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對社會主義理論的貢獻探討論文

時間:2022-09-25 03:13:00

導語:鄧小平對社會主義理論的貢獻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鄧小平對社會主義理論的貢獻探討論文

【內容提要】在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問題上,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由于沒有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只提供了一些認識的原則和方法,而沒有作出具體的闡述;同志結合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第一次較為系統地論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理論,總的來說,他在這個問題上是有得也有失的;鄧小平同志則在總結社會主義事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社會主義建設中所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完善和發展了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理論,對科學社會主義作出了重大貢獻。

【摘要題】理論探討

【關鍵詞】鄧小平/主要矛盾/根本任務/貢獻

【正文】

能否正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并以此來確定某一時期的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務,事關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在這個問題上,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由于沒有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只提供了一些認識的原則和方法;同志結合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較為系統地論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理論,但在實踐中也有較大失誤;鄧小平同志則在總結社會主義事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社會主義建設中所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完善和發展了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理論,對科學社會主義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馬恩認識和把握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的方法論原則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和具體論述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但是,他們對生產力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論述,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的揭示,對資本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分析,為我們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原則。

第一,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生產力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他們指出:“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P80)在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馬克思又指出:“人們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生產力——這是他們的全部歷史的基礎,因為任何生產力都是一種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動的產物。”(P532)“在人們的生產力發展的一定狀況下,就會有一定的交換和消費形式。在生產、交換和消費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就會有相應的社會制度、相應的家庭、等級或階級組織,一句話,就會有相應的市民社會。有一定的市民社會,就會有不過是市民社會的正式表現的相應的政治國家。”(P532)生產力的發展變化是人類社會一切經濟形態、生產方式、交換方式、社會制度演化的根源,“隨著新的生產力的獲得,人們便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而隨著生產方式的改變,他們便改變所有不過是這一特定生產方式的必然關系的經濟關系”(P532)。因此,研究人類社會的歷史,必須同生產力發展的歷史聯系起來,加以系統分析。

第二,從分析社會基本矛盾入手,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首先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即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這些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這只是生產關系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于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桔。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P32-33)。

第三,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是我們認識和把握某一社會形式主要矛盾的根本方法和理論基礎。社會基本矛盾和社會主要矛盾兩者之間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個別、絕對和相對、抽象和具體的關系。社會基本矛盾是從各個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中概括出來的,它貫穿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而社會主要矛盾則是社會基本矛盾在社會發展某一階段的集中表現,對某一階段社會的發展起支配和決定作用。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特點決定社會主要矛盾的性質、特點,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有賴于社會主要矛盾的解決。以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為指導,具體而深入地研究某一社會的主要矛盾,才能補充、豐富和發展對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的認識,而不至于使它成為枯槁和僵死的東西。

第四,馬克思恩格斯指明了正確解決社會基本矛盾和社會主要矛盾的方向,那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他們指出:“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胎胞里發展的生產力,同時又創造著解決這種對抗的物質條件”(P33)。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他們闡述了一條總的原則:“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容納的生產力全部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P33)。

二、列寧、斯大林在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理論上的貢獻

作為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列寧不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而且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關于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的理論。

首先,列寧雖然沒有明確提出社會基本矛盾范疇,但是,他對社會基本矛盾的內容作過多次概括。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一書中,在分析馬克思、恩格斯如何得出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的結論時,列寧指出:他們“所用的方法就是從社會生活的各種領域中劃分出經濟領域,從一切社會關系中劃分出生產關系,即決定其余一切關系的基本的原始的關系”,“只有把社會關系歸結于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于生產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P(6,8)。把思想關系歸結于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于生產力的高度。這兩個歸結的實質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

其次,初步探討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問題。列寧在十月革命后,初步總結了蘇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經驗,對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進行了深刻的思考,指出:“對抗和矛盾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社會主義下,對抗將會消失,矛盾仍將存在”(P281-282)。這表明,列寧已經初步認識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與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在性質上是有區別的。

再次,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始終把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社會最根本的任務。列寧把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作為解決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和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根本條件。十月革命勝利后,列寧提出蘇維埃政權當前的緊迫任務是創造高于資本主義的勞動生產率。1918年4月在《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一文中,列寧指出:“在任何社會主義革命中,當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任務解決以后,隨著剝奪剝奪者及鎮壓他們反抗的任務大體上和基本上解決,必然要把創造高于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的根本任務提到首要地位,這個根本任務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P490)。列寧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生產力標準,指出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最高標準”(P223);生產力的狀況是“整個社會發展的主要標準”(P224)。在1919年《俄共(布)綱領草案》中,他又指出:“提高勞動生產率是根本任務之一,因為不這樣就不可能最終過渡到共產主義”(P727)。

最后,探討了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發展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并且在實踐中重視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能動作用,這主要表現在重視改革的社會作用,重視科學技術和文化建設等方面。

十月革命勝利后,列寧在總結蘇維埃國家建設初期的實踐經驗時,首創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條件下改革的問題。他認為,改革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社會改革和社會發展是相并而行的。他指出:“目前的新事物,就是我國革命在經濟建設的一些根本問題上必須采取‘改良主義的’、漸進主義的、審慎迂回的行動方式。”[9](P610)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就要對政治體制、經濟體制和文化體制進行改革。他指出:“今后在發展生產力和文化方面,我們每前進一步和每提高一步,都必定要同時改善和改造我們的蘇維埃制度;而現在我們在經濟和文化方面水平還很低。我們有待于改造的東西很多。”[9l(P613)

在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問題的認識上,斯大林經歷一個從“無矛盾論”到“有矛盾論”的過程,為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的最終形成作了前期準備。在《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書中,斯大林指出:社會主義制度下生產關系“完全適合”生產力的性質。但斯大林并沒有頑固地堅持“無矛盾論”,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改變了他對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問題的認識。他指出,對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完全適合生產力這種說法不能在絕對意義上理解,“應當理解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通常不會弄到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發生沖突,社會有可能及時使落后的生產關系去適應生產力的性質。社會主義社會有可能做到這點,是因為在這個社會中沒有那些組織反抗的衰朽的階級。”[10](P577公務員之家

斯大林對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理論的貢獻,主要表現在他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作了首次正確的表述。他指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的重要特點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術基礎上使社會主義生產不斷增長和不斷完善的辦法,來保證最大限度地滿足整個社會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11](P602)這一表述闡明了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滿足整個社會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和手段(用在高度技術基礎上使社會主義生產不斷增長和不斷完善的辦法);體現了社會主義時期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和迅速發展社會生產力這一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務,同時也體現了對發展科學技術的高度重視。

然而斯大林不是通過改革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來發展生產力,而是“通過無產階級的殘酷的階級斗爭來消滅階級”,來推動當時蘇聯的農業集體化運動。當由斯大林的錯誤政策造成的嚴重后果在黨內產生重大分歧意見時,斯大林把階級斗爭進一步從社會上擴大到黨內,惡化了黨內的政治生活,這不僅給蘇聯共產黨和人民造成了“階級斗爭擴大化”的災難和創傷,損害了社會主義的形象和聲譽,而且也給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消極后果。

三、在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理論上的得失

同志在深刻把握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性質、特點的方法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不僅第一次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范疇,精辟論述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特點及其運動規律,而且正確地找到了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以及解決這一矛盾的根本途徑。

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科學地提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范疇,指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12](P373)。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為正確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提供了理論基礎。

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規定或影響社會主義社會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正如在《矛盾論)中所指出的:“捉住了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對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探索,始于黨的八大。中共八大決議明確指出:中國的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已經基本解決,“中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的實質,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的情況下,就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這一關于我國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最初表述就其基本精神來說是正確的,就是要實現工作重心的轉移,就是要把發展經濟作為社會進步的主題。

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重視通過生產力的發展來解決社會基本矛盾。建國后,同志繼續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探索中國特色的生產力的發展道路。1951年在一次題為《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產力》的講話中,他指出:“要在幾十年內,努力改變我國在經濟上和科學文化上的落后狀況,迅速達到世界上的先進水平”[13](P2)。1956年,黨的八大在分析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后,提出了黨的根本任務:“黨和全國人民的當前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來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14](P79-80)。在1956年,在談到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時明確指出,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同志還強調指出:“我們的根本任務已經由解放生產力變為在新的生產關系下面保護和發展生產力。”[15](P771-772)在1957年2月寫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他還指出:要“團結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一場新的戰爭——向自然開戰,發展我們的經濟,發展我們的文化……鞏固我們的新制度,建設我們的新國家”[13](P375)。應當說,這是從社會基本矛盾得出的關于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正確結論。

但是,正如《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所指出的:“由于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對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基本情況認識不足,更由于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同志在勝利面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沒有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試點,就在總路線提出后輕率地發動了‘’運動和農村化運動,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開來。”隨著整風運動形勢的變化,特別是面對少數右派分子的進攻,對國內的形勢的估計過于嚴重,對階級斗爭的過分關注動搖了他對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的認識。

在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問題上之所以發生如此重大的變化,是有著深刻的現實原因的。在國際關系方面,當時的中蘇關系日趨緊張,印度制造邊境沖突,美國派兵進入臺灣,叫囂,在這種狀況下,重新審視國內外階級斗爭狀況時,主要是把注意力轉向階級斗爭。在國內,由于經濟建設的失誤造成了人民生活的嚴重困難,關于社會主義建設問題出現了不同意見甚至激烈的爭論。遺憾的是,用階級斗爭的眼光去觀察分析經濟建設中出現的意見分歧,把這種人民內部矛盾當成兩個階級、兩條戰線的斗爭。這樣就使黨的工作中心越來越偏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正確軌道,納入到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軌道。

同志在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理論上的重大失誤,“就是忽視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是說他不想發展生產力,但方法不都是對頭的,例如搞‘’、,就沒有按照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辦事”[16](P116)。在改革開放以前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都是把發展生產力的思想作為“惟生產力論”,扣上修正主義的帽子,進行猛烈批判。這些教訓是十分深刻的。

四、鄧小平對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鄧小平同志在總結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特別是同志在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問題上的是非得失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撥亂反正,使黨的工作重心重新回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進行了創新和發展,正確認識和把握了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

第一,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特別是同志在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上的積極成果,使對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的認識,回到了正確的軌道。鄧小平指出:“關于基本矛盾,我想現在還是按照同志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的提法比較好。同志說:‘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17](P181-182)

在重新審視中國社會發展的現實態勢,對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矛盾進行深刻分析之后,鄧小平對現階段的階級狀況和階級斗爭形勢作出了正確的判斷。他指出:“多少年來我們吃了一個大虧,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了,還是‘以階級斗爭為綱’,忽視發展生產力。‘’更走到了極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黨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這是最根本的撥亂反正。”[16](P141)

在此基礎上,由鄧小平親自指導起草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我國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了全面而準確的表述:“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必須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并在這個基礎上初步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這樣,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認識就經歷了一個曲折的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第二,創造性地發展了社會基本矛盾理論,區分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具體體制。鄧小平認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個好制度”,與我國生產力發展的性質和社會經濟基礎是相適應的,但是“社會主義制度并不等于建設社會主義的具體做法”[17](P250),這些具體做法是為實現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而確立的具體制度、體制和政策。基本制度和具體做法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基本制度決定和制約這些具體做法,具體做法又決定和影響基本制度優越性發揮的程度,甚至嚴重影響基本制度優越性的發揮。

與生產力發展相矛盾的,不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而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具體表現形式,對這些舊體制的改革不是取消社會主義根本制度,而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國的問題不在于生產資料的公有化程度不夠高,而在于沒有根據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不同層次找到相應的生產關系的具體形式。“現行的一些具體制度中,還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礙甚至嚴重妨礙社會主義優越性的發揮”,如果不對舊體制進行認真改革,就很難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不只是四個現代化沒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黨亡國的問題”[17](P327、397)。因此,要解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就必須進行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教育科技文化體制改革,這樣才能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

第三,重申了生產力在社會基本矛盾中的核心地位,并把它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標準、“壓倒一切的標準”[17](P314),把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同志是實踐標準和生產力標準的倡導者,一直把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作為評判黨的工作好壞和成敗的根本標準。鄧小平繼承和發展了所闡明的這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他反復強調生產力標準,就是要提供一把對社會主義進行再認識的金鑰匙。他用“三個有利于”標準作為評判改革開放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用“歸根到底要看生產力是否發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作為社會主義經濟政策對不對”的“壓倒一切的標準”。

他把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作為社會主義是否夠格的標準,作為社會主義是否有優越性、共產主義能否實現的標準。“社會主義的任務很多,但根本一條就是發展生產力,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體現出優于資本主義,為實現共產主義創造物質基礎。”[16](P137)1984年6月,鄧小平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

正是因為有了生產力這樣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禁錮人們思想的障礙開始煙消云散,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開始由空洞抽象的議論轉向求真務實,在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社會主義所有制、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方式、社會主義本質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理論突破,超越了傳統的社會主義理論,從而在實踐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第四,把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有機結合起來,從生產力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來尋求社會主要矛盾的解決辦法。在深刻理解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與主要矛盾直接一致性的關系基礎上,鄧小平同志結合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以及黨的中心任務等問題,緊緊抓住生產力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出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是內在統一的。“至于什么是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時期全黨全國人民所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或中心任務,由于三中全會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方面來,實際上已經解決了。我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很低,遠遠不能滿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就是我們的中心任務。”[17](P182)解決這一主要矛盾就是要發展生產力,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講,正確的政治領導的成果,歸根結底要表現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上,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上。”[17](P128)

第五,提出了大力發展生產力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形成了較為系統、科學的生產力理論。如何解放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鄧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踐,在這一問題上進行了重大的理論創新,這些創新也構成為鄧小平理論的核心。在鄧小平看來,發展生產力的措施和手段主要有這樣一些:(1)進行包括經濟體制在內的各種改革。改革是中國生產力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所有的改革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掃除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障礙”[16](P134)。(2)實行對外開放,利用世界文明成果幫助我們發展生產力。“任何一個國家要發展,孤立起來,閉關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強國際交往,不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先進科學技術和資金,是不可能的。”[16](P117)(3)實行科教興國戰略。對科學技術和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必須加以重視,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16](P377)。(4)實行“三步走”漸進發展戰略。生產力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任何脫離實際的冒進都只能是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破壞。以上這幾個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構成為一個主題明確、邏輯嚴密的生產力理論科學體系。

第六,提出要正確處理好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黨和國家工作的重心已經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我們必須橫下一條心來,始終如一、毫不動搖地搞經濟建設。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社會主義社會次要矛盾的作用,必須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17](P208)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文化建設和思想建設,特別要重視政治思想教育。鄧小平同志強調,要教育我們的下一代,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不能讓他們做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俘虜。

黨的十五大繼承和發展了鄧小平同志關于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的論述,指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方面存在著種種矛盾,階級矛盾由于國際國內因素還將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但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貫穿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把經濟建設作為全黨全國工作的中心,各項工作都要服從于這個中心。只有牢牢抓住這個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觀察和把握社會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進各種社會矛盾的解決。

【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馬克思思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列寧選集(第6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列寧選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列寧選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列寧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列寧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斯大林選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