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問題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04 05:24:00
導語:馬克思主義哲學問題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馬克思主義在本質上并不是反體系的,成熟的都需要體系。馬克思、恩格斯從未拒絕過體系,他們反對的是近代歐洲以黑格爾哲學為代表的絕對真理式的體系。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被教條化不是體系本身之過,而是因素所導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對世界普遍聯系和人類一般本質、的反映,同樣需要體系。
【關鍵詞】傳統的蘇聯模式哲學教科書/絕對真理式的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
【正文】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否有自己的理論體系?是否需要體系?近20年來,在哲學界的爭論持續不斷。一些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本質上是反體系的。他們認為,馬克思、恩格斯十分強調他們的哲學是,是“行動的指南”,而不是教條;傳統的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正是因為沒有貫徹馬克思、恩格斯的這一思想,才導致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被體系化、教條化。他們認為要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真正發揮其作用,避免重蹈傳統的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被僵化、凝固化的覆轍,重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應體系化。
筆者認為,理論與體系不是絕對對立的,成熟的理論都需要體系;馬克思、恩格斯反對的是近代歐洲絕對真理式的體系,而不是任何理論體系,傳統的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被教條化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本質上并不是反體系的,重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需要體系。
一、我國哲學界反體系傾向的由來
眾所周知,我國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從前蘇聯演繹過來的。20世紀30年代,在斯大林的指導下,蘇聯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在缺乏馬克思、恩格斯的哲學原著,無充分理論依據的情況下,編寫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從此,這一“先天不足”的教科書就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標準表述,它不僅在蘇聯,而且在整個主義陣營中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一標準本。20世紀50年代,我國按照蘇聯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模式的主要內容和框架,補充了的一些哲學思想,由艾思奇主編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幾十年來,這一哲學內容和框架在我國一直視為標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被傳授和運用。
20世紀70年代末以后,隨著現實與教科書理論的矛盾日益明顯,隨著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傳入,隨著我國學者對馬克思原著越來越多的接觸和,我國哲學界開始了對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的反思。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深入研究和,我國哲學界已基本達成共識,即傳統的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沒有反映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真,沒有體現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歐洲哲學史上實現的偉大的革命變革。這一系列的研究為在我國重建馬克思主義哲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同時也引發了我國哲學界反體系傾向的產生。一些人認為: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傳統哲學所擔負的闡示世界普遍本質和規律的任務還有多大必要,雖然綜合和整合學科知識的必要性依然存在,但已不可能以建構哲學體系的方式來進行”[1]。哲學就其本性“是沒有頂峰的,是反對哲學體系化的,頂峰使哲學發展終結,體系化則使哲學走向自我封閉”[2]。由此認定我們已經處在“后體系”。筆者認為,我國哲學界對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反思是有成績的,對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質疑也是有一定依據的,但由此推出反體系的觀點則是值得商榷的。綜觀反體系者的論述,他們的理由不外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經過幾十年的實踐和我國哲學界對越來越多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第一手資料的“文本核對”,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的缺陷愈加明顯。除帶有舊唯物主義的痕跡、沒有反映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外,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還使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化、教條化了,幾十年來,馬克思主義哲學只是作為僵化的教條和公式被運用,任何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都被視為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背叛,使得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越來越背離時代、遠離現實。于是我國哲學界的一些學者把這一歸罪于體系,認為是蘇聯模式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嚴密體系窒息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嚴密的教科書體系使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找不到切入點,體系是制約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罪魁。
其二,馬克思、恩格斯都對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體系與方法的矛盾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可以說,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在批判和克服黑格爾哲學體系和方法的矛盾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因此,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它產生時起就是與體系相對立的。反體系者還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對杜林的哲學體系和當時一些德國大學生動輒就建立體系的狂熱進行批判為由,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是反體系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不可能以體系的形式來表現。
其三,馬克思、恩格斯雖然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歐洲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但他們并沒有去建立一個哲學體系,他們的豐富的哲學思想都內涵于他們的各類論著之中。所以,反體系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本質上是反體系的,象傳統的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那樣,把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化完全違背了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
正是基于以上幾方面理由,我國哲學界一些學者對用理論體系去重建馬克思主義哲學十分反感,甚至發出了“少點體系意識,多點問題意識”的呼吁,使我國哲學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否需要體系的爭論持續不斷。
二、馬克思、恩格斯對體系的態度
馬克思、恩格斯從來沒有提出哲學理論可以不需要體系,他們反對的是絕對真理式的體系。
在近代歐洲,人們認為一種理論是否要以它的體系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嚴密性來衡量,理論研究追求的目標就是力求建立終結某一學科的絕對真理式的體系。正是因為如此,在近代歐洲才會出現象牛頓那樣偉大的科學家也不得不借助于“上帝的第一推動力”來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才會出現象黑格爾那樣偉大的辯證法家,雖然通過他的辯證法宣布了絕對真理的不可能,但依然無法抗拒體系化傳統的,不得不去建立一個絕對真理式的嚴密的體系。所以,在馬克思以前的歐洲,嚴密的理論體系與絕對真理、教條緊密相聯,這種絕對真理式的體系一旦建立就成為現成的教條和公式。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就是這種絕對真理式的體系,而這種無所不包的體系到黑格爾哲學達到了頂峰。
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文中,對黑格爾哲學的方法和體系的矛盾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這些批判是引導我國哲學界得出恩格斯反對建立哲學體系的重要理論依據。然而,如果我們細致分析就會發現恩格斯反對的是近代歐洲絕對真理式的體系,而不是反對任何理論體系。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指出:黑格爾“不得不去建立一個體系,而按照傳統的要求,哲學體系是一定要以某種絕對真理來完成的。所以,黑格爾,特別是在〈邏輯學〉中,雖然如此強調這種永恒真理不過是邏輯的或歷史的過程本身,但是他還是發現自己不得不給這個過程一個終點,因為他總得在某個地方結束他的體系。……這樣一來,黑格爾體系的全部教條內容就被宣布為絕對真理,這同他那消除一切教條東西的辯證方法是矛盾的;這樣一來,革命的方面就被過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悶死。”[3]從恩格斯的這一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首先,恩格斯并沒有反對建立任何理論體系,他反對的是近代歐洲傳統的絕對真理式的體系,這種體系要求有嚴密的邏輯結構,為了達到理論體系的嚴密和完整,甚至借助于強制性的結構,所以,黑格爾“不得不給這個過程一個終點,因為他總得在某個地方結束他的體系”。其次,由于近代歐洲體系化思維方式的特點就是把具有嚴密完整體系的理論視為絕對真理,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中,體系、絕對真理、教條成為批判傳統體系化哲學的同義語,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這種體系化哲學時,時常只提到“體系”,這就使一些學者誤認為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是建立理論體系,這顯然是一種誤解。這一點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論》中可以得到印證。
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創造體系的’杜林先生,在當代德國并不是個別現象。近來在德國,天體演化學、哲學、政治學、學等等體系,雨后春筍般地生長起來。最蹩腳的哲學博士,甚至大學生,不動則已,一動至少就要創造一個完整的‘體系’。”[4]從恩格斯的這段論述中,首先,我們可以看到近代體系化思維方式影響之深,雖然馬克思、恩格斯對以黑格爾為代表的體系化哲學進行了批判,但人們依然以追求完整嚴密的體系為目標;其次,我們可以看到,恩格斯十分細致地把這種絕對真理式的體系打上了引號,以示它是傳統意義的體系。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還指出:“這書的目的并不是以另一個體系去同杜林先生的‘體系’相對立,可是希望讀者也不要忽略我所提出的各種見解之間的內在聯系。”[5]這段論述是引導我們許多學者認為恩格斯反對建立哲學體系的重要理論依據,但是只要我們了解杜林哲學就會發現杜林和黑格爾一樣建立的是無所不包的絕對真理式的體系,但是由于批判的需要,恩格斯不得不跟著杜林先生走,為了避免人們因此認為恩格斯也在建立與杜林一樣的無所不包的體系,所以,恩格斯才特別聲明他“不是以另一個體系去同杜林先生的‘體系’相對立”,可見,恩格斯在此反對的仍然是傳統的絕對真理式的體系。
馬克思也十分反感歐洲近代流行的體系化哲學傳統,他深切地感受到片面追求完整嚴密的體系對近代哲學的制約,尤其是在黑格爾哲學中所暴露出來的體系與方法的沖突。馬克思的新哲學正是在沖破黑格爾的體系并拯救其辯證方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馬克思指出:“辯證法,在其合理形態上,引起資產階級及其夸夸其談的代言人的惱怒和恐怖,因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6]在創立他的新哲學之初,馬克思就明確了他的理論與傳統的體系化哲學不同,指出:“我不主張我們豎起任何教條主義的旗幟。……新思潮的優點就恰恰在于我們不想教條式的預測未來,而只是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7]
基于以上的分析,筆者認為,馬克思、恩格斯并沒有反對建立哲學理論體系,也沒有宣稱他們的哲學不需要體系,他們的所謂“反體系”的論述僅僅是針對近代歐洲僵死的體系化哲學而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質上并不是反體系的。
三、傳統的馬克思主義教科書的體系
引發我國哲學界反體系傾向的直接原因是傳統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幾十年來一直處于封閉、僵化和凝固狀態,并長期被視為絕對真理式的公式和教條。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由于體系所致,似乎是嚴密的體系制約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但只要我們深入就會發現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被變成凝固不變的教條并不是體系本身之過,而是原因所導致的。
如前所述,20世紀30年代,在斯大林的授意和指導下,前蘇聯的馬克思主義學者編寫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從此,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所表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各個主義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然而,斯大林沒有處理好堅持馬克思主義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的關系,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在斯大林時期被絕對化、教條化和神圣化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被簡單化為政治公式,只能,不能有任何發展。斯大林不允許任何人的觀點有別于他的模式,否則,不僅在上、政治上遭到排斥,甚至受到殘酷鎮壓,被列寧稱為“黨的最寶貴的和最大的理論家”的布哈林在“大清洗”中被殺害就是一個典型。從此,蘇聯哲學界出現了“萬馬齊暗”的局面。在社會主義陣營里,蘇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老大哥,也不允許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有新的理解,其它社會主義國家的哲學教科書只能是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的翻版,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任何發展都被視為異端遭到批判和排斥,如匈牙利的盧卡契和德國的科爾施的哲學就被指責為修正主義,南斯拉夫的實踐派哲學被指責為反馬克思列寧主義。對于西方哲學,更是用絕對的政治對立和階級對立的標準去衡量,所有的西方現代哲學都被斥之為唯心主義、資產階級哲學、帝國主義哲學加以絕對排斥。這樣,在前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被視為絕對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道路被堵死了,變成了封閉和僵化的教條。正如有的學者所說,“斯大林把馬克思主義理論教條化、神圣化,主要有兩大‘創造’。一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簡單化為政治公式,使哲學和政治混同起來。……斯大林的另一個創造,是把無產階級政黨的最高領袖說成是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唯一人選”[8]。可見,政治干預是使傳統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被絕對真理化和教條化的主要原因。
就體系而言,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確實存在問題。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實際上依然受到近代歐洲傳統的體系化思維方式的,加之當時蘇聯馬克思主義學者沒有掌握更多的馬克思主義文本,對馬克思新哲學的和體系特點缺乏全面的認識,不知道馬克思哲學的本質所在。蘇聯模式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在理論體系上完全是歐洲傳統的體系化哲學的翻版,依然是抽象的“解釋世界”的哲學,依然是從到再到思維的無所不包的知識論體系;二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解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兩大塊,完全忽視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唯物主義實質。正是由于這種缺陷,所以,重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決不能僅僅在傳統的體系內進行修補。
從上述可以看出,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雖然存在問題,但它并不是導致馬克思主義哲學變成絕對真理和教條的主要原因,而是斯大林時期的政治干預才使得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的內容成為教條。可見,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所存在的問題也不應成為哲學與體系對立的理由。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需要體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對客觀世界本質和的認識,需要通過系統的理論體系來體現。
首先,哲學研究對象的相互聯系決定了理論和體系不是絕對對立,而是密切聯系的。體系雖然不是我們理論研究的目的,但體系卻是理論所不可缺少的,它是理論的載體和組成形式,一切成熟的理論都需要體系。我們知道,哲學是人們對世界或人類歷史的一般本質和規律的認識,而世界是普遍聯系的,作為對普遍聯系的對象的揭示和反映,哲學理論本身必須要有系統的邏輯體系,否則,理論就是凌亂的、隨意的拼湊。
馬克思在有生之年,由于忙于現實的哲學斗爭和寫作《資本論》,沒有對他的哲學思想進行整理和系統的闡述,但這并不能證明馬克思拒斥理論體系,馬克思寫作的巨著《資本論》就是理論與體系結合的最好典范。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從資本主義最微小的細胞——商品入手,對資本主義的現象進行逐步深入的分析,從而發現了剩余價值規律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得出了資本主義社會必然滅亡的科學結論。可見,科學、合理的體系有助于理論的準確闡述,理論與體系并不是絕對對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對世界和人類歷史的一般本質和規律的科學探究,同樣需要體系。
其次,馬克思、恩格斯強調他們的哲學是,但方法與體系也不是絕對對立的。在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過程中,一直存在體系或方法之爭,即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理論體系或是方法?筆者認為,這是由于泛化了馬克思、恩格斯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所導致的。馬克思、恩格斯強調他們的新哲學是方法,而不是教條,是針對舊哲學,尤其是黑格爾哲學而言的。黑格爾哲學的方法和體系的對立不是方法與一般體系的對立,而是方法與強制性的絕對真理式的體系的對立,這是馬克思、恩格斯堅決反對的,馬克思、恩格斯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提出自己的哲學是方法,而不是教條。所以,超出了這個批判的范圍,體系就不能等同于教條,方法和體系也不能絕對對立起來。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與理論體系相對立的,方法與理論體系是密切聯系的,沒有科學的理論體系也不會有科學的方法。注重于“改造世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依然需要體系。
再次,哲學的學科特點也決定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要有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其它哲學一樣都是抽象思維的結果,而抽象思維所借助的工具就是范疇,哲學正是通過范疇、范疇與范疇的關系以及范疇與范疇之間的推演來揭示世界的本質和規律的。但任何哲學的范疇都不是機械地拼湊的,而是有機統一的,這就決定了哲學的范疇有其邏輯的順序性和層次性,即要求哲學要有邏輯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也不例外。
最后,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我國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它需要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它不僅僅是學術界研究的對象,也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是人們面對現代生活所必須的理性參照。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普及到群眾中去,成為指導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實踐的思維方式,因此,今天作為意識形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就不能象馬克思當年那樣一系列論戰性的著作來表述,它必須整合成系統的理論體系才能為群眾所理解和接受。
綜上所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本質上不是反體系的。對待體系問題,一方面,我們必須注意
克服近代歐洲體系化哲學的弊端。任何建立絕對完滿體系的企圖都是不切實際的,體系只是理論的系統的邏輯形式,它只有是否準確之分,而無是否完滿之別。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走向另一個極端——拒斥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需要體系。重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應該反映馬克思哲學的實質,應該以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為主干,吸取東西方一切古代的和現代的哲學的精華,并以主題為基礎。重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必須是開放的,只有堅持開放才能保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
【】
[1]張奎良.哲學的希望之光[J].哲學原理(人大復印資料),1995(11).
[2]韓秋紅、胡長栓.關于哲學發展的時代性沉思[J].哲學原理(人大復印資料),1997(11).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高齊云.解放思想是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J].學術研究,2000(3).
- 上一篇:馬克思主義二重性理論分析論文
- 下一篇:馬克思主義思想旗幟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