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勞動價值觀內涵透析論文
時間:2022-02-23 04:55:00
導語:馬克思勞動價值觀內涵透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從價值源泉入手,提出物化勞動創造價值和用擴大生產勞動范疇的內涵來深化發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會損害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體系和邏輯結構,發展了的勞動價值論應該包括對立統一的兩個理論體系:商品生產的勞動價值論和為商品生產服務的勞動價值論。
關鍵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物化勞動生產勞動
時代的發展變化促使我們進一步深化發展一百多年前馬克思提出的勞動價值論的觀點。近幾年,各大報刊雜志發表了許多深化認識勞動價值論的文章。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觀點:一是從價值源泉人手深化對勞動價值論的認識,提出了物化勞動(或生產要素)參與價值創造;二是堅持價值源泉一元論,從擴大生產勞動內涵上拓寬勞動價值論的新境界。我針對這兩種觀點談談自己不同的看法,并提出深化認識的思路。
一、對價值創造多元論的質疑
在深化對勞動價值論認識方面,學術界有學者提出物化勞動(或生產要素)也創造價值,甚至提出如果不承認物化勞動創造價值,就“有礙人們對勞動和勞動價值論的深化認識”。這種觀點認為:“物化勞動具體表現為機器設備、廠房建筑、原材料、零配件及燃動力和各種輔助材料。”“如果物化勞動真的不創造價值,也就是先進的設備、材料和工藝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創造剩余產品、剩余價值,那么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第一生產力這個大命題就不能成立。”
我認為這種深化認識思路是值得商榷的。這是因為這種深化認識的觀點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這種觀點的物化勞動創造價值與生產要素參與價值創造的觀點是一致的。
物化勞動創造價值是生產要素參與價值創造的另一種比較晦澀的提法。其意圖是為了回避馬克思已經批判了的“三位一體論”。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這種觀點在試圖說明物化勞動創造價值時,還得借助物化勞動的載體—生產要素(機器等)來說明。
(二)此觀點作為已破產的經濟學觀點從經濟學說史上可以查證。
麥克庫洛赫就是一個代表。在面對理論和現實的差距時,李嘉圖的追隨者—麥克庫洛赫一方面堅持勞動創造價值.但另一方面認為勞動包括直接勞動和積蓄的勞動即資本等生產要素。這樣,他表面上是維護勞動價值論,實際上是否定了李嘉圖認為只有活勞動才創造價值這一科學的內核。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物化勞動創造價值”是“積蓄勞動創造價值”的翻版。
(三)物化勞動是已經物化為價值的人類勞動,它不創造價值只能轉移價值。
馬克思對此已有明確表述:“唯一與物化勞動相對立的是非物化勞動,即活勞動。前者是存在于空間中的勞動,后者是存在于時間中的勞動;前者是過去的勞動,后者現在的勞動;前者體現在使用價值中,后者作為人的活動進行著,因而還只處在物化過程中,前者是價值,后者創造價值。
(四)這種觀點混淆了使用價值的創造和價值的創造。
馬克思認為:“土地是財富之父,勞動是財富之母。”即活勞動以外的生產要素是創造物質財富或使用價值的,但不創造價值,使用價值和價值不是同一個概念。鄧小平同志講:“同樣數量的勞動力,在同樣的勞動時間里,可以生產出比過去多幾十倍幾百倍的產品,社會生產力有這樣的巨大發展,勞動生產率有這樣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是靠科學的力量、技術力量。”鄧小平同志講這段話是說明科學技術在財富的創造或使用價值的創造中的越來越大的作用,并沒有講價值的創造,這是很嚴謹的。我們不能斷章取義,以此證明物化勞動創造價值。
(五)物化勞動是人類勞動在商品中的凝結,是抽象的人類勞動的概念符號。
這種概念化的凝結在商品中的抽象人類勞動是根本不可能創造價值的。從質上看,它根本不具有創造價值主體的性質。從量上看,已物化的勞動本身不僅不能創造價值,反而其自身的價值量時時刻刻也在貶值。例如,物化在機器中的勞動量,隨著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原來物化在機器的勞動量相對于技術革新后的勞動量是要打折扣的。這也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述的固定資本的貶值。
另外,作為價值范疇,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多次進行了說明和界定:“一切勞動,從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在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作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類勞動,它形成商品的價值。”看來只有人類活勞動才能創造價值,離開了人類勞動的價值論就不能稱之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因此,堅持勞動創造價值的一元論是深化對勞動價值論研究的前提。
二、價值一元論的前提下,擴大生產勞動內涵存在的問題
目前,理論界在深化對勞動價值論認識方面,在堅持價值一元論的前提下,對擴大生產勞動內涵似乎已達成共識。谷書堂先生認為,解決“價值之謎”的辦法之一就是擴大創造價值的勞動的內涵。他把社會正常勞動分為四類:物質部門的勞動、精神部門的勞動、各種直接為生產服務的勞動、在社會主義時期為滿足社會公益事業和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勞動(包括黨務部門、軍警政法部門、基礎科研和社會義務教育等事業部門)。谷先生認為,前三類是創造價值的勞動部門。衛興華先生認為生產勞動應把科技勞動和管理勞動也加人進來。胡代光先生認為,包括交通運輸、公用事業的服務,商業、金融、保險等流通方面的服務,教育和新聞、廣播、電視等信息方面的服務等,從總體上說來,這些部門的大部分勞動也需視為生產勞動。
對這一認識思路我們同樣不愿茍同,原因如下。
(一)這種深化認識觀點在判斷何為生產勞動的標準上是不相同的。
根據谷先生的觀點,教育是不屬于生產勞動的,而根據胡代光先生的觀點,教育可以視為生產勞動。沒有同一的判斷何為生產勞動的標準,不僅不能解決“勞動價值之迷”,反而會使勞動價值論之爭更加混亂,導致人們試圖把一切人類勞動和商品生產勞動相等同的趨勢。
(二)用擴大了的勞動范疇內涵的價值論發展馬克思的價值論是不符合科學理論的發展規律的。
勞動價值論是從分析兩種異類商品交換的內在規定性開始的。例如,1把斧子-2只羊。馬克思認為決定商品這種交換比例的東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幾何的、物理的、化學的或其他的天然屬性,只能是人類的抽象勞動。該等式內在的規定性是1把斧子中隱含的人類抽象勞動的消耗和2只羊中隱含的人類抽象勞動的消耗是相當的。如果我們擴大了創造價值勞動的范圍,那么兩種不同質的抽象人類勞動如何量化?豈不是更加復雜?這是違背科學理論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的發展是沿著假設條件越少,基礎條件越簡單越明晰方向發展的。新的科學理論不僅能解釋說明新的現象,而且把舊的理論的科學內容包括在內。例如,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不僅包括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論的科學內核,而且使唯物論和辯證法建立在了科學基礎之上。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不僅解決了微觀粒子運動問題,而且包容了解決宏觀物體運動的理論。
(三)用擴大了的勞動范疇內涵的價值論發展馬克思的價值論有損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體系的科學性。
任何一門科學,隨著研究對象的不同,其各方面的性質都會隨之而變。這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物理學中講,一人提一重物體,把物體相對地面平行運動時,該人對物體所做的功為零,也即該人對物體沒做功。但我們不能抽象地說該人沒做功。實際上,假如我們以人作為研究對象,該人從一處移動到另一處,則克服摩擦力做功了。這個簡單的例子給了我們一種啟示,即對科學界定了的研究對象范圍不能隨便擴大和縮小,否則其原有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就會受到破壞(比如,將牛頓力學理論運用于微觀粒子運動時就是錯誤的)。因此,對馬克思科學界定了的生產商品的勞動范圍不能隨便擴大。
(四)馬克思對生產勞動的范疇也多次進行了界定。
他認為:“從單純的一般勞動過程的觀點出發,實現在產品中的勞動,更確切地說實現在商品中的勞動對我們表現為生產勞動,但從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觀點出發,則要加上更加切近的規定,生產勞動是直接增值資本的勞動或直接生產剩余價值的勞動。”非物質生產勞動“采取實物的形式,不作為物而離開服務者獨立存在,不作為價值組成部分加人某一商品”。
三、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思路
看來從價值源泉人手和在馬克思原有的理論框架內用擴大生產勞動范疇的內涵來深化認識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兩種思路都不那么可取。那么,嘔心瀝血的老教師、老教授的勞動就不創造價值?潛心鉆研的科技工作者就不創造價值?同樣辛苦的第三產業職員就不創造價值?一心為公、全意為民工作的政府公務員就不創造價值?時刻準備為保衛祖國安全獻出生命的人民解放軍的勞動就不創造價值?……如果說他們的勞動不創造價值,與理不通、與情不容。他們的勞動和物質生產者的勞動在質上或在具體的物化對象上或者說勞動對象上是不同的,但在體力消耗上或在抽象勞動意義上是毫無差別的。他們工作在各個不同的部門是社會進步和分工的需要,是社會正常運轉的需要,他們的勞動和物質生產者的勞動一樣,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試想,如果沒有這些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物質生產能正常進行嗎?那么,我們如何研究這兩大類勞動的關系呢?
事實上,非物質生產者的勞動替代了物質生產者必須進行的物質生產以外的勞動。雖然馬克思認為這種非物質生產的勞動不創造商品意義上的價值,但是他并沒有否認非物質生產勞動的作用和必要性。“商品在流通過程中,不生產任何價值,因而也不生產任何剩余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只是同一價值量發生了形式變化。……因此,商人資本既不創造價值,也不創造剩余價值,就是說,它不直接創造它們。但既然它有助于流通時間的縮短,它就能間接地有助于產業資本家所生產的剩余價值的增加。……會提高產業資本的生產效率和促進產業資本的積累”。由此看來,馬克思價值論所研究的人類勞動僅限于直接物化在商品上的勞動,但同時也沒有否認商品生產以外的有益社會生產照常運行的勞動的必要性和“價值”(注意不是商品意義上的價值)。馬克思指出:“非生產勞動者的服務的價值,是由并且可以由決定生產勞動者的價值的同樣力一法(或類似力一法)來決定。”由此看來,對這種非物質生產勞動,限于當時階級斗爭和革命的形勢,馬克思沒有把它作為研究對象加以研究。隨著社會的發展,非物質生產的勞動越來越顯得重要。因此,對此加以研究是歷史的一種必然。非物質生產勞動相對于物與物交換內在規定性—價值(物化勞動量)—一點也沒有增加,即沒有創造商品的價值。但該勞動間接地對價值量增加是有作用的,對整個生產連續性運行是必要的、有益的。因此,這種勞動雖不創造商品意義上的價值,但卻創造了它所服務對象上的價值。根據馬克思對非物質生產勞動勞動價值的論述,我們可以認為非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者的勞動也同樣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統一,也同樣創造使用價值和價值,但他們勞動的物化對象或者說產品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無形的,其具體勞動就是提供某項具體服務。抽象勞動則凝結在具有社會使用價值的服務中,如銀行職員的勞動凝結在存貸業務中,醫生的勞動凝結在對病的診療中,教師的勞動凝結在對學生的教育培養上,等等。但是對社會生產無益甚至有害的服務業,例如賭博、、販毒等行業雖為某些人提供服務,但絕不創造任何價值。
綜上所述,對馬克思價值論的深化認識應該把人類勞動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商品生產勞動,一種是為商品生產服務的勞動。商品生產勞動創造馬克思所述的物質商品的價值,為商品生產服務的勞動(不創造商品的價值)創造社會意義上的價值。這也就是說,深化了的馬克思價值理論應包括對立統一的兩個理論體系:商品生產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已作系統論述)和為商品生產服務的勞動價值論(其自身理論體系,以及其價值量與商品價值量的關系需要我們共同去完成)。我認為,按照這種思路去深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既能豐富完善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又不至于破壞馬克思原有的商品價值理論體系。
- 上一篇:探究鄉鎮行政區劃改革面臨困境及思考
- 下一篇:SWOT分析在圖書館營銷的運用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