朋友圈里傳播,一時間謠言四起,人聲嘈雜。另外,由于“雙微”的部分匿名性,個人文化程度與價值觀的差異,“雙微”平臺上群體極化現象也相當嚴重。
三、對于移動網絡公共領域失范現象的治理對策
(一)完善移動互聯網管理制度與移動網絡監督機制
“雙微”環境下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的各種失范現象,與相關法律制度缺失和移動網絡監督不健全密切相關。雖然我國現在已經頒布了一些與移動互聯網相關的法律,但這對于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的健康發展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政府相關部門要認真分析當前移動網絡公共領域出現的種種失范現象的成因,針對移動互聯網媒介的特性,繼續修訂與完善相應的移動互聯網管理制度,在合法的基礎上加強對移動網絡公共領域輿論平臺的監管,聯合相關運營商,嚴懲破壞移動網絡公共輿論秩序以及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參與主體,并形成政府主導、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參與的預警、控制和防范體系,讓理性表達成為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的主流。另外,建立健全網絡監督機制,把移動網絡公共領域中的各項權利都置于監督之中,而且讓傳播權、接近權、知曉權、批評建議的權利以及各種言論自由地實現。這樣,一方面防止出現肆意運用權力,另一方面還可以保證正當權利的實施。政府相關部門與“雙微”的運營商要繼續完善原有的監督制度,明確監督者和被監督者的權利和義務的界限。在移動互聯網上,每個人既是監督者,又是被監督者,移動網絡公共領域上的監督應該是互相監督。另外,要形成政府、運營商、網民聯合監督的三重機制,杜絕對輿論的不端操縱與惡意謠言的傳播,還移動網絡公共領域以理性討論的空間。
(二)充分發揮傳統媒體的良性引導作用
對于移動網絡公共領域里出現的大量網絡謠言與群體極化等失范現象,傳統媒體要與網絡媒體形成合力,一起承擔起對公共輿論的引導責任。首先,傳統媒體自身要加強其信息規范建設,平時加強把關,對所有信息進行嚴格篩選檢查,并力求在真實的基礎上做到理性、客觀。對于現實社會與移動網絡公共領域中盛傳的一些謠言,傳統媒體要在準確細致的調查清楚后,利用自身的公信力及時地辟謠,把真實的情況及時告知公眾,并保持信息傳播渠道的暢通。特別是涉及到一些敏感而民眾又不太了解的領域時,傳統媒體更要及時做出相應的科學解釋,并通過議程設置功能的引導,來消除民眾恐慌,使謠言的傳播不繼續擴大化。另外,傳統媒體要充分利用其微博與微信的公共賬號,借助移動互聯網平臺優勢,對突發事件保持絕對的敏感,第一時間保持信息的正確性并快速傳播,使移動網絡公共領域中的失范現象不繼續擴大發酵。在這方面,《人民日報》已在其官方手機應用中單獨設置了一個名為《求證》的板塊,專門針對同一時期網絡上熱傳的一些謠言進行證偽與科學解釋。另外,傳統媒體要不斷地保持對相關事件進展的關注,達到議程設置效果的最大化,發揮其良性的引導作用,使網絡輿論繼續朝著正確的方向走。
(三)繼續培養全體民眾的公民意識和政治參與意識
公民意識是指公民個人對自己在國家中地位的自我認識,主要體現在公民的參與意識、監督意識、責任意識和法律意識。公民意識是現代社會意識的一種存在形式,強調個人的積極行為為他人與整個社會帶來的良性改變。近三十年來,我國民眾的公民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雙微”的出現,為民眾參與社會公共話題的討論,以及參與政治與公共事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但是不可否認,移動網絡公共領域中仍存在著很多不具有公民意識和政治參與意識的民眾,現實社會與移動網絡公共領域中大量的失范現象也都與此有直接關聯性。因此,繼續培養全體民眾的公民意識和政治參與意識是現階段的當務之急。不過提升民眾的公民意識和政治參與意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長時間、下大力氣、穩步地進行民眾素質的培養與教育。因此,政府要鼓勵基層民主建設,加大對非公民行為的懲處力度,多開展一些切實有效的社會普法活動,并嘗試對普通民眾開展人文社科類的通識教育。此外,政府也需要對移動網絡公共領域中的言論保持寬容,盡量滿足公民尋求社會公正、渴望政治參與的愿望,以真正的培養民眾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加強公民的理性參政意識,促進良好的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的形成以及公民社會的發展。
(四)對民眾進行基于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媒介素養教育
近年來網絡公共領域上出現的一系列失范現象,使民眾的媒介素養受到關注。開展與加強媒介素養教育,有助于提高民眾在“雙微”環境中獲取和甄別信息的能力,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和公民意識,對于提高我國民眾的整體素質、規范民眾傳播行為、凈化移動網絡公共領域環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雖然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已經在多數中小學實施多年,但是多數課程還是偏向于對學生媒介使用能力的練習,忽視了對學生的媒介信息的辨別能力教育,結果導致學生從一開始就沒有形成正確的媒介批判意識與媒介信息的判斷能力。特別是在媒介快速變革的今天,媒介素養教育要不斷革新,否則,媒介素養教育的效果會因媒介的更替而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盡快制定更加有效、更加全面的媒介素養教育模式,并納入正規的教育體系。另外,對普通民眾的媒介素養教育也急需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目前我國對民眾的媒介素養教育缺少一個健全的方案體系與合適的平臺,導致民眾的媒介素養普遍缺失。因此,傳媒與新聞院校要利用自身優勢與職責,擔當起對民眾進行媒介素養教育的重任,不僅要向民眾傳播相關媒介素養知識,幫助民眾正確、理性地辨別媒介信息;更要充分利用好“雙微”平臺,發揮其平等、互動、實時、開放等特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基于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媒介素養教育方案。
作者:董廣安劉思揚工作單位: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 上一篇:生產與營銷下的移動網絡論文
- 下一篇:市委編辦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