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鄧小平的社會價值觀
時間:2022-04-17 01:37:00
導語:淺議鄧小平的社會價值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鄧小平社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內在規定,對其概念化的理解、形成與發展及其特點的科學把握,對科學理解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構想和戰略性決策提供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關鍵詞:鄧小平社會價值觀內涵特點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其終極理論來源而言,源自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主義觀,然而在具體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卻呈現出與馬克思恩格斯所預期和設想的不同的形態。這固然是社會主義理想與中國現實相結合的結果,更為主要是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理解、選擇和設計的結果。因而,鄧小平究竟以什么樣的標準和尺度來評價、選擇和設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僅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也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對鄧小平的社會價值觀進行研究,既有助于人們以全面、客觀、理性的態度來理解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實以及作為其指導思想的鄧小平理論,正確認識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的深刻變化,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發展的進程,也有助于為某些重大戰略性決策的制定和執行提供理論和實踐上的依據。
一、鄧小平社會價值觀的概念化理解
概念,作為人類的思維形式,既是我們對客體把握、描述、解釋的思維工具,也是我們解釋、規范和反思主體思想和行為的工具。由此而言,對鄧小平社會價值觀的概念化界定是我們研究的前提和基礎。但是,由于價值本身的研究流派紛呈,觀點各異,因而,對社會價值觀,在學術界沒有形成一個共識性的認識。出于研究的需要,我們必須借助于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和目前價值研究的主流觀點,對其梳理、比較,進行邏輯的推斷和理性的抽象,以求獲得對鄧小平社會價值觀的概念化理解,進而作為我們進一步研究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不僅意味著人類社會生活的物質性和客觀性,也意味著不能把人類社會生活歸結為類似自然系統那樣單純的物質系統。任何意義的實踐活動,包括物質生產活動,本身都是包含著主觀設定的意義和目的的人的自覺活動,不僅改變著世界的既定自然狀態,而且將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嵌入其中,依照自身的需要和目的來確定客觀事物能否滿足自身需要和目的以及怎樣使客觀事物滿足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因此,人們在實踐過程中必須會同周圍世界形成一種價值關系。這種價值關系反映在人們頭腦中就形成了價值觀念。
從這一意義理解,價值體現為關系范疇,是指客體對主體所具有的作用和意義。進而,價值觀則可以表述為人們對各種價值現象比較系統的、穩定的、深層的觀點和看法,它是包括價值主體的確定、價值目標和選擇、價值評價的標準、價值實現的途徑在內的觀念系統。
如果把我們的研究視野從一般主客體關系具體到社會生活領域,審視和評判特定社會模式、社會狀態能否滿足主體發展的需要和目的以及怎樣使社會的發展滿足主體發展的需要和目的,借助上述的表述方式,社會價值觀可近似地表述為以社會系統為客體,以主體的需要滿足程度和滿足方式為內在機制的目標和尺度的總和。具體表現為人們對某種社會狀態或某些特定的行為方式比其他社會狀態和行為方式更加贊賞、更加喜歡的持久信念,亦即在行為主體的價值序列中,對于諸如、平等、發展、穩定、安全、現代化等特定狀態和行為方式的選擇與排列,以及如何在社會制度的建立和選擇、設計中、在綱領、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貫徹自己的價值選擇等問題,同時也包括價值目標和價值尺度,即用以衡量某一社會狀態是否建立或維護,一定方針、政策、方式、方法、道路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是否符合實現既定社會目標和社會理想的判斷。
鄧小平同志作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和共產黨人杰出的代表,其社會價值觀體現了共產黨人在評價、選擇和設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具體社會模式以及制定相應政策時所堅持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和價值標準與尺度的總和。具體而言,就是以人民群眾為價值主體,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為目標,以發展為導向,以“三個有利于”為標準的價值體系的觀念系統。從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為始端,這一觀念系統逐漸成為支配中國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群眾選擇和規范中國社會發展的具體模式的內在尺度,規定著21世紀乃至將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可能性方向。
二、鄧小平社會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
社會發展是以物質生產實踐為深刻基礎的社會有機體由低級向高級演進的過程。由于人的活動既受客觀的、歷史的諸種條件的制約,受主體本身的需要結構、價值觀念的,參與社會發展進程的各種因素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關系,因而社會發展的圖式不是線性的而是非線性的,社會歷史的必然性不是預成的,而是在人類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實踐活動中生成和展現的,社會發展是客觀規律與主體選擇的“合金”。因此,各個國家和民族在尊重客觀條件和歷史必然性的前提下,發揮主體能動性和主體選擇能力,選擇正確的社會發展道路和方向,是至關緊要的。
實現社會主義既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性的價值追求,也是一個順應“歷史必然道路”的實踐過程。共產黨人實現自身的理想必須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規律,而在社會發展存在多種可能性的關頭,理想性的追求對于社會發展方向的選擇起著關鍵性的影響。因而,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人對于建立一個“什么樣”的社會的選擇和設計,不僅是歷史條件的決定,更主要的是取決于共產黨人對歷史階段的認識程度以及由此確定的社會價值觀。在這一意義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既是中國共產黨人社會價值觀的調整、調適過程,也是鄧小平社會價值觀的形成、發展、成熟并成為主導的過程。
肇始于鴉片戰爭的近代中國社會,內憂外患,先進的知識分子為實現民族自由和國家富強而苦苦求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從林則徐到孫中山,從變法維新到暴力革命,從西方借來的“普羅米修斯火種”,都沒能解決中國面臨的兩大歷史課題。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完全拋棄了西方政治思想和社會學說,否定了資產階級在地位及其革命方式,轉向尋求更為科學的理論和理想的社會模式,“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不僅給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提供了解釋歷史和現象的科學理論,而且送來了有可能根本解決一切問題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社會理想以及實現理想的可行性方案,這正是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渴望已久的思想武器。因此,共產黨成立之時就堅定地把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作為終極理想,對俄國社會主義的復制和模仿,表明它已經奉馬克思主義為規范自己一切行動的價值標準和價值尺度,并開始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評價、選擇和設計本國發展的社會模式。
但是,中國特殊的國情和富有平均主義和“空想社會主義”因素的文化背景,使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上存在著狹隘和偏差。馬克思主義斷言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并不因為它在道德上不可取,而是因其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發展的阻礙。這一歷史評價的標準和推斷在中國“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文化意識和“大同”理想追求的文化背景中演化道德評價,從而共產黨人選擇社會主義不是因為其生產力發展迅速,而是試圖避免資本主義發展帶來的社會分化,把平等甚至平均置于經濟、社會發展之上。這一價值取向,使得中國共產黨難以容忍過渡性形態及至社會主義社會中必然存在的某些不平等現象,從而導致建國初期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對忽視生產力的發展,加速生產關系的變革,以求盡快實現理想目標的“左”傾錯誤,使社會主義建設遭受嚴重挫折。
結束和時代主題的轉換,為中國社會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鄧小平以其戰略家的恢宏氣魄和辯證思維,在歷史和蘇東劇變的深刻反思基礎上,科學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歷史課題。
與早期共產黨的理論家不同,鄧小平一開始就把社會主義的理想扎根于現實生活中,而不用理論來框定現實。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果斷決定結束“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把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從階級斗爭為中心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轉移和80年代初時“三步走”發展戰略制定和實施,標志鄧小平社會價值觀的初步形成;十三大確立的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等社會轉型全面展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框架初步形成,也標準鄧小平社會價值觀的正式形成并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導價值;十四大前后,社會主義本質、三個有利于標準的提出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鄧小平社會價值觀已經成為規范和支配中國社會發展的走向和制度設計內在尺度。這一過程中,鄧小平始終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他把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放在生產力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上,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共同富裕為目標來規范和設計社會主義制度,從而在平等與發展、公平與效率等價值序列的選擇中,把發展視“硬道理”,把穩定視為社會發展的基本保障,從而確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藍圖。
任何社會體制的構建都是以一定的價值觀念為基底的,并由這種價值觀念賦予其“合理性”意義。共產黨人社會價值選擇由平等向發展的轉變,必然使舊的社會體制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同時也為“市場化”為特征的社會體制的建設了提供了“合理性”的依據。因此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興起,很大程度上取決中國共產黨人社會價值觀的轉變,從而對社會主義發展模式的設計、構建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觀念的東西是不能改變世界的,但它可以改變人,而人是可以改變世界的。”正是在這一意義上,我們說鄧小平社會價值觀為特色社會主義的構建提出了“合理性”的支撐,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構建和發展,同時也失去了鄧小平理論本身的發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鄧小平社會價值觀的特點
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構想,體現了鄧小平同志的社會價值觀。與早期社會主義思想先驅和各國共產黨人的社會價值觀相比,這一社會價值觀都表現出鮮明的特色:
第一,鄧小平社會價值觀的精髓——實事求是、講求實效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思想的精髓,也是鄧小平理論和鄧小平價值觀的精髓。實事求是內在地要求講求實效。針對“”的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及其產生的“假、大、空”等弊端,鄧小平鮮明地提出凡事都要講求實效,“看效果”,“拿事實來說話”。因而,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追問及由此而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革和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如“三步走”發展戰略、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多樣化,都深刻體現著實事求是的光芒。“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是講求實效的真實寫照。
第二,鄧小平社會價值觀的目標——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共同富裕
建國初期,特別是社會主義初步建設和探索過程,囿于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和社會發展階段認識上的偏差,中國共產黨人把應加快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主要精力轉向了利用革命勝利的有利形勢,不斷變革生產關系,大搞階級斗爭,以求盡快實現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純潔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理想。沒有意識到,現代化和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真正的社會主義是建立在社會發展的基礎之上的。
鄧小平特色社會主義的構想,則是把實現現代化和富裕作為社會主義的主要目標,而不是把建立純之又純的社會主義作為價值目標。由此,在社會主義體制的設計和社會行為的選擇上,以及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過程中,實現現代化和共同富裕成為規范共產黨人一切行為的根本尺度。
第三,鄧小平社會價值觀的評價標準——“三個有利于”標準
價值目標的調整、價值取向的轉換,必然引起評判標準的根本性變化。在傳統社會主義時期,是以姓“資”還是姓“社”為標準來評判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否正確,決定取舍的基本立場是社會主義的還是資本主義的,“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這一標準制約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鄧小平同志依據對社會主義的理解,深刻指出:“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人民的生活水平。”這一標準的提出,大大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改變了我們閉關鎖國的狀態,為學習世界行進技術、文化和管理模式,開拓社會主義的新領域、社會發展的具體形式提供理論和實踐的依據,成為新時期價值觀念體系的價值標準和評判尺度。
總之,鄧小平社會價值觀是完整的觀念體系,體現了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和設想,指導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規范著21世紀乃至中國未來的社會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于鳳政:理想與現實之間,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2、孫正聿:哲學修養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3、薛漢偉:制度設計與變遷,轉引自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4年第1期
4、薛漢偉:從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觀到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兩課在線
- 上一篇:鄧小平民主觀的價值核心和啟示
- 下一篇:鄧小平文藝思想小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