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消費觀和茶文化消費觀探討
時間:2022-06-11 10:57:28
導語:馬克思主義消費觀和茶文化消費觀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反映了馬克思主義消費觀的內在要求和實踐指向,在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過程中,倡導茶文化消費要踐行馬克思主義消費觀,處理好消費不足和過度消費的茶文化關系,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開展綠色消費,形成新時代的主導性的茶文化消費文化。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消費觀;茶文化消費觀;綠色消費;茶文化
一直高度重視糧食安全,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多次強調并作出重要指示,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強調“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反映了馬克思主義消費觀的內在要求和實踐指向,在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過程中,需要踐行馬克思主義消費觀,辯證看待消費不足和過度消費關系,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開展綠色消費,推動全社會深入推進制止餐飲浪費工作。
1馬克思主義消費觀闡述
馬克思主義消費觀是在批判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揭示資本主義經濟運動規律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確立的,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馬克思主義消費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消費及消費相關問題的根本看法或總的觀點。馬克思主義消費觀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社會消費問題進行剖析和資產階級消費理論的批判中誕生的,在構建其經濟學理論大廈時對消費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深刻的分析。消費作為個體存在的表現方式,是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應有之義。個體通過擁有和消費物質文化產品,擺脫物質資料和精神資料對自身發展的限制,將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相統一,真正實現主體自由而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消費觀認為消費對社會生產具有反作用,強調生產與消費的辯證同一性。生產過程同時是一種消費過程,反過來,消費過裎同時也是一種生產過程,兩者之間是一種中介運動,生產和消費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首先,生產生產著消費,它生產出消費的對象、方式、動力。其次,消費生產著生產,任何一種產品只有通過消費才成為現實的產品,消費也創造了新的生產需要。此外,生產與消費之間相互滲透和轉化,這種關系在不同生產方式下具有歷史性和現實性特點。生產與消費的辯證同一性映著人與自然之間的具體關系、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相互關系,應放其在具體的社會生產方式中理解。馬克思主義消費觀肯定必要消費的合理性,批判資本主義奢侈性消費的虛假性。馬克思認為,“人從出現在地球舞臺上的那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費,不管在他開始生產以前和在生產期間都是一樣”,消費成為人類得以存在和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反映著社會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是社會經濟運動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僅僅是一種純粹的經濟行為。人的消費總是在一定的社會形態中進行的,表現為人通過對一定社會生產出來的使用價值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滿足。資產階級奢侈性消費是建立在對廣大勞動無產階級必要消費的剝奪與壓榨基礎之上的一種虛假性繁榮,將他人的勞動看作毫無價值的存在物,奢侈性消費對社會財富實際上只起到消耗的作用。馬克思主義消費觀堅持消費的主體性,批判消費異化導致的不公平消費。馬克思認為,勞動是確證人的本質的一種表現形式。在資本主義私有制下,當勞動成為一種異己力量反對個體本身時,必然導致勞動異化。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異化了的勞動表現為人的物質和精神力量的分離,由此產生的需求異化表現為個體對商品的過度追求。因此,把消費活動中所獲得的滿足當作人的真正的滿足,是資本主義勞動異化的結果。在資本主義社會,消費與需要和使用價值漸漸背離,消費不再是目的,它成了滿足欲求的一種手段。在資本主義私有制下,工人因貧困而缺乏必要的消費,資產階級則進行奢侈消費,這種不公平消費反映了資本主義的本質。
2茶文化消費觀闡述
茶文化消費是以茶葉為主要消費對象,在占有、欣賞、享受與使用茶葉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消費文化觀念和生態文化觀念的總和,反映了消費者的精神財富的消化、繼承、繼續、再造與創新過程,體現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審美情趣,以及在茶葉消費過程中所形成或達到的精神與價值、意義層次,帶有強烈的文化意蘊,是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的茶文化消費具有文化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生態休閑化的特征,形成了經濟、文化、生態和審美等多重發展的綜合性消費趨勢。茶文化消費是一種文化消費,反映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與其他消費不同,茶葉的消費過程,不是單純的對物質產品或服務的消費,其消費的目的不僅僅是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而是必然帶有強烈的文化意蘊和價值情懷。飲茶也不僅僅是一種基本的消費需要,而是一種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高雅文化行為,具有了品茶品味品人生的文化價值傾向和文化行為表征。自上世紀80年代初,茶文化從自然形態的茶葉文化逐漸向茶葉文化發展以來,茶葉的經濟化和茶文化的消費化,使茶文化成為一種可以經營的、走向市場的時尚生活方式,一種反映消費文化和文化消費共同特征的社會行為和文化行為。茶文化消費是一種生態消費,反映了消費者的生態觀念和消費傾向。綠色消費是生態消費最鮮明的特征,在茶文化消費過程中,消費者通過市場獲得產品和服務,不是為了獲得交換價值,而是通過使用價值獲得一種普遍的、自然的需要服務,在茶葉消費和個體需求之間,通過綠色消費方式建立并形成一種人與自然的綠色消費關系和生態價值觀念。這種觀念強調的不再是經濟增長的目標,而是在生產—消費結構中對健康生活和合理的生態關系的反思與調節:“更少地生產,更好地生活”,反映了生態觀念對消費行為的引導和消費行為對自然界的無度榨取的克服,回歸到重視使用價值,重視綠色發展、綠色消費的消費觀念上來。茶文化消費是一種審美消費,體現了消費者的審美情趣和審美價值。茶文化消費因為飲茶消費行為的大眾化,使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實踐中,不僅僅是作為一種植物飲品去滿足基本的需要,而是把消費茶葉的過程中,視為一種文化行為,一種具有“求美”需求的審美過程和審美行為。在日常生活中,飲茶成為主動接受藝術教育,自我美育的過程,借以陶冶情操,感受茶文化藝術的熏陶,進而在享受茶文化的藝術過程中,提升藝術品質和個性品味,體現消費者的審美價值。可以說,茶文化消費的過程本身就是審美判斷的過程。其中,消費者在享有茶文化產品和服務時,以自主自由的消費狀態,以體驗式消費的沉浸在茶文化的所提供的文化氛圍中時,所獲得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美育效果。
3馬克思主義消費觀和茶文化消費觀的統一
消費觀是人們對于消費的一種觀念,它影響社會個體的消費行為選擇和消費決策,對社會消費水平、結構與規模有重要影響。馬克思對“生產一般”的重視,對消費合理性的充分肯定和奢侈性消費的批判,為茶文化消費提供了根本的指導和遵循。而茶文化消費所具有的文化性、生態性和審美性特征,反映了我國在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背景下,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體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的消費觀,適應了合理消費、綠色消費的消費文化要求。
3.1處理好消費不足和過度消費的茶文化關系
消費不足一般是指居民消費側重于生存性的消費,在消費方式上往往以生活必需品為主要消費對象,抑制自己的消費意愿,并傾向于儲蓄行為,主要表現為消費需要能力、消費滿足能力不足。造成消費不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經濟結構、消費能力、商品數量以及消費文化等。過度消費是指在消費主義觀念驅使下,采用一種超出了真正的需求或消費能力的非理性消費,具有享樂主義的鮮明特點,通常將大規模的消費或浪費視為滿足自己消費需求的方式。過度消費不是以勤儉節約為價值觀的合理性消費,而是以浪費作為衡量個人的價值標準,容易造成糧食等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影響人民的幸福觀和價值觀,造成消費不公和引發社會階層分化,不利于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馬克思認為,消費的能力是消費的條件,因而是消費的首要手段,而這種能力是一種個人才能的發展。一方面,治理消費不足問題,需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有效縮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通過供給側改革,優化消費品市場供給,增強文化教育的消費力,切實保障居民真正需要的商品及服務的有效供給。另一方面,重視過度消費,要充分認識到以消費主義為主導的消費意識形態形成的體制存在的總體失控危險,根據“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要求,形成茶文化消費的制度約束機制,加強制度執行、監督檢查,形成嚴厲的懲戒機制,有效遏制浪費性消費。
3.2開展綠色消費,形成新時代主導性的新型消費觀
加強宣傳教育引導,適度消費綠色消費,形成“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消費文化。倡導對自然資源的合理與適度消耗,強調對自然資源的循環持續利用,要求社會個體能夠根據自身的經濟水平來把握消費的尺度,避免抑制消費,反對奢侈浪費。要從家庭做起,養成良好的家庭消費觀念,避免陷入消費至上的消費觀念拜物教之中,從思想上行動上厲行節約、拒絕浪費,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將傳統文化中的消費觀念和新時代消費文化結合起來,形成“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消費文化,建設新的餐飲消費倫理道德,認識消費主義的危害性,倡導合理消費,筑牢消費倫理道德防線。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資源配(下轉第20頁)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社會生產力,形成“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我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既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又是消費升級的制約條件。只有不斷提高社會生產力,才能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才能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高社會生產力,滿足消費需求,提升消費能力,保持較高的消費增長,實現經濟社會“雙循環”發展。同時,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在消費行為和消費結果上,引導消費者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形成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餐飲消費社會風尚。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形成合理消費的剛性制度約束機制。要充分認識到西方社會以資本積聚的壓迫力量,以正義的價值維度和意義標準衡量人類消費行為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建立和健全有關消費的法律法規,利用社會消費大數據,在企業、餐廳、食堂、學校等日常生活消費場所,建設不良消費信用查詢網絡和消費信用查詢系統。發揮制度優勢,使消費成為經濟運行的基本環節,發揮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性作用,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需要,促進社會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關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J].新湘評論,2021(03).
[2]徐望.文化消費的大眾美育與社會文化資本積累功能[J].民族藝術研究,2020(2).
[2]張紅柳,王時中.馬克思消費觀的當代境遇與拓展方向研究[J].消費經濟,2019(03).
[3]高琳.數字媒體運營模式下的時尚茶產品消費文化[J].福建茶葉,2017(01).
[4]劉仁營,朱有志.重溫馬克思關于生產與消費辯證關系思想[N].光明日報(理論板),20160203,第013版.
[5]楊興業.從馬克思“生產與消費同一性”命題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內涵[J].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2016(03).
[6]盛光華;高鍵.生活方式綠色化的轉化機理研究——以綠色消費為視角[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4).
[7]柏雷.淺談體驗消費模式下的茶文化系統的策略化設計——以新人文茶為例[J].福建茶葉,2018(12).
作者:丁峰 彭定萍 單位:浙江農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浙江農林大學文法學院
- 上一篇:茶文化傳播與營銷問題分析
- 下一篇:校園文化下小學班級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