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社會主義理論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2 09:50:00

導語:鄧小平社會主義理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鄧小平社會主義理論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鄧小平理論;社會主義

論文摘要:鄧小平社會主義理論體現了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與列寧落后國家單獨建設社會主義理論的統一,體現了馬克思公有制理論與列寧利用資本主義理論的統一。

關于鄧小平社會主義理論的特點,理論界已經進行過深人的研究,形成了許多有創見、有意義的學術成果。但是,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并沒有終結,需要隨著實踐的進展而繼續研究。下面略述本人當前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后的幾點新認識。

一、鄧小平社會主義理論體現了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與列寧落后國家單獨建設社會主義理論的統一

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共產黨宣言》等著作提出了世界歷史的理論。這一理論的內容是:由于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由于國際市場、國際分工和人們普遍交往的形成,以往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封閉的、分散發展的歷史過程轉變成為世界性的、整體聯系的發展過程。這一理論的內容還包括,民族歷史轉變為世界歷史,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單個民族、單個國家,不能夠實現共產主義,只有民族歷史轉變為世界歷史,才有可能產生真正的共產主義社會。

可是,以后的歷史并未完全按照理論所規定的路線展開。20世紀20年代初,在經濟文化落后的俄國,無產階級奪取并鞏固了國家政權,使這個政權存在于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之中。鑒于這種局面,列寧提出了落后國家單獨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這一理論的內容是:俄國蘇維埃政權能夠在資本主義國家的包圍中存在下去,它能夠同資本主義國家建立正常的經濟聯系,能夠而且必須先于西方國家展開社會主義建設,它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具有特殊性。嘆體小平實現了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與列寧落后國家單獨建設社會主義理論的統一,在于鄧小平在領導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既強調中國走向世界的思想,又強調中國走自己的道路的思想。

鄧小平關于中國走向世界的思想,即中國實行對外開放、融人世界歷史潮流的思想。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由于世界市場的擴大與發展,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日趨密切,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擁有自己發展生產所需要的全部科學技術,不可能擁有自己所需要的全部資源和資金。據此,鄧小平在有關談話中指出:“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②“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任何一個國家要發展,孤立起來,閉關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強國際交往,不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先進科學技術和資金,是不可能的。"3鄧小平看到,近代以來,中國在經濟上處于落后的狀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閉關自守。建國以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不及于其他國家,原因也是閉關自守。他在總結了歷史經驗后深刻地指出:“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r’小平在世時,在他的領導下,我國的對外開放逐步形成了一個多層次的、全方位的開放格局。

鄧小平關于中國走自己道路的思想,即中國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同中國的實際相適應、不照搬別國模式的思想。由于歷史的原因、自然條件的原因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有其國情的特點。這些特點可以表現在經濟條件的優劣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上,可以表現在政權組織形式的差異上,可以表現在人民不同的生活習慣上和不同的信仰上。任何國家的執政者在考慮本國發展的道路時,都必須充分地認識到本國國情的特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種種失誤,原因之一在于沒有認真地研究本國的國情,沒有正視本國國情的特點。所以,鄧小平在有關談話中強調指出:“各國的情況千差萬別,人民的覺悟有高有低,國內階級關系的狀況、階級力量的對比又很不一樣,用固定的公式去硬套怎么行呢;1982年9月1日,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就這個間題提出了下述著名論斷:“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②

鄧小平中國走向世界的思想,同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有著一致的內涵。其一,它們都主張消除閉關自守狀態,各國間相互往來。其二,它們都主張各國的經濟資源相互間可以利用。鄧小平走自己道路的思想,同列寧落后國家單獨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也有著一致的內涵。其一,它們都強調重視本國國情的特點。其二,它們都主張從本國國情出發確定社會主義建設的政策和措施。

認為鄧小平實現了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與列寧落后國家單獨建設社會主義理論的統一,會不會產生一種歧義:鄧小平理論一方面主張世界歷史過程轉變成為世界性的、整體聯系的發展過程,另一方面主張落后國家即中國沿著有自己特色的道路獨自發展,處于矛盾的狀態。筆者認為,不會產生這種歧義,即鄧小平理論內部不是矛盾的。因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本身包含著上述兩方面的內容。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雖然主張世界歷史過程轉變成為世界性的、整體聯系的發展過程,但是馬克思仍然主張各國無產階級先在本民族或本國家內進行革命,先解決本民族或本國的革命與建設間題,在此基礎上才有民族的消亡和國家的消亡。列寧在十月革命后的特定條件下主張落后的俄國單獨建設社會主義,但是他始終期盼著世界革命,希望俄國能夠同世界各國至少是同西方先進國家一起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實際情況是,在馬克思的理論體系中,關于世界歷史的理論比較突出,各個國家進行革命與建設的理論相對弱化。在列寧的理論體系中,關于落后國家單獨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比較突出,世界歷史理論相對弱化。鄧小平在同一個時段內充分強調了這兩個方面的理論,實現了這兩個理論的高度統一。

二、鄧小平社會主義理論體現了馬克思公有制理論與列寧利用資本主義理論的統一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即提出了實現公有制的理論。他寫道:“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③他還寫道:“無產者沒有什么自己的東西必須加以保護,他們必須摧毀至今保護和保障私有財產的一切。”④這也是關于消滅私有制和實現公有制的思想。

可是,在十月革命以后,特別是在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以后,列寧從蘇俄的實際出發,闡述了利用資本主義作用的思想。1921年列寧指出,由于有自由貿易和商品交換,有小經濟的發展,必然有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這是無可爭辯的真理,這是政治經濟學的初步原理所揭示的現象。對此,無產階級政黨應該怎么辦呢?如果是試圖完全堵塞資本主義發展的通道,“一個政黨要是試行這樣的政策,那它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殺。說它在干蠢事,是因為這種政策在經濟上行不通;說它在自殺,是因為試行這類政策的政黨,必然會遭到失敗。”毖他說,在俄國,由小生產向社會主義過渡,必須通過一定的“中間環節”,這種“中間環節”就是資本主義。這就是他所說的:“既然我們還不能實現從小生產到社會主義的直接過渡,所以作為小生產和交換的自發產物的資本主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應該利用資本主義……”‘這是列寧關于利用資本主義的最經典的論斷。

鄧小平實現了馬克思公有制理論與列寧利用資本主義作用理論的統一,在于他在領導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既強調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思想,又強調利用資本主義作用的思想。

鄧小平在改革過程中強調以公有制為主體。1985年8月,他談到我國改革開放的經驗時說:“社會主義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二是不搞兩極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現在占整個經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工同一時期,他在有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采取的所有開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為了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我們允許個體經濟發展,還允許中外合資經營和外資獨營的企業發展,但是始終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Z在鄧小平看來,以公有制為主體,是我國經濟制度保持社會主義性質的保證,是我國改革沿著正確方向發展的保證,必須認真地做到這一點.〕如他說:“一個公有制占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③公務員之家

鄧小平在改革過程中,強調利用資本主義的作用。1979年10月,他在有關會議上的講話中講到利用外資問題時指出:“利用外資是一個很大的政策,我認為應該支持。至于用的辦法,主要的方式是合營,某些方面采取補償貿易的方式,包括外資設廠的方式,我們都采取;”‘在他看來,利用外資可以得到幾個方面的好處,即國家可以得到稅收,工人可以得到工資,還帶動了其他服務行業的發展。可是,利用外資涉及到我國所有制形式的變動,即有可能在我國出現非公有制性質的企業。顯然,鄧小平對此持肯定的態度。同年11月,他在接見外賓時的談話中,當外賓問及我國的所有制形式會不會變化時說:“我們國內還是全民所有制,或者集體所有制。也還可能包括一部分華僑的投資,這部分也可能是資本主義的形式,……外資是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占有它的地位。”.5在這里,他肯定地指出我國國內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形式,并且說它在中國有其應有的地位和作用。1980年12月,他在有關會議上的講話中講到對一些改革措施的看法時說:“繼續廣開門路,主要通過集體經濟和個體勞動的多種形式,盡可能多地安排待業人員。要切實保障集體勞動者和個體勞動者的合理利益”。U,在這里,他肯定地提出,我國出現了個體經濟即私人占有制性質的經濟,并且要求保障其合理的利益。隨著改革的進展,鄧小平提出了“三個有利于”的思想,“不爭論”的思想。這些思想都體現出他主張利用資本主義的作用來促進改革開放。公務員之家

鄧小平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思想與馬克思公有制的思想,具有相同的精神與品質。馬克思公有制的思想,指全社會占有生產資料,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社會所有制。而且社會上除了公有制以外,沒有其他性質的經濟形式。鄧小平主張的公有制為主體,就公有制本身而言,是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不是社會所有制。就全社會的經濟狀況而言,除了公有制以外,還有其他性質的經濟形式。這樣,從形式上看,鄧小平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思想與馬克思公有制思想之間是有差別的。可是它們的精神與品質是相同的,即都是反對人對人的剝削,達到共同富裕和最終消滅階級差別。鄧小平利用資本主義作用的思想與列寧利用資本主義作用的思想,具有一脈相承的關系。列寧提出利用資本主義的作用,目的在于發展生產力,創造物質條件,實現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任務。鄧小平提出利用資本主義的作用,目的也在于發展生產力,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他們兩者的思想,在“利用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的軌道上得以傳承和發展。

鄧小平實現了馬克思公有制理論與列寧利用資本主義作用理論的統一,揭示出鄧小平理論體系中兩個思想的辯證統一。在現實生活中,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辯證的統一。在人類歷史長河中,資本主義是一個發展階段,而且是一個必然向前發展的階段。它發展的前途,就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不是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本,它要以一定的社會形態為基礎和出發點。這個基礎和出發點就是資本主義。現實生活中的這種辯證統一,反映在人們的思想上,就是建立公有制和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思想與利用資本主義作用的思想的辯證統一。鄧小平既主張以公有制為主體,又主張利用資本主義的作用,說明他很好地實碗了這兩個思想的辯證統一。而且他的這個辯證統一的思想,恰當地反映了歷史發展的規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