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本質 揭示規律

時間:2022-04-17 02:01:00

導語:抓住本質 揭示規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抓住本質 揭示規律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開始進入了社會轉型時期,社會現象異常紛復,社會矛盾盤根錯節,社會運行急劇波動,把許多時代性的重大疑難課題推到鄧小平面前,迫切需要這位歷史偉人予以破解。鄧小平以其透徹性的理論思維,拂開事物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質揭示事物的規律,正確而又深刻地解答紛然沓至的復雜課題,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力透紙背的精辟論斷,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極其有力的理論武器。

一、“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

在“”結束不久的中國,提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這一科學命題,是鄧小平站在世界歷史發展的大背景下,審視中國社會主義的曲折進程而得出的歷史結論,是對新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將要獲得新生的金雞報曉。它是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的重申,又是深刻總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個方面經驗教訓的產物。在人們剛剛從極“左”所謂“唯生產力論”的陰霾下走出,“階級斗爭為綱”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的時候,能夠提出并堅定地推行這一命題,是需要巨大的理論勇氣和政治勇氣的。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命題。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曾明確指出:“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72頁)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列寧也反復強調,必須盡快把工作的重點從革命斗爭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他指出:“無產階級取得國家政權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產品數量,大大提高社會生產力。”(《列寧選集》第4卷第586頁)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以后,充分認識到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性,他指出:“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所謂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比較舊時代生產關系更能夠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的性質,就是指能夠容許生產力以舊社會所沒有的速度迅速發展,因而生產不斷擴大,因而使人民不斷增長的需要能夠逐步得到滿足的這樣一種情況。”(《著作選讀》下冊第717、767頁)這些可貴的思想,對我國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在較短時間內就迅速恢復了經濟建設并取得巨大成就,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遺憾的是,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沒有將這一思想很好地貫徹實施,從而延緩了我國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鄧小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明確把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他強調:“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63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要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首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6頁)這些科學論斷,為我們堅持、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指明了方向。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這一科學命題,是鄧小平在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基本問題的過程中提出來的。由于過去我們黨對社會主義認識不夠深刻,對基本國情缺乏正確的分析,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也不足,先后發生了像1958年的“”和后來的“”那樣的嚴重錯誤,使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遭受很大損失。鄧小平痛心疾首地指出:“我們總結了幾十年搞社會主義的經驗。社會主義是什么,馬克思主義是什么,過去我們并沒有完全搞清楚。”(《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37頁)要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必須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一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實際上就是鄧小平率領全黨回答這個問題的歷史。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科學地分析了我國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正確揭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其中落后的社會生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社會生產落后,經濟上不去,國家的綜合國力薄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就難以得到滿足。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途徑,關鍵在于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為此,鄧小平明確指出:“我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很低,遠遠不能滿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就是我們的中心任務。”(《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82頁)鄧小平在強調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以其獨特的理論思維,徹底批判了多年來離開生產力抽象地談論社會主義的謬論,除掉了固守多年的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所謂“社會主義原則”,肯定了有利于生產力發展而被當作“資本主義復辟”的作法,著重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加以澄清。1980年他在同外國客人談話時指出,“社會主義是一個很好的名詞,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確理解,不能采取正確的政策,那就體現不出社會主義的本質。”(《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313頁)他認為,經濟長期處于停滯狀態總不能叫社會主義,人民生活長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總不能叫社會主義。根據我們自己的經驗,講社會主義,首先就要使生產力發展,這是主要的。后來,他又指出,社會主義時期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使社會物質財富不斷增長,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來。1990年底,他在同中央幾位負責同志談話時進一步指出:“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64頁)1992年初,鄧小平根據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在總結長期以來國內外社會主義實踐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反復思考,艱辛探索,對社會主義本質作出創造性的概括:“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73頁)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概括,突出強調了“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揭示了社會主義與生產力的內在聯系。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這一科學命題,為我們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提供了全新的理論思維視角。社會主義無論是經濟制度,還是政治、文化制度,要鞏固和發展,都依賴于生產力的發展。鄧小平說:“我們奮斗了幾十年,就是為了消滅貧困。”(《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09頁)社會主義相對于資本主義的優越性,集中體現在它能使社會生產以資本主義所沒有的速度持續發展,即社會主義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的更快更好;能夠兼顧效率和公平,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改善人民生活,實現共同富裕。鄧小平明確指出,我們不要資本主義,但是,我們也不要貧窮的社會主義,我們要發達的、生產力發展的、使國家富強的社會主義。鄧小平指出:“我們一定要、也一定能拿今后的大量事實來證明,社會主義制度優于資本主義制度。這要表現在許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現在經濟發展速度和效果方面。”(《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251頁)“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要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63頁)這充分說明,發展生產力既是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又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直接體現。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為進入共產主義創造物質基礎。我們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產主義,我們的奮斗目標是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低級階段,只有通過社會生產力高度的發展,社會物質財富極大的豐富,才能為實現“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創造條件,奠定物質基礎。正如鄧小平指出的:“共產主義是一個沒有人剝削人的制度,產品極大豐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沒有極大豐富的物質條件是不可能的。要實現共產主義,一定要完成社會主義階段的任務。社會主義的任務很多,但根本一條就是發展生產力,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體現出優于資本主義,為實現共產主義創造物質基礎”。(《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37頁)也就是說,在人類社會進入共產主義之前,必須經過一個為共產主義準備物質基礎的階段,這個階段就是社會主義階段,它的最根本的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改變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面貌,使社會主義中國立于不敗之地,發展生產力的任務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二、“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新時期中國社會的最大特點就是改革開放。中國人民從一開始就分享著改革的成果。但同時也感受到改革的艱辛,體會出改革的難度。怎樣看待中國的改革?怎樣推進中國的改革?鄧小平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和理論家的遠見卓識,提出了“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這一精辟論斷,為中國改革事業提供了重要依據和有力支撐。

1985年3月28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自由副總裁二階堂進時指出:“現在我們正在做的改革這件事是夠大膽的。但是,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前進就困難了。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須做的事,盡管是有風險的事。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了我們已經遇到的一些風險。我們在確定做這件事的時候,就意識到會有這樣的風險。我們的方針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走一步,看一步。我們的政策是堅定不移的,不會動搖的,一直要干下去,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總結經驗。因為改革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問題,每一步都會影響成億的人。”這次談話以“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為題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3頁)為什么斷言“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因為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涉及人民的切身利益問題,牽涉面很廣;這是一件“有風險的事”,稍不注意就會出現問題,我們曾經為此付出過代價;這件事是“夠大膽的”,只有大膽地闖、大膽地試,才有成功的希望;這又是“必須做的事”,如果不這樣做,前進就困難了,下個世紀中國的發展就沒有希望。

鄧小平講改革,沒有離開馬克思主義。所謂改革,就是通過和平的方式變革上層建筑和生產關系,以適應、促進乃至解放生產力。按照馬克思當初的設想,在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階段,生產關系是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他沒有說過社會主義改革問題。而恩格斯晚年則預言:“我認為,所謂‘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該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頁)列寧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矛盾,說:“在社會主義下,對抗將會消失,矛盾仍將存在。”(《列寧全集》第60卷第282頁)并且強調改革是解決社會主義建設任務的最根本的手段。斯大林在這個問題上倒退了,他在1938年主持編寫《聯共(布)黨史》時斷言,蘇聯不存在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它們是“完全適合的”,蘇聯社會發展的動力是“政治上和道義上的一致”。他當然也不會認為有改革的必要。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沖破了“完全適合”論的束縛,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既適合又不適合,它們之間存在著矛盾,“正是這些矛盾推動著我們的社會向前發展。”(《選集》第五卷第372頁)

鄧小平繼承了前人正確的思想,進而提出,改革是發展生產力解放生產力的革命。這是前人所沒有表述過的。他從多方面闡述了改革的性質、目的、范圍、步驟、方式等,形成一整套社會主義改革理論,這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是第一次。改革和革命是兩個概念。但是,它們在解放生產力的意義上,則是完全一致的。鄧小平正是從這一點上,把改革說成是革命,強調了改革與革命的相同性。根據社會主義實踐的經驗,社會主義上層建筑、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不但存在矛盾,而且其矛盾在某種情況下可能還比較尖銳。一方面,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另一方面,對過去僵化體制來說,改革確實是一場“革命性的變革”。

說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對于新民主主義革命而言的。這兩次革命,既有不同點,又有相同點。它們的時代條件不同,社會變革的對象、目標不同,解決的主要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方式不同。但都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中國的現代化,這一點,是最大的相同。新民主主義革命是要把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變成一個社會主義的新中國,而改革則是要把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中國變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所以改革的性質同新民主主義革命一樣,也是為了掃除一切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障礙,這不僅表現在生產關系方面,也表現在上層建筑和社會的其它各個方面。作為一種革命性的變革,改革是由我們黨自己發動、自己領導、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的自覺行為。就這一點來說,改革與我們黨以往領導的革命也是相同的。

鄧小平關于“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這一思想,盡管明確提出是在1985年,但其醞釀則由來已久。我們可以沿著鄧小平的思路來做一追溯。1978年10月11日,鄧小平在全國工會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現在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加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步伐,并且為此而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組織措施。“這是一場根本改變我國經濟和技術落后面貌,進一步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偉大革命。這場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變目前落后的生產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變生產關系,改變上層建筑,改變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國家對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使之適應于現代化大經濟的需要。”并說,“進行這些改革,是全國人民的長遠利益所在”。(《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35-136頁)稍后不久,鄧小平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這篇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光輝文獻中,明確提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是一場深刻的偉大的革命”的科學命題。(《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52頁)根據鄧小平的這一思想,十一屆三中全會又鄭重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可見,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開始,鄧小平和我們黨,就從現代化和改革相統一的視角,從社會主義本質和改革相一致的方面,提出了改革是一場新的革命,也就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的問題。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這一思想,貫穿于鄧小平理論的始終。特別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在與日本客人談完“第二次革命”的思想之后,鄧小平的思緒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再三向全黨闡述其中的道理。他多次強調這場改革將會對中國和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現在我們干的是中國幾千年來從未干過的事。這場改革不僅影響中國,而且會影響世界。”(《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8頁)他把作出全面改革的部署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聯系在一起,與我們黨認識和指導現代化建設的能力聯系起來考察。1985年5月,在中央相繼作出關于經濟體制、科技體制和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之后,他說:“我很高興,從去年十月以來,中央相繼作出了三項改革決定。這些改革的總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使我國消滅貧窮,走向富強,消滅落后,走向現代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七個月的時間里,辦了過去多年想辦而未辦成的事。這一事實,表明我們黨的認識能力有了新的提高,表明我們黨已經能夠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來解決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許多新問題。(《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22頁)鄧小平認為,改革是一場很大的試驗,是一個艱巨復雜的任務。“進行全面的經濟體制改革需要有勇氣,膽子要大,步子要穩。這是我們黨和國家當前壓倒一切的最艱巨的任務。”(《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30頁)他要求全黨必須堅定推進改革的決心,指出:“改革的意義,是為下一個十年和下世紀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續發展的基礎。沒有改革就沒有今后的持續發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紀的前五十年。這件事必須堅決干下去。”“改革的勢頭好,要堅持搞下去,這個路子必須走。今后即使出現風波,甚至出現大的風波,改革也必須堅持。否則,下一個十年沒有希望。我們要抓住時機,現在是改革的最好時機。”(《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31、132頁)鄧小平還多次從解放生產力既要靠革命又要靠改革這一歷史發展規律的高度,來引導和幫助人們堅定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推進改革的信念。特別是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鄧小平聯系中國革命和改革的實際進一步指出:“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使中國人民的生產力獲得解放,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后,還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過去,只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生產力,沒有講還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不完全。應該把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兩個講全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70頁)這對全黨和全國人民堅定不移地以革命精神推進改革,不斷解放生產力、實現國家繁榮富強掃除體制障礙,起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三、“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

把民主與社會主義及其現代化結合起來,是鄧小平深刻揭示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一個獨特思維視角。早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9年,他就指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168頁)這是鄧小平對民主在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最精辟、最準確的概括,也是鄧小平對社會主義及其現代化科學內涵的拓展和豐富。民主只有通過社會主義及其現代化,才能充分實現,而社會主義及其現代化也只有通過民主才能獲得發展動力。

鄧小平強調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這是建立在對社會主義的生存和發展根本規律的科學把握基本之上的。第一,民主是建立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中國共產黨靠民主旗幟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二十八年的英勇奮戰,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共和國;又靠民主旗幟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第二,民主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制度,離開了民主,就不成其為社會主義;民主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說明社會主義本身還需要改革和建設。但我們的民主,不應照搬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而應當是適合自己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鄧小平強調指出:“一定要把社會主義民主同資產階級民主、個人主義民主嚴格地區別開來,一定要把對人民的民主和對敵人的專政結合起來,把民主和集中、民主和法制、民主和紀律、民主和黨的領導結合起來。”(《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76頁)第三,民主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一個根本目標。社會主義不僅要有經濟發展目標和文化建設目標,同時,還必須有政治上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建設比資本主義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鄧小平曾經指出:“我們過去對民主宣傳得不夠,實行得不夠,制度上有許多不完善,因此,繼續努力發揚民主,是我們全黨今后一個長時期的堅定不移的目標。”(《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76頁)他還這樣說過:“我們的目標是想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這就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政治局面,這就是我們今天和今后所要努力實現的政治局面。”(《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176頁)

鄧小平強調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這是對建國以來正反兩個方面經驗教訓的科學總結,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本質的深刻揭示。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個帶根本性的歷史課題,就是如何通過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形成安定和諧而又充滿活力的社會政治機制。中國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步入社會主義的,舊中國留給我們的民主傳統很少,而封建制的影響卻很深。這就更加需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然而,在過去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我們曾嚴重忽視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并發生了對民主進行誤導、從而踐踏社會主義民主的嚴重錯誤。我們在法制很不健全的情況下,盲目地把那種與個人崇拜相聯系的所謂“大民主”作為實現民主的基本形式。這種違反民主實質,脫離民主程序,缺乏法律規范約束的“民主”實踐,不僅沒有帶來民主的發展,反而導致了社會的無序和動亂,嚴重阻滯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鄧小平說:“‘’時搞“大民主”,以為把群眾哄起來,就是民主,就能解決問題。實際上一哄起來就打內戰。我們懂得歷史的經驗教訓。”(《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00頁)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表明:什么時候立足國情扎實有效地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就得以順利進行;相反,什么時候忽視發展或踐踏社會主義民主,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就會遭受嚴重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