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網絡安全分析論文

時間:2022-03-30 05:16:00

導語:通信網絡安全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通信網絡安全分析論文

1.經國務院批準,在信息產業部的指導下,由IEEE主辦,中國電子學會、清華大學、中國通信學會和北京郵電大學四家單位共同承辦的“2008世界通信大會(ICC2008)中國論壇--網絡和信息安全分論壇(暨第三屆中國電信行業信息安全論壇)”于2008年5月在北京隆重召開。大會主要研討國際通信技術和行業領域的熱點問題,促進全球學術界和工業界的交流與合作,其中,關于通信網絡的安全技術正是其中的一個討論焦點。

2通信網絡安全的定義及其重要性

可以從不同角度對網絡安全作出不同的解釋。一般意義上,網絡安全是指信息安全和控制安全兩部分。國際標準化組織把信息安全定義為“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控制安全則指身份認證、不可否認性、授權和訪問控制。

當今社會,通信網絡的普及和演進讓人們改變了信息溝通的方式,通信網絡作為信息傳遞的一種主要載體,在推進信息化的過程中與多種社會經濟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這種關聯一方面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巨大的潛在危險--一旦通信網絡出現安全事故,就有可能使成千上萬人之間的溝通出現障礙,帶來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無法預料的損失。

3通信網絡安全現狀

互聯網與生俱有的開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特征使人類所憧憬的信息共享、開放、靈活和快速等需求得到滿足。網絡環境為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服務創造了理想空間,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為人類社會的進步提供了巨大推動力。然而,正是由于互聯網的上述特性,產生了許多安全問題。

計算機系統及網絡固有的開放性、易損性等特點使其受攻擊不可避免。

計算機病毒的層出不窮及其大范圍的惡意傳播,對當今日愈發展的社會網絡通信安全產生威脅。

現在企業單位各部門信息傳輸的的物理媒介,大部分是依靠普通通信線路來完成的,雖然也有一定的防護措施和技術,但還是容易被竊取。

通信系統大量使用的是商用軟件,由于商用軟件的源代碼,源程序完全或部分公開化,使得這些軟件存在安全問題。

4通信網絡安全分析

針對計算機系統及網絡固有的開放性等特點,加強網絡管理人員的安全觀念和技術水平,將固有條件下存在的安全隱患降到最低。安全意識不強,操作技術不熟練,違反安全保密規定和操作規程,如果明密界限不清,密件明發,長期重復使用一種密鑰,將導致密碼被破譯,如果下發口令及密碼后沒有及時收回,致使在口令和密碼到期后仍能通過其進入網絡系統,將造成系統管理的混亂和漏洞。為防止以上所列情況的發生,在網絡管理和使用中,要大力加強管理人員的安全保密意識。

軟硬件設施存在安全隱患。為了方便管理,部分軟硬件系統在設計時留有遠程終端的登錄控制通道,同時在軟件設計時不可避免的也存在著許多不完善的或是未發現的漏洞(bug),加上商用軟件源程序完全或部分公開化,使得在使用通信網絡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必要的安全等級鑒別和防護措施,攻擊者可以利用上述軟硬件的漏洞直接侵入網絡系統,破壞或竊取通信信息。

傳輸信道上的安全隱患。如果傳輸信道沒有相應的電磁屏蔽措施,那么在信息傳輸過程中將會向外產生電磁輻射,從而使得某些不法分子可以利用專門設備接收竊取機密信息。

另外,在通信網建設和管理上,目前還普遍存在著計劃性差。審批不嚴格,標準不統一,建設質量低,維護管理差,網絡效率不高,人為因素干擾等問題。因此,網絡安全性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5通信網絡安全維護措施及技術

當前通信網絡功能越來越強大,在日常生活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我們必須采用有效的措施,把網絡風險降到最低限度。于是,保護通信網絡中的硬件、軟件及其數據不受偶然或惡意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泄露,保障系統連續可靠地運行,網絡服務不中斷,就成為通信網絡安全的主要內容。

為了實現對非法入侵的監測、防偽、審查和追蹤,從通信線路的建立到進行信息傳輸我們可以運用到以下防衛措施:“身份鑒別”可以通過用戶口令和密碼等鑒別方式達到網絡系統權限分級,權限受限用戶在連接過程中就會被終止或是部分訪問地址被屏蔽,從而達到網絡分級機制的效果;“網絡授權”通過向終端發放訪問許可證書防止非授權用戶訪問網絡和網絡資源;“數據保護”利用數據加密后的數據包發送與訪問的指向性,即便被截獲也會由于在不同協議層中加入了不同的加密機制,將密碼變得幾乎不可破解;“收發確認”用發送確認信息的方式表示對發送數據和收方接收數據的承認,以避免不承認發送過的數據和不承認接受過數據等而引起的爭執;“保證數據的完整性”,一般是通過數據檢查核對的方式達成的,數據檢查核對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邊發送接收邊核對檢查,一種是接收完后進行核對檢查;“業務流分析保護”阻止垃圾信息大量出現造成的擁塞,同時也使得惡意的網絡終端無法從網絡業務流的分析中獲得有關用戶的信息。

為了實現實現上述的種種安全措施,必須有技術做保證,采用多種安全技術,構筑防御系統,主要有:

防火墻技術。在網絡的對外接口采用防火墻技術,在網絡層進行訪問控制。通過鑒別,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墻的數據流,來實現對網絡的安全保護,最大限度地阻止網絡中的黑客來訪問自己的網絡,防止他們隨意更改、移動甚至刪除網絡上的重要信息。防火墻是一種行之有效且應用廣泛的網絡安全機制,防止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局域網內部,所以,防火墻是網絡安全的重要一環。

入侵檢測技術。防火墻保護內部網絡不受外部網絡的攻擊,但它對內部網絡的一些非法活動的監控不夠完善,IDS(入侵檢測系統)是防火墻的合理補充,它積極主動地提供了對內部攻擊、外部攻擊和誤操作的實時保護,在網絡系統受到危害之前攔截和響應入侵,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網絡加密技術。加密技術的作用就是防止公用或私有化信息在網絡上被攔截和竊取,是網絡安全的核心。采用網絡加密技術,對公網中傳輸的IP包進行加密和封裝實現數據傳輸的保密性、完整性,它可解決網絡在公網上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問題也可解決遠程用戶訪問內網的安全問題。

身份認證技術。提供基于身份的認證,在各種認證機制中可選擇使用。通過身份認證技術可以保障信息的機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認性及可控性等功能特性。

虛擬專用網(VPN)技術。通過一個公用網(一般是因特網)建立一個臨時的、安全的連接,是一條穿過混亂的公用網絡的安全、穩定的隧道。它通過安全的數據通道將遠程用戶、公司分支機構、公司業務伙伴等跟公司的內網連接起來,構成一個擴展的公司企業網。在該網中的主機將不會覺察到公共網絡的存在,仿佛所有的機器都處于一個網絡之中。

漏洞掃描技術。面對網絡的復雜性和不斷變化的情況,僅依靠網絡管理員的技術和經驗尋找安全漏洞、做出風險評估,顯然是不夠的,我們必須通過網絡安全掃描工具,利用優化系統配置和打補丁等各種方式最大可能地彌補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隱患。在要求安全程度不高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各種黑客工具,對網絡模擬攻擊從而暴露出網絡的漏洞。

結束語

目前解決網絡安全問題的大部分技術是存在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網絡功能的要求愈加苛刻,這就決定了通信網絡安全維護是一個長遠持久的課題。我們必須適應社會,不斷提高技術水平,以保證網絡安全維護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