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藝術的認識

時間:2022-05-06 09:05:00

導語:舞蹈藝術的認識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舞蹈藝術的認識

舞蹈藝術是一種形體藝術。它是以經過提煉、組織和加工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作為一名舞蹈演員,我在28年的舞臺實踐中有一個深刻體會:二度創作是舞蹈藝術的生命,如果沒有二度創作,舞蹈藝術就會成為僵化、陳舊、令人生厭的藝術。這個體會和感受,是我經過舞蹈表演實踐的不同階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得出的。我開始接觸舞蹈是在大慶油田。那時我才巧歲,對舞蹈藝術的認識是極為膚淺的。后來,我又參演了大量風格迥異的集體舞蹈、雙人舞蹈。在此期間,我閱讀了丹納的《藝術哲學》、赫伯特·里德的《藝術的真諦》以及《新舞蹈藝術概論》等書籍。

從理論的角度,我開始了對舞蹈藝術更深的理解與感悟。著名舞蹈家昊曉邦在《新舞蹈藝術概論》中指出:“有的人認為,只要把幾千年來各地區的民間舞蹈挖掘起來,在原來舞蹈形式的基礎上,經過加工,再生產新的形式,這就是新的民間舞蹈了。實際上,這只是從形式到內容的改編。這種思維方式是從形式出發的,而不是從生活內容出發的,即使一些有內容的作品,也是從思想路線和概念出發,把內容硬塞到固定的形式中去,或者貼上政治標簽。”這段話使我茅塞頓開:只有深人生活,才能“從生活內容出發”,創造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藝術。作為舞蹈演員,就應該在“高”字上狠下功夫。高于生活,是藝術的靈魂;高于生活,就是有新意的藝術。舞蹈《鉆井哥哥過家門》是中原歌舞團著名編導陶益民和鹿麗紅老師創作的集體舞。它取材于生活,幾乎是每個鉆工都曾有過的經歷,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劇情大意是,井隊搬遷經過家門口,鉆井工人與妻子匆匆相會后又要分離。妻子望著就要離去的丈夫,猛然抱住他,告訴他自己已懷有身孕……在這段舞蹈中,我扮演鉆井工人的妻子。

如何用舞蹈語匯來表現夫妻間那種不忍分離的復雜心情,這個問題曾一度困擾我。后來,我根據從生活出發,創造出高于生活的藝術作品的指導思想,認真觀察鉆井工人在實際生活中的表現。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確定了自己的藝術構思:要準確、完整、真實地表現這種離別的情態,必須進行二度創作,必須在編導精心構思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場景:妻子用雙手抱住了丈夫的大腿,含情脈脈地凝視著丈夫滿含淚花的雙眼,心事無從說起,只能化作眼神的交流,似撒嬌,似安慰,又似鼓勵。這時,低沉的音樂緩緩響起,似山泉嗚咽,又似細流低語。鉆井工人慢慢把我扶起,忍著就要流出的淚水,毅然要走。在這個時候,我才告訴他我懷孕了,他激動地把我抱起。這一連串的動作,細膩、流暢,緊緊吸引著觀眾的視線,劇場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鉆井哥哥過家門》多次榮獲省部級以上的藝術嘉獎。它的成功,就是因為我們的編導和演員在“高”字上下了大氣力,使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事實證明:舞蹈藝術不是單純的表演,形似不如神似,缺乏神韻的舞蹈,永遠不可能使觀眾產生共鳴,只有把深刻的內涵表達出來,才能使舞蹈表演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同時,一部成功的舞蹈作品理應有時代的氣息,也就是現代意識。赫伯特·里德說,要找到某種能夠打動我們的形式。這種形式,據我的理解,是經過藝術想象力加工的高度濃縮的典型化肢體語言,即具有現代意識的舞蹈語匯。因此,我在注意考察藝術與生活之間關系的同時,也投人了更多的精力去尋找能夠“打動”觀眾的充滿時代精神的舞蹈語匯。在藝術的道路上,每走一步都要進行一次深刻的反思。我希望自己著眼未來,擺脫傳統陳舊程式和框框的羈絆,追求傳統優秀藝術與現代意識風范的結合,尋覓傳統與時代、生活與藝術的契合點,努力在繼承傳統與時代創新之間架構一座橋梁,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為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