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夢”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時間:2022-03-16 03:13:13

導語:以“中國夢”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中國夢”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摘要:當今時代,想要提高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根本驅動力就是如何挖掘中國夢的內涵,充分發揮“中國夢”在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作用。本文從科學把握“中國夢”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以及以“中國夢”為載體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進行探析。

關鍵詞:中國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1中國夢的內涵及其特征

在2013年3月17日的講話中對“中國夢”的深刻內涵作了簡要闡述。他說:“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1]筆者認為“中國夢”有以下特征。首先,從“含義之說”來看,“中國夢”有‘實力特征’、‘幸福特征’、‘文明特征’、‘價值特征’四大特征。[2]其次,從“數字之說”來看,“中國夢”時間長、范圍廣、層次深。然后,從“綜合之說”來看,“中國夢”具有未來性、目標性、豐富性、主題性、民族性、開放性、人民性、激勵性。[3]最后,從“未來之說”來說,“中國夢”具有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統一、和平等特性。

2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與“中國夢”的聯系

2.1高校大學生當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首先,隨著社會歷史的變遷,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越來越模糊,如入黨、獎助學金評定、評優評先以及學生干部競選等現象,使其大學生的行為變得比較功利、理想以及目標不明確、政治立場不堅定等。其次,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當下大學生的價值觀比較薄弱,意志力比較單薄,不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挫折。部分當代大學生面對復雜的人際關系、糾結的戀愛關系、煩悶的就業選擇等情況,逐漸出現內心失衡的現象,對生命重要性的認知呈現出一種個人本位主義的傾向。最后,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大學生的道德觀念受到影響,逐漸注重虛擬世界中的快樂,從而缺乏現實的安全感,甚至在網絡上會出現一些道德敗壞的網絡語言,導致部分當代大學生的想法逐漸卑劣。2.2“中國夢”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大學生掌握了高科技方面的技術,是國家正缺乏的技術人才,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承擔者之一。在二零一四年二月份的時候,劉云山在深化“中國夢”宣傳教育座談會上就指出:“要把‘中國夢’的宣傳教育融入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之中,融入未成年任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4]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者應該將“中國夢”的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相結合,以“中國夢”為載體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

3以“中國夢”為載體提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分析

在高校中結合社會生活實際中開展大學生“中國夢”教育,這樣不僅體現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而且有助于激發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活力、改變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凝聚當代大學生之間的精神動力。3.1將“中國夢”主題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文化實踐活動中:首先,要把“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融入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要陣地,將中國夢帶入課堂教學,主力宣傳中國夢的豐富內涵,加強社會價值觀教育引導,不斷開展圓夢教育的渠道,引導大學生共圓“中國夢”;以黨課團課為輔助培訓,加強受教育者中國夢理論的學習培訓。其次,要把“中國夢”融入大學校園社團文化活動中,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可以讓大學生在參與各類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中國夢教育。再次,要把“中國夢”融入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鼓勵大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加深廣大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提升“中國夢”教育。例如開展社會調查活動、下鄉活動和走進社區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中國夢”學習參觀活動。最后,通過先進和典型人物,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發揮學生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促進大學生堅定理想和信念,積極投身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踐中去。3.2將“中國夢”教育融入到教學實踐中:首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中國夢”的認知,只有高校領導、輔導員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中國夢”的內涵和實質進行深刻的體會,才能言傳身教,使其“中國夢”更好融入教育之中。其次,結合課本與實際加強“中國夢”的教育,可以針對具體學科教學,把“中國夢”的信仰精神融入其中,讓當代大學生在大學生階段培養夢想信仰,樹立民族夢的意識。再次,通過對學生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堅持“三個必須”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培養當代大學生夢想信仰思維,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人生理想和目標。最后,加強“中國夢”的教育相關研究,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的工作者,可以在研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實踐加強“中國夢”的教育相關的研究,及時的提高“中國夢”的時效性和可行性,使其教育行業和學術研究得到雙贏的效果。3.3將“中國夢”教育融入大學生網絡新興媒體中: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在專業課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進行灌輸,開展形勢與政策報告及組織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等基本路徑,構建高校學習踐行“中國夢”的有效方式。“中國夢”視閾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開展“中國夢”教育要堅持理論教育與體驗式教育相結合、主體性與發展性相結合、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利用好課堂教學主平臺、校內各種新媒介,推進“中國夢”主題、校園文化建設,開展“中國夢”社會實踐活動,培育踐行“中國夢”的先進典型。[5]如開設“中國夢”微課堂等,高校可以利用大學生常用的新媒體進行“中國夢”宣傳,從而得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作者:歐重香 盧成觀 單位:廣西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講話[N].光明日報,2013-03-18.

[2]石仲泉.偉大的中國夢[N].光明日報,2013-01-08.

[3]徐治彬.“中國夢”的八個基本特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6):19-20.

[4]劉云山.推動形成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J].黨建,2013,(6).

[5]秦記洪.論“中國夢”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廣西社會科學,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