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競爭理論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31 09:51:00
導語:馬克思競爭理論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馬克思在其經濟理論中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內在統一和相互矛盾的角度討論和分析了競爭問題,從而形成了內容豐富的競爭理論。馬克思的競爭理論對經濟全球化下中國參與國際競爭具有指導意義。中國應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立場觀點為指導,集中資源發展比較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科技教育,維護和加強國家的經濟安全與經濟主權,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下的國際競爭。
【摘要題】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研究
【英文摘要】Inhiseconomictheory,Marxdiscussesandanalyzescompetitionfromtheangleoftheunityandcontradictionbetweenproductiveforcesandproductiverelations.ThistheorycanbeveryinstructiveforChinainparticipatingininternationalcompetitionundertheframeworkofeconomicglobalization.Forinstance,Chinashouldconcentrateresourcesonindustrieswithcomparativeadvantages,developscienceandtechnologyandeducation,maintainandnationaleconomicsecurityandsovereignty,enhancethedegreeofopening-up,andactivelyembrac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競爭理論/經濟全球化/國際競爭/世界市場
Marxism/competitiontheory/economicglobalization/internationalcompetition/worldmarket
【正文】
中圖分類號:F091.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2506(2003)06-0010-05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世界經濟日益融為一體。任何國家和民族都不能置身于國際競爭之外,筆者試圖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視角出發,分析當代世界經濟的國際競爭問題,并提出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具體策略。
一、馬克思的競爭理論
競爭理論在馬克思經濟學中并不構成一個獨立的理論部分,而是貫穿并服從于他的勞動價值理論、剩余價值理論和平均利潤理論之中。馬克思正是在其經濟理論中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內在統一和相互矛盾的角度討論與分析了競爭問題,從而形成了內容豐富的競爭理論。馬克思的競爭理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競爭的本質是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經濟關系。在競爭理論發展史上,馬克思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為研究競爭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他超越了古典經濟學把競爭看作與人的本性相符合的永恒范疇的觀點,第一個把競爭當作歷史范疇加以考察,揭示了隱藏在競爭背后的經濟關系本質。馬克思認為,競爭作為一種經濟現象,是商品經濟的必然產物,在商品經濟下的社會分工體系中,交換雙方都具有自身的物質利益和要求,要實現這種利益就必然產生競爭。他指出:“社會分工則使獨立的商品生產者互相對立,他們不承認別的權威,只承認競爭的權威,只承認他們互相利益的壓力加在他們身上的強制”[1](394)。他第一次揭示了在資本主義競爭現象背后所掩蓋的經濟關系本質,他指出:“資本主義生產的內在規律在競爭中是以顛倒的形式表現出來的”[2](251),“只有了解了資本的內在本性,才能對競爭進行科學的分析,正像只有認識了天體的實際的、但又直接感覺不到的運動的人,才能了解天體的表面運動一樣”[1](352)。因此,競爭是一個歷史范疇,體現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經濟關系。資本主義競爭的本質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生產者之間爭奪經濟利益的斗爭。
2.競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技術進步決定著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從而決定競爭雙方的勝敗。馬克思考察了在競爭中由于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對價值形成和價值實現的影響,并且把這一變化過程看作是規律性的、長期的必然趨勢,從而在競爭理論發展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競爭的動態性質。他指出:“競爭首先在一個部門內實現的,是使商品各種不同的個別價值形成一個相同的市場價值和市場價格”[2](201)。這個相同的市場價值是由在競爭的作用下形成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而且受勞動生產力高低的影響。“生產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隨著勞動生產力的每一變動而變動”[1](53)。這里,馬克思是從社會經濟運行的角度,把競爭與其他相關因素放在一起,在其相互作用中,揭示競爭的性質和功能,從而為研究競爭提供了科學的動態分析方法。馬克思還進一步揭示了資本主義技術進步引起的勞動生產率的變化對生產超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影響。他認為,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資本家為了在競爭中獲利,不斷地改變他們的行為參數。其中,總是有少數資本家率先進行技術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其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獲得超額剩余價值。于是,其他資本家也不甘落后,競起摹仿,使這種創新的收益得到擴散,導致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基于對新的超額剩余價值的追求,又會導致新一輪的創新,而后又是創新的擴散,帶來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提高,商品的個別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差額消失了,但相對剩余價值卻增加了。如此循環往復,就使競爭過程表現為一個周期性的動態過程。
恩格斯曾從一般意義上把競爭使供求變化導致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概括為競爭規律。他指出,“競爭的規律是:供和求始終力圖互相適應,但是正因為如此,就從來不會互相適應”[3](613)。在這里,恩格斯實際上揭示了競爭的作用是在一個動態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即通過競爭導致供求關系的變化,迫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從而形成商品市場上供求平衡與不平衡的矛盾運動。這種運動促使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從一個生產領域轉移到另一個生產領域,使社會勞動重新趨向合乎比例地在不同生產部門進行分配。通過競爭調節供與求的平衡,但又由于競爭的作用,使供與求的平衡不斷被打破,從而推動商品經濟的發展。
3.資本主義的三種基本競爭形式。馬克思認為,競爭是價值規律的實現形式,而價值規律的要求包括三個層次,競爭的基本形式也包含三種:
(1)生產領域的競爭。在生產領域中,價值規律要求商品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而各個資本家的個別勞動時間量不一樣的,為了解決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矛盾,只能通過同一部門資本家之間的競爭,從而形成商品的價值,在這一層面上,單個資本家通過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而進行的競爭,其目的在于縮短個別勞動時間,降低社會價值,獲得更多的超額剩余價值。
(2)流通領域的競爭。在流通領域中,價值規律要求商品按其內在價值量進行交換。但在不同的供求狀況下,價格和價值在每個個別場合往往是不一致的,這就構成了價格與價值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只有通過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競爭才能解決,商品價格才能以它的價值為基礎,商品價值才能轉換為生產價格,等價交換的原則才能實現。
(3)分配領域的競爭。占有和瓜分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的根本目的,但資本家內部如何瓜分剩余價值是通過競爭規律的作用由平均利潤率規律決定的。就資本的性質和目的而言,任何單個資本在客觀上都要求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這種內在客觀要求是通過內部之間的競爭使利潤趨向平均化來實現的。由于各部門資本有機構成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利潤率,通過不同部門的資本家以生產要素在部門之間的自由轉移為特征的激烈競爭,轉化為平均利潤率。這時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可見,利潤平均化過程也就是部門內部和部門之間資本家激烈競爭的過程。
4.競爭的結果是優勝劣汰,并推動資本主義生產集中和資本積聚,為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階段過渡,最后為資本主義制度的毀滅提供條件。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加劇了市場供求矛盾,從而形成更大規模、更激烈的競爭。“競爭的結果總是許多較小的資本家垮臺,他們的資本一部分轉入勝利者手中,一部分歸于消滅”[1](687),這“是資本家剝奪資本家,是許多小資本變成少數大資本”[1](686),是“一個資本家打倒許多資本家”[1](831)。這一過程不斷進行,最后由于各種矛盾的尖銳化必然導致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階段過渡,最后為資本主義制度的毀滅提供條件。對此,馬克思精辟地指出,“隨著這種集中或少數資本家對多數資本家的剝奪,規模不斷擴大的勞動過程的協作形式日益發展,科學日益被自覺地應用于技術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計劃地利用,勞動資料日益轉化為只能共同使用的勞動資料,一切生產資料因作為結合的社會勞動的生產資料使用而日益節省,各國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場網,從而資本主義制度日益具有國際的性質。隨著那些掠奪和壟斷這一轉化過程的全部利益的資本巨頭不斷減少,貧困、壓迫、奴役、退化和剝削的程度不斷加深,而日益壯大的、由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的機構所訓練、聯合和組織起來的工人階級的反抗也不斷增長。資本的壟斷成了與這種壟斷一起并在這種壟斷之下繁盛起來的生產方式的桎梏。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1](831-832)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而資本主義積累是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5.世界市場的競爭推動了世界市場商品的供求變化并引起商品國際價格的波動,促使商品國際價值的形成。商品的價值由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當商品超越國家的地域范圍進入世界市場時,其價值就不能再由任何一國的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而是由國際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不同國家由于其經濟技術水平、勞動強度以及勞動生產率不同,商品的國別價值有高有低,“因此,不同國家在同一勞動時間內所生產的同種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國際價值”。[1](614)但是,決定商品國際價值量的,并不是某一個國家生產某種商品所耗費的勞動量,而是一定時期內,國際市場上絕大多數國家在大致相同的生產條件、技術水平和勞動強度的情況下,生產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量,這就是國際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當然,在國際市場上這個平均單位是通過競爭來形成的,它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發展而不斷變化的。通過這個計量單位,可以將每個國家的社會平均必要勞動還原為國際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正如馬克思所說:“國家不同,勞動的中等程度也就不同,有的國家高些,有的國家低些,于是各國的平均數形成一個階梯,它的計量單位是世界勞動的平均單位”。[1](614)它構成商品的國際價值。商品國際價值在世界市場上的貨幣表現就是國際市場價格,國際市場價格的基礎是國際價值,價值規律要求商品交換根據商品的國際價值來進行,這是國際市場價格形成和變動的基本規律。但這并不是說,在每一次交換時,國際市場價格都是和國際價值相一致的。因為國際市場上的供給和需求都是變化不定的,這種價格上的不一致,通過競爭,反過來又會影響世界市場上供給和需求的變化,使它們逐漸趨于平衡,從而使國際價格接近國際價值。價值規律在國際市場上的作用也是通過競爭來強制實現的。
二、馬克思競爭理論的意義及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策略
馬克思的競爭理論以資本主義競爭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競爭的本質、形式和結果;既包含了對資本主義競爭特殊性的分析,也包含了對競爭一般性的深刻分析,是兩者的高度統一。因此,馬克思的競爭理論為我們研究經濟全球化下國際競爭問題奠定了科學的方法論基礎,是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下國際競爭的理論基礎。
1.經濟全球化下的國際競爭是國際經濟一體化發展特別是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國際分工和國際交換又反過來推動了國際競爭的發展。早在16世紀,隨著歐洲一些發達國家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興起,并力圖把其產品向國外推銷,世界市場即開始萌芽。到了17世紀中葉,商業和航運的快速發展,使各殖民地開始成為廉價的原料來源地和巨大的消費市場,各國瓜分已開辟出來的世界市場的斗爭漸趨激烈。而17世紀后半期開始的資本主義工業革命則采用機器生產,實行最廣泛的分工,使大工業得以盡快發展。技術進步、機器的大規模使用、交通工具的更新極大地拓展了市場范圍。這種資本主義世界化的趨勢,在整個19世紀和20世紀一直在不斷地強化之中,并形成了全球范圍的國際競爭。可以說,正是生產力發展特別是國際分工的細化和深化推動了國際市場競爭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國際分工構成了國際競爭的基礎,反過來,國際競爭的發展又進一步推動了國際分工的深化和細化。從深度上講,正是國際競爭的激烈使國際分工日益細密,由過去單一的垂直型分工發展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等多種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而從廣度上講,國際競爭使參與國際分工的國家和地區遍及全球,國際分工的細化和深化把每一個國家都納入全球經濟體系之中,推動了世界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的潮流面前,中國絕不能將自己置身于國際競爭之外,而只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發展自我,依靠增強自身經濟實力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馬克思指出,只有積極參與世界經濟,“單個人才能擺脫種種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個世界的生產(也同精神的生產)發生實際聯系,才能獲得利用全球的這種全面的生產(人們的創造)的能力”[3](89)。為了提高整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首先,在企業層次上,要不斷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適應能力和組織能力;通過科技進步和有效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績效,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產出;在不斷進行的技術創新活動中開發設計出具有創新性、高需求、高附加值、高價格的產品;并優化企業的組織結構以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化。其次,在國家層次上,建設與競爭相關的基礎設施,培育企業生存、應變和發展的環境;積極促進市場開放和高新技術引入,使企業始終感到外在的競爭壓力而不得不提高生產率,最終縮短與世界最具創新和競爭能力企業的差距;精心制定增強國家新優勢的產業政策、科技政策、貿易政策和規劃政策;由政府出面對國內各個部門和組織的競爭力進行系統整合,即根據國家總體發展的戰略目標,用系統的觀點與方法,以網絡與數據庫為手段,把權力、資金和知識在產學研一體化的基礎上有機地結合起來組成國家創新體系,提高國家綜合競爭力。
2.從馬克思主義競爭理論的觀點來看,經濟全球化下的國際競爭本質上仍然是體現了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在國際市場上,國與國之間經濟關系的本質又是經濟利益關系,是世界各國為了追逐更大的自身利益向外進行擴張形成的一種國際利益關系。馬克思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1](82),而“每一個社會的經濟關系首先是作為利益關系表現出來”[4]。因此,各個國家為了追逐經濟利益,都不會囿于國家邊界的限制,而是按照比較優勢原則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實現他們在國內無法實現的經濟利益。比較優勢原則的本質是利用本國的比較優勢來建立產業和配置資源,在國際市場上用本國花費勞動較少的產品交換到本國需要勞動較多或即使花費較多勞動也一時生產不出來的產品,這樣就能夠獲得廉價的原料、燃料以及機器、設備等生產資料,使不變資本更加便宜,從而節約了用于不變資本的成本費用,提高了剩余利益。為了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壯大經濟實力,提高人民的生活福利水平,我國也必須根據本國國情按照比較優勢原則參與國際競爭。當前我國的要素稟賦狀況仍然是勞動資源豐富而資本和技術有一定積累但仍短缺,因此,中國必須集中資源繼續發展技術含量較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產品,并向具有較好基礎的高新技術產業傾斜。
3.根據馬克思的競爭理論,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及技術進步的程度在競爭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馬克思指出:在競爭中,為了追逐超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總是要千方百計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這是“資本的內沖動和經常的趨勢”。[1](355)“價值由勞動時間決定的規律,既會使采用新方法的資本家感覺到,他必須低于商品的社會價值來出售自己的商品,又會作為競爭的強制規律,迫使他的競爭者也采用新的生產方式”。[1](354-355)經濟全球化下的國際競爭是在國際市場上產品和服務的競爭,但這種競爭的背后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競爭。因此,中國應對國際競爭最根本的策略是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積極培養各級各類人才,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特別是重視和加強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培養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科研隊伍和各類學科領頭人。我國在人才資源配置機制方面存在著嚴重缺陷,主要表現在人才激勵不完善,管理和專業人才收入水平相對較低,高效率與高收入相關性差,高素質人才外流現象嚴重。為此,應當建立公正、公平、公開的人才競爭激勵機制,疏通人才流動的合理渠道,消除人才浪費現象。同時,啟動吸引專業人才工程,加大改革和完善優秀人才的收入分配制度,大幅度提高國內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高級管理人員、專業人員和學術帶頭人的薪酬水平,形成示范效應,實現高效高薪的良性循環,達到吸引和留住人才并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目的。
4.由于競爭的結果是優勝劣汰,而且在當今的國際市場上,所有參與國際競爭國家的地位和影響力不同,因而不可能有全球范圍內真正的平等競爭。為此,對于像我國這樣的還不具備資源配置和游戲規則制定方面優勢的發展中國家,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必須維護和加強國家的經濟安全與經濟主權,以應對國內外經濟帶來的各種波動、摩擦和侵襲,為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創造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國際國內環境。在國內,(1)制定正確可行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戰略。21世紀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是準確把握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方向,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制造業和服務業,對工業內部結構進行有效的調整,強化對傳統產業的科學化和信息化改造。為此,政府既要為高新技術產業提供相對寬松的國內外市場環境,又要為傳統工業注入新的活力,使產業的結構更為合理。(2)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在加強西部地區的開發并繼續利用我國勞動力豐富和廉價優勢,發展技術含量較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基礎上,圍繞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推動產業升級和產業結構高度化,不斷提高以技術知識密集型為特征的高新技術產業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3)通過國內產業重組建立技術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和適應能力強的大型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國際和國內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依靠國家保護和扶持來發展幼稚產業的道路只會使企業產生惰性,缺乏發展和壯大的動力和壓力。因此,政府要從貿易政策、科技政策入手,打破地區、部門和所有制的界限,利用國際國內競爭,積極推動企業的兼并改組,提高國內產業的競爭力。(4)把科教興國作為發展生產和優化產業結構的根本。科教興國是建設創新體系,提高國家創新能力,增強全民創新意識的關鍵,它直接決定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成功與否。因此,要大力發展科技與教育,加強人力資本的開發和積累。
在國際上,(1)通過建立相互間的依存、依賴關系實現我國國家經濟安全。世界經濟的發展歷史證明,經貿利益的給予、共享、風險共擔、協調是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手段。相互依存、依賴的程度超常,既給國家經濟安全帶來一定的風險,也帶來了高層次、大范圍實現和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的新機遇。(2)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加強國內經濟政策同國際規則的協調。為此,首先要遵守已經制定的國際規則,然后在世界貿易組織的框架內發揮積極影響,在其范圍內保護自己的經貿利益和經濟安全。(3)努力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貿易集團、地區甚至跨地區的一體化組織,維護自己在區域內的經貿利益。以上三項策略,附之以國內投資、貿易自由化的立法,將會形成一種立體的,從單邊、雙邊到區域及多邊的經濟安全戰略體系。
5.繼續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為進一步參與國際競爭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全面開放市場的目的是通過引入國際競爭,提高國內企業的競爭力。全面開放的實質是要在指導思想上徹底拋棄計劃經濟下的那種自然經濟觀念,無論在地域還是在行業領域上,都要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程度上實行全面的開放。不僅要開放國內占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而且要積極地同時又是適當地和逐步地對外開放國內相對劣勢的領域,創造合適的條件吸引外國的資金、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組織形式和制度安排等一切有益的資源為我所用,增強國家經濟和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實力,以加快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9.
[4]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7.
- 上一篇:電影文化現代性管理論文
- 下一篇:電影感官機制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