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蓄西方先進治理理論創新我國治理科學論文

時間:2022-05-06 05:30:00

導語:兼收并蓄西方先進治理理論創新我國治理科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兼收并蓄西方先進治理理論創新我國治理科學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治理理念;改革開放三十年間治理的成功經驗;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的路徑選擇——多角度視角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道家無為而治,取法自然、道家無為則無不治、儒家仁義中庸,崇尚德性、儒家把人性與管理相結合,形成了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即德治主義、法家立法嚴刑,施術用勢、法家的法治論主張、其它學派的主張、只要是合理的都應該積極吸納進來,讓其成為有特色的治理理論的閃光點、發展觀念轉變、政府職能轉變、目標理念轉變、主體多元化、作為元治理的政府,不再是過去的全能型政府,而是一個現代型政府、堅持市場的治理主體地位,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領域寬廣化、有中國特色的社區治理理論、原則并重化、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法治化原則和可持續化原則、構建雙層治理模式、培育公共精神、建設政府回應機制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近年來隨著治理理論在中國揪起的一陣熱潮,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日益成為中國學者關注的焦點.本文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探討了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的可行途徑.

關鍵詞:治理治理理論中國特色

進入2l世紀以后,中國學術界引發了一陣“治理”熱潮,關于國家治理、公司治理、大學治理、社區治理、鄉村治理等的研究方興未艾,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日益成為中國學者關注的熱點問題。我們應立足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總結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的成功治理經驗,并且對西方先進治理理論兼收并蓄,才能最終實現中國治理科學的創新發展。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治理理念

中國古代文化“百家爭鳴”,今天熱議的“治理”話題,其體現的治理理念在當時的多家學派中都形成了各自的理論體系。我們可從中提煉出中國從古及今文化傳承中所包含的眾多治理思想,它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體現了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的精華理念。

(一)道家無為而治,取法自然

道家無為則無不治。把為當作無為,把無為當作為,取法自然,其體現的是一種依法治理、遵循規律的治理理念。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必須充分吸收道家學派依法治理、遵循客觀規律、重視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社會的和諧等治理理念。

(二)儒家仁義中庸,崇尚德性

儒家把人性與管理相結合,形成了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即德治主義,它的目標不僅僅在于經濟利益的實現,更重要的是追求人格的完善和人倫的和諧。儒家這~主張體現的是以德治國的理念。在今天大力倡導依法治國的中國,我們在重法的同時也要兼顧重德,以法促德,以德促法,相輔相成,才是治理良策。這也是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中必須涉及和不可忽略的一部份。

(三)法家立法嚴刑,施術用勢

法家的法治論主張。在立法方面要做到事皆有法;在執法方面必須做到任法、從法;在法的保障方面,賞刑分明,刑為主賞為輔。商鞅提出了推行法治的三要素——法、信、權0法家立法嚴刑,施術用勢的主張,尤其是以法為本,法律至上的治國方針,值得我們學習并吸收其中合理的成分。當今中國,若要更好更有效地推進法治化進程,需要借鑒法家的這些主張。無論如何,崇尚法律的絕對權威是我們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的。

(四)其它學派的主張

兵家奇正變幻,貴在權變;農家因地制宜,不違農時:墨家兼愛交利,善立表率:名家巧設名辯,擅長剖析:縱橫家連橫合縱,唯利是從。我們只要深入推敲.就能感受到這些學派各具特色的治理思想和理念。只要是合理的,我們都應該積極吸納進來,讓其成為有特色的治理理論的閃光點。

二、改革開放三十年間治理的成功經驗

在治理精神的指導下,我國很多方面的政治和行政都在實踐著治理的理念。以政府治道變革為例,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實踐最明顯的標志就是政府與社會關系的變化。從政府治道變革的實踐中,我們能總結出很多寶貴的成功經驗。

(一)發展觀念轉變

對于中國政府來說,這些年最大的變化是發展觀念上的變化,體現在從“一部分入先富起來”的政策走向“和諧發展”的政策?!昂椭C社會”在治理意義上的核心內容是以人為本,協調發展。以人為本是治理理念的核心精神,協調發展是善治的重要精神。平衡發展,統籌兼顧,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對于中國的治理來說尤其顯得重要。

(二)政府職能轉變

治理理念對中國政府來說意味著政府自身的改革,主要任務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近些年中國政府轉變職能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政企分開,不斷落實企業自主權;二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創新管理制度和方式;三是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在市場競爭領域政府退出,在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領域強化政府職能;四是完善社會管理制度,提高社會管理水平方面。

(三)目標理念轉變

治理理念引導下的中國政府自身變革,還意味著政府的目標理念發生變化,由建立傳統權威型政府轉變為建立法治政府、責任政府、服務政府、效能政府、陽光政府。法治政府是善治的核心理念,責任政府是善治的重要內涵,服務政府、效能政府、陽光政府是善治的重要理念。

三、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的路徑選擇——多角度視角

(一)主體多元化

1.政府。作為元治理的政府,不再是過去的全能型政府,而是一個現代型政府,即有機地梳理各個治理主體間的權責配置及相互關系,而政府在這一過程中發揮核心紐帶作用。政府作為有中國特色的治理模式中最重要的主體,它自身的改革完善非常重要。就中國現實情況來看,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改革政府組織,建立強而精的政府,其對社會管理的重點放在宏觀調控、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面。

2.市場。堅持市場的治理主體地位,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的必要前提。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必然要求堅持市場導向,重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應是以市場為前提的功能補償性行政或助動式行政,政府是對市場功能缺陷的替補,是市場調節和社會自治的剩余物。

3.公民社會。治理理論下公共治理模式的過程是尋求新型國家——社會關系的過程,而公民組織的發展和公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是治理得以運轉的物質基礎。充分發揮公民社會在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這是向善治目標轉變的必經途徑。公民社會在中國現今只能作為一個相對次重要的治理主體,因其自身力量的弱小。我國要改變歷來“強政府、弱社會”的傳統,就必須培育和發展公民社會。建立政府與社會的相互依賴、相互協作的互動關系。

4.執政黨。中國從傳統政府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轉變的過程,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包括公民社會與政府之間的博弈以及政府內部和公民社會內部各自的積極力量與消極力量之間的博弈。在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為這兩種博弈創造條件,推動雙方最終使博弈達到雙贏的結局,從而實現向治理模式的轉變。因此需要轉變我們黨的角色和職能,這不但是行政管理模式轉變的關鍵。而且也是現代化過程中徹底解決黨政關系問題的關鍵。

(二)領域寬廣化

治理理念滲透到各個領域,形成各自領域內的治理理論,并指導著各自領域內的實踐活動。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其內涵非常豐富,也相應地包括了有中國特色的社區治理理論,有中國特色的鄉村治理理論,有中國特色的大學治理理論,有中國特色的公司治理理論,有中國特色的全球治理理論,等等。

1.有中國特色的社區治理理論。在當今中國有很多超前的城市社區發展經驗和實踐。有中國特色的社區治理模式應該走“包容性社區”道路,大力建設包容性社區:強化社區功能,拓展社區服務,發展參與式的社區管理,發展社區文化和社區精神。

2.有中國特色的鄉村治理理論。有中國特色的鄉村治理模式,是構建以“社區自治”為核心的鄉村自治體制。借鑒成功的城市社區治理經驗,優先發展鄉村社區組織和培育鄉村社區精神,科學合理地劃分國家行政權與鄉村自治權的界線,以社區政治自治為核心,推動“鄉政村治”向“縣政鄉社”的模式轉換。要實行縣級政府機構和管理體制改革,實行鄉鎮有限自治,實行村級社區完全自治,建立“議行分離”的社區自治運行機制。

3.其他。另外還有關于大學治理、公司治理、全球治理等各個領域的治理理論,在此不詳細闡述。

(三)原則并重化

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法治化原則和可持續化原則。這兩大原則兼容并重。缺一不可,共同體現治理理論的中國特色。

1.法治化原則?!胺ㄖ位笔怯兄袊厣闹卫砝碚摰暮诵膬群?,在公共治理中,任何治理主體都必須毫不猶豫地堅持“法治化”原則,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作為元治理的政府,必須盡快實現由全能政府向法治政府的轉交。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必須堅持法治化原則,構建法治政府和法治的其它治理主體。法治化原則是善治的表現之一。

2.可持續化原則。中國過去走的“運動型”治理道路,它出現了“公共治理范式危機”。無法形成一套公共治理的長效機制。因此我們必須改變思路,堅持可持續化原則,走“可持續型”的治理道路是理性的選擇。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必須堅持治理的可持續化原則.

(四)途徑多樣化

對中國而言,創建有中國特色的治理理論,在吸收歷史營養、學習優秀經驗之后,在堅持兩大原則并重的同時,我們還應該針對現實國情,從薄弱環節著手.通過各種途徑,推進有中國特色的治理道路。

1.構建雙層治理模式。新時期中國政府治理模式包含兩個層面的內容,即目標層面和結構層面。首先在目標層面上,建立“政府主導——官民協同”的多中心治理范式。為了避免多中心治理可能出現的失敗,我們必須強調政府的主導作用與地位,通過與社會團體的合作與競爭,使公共權力得到最優化配置。其次在結構層面上.建立“強政府——強社會”的治理范式。合理劃分二者的邊界,實現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0。

2.培育公共精神。首先創新國家體制,鞏固公共精神生成的制度保障;其次加強公民教育,使政府官員和人民群眾樹立主體意識和公共意識;最后努力培育公民社會,積極創造環境良好的公共生活空間,促進公民社會組織的良性發育。

3.建設政府回應機制。建設政府回應機制,提高政府行政回應性,加強政府回應能力,首先我們需要改革政府組織結,減少政府管理的中間層級,從而縮短與公民的交流空間距離。其次要完善電子化的政府回應平臺,深度開發與開放信息資源0。再次建立和完善政策公示制度、政策聽證制度、政策效果評估制度,以法制化的形式保障公民的參與權。最后建立“公共型”的政策制定程序,為各種不同的利益訴求提供充分表達的機會和渠道,明確公眾參與的環節、方式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