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人道自然思想思考研究
時間:2022-10-27 11:04:00
導語:馬克思人道自然思想思考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馬克思關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具有豐富的內涵。這一思想充分體現了自然界的優先地位與人的主體地位的統一;人的內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統一。在馬克思看來,只有變革舊的生產方式,實現共產主義才能人道的支配自然。馬克思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其實質是一種人、自然與社會和諧思想。今天重溫馬克思關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對于我們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啟示。
[關鍵詞]馬克思;人道的支配自然;和諧社會思想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了“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等于共產主義三位一體的”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馬克思關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這一思想的實質是一種人、自然與社會和諧思想。今天對馬克思“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進行重新挖掘和梳理,對于我們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體現了自然的優先地位與人的主體性地位的統一
馬克思關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既肯定了自然的優先地位,又確立了人的主體性地位,充分體現了主體與客體、自然的優先地位與人的主體性地位的統一。
1.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肯定了自然的優先地位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馬克思關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充分肯定了外部自然的優先地位以及人類勞動實踐所受的制約性。盡管在馬克思看來,感性的世界不是開天辟地以來就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但是這個以社會為中介的世界同時也是一個在歷史上先于一切人類社會而存在的自然世界。因此承認社會實踐在認識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絕不能否認外部世界的優先地位。自然是社會存在的前提。因為“人并沒有創造物質本身,甚至人創造物質的這種或那種生產能力也只是在物質本身預先存在的條件下才能進行”。馬克思這一思想不僅表達在早期的著作中,而且貫穿在后期的著作中。
在馬克思看來,自然界是人類的母體,沒有自然界的先行的進化和發展的過程,就不會有人類的產生。同時人類要靠自然界而生活,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資料的來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緊密相關的前提。馬克思指出:“在實踐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現在把整個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材料、對象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系,也就等于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馬克思認為,自然界不僅僅是作為有機的或無機的物質出現,而且是作為獨立的生命體,作為主體——客體而出現,對生命的追求是人與自然的共同的本質;人之所以能同自然界發生關系,不僅是由于物本身就是人的活動的對象化,而且由于物本身也像人同它發生關系那樣同人發生關系。人類必須與自然進行人道的交往,否則就會損害自己的無機身體,破壞自己生命的自然基礎。
在馬克思看來,不僅人離不開自然,人類社會的財富也離不開自然,自然是人類社會財富的源泉,是生產力的要素。“沒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創造。它是工人用來實現自己的勞動、在其中開展勞動、由其中生產出和借以生產出自己的產品的材料。”人要在實踐中發揮作用是以自然界的存在為前提的。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指出:“簡言之,種種商品,是自然物質和勞動這兩種要素的結合。……人在生產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樣發揮作用,就是說,只能改變物質的形態。不僅如此,它在這種改變形態的勞動中還要經常依靠自然力的幫助。因此,勞動并不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惟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說,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
馬克思正是從對自然界優先地位這一基本認識出發,要求我們人類對自然進行人道的支配。馬克思強調支配自然的人道性,表明人的主體性作用的發揮,人的一切實踐活動的進行都必須以承認自然界的優先地位為前提。
2.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確立了人的主體性地位
馬克思關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強調人類支配自然的必要性,從而在人與自然關系中確立了人的主體性地位。所謂主體性是指人作為主體在對象性活動中本質力量的外化,并從主體地位出發以各種方式掌握客體,使客體為主體服務的功能特性,包括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馬克思認為人是主體,自然是客體,它們之間結成一種主客體關系。因此“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這總是一樣的,這里已經出現了統一”。主體和客體、人和自然本來就是有機統一的整體。既然人類對自然的支配是毋庸置疑的事實,那么,不言而喻,人是支配自然的主體,自然界則相對地處于客體地位。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始終滲透著一種人的主體性;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人始終是起主導作用的一方。但是馬克思不是從一般意義上講人是主體,而是把社會實踐作為考察歷史主體的出發點。他認為,雖然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他不單是一個自然的人,而且還是一個社會的人。人之成為主體,不是來自人的本能或人的自然屬性,而是來自人的社會實踐。主體是一個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種活動出現在生產過程中的人,即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中從事實踐活動的人,是“現實的人”和“現實的人類”“現實的人”是實踐的主體、認識的主體,是歷史活動的主體。
馬克思認為,實踐是一種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把人與自然聯系起來的是人的實踐活動。人的實踐活動或人的生產勞動是人有意識地改造自然、變革自然,把自然變為人化的自然,并生產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活動。勞動是人用以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的基本方式。“勞動作為使用價值的創造者,作為有用勞動,是不以一切社會形式為轉移的人類生存條件,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即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勞動實踐活動的成敗得失取決于人,取決于人的主體性和性質、大小及其發揮。人的主體性是人們在實踐中改造、變革自然和社會所表現出來的特性。馬克思認為,以實踐為本質特征的主體性,在實踐活動中不斷把外部自然納入主體活動的范圍,使自然這個“人的無機身體”變成“人的身體”,使自然兩重化為自在自然和屬人自然,并不斷地變自在自然為屬人自然。主體在實踐中把部分自然納入社會領域的同時,又在變革社會歷史本身。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在于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和改變事物的狀態。從社會實踐去理解,這種主體性不是主觀性,正如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一樣,主體性是主體在實踐活動中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從社會實踐去理解,這種主體性不是直觀性,它體現主體實踐地變革事物的能動性、創造性。馬克思既肯定自然的優先地位,又強調人的主體性地位,表明人類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必須人道的支配自然,以達到主觀與客觀的統一。近代以來工業社會的不人道的占有自然,業已造成了重大生態問題。這說明人類正確處理好自然界的優先地位與人的主體性地位之間關系的重要性。事實上生態危機的產生與解決都與人的主體性有密切關系。人類要最終擺脫生存困境,必須確立科學合理的主體性原則,在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中人道的對待自然,人道的支配自然。
二、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體現了人的內在尺度與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統一
在馬克思看來,對自然的人道的支配絕不是類似于主奴關系那樣的絕對的占有自然,而是在尊重自然規律基礎上的合理控制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主體的對象化和對象的主體化的統一;是人的內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統一。即要在尊重自然的外在尺度前提下實現人的內在尺度。馬克思的這一思想為我們人類主體在如何把握改造自然客體的程度上指明了方向。
1.按照人的內在尺度人道的支配自然
馬克思關于人道的支配自然的思想不僅強調自然界的優先地位,更強調從人的主體性地位出發,通過勞動實踐按照人的內在尺度人道的支配自然。堅持人的主體性地位就是把主體性作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并從主體人的內在尺度出發,以主體的方式來對待和把握世界,使世界按照人的方式存在。
馬克思認為,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必須從主體的人出發,依照主體的本性、目的和需要行動,即按照人的內在尺度去人道的支配自然。人與自然的關系本質上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對象性關系。人類不僅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能動性的人的存在物,是具有意識和自我意識、具有社會性的特殊的對象性存在物。人區別于自然的主要特征就在于,他從對自然的改造中獲得了社會性的本質力量,形成了改造世界的內在尺度。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在于人可以調整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動物僅僅利用外部自然界,簡單地用自己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改變;而人則通過他所作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于對象。”人善于按照自然界的規律支配自然界,把自然界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通過對自然界進行改造,使自然界表現為人的作品和現實,表現為人的類生活的對象化。人類按照人的目的、需要去對自然進行人道的支配,要求按照美的法則來塑造對象性的自然界;要求通過勞動建立起人與自然關系。從而把自然界改造成為符合人的本質的環境世界,使自然客體發生恰好符合于主體目的、需要的變化,滿足主體的人的需要。
2.尊重自然的外在尺度和自然規律人道的支配自然
馬克思強調支配自然的人道性表明人的主體性作用的發揮不是無限度的、無條件的,而是有限度的。馬克思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要求人類尊重自然的外在尺度和自然規律人道的支配自然。
為什么人類必須尊重自然的外在尺度和自然規律人道的支配自然?因為人的主體性是主觀性與客觀性、能動性與受動性的統一。“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這些力量作為天賦和才能、作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為自然的、肉體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和動植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說,他的欲望的對象是作為不依賴于他的對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即人的主體性是包含受動性在內的能動性。主體的對象性活動作用于客體,必須要受客體的制約和限制。也正因為主體的活動具有受動性,才激發主體通過改造客體的能動活動來掌握客體并獲取自由。馬克思說:“人作為對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個受動的存在物:因為它感到自己是受動的,所以是一個有激情的存在物。”因此,能動性以受動性為前提,改造客體、影響客體以受客體制約,遵循客觀規律為前提。只有受動性而無能動性,那就根本不會有主體性;只有能動性而無受動性,則是一種脫離實際的能動性,只能導致實踐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導致實踐活動的失敗。
所以馬克思特別強調必須尊重自然客體的外在尺度和自然規律“人道的占有自然”,自然的外在尺度是人的內在尺度的前提或極限。因為對自然的支配和控制動機畢竟包含著人對自然限制的突破和超越。在自然的外在尺度范圍內,人的行動才能不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超出自然的外在尺度的限制,人的內在尺度最終也不可能得到滿足。所以“我們支配自然界,決不是像征服者統治異民族以及站在自然界之外來支配自然那樣,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腦髓都是屬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支配都在于我們勝過其他一切被造物,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因為人對自然界的支配不是在自然外面支配自然,而是作為自然的一部分的人通過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來支配,而且據此人會感覺到,而且認識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體性,進而通過對自然規律的認識來支配我們自己和外部自然。只有尊重規律、認識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才能提高人類人道的支配自然的能力。所以馬克思強調,只有當人行為的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擺脫自然規律而獨立,而在于認識這些規律,從而能夠有計劃地使自然規律為一定的目的服務”的時候,人和自然之間才能達到和諧。否則就會如馬克思所說:“不以偉大的自然規律為依據的人類計劃,只會帶來災難。”
當代生態危機和生存危機的產生,顯然是人類未能正確處理好人的能動性和受動性的關系。片面強調人的主體性的發揮,不顧自然界對人的活動的先在性和客觀制約性,不遵循自然界規律,無節制、無理智地征服和掠奪自然資源的結果。所以積極尋找解決生態危機的出路和辦法就成為人類的共同任務。
三、人道的支配自然以變革舊的生產方式,實現共產主義為前提
馬克思關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是同人的全面發展和變革生產關系緊密相關的。馬克思認為只有借助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通過變革舊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到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實現人道的支配自然的目標。1.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人對自然的支配為前提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人對自然的支配為前提。”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自然環境關系的一個特征是人對自然的征服和統治,即“把物質生產變成在科學的幫助下對自然力的統治”。在資本主義雇傭勞動制度下,當人作為自由勞動者出現的時候,當人與人之間的分工與協作關系獲得了巨大發展的時候,人對自然的改造和利用也達到前所未能的程度。“與這個社會階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會階段都只表現為人類的地方性發展和對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才不過是人的對象,不過是有用物。”自然從被崇拜的對象降低為有用物之后,人與自然的關系被倒轉過來,人才開始肆意破壞自然界,從而給自己的生存帶來危機。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城市化的發展,而城市化的發展又破壞了農業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循環關系,造成了環境的惡化,極大地危害了工人的健康。“資本主義生產……破壞著人和土地之間的物質變換,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費掉的土地的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從而破壞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條件。這樣,它同時就破壞城市工人的身體健康和農村工人的精神生活。”因此,馬克思說:“如果說人靠科學和創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對人進行報復,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從一種真正的專制,而不管社會組織怎樣。”
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環境問題的揭露和分析,認為造成資本主義社會環境問題的根源是只考慮眼前利益和直接利益的傳統的生產方式,“到目前為止存在過的一切生產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勞動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顯現出來的,由于逐漸的重復和積累才發生作用的進一步的結果,是完全被忽視的。”按照馬克思的看法,人對自然的支配不是生態問題的原因,生態問題只是由對待自然的資本主義方式所引起的,是與資本主義當今的主宰、統治自然分不開的。因此解決人與自然的關系,“單是依靠認識是不夠的。這還需要對我們現有的生產方式,以及和這種生產方式連在一起的我們今天的整個社會制度實行完全的變更”。變革舊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社會制度,消除勞動的異化,是解決人與自然關系的根本途徑。
2.只有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人道的支配自然
馬克思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中,預言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生產力沖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束縛,為共產主義社會的建立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并認為只有到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人道的支配自然。
馬克思認為:對自然的人道的占有要求不再損壞自然而是按照事物的內在尺度和外在尺度來支配自然。這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實現。共產主義作為對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揚棄,不僅能改變原來在私有財產條件下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而且能改變人與自然的關系。“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面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人的復歸……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于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于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在這里馬克思強調了異化的揚棄和人與物的顛倒關系的復位,并不是導致一種新的人對自然和對象的支配和奴役,而是人與自然(對象)關系的真正解決。同時共產主義也是自然界向人的生成。自然界通過人類的生產活動變成完全屬人的自然界,而人只有作為社會的人才能真正人道的支配自然。
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個實現了自然界的真正復活的社會。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復活,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因為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的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勞動量,要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人們周圍的、至今統治著人們的生活條件,現在卻受到人們的支配和控制,人們第一次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因為他們已經成為自己的社會結合的主人了……這是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
至此,我們可以比較完整地理解馬克思提出的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的輪廓。馬克思關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其實質是一種人、自然與社會和諧思想。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馬克思要求人道的支配自然,反對非人道的占有自然。馬克思既肯定了自然界的優先地位,又強調人與動物之間的本質區別。人要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發揮入自身的主體性作用,去改造具有優先地位的自然界,通過外化活動展示自己的本質力量,從而在外部對象上注入自己的主體性。當然人的這種主體性作用的發揮不是無條件的,而是受外在自然規律的制約和外在尺度的限制。只有在外在的自然尺度范圍內,充分發揮人的主體性作用,按照人的內在尺度達到人道的支配自然的目標。而這一目標唯有通過變革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消滅了私有制的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實現。這樣我們終于理解馬克思提出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是與資本主義制度的變革、共產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聯系在一起的。
馬克思提出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對于我們解決生態問題具有重要啟示。生態危機的產生只能說明在私有制被消滅之前的工業社會里,對自然的支配和占有是不人道的。這種非人道的占有自然,僅把自然作為滿足人類生存需求及欲望的占有物對待,這就必然在實踐上導致了人類實踐活動的無限度性和破壞性,最終必然導致人類生存危機和生態危機的發生。社會主義社會作為一個已經消滅了私有制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應該把實現人道的支配自然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關系作為目標。黨的十六大以后,我黨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奮斗目標,正是實踐馬克思關于人道的支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的倫理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 上一篇:馬克思人道主義承接思考
- 下一篇:危機意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