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臺灣節日文化變遷與未來發展趨勢

時間:2022-05-04 03:47:00

導語:詮釋臺灣節日文化變遷與未來發展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詮釋臺灣節日文化變遷與未來發展趨勢

摘要:節日是相對于平常之日而言的,臺灣傳統節日文化源于中國傳統文化,由于主政者的更迭和社會力量的推動,臺灣節日文化的內容有一些改變,但在兩岸和諧共處的大前提下,從有利于兩岸溝通交流的角度出發,有必要努力建構一個開放的、自由的節日公共領域,在提升傳統節日的文化認同感、增強節日的娛樂休閑功能及開發節日的經濟社會效能三個方面注意其未來發展趨勢。

關鍵詞:臺灣;節日文化變遷;未來趨勢。

節日“是被賦予了特殊的社會文化意義并穿插于日常之間的日子,節日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歷日,就在于這期間飽含著特定的風俗、習慣……節日的組成要素可以劃分為下列三項:(1)特定的日期;(2)祭祀或紀念的對象,包括相關的神話、傳說、俗信、禁忌等觀念性要素;(3)人們相沿成習的儀式性的、社交性以及娛樂性的活動?!盵1]202由此可見,節日這種特殊的日子因為有了文化的內涵而被傳承、解構與重建。當代的節日大體可分為傳統歲時節日和現代紀念節日兩大類,“根據臺灣‘行政院內政部’公布的‘2007年紀念日及節日表’,臺灣登記在案的節日,大約七八十個。”[2]93其中屬于傳統歲時節日的主要有民族性節日,如除夕、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宗教性節日,如媽祖誕辰日、保生大帝誕辰等;屬于現代紀念節日的主要有政治性節日,如二二八和平紀念日、臺灣光復節、行憲紀念日等;行業性節日,如教師節、記者節、護士節等;人物紀念性節日,如孔子誕辰紀念、國父誕辰紀念、誕辰紀念等;國際性節日,如婦女節、兒童節、勞動節等。

一、臺灣節日文化內容的變遷。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臺灣島歷史上曾與祖國大陸連為一體,原住民其實是最早的一批從大陸東南沿海直接進入臺灣的人?!_灣人大多數是明清以來的移民,人口中的78%祖籍來自閩。……此外,臺灣還有大陸其地區的移民,大多是在1949年前后去臺灣的,他們深受中華文化熏陶,到了臺灣后致力于傳統文化的傳播,使之深植于臺灣?!盵3]97這說明,臺灣文化與中華文化有極深的淵源,因此,臺灣傳統節日文化必定帶有不可磨滅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痕跡,當然,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由于主政者的更迭和社會力量的推動,臺灣節日文化的內容也有一些改變。主要表現在:

1.政治性節日的“強化”與“弱化”。在臺灣,國民黨執政時期,非常重視國父誕辰紀念、誕辰紀念這樣的節日,每到類似節日全臺灣都要遵照一定的儀式和程序進行紀念,隨著國民黨在臺灣政治力量的式微,這些紀念日逐漸遭到弱化,民進黨上臺后,更是通過一系列措施來“去權威”乃至“去中國化”,2007年,臺灣“內政部”廢除了與有關的節日。對于和“中華民國”相關的節日,如“國父誕辰紀念”同時又是中華文化復興節和醫師節,國民黨執政時通過幾節聯過的方式來達到強化的目的,在節日當天既有肯定孫中山三民主義思想的活動,也有慶祝中華文化復興和醫師節的活動,到陳水扁當政時基本忽略前二節而只慶祝醫師節了。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則是民進黨試圖通過新設這樣的一個節日,以此來提醒臺灣民眾對那段歷史的回顧,強化臺灣民眾與祖國大陸的沖突;“民進黨和臺聯等獨派政黨將3月14日定為‘反侵略日’;2007年,將7月15日定為解嚴紀念日,這兩個節日的制定,是為彰顯‘臺灣主體’而特意創生,主事官員曾指出:這兩個紀念日一是凸顯中國(大陸)對臺政治軍事威脅打壓,一是象征臺灣從威權走向民主自由,足以形成強烈的對比。”[2]95由此可見,臺灣節日文化的政治性因素極為濃厚,節日成為執政者手中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為自己的政治利益服務。

2.節俗的獨特性及內涵遷移。臺灣的傳統節日主要有除夕、春節、端午、中秋、清明等節日,由于大陸也有這樣的節日,兩岸許多節俗是一致的,但臺灣也有自己的特點。如春節,從農歷臘月十六到正月十五,臺灣民間稱為“年兜時節”。臘月十六,臺灣人要做“尾牙”,這一天一般公司會宴請員工,以慰勞其一年的辛苦勞作,家庭“則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全家人聚在一起‘食尾牙’,往往少不了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盵4]臺灣的宗教信仰濃厚,民眾有到廟宇上香膜拜的習俗。“有些廟宇會在除夕夜先將廟門關閉,并將神明的主爐以紅紙封起來,直到事先向神明請示的子時吉刻屆臨,才將廟門打開,早就持香擠在門外的虔誠信眾,蜂擁向前爭著插上第一炷香,此稱”搶頭香“。據說搶到頭香的信眾會受到神明的特別庇佑,獲得好運?!盵4]節俗的變化體現了地域的特色,但有些節日內涵的遷移,則明顯含有政治的目的。如光復節本是紀念臺灣結束日本殖民統治的節日,“時期,光復節的慶祝內涵中,多用來昭示‘新生’和‘反共復國’的象征符號與行動;蔣經國執政時期,光復節意義衍生為‘愛國精神’的表現;李登輝及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光復節,漸次加入了‘臺灣經驗’與‘臺灣主體精神’乃至‘’的意涵。”[2]963.節日文化的時代性變遷。臺灣春節時也吃“年夜飯”,稱為“圍爐”,“以前是在桌子底下放炭爐,現在則以火鍋或電磁爐取代。一家人熱乎乎地圍坐一桌共餐,和樂團圓,興旺隆盛。……過去臺灣民眾嚴守傳統,大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必然帶著孩子回家,近年禮俗之事大幅簡略,尤其父家和娘家兩地相隔越來越遠,舟車勞頓,初二就不一定回娘家,而是另覓他日再補便是?!盵4]由此可見,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將傳統的節日習俗適度地改變,而且經濟社會中的消費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單一化了節日文化的內涵,在消費主義的沖擊下節日文化表現出節日體系中西方節日的增加、傳統節日方式的變化,節日重心發生轉移等現象。如臺灣的七夕節,主要習俗是乞巧、祭拜七娘媽(織女的化身)等,“20世紀70年代以后,因為臺灣社會形態的轉變,大多數與七夕有關的習俗都已經逐漸消失,最后僅僅在臺南地區仍然比較明顯地持續保持著。但是近20年來的商業炒作,將2月14日西洋情人節的做法完全移植,包括贈送情人首飾、禮物、巧克力、鮮花、卡片等。”[5]11節日是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當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社會的演進、文化的交流及理念的傳播中,節日文化出現時代性變遷是不可避免的。

二、臺灣節日文化的未來發展趨勢。

臺灣的節日文化在當前的社會語境下發生了許多的變化,但作為中華民族文化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兩岸和平共同發展的目標下,臺灣節日文化無疑是打造民族文化認同的基石之一,因此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大體應在以下三方面加以注意:

1.提升傳統節日的文化認同感。在當前臺灣經濟高速發展,社會形態轉變,西化思潮等影響下,臺灣的青年一代對傳統文化的了解都知之甚少,更遑論對傳統節日的感覺了,西方節日盛行而傳統節日式微就是一個明證,尤其讓人擔憂的是臺灣一些民俗學者對具有中華傳統色彩的節日文化的改寫,如劉還月認為臺灣端午節“龍舟賽其實與屈原無關,主要是習自平埔族人?!盵6]但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如果不能平衡而一味拋棄傳統,那么臺灣人民將面臨一種十分尷尬的境地:既不能因為全面西化而成為西方人,又因為拋棄傳統而喪失存在的特征,尤其要警惕和提防所謂“文化臺獨”,它無疑是對傳統文化的根本否定,要堅決反對。臺灣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拋卻母體的做法只能是讓臺灣失去存在的根基。

臺灣和祖國大陸文化源流相同,因此,利用傳統節日來提升民族文化自覺進而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是可行之路。“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盵7]這意味著臺灣節日文化必須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在政治勢力的滲透消解下堅守自己的歷史和傳統,“倘若我們希望保護產生它們的信念,我們就要始終重視各種程式、象征、習俗,以及必須被不斷重演和再現的儀式?!盵8]臺灣法定節假日中規定的傳統節日主要有除夕、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節日都是大陸也有的,并且兩岸的節俗儀式也大體相似,這種相似就是兩岸同根生的最好注釋,也是造就兩岸共同的集體記憶的根源。

2.增強節日的娛樂休閑功能。現代社會生活節奏過快,平日人們的精神壓力比較大,因此節日期間有必要通過各種輕松娛樂的節俗來釋放壓力。中國傳統節日歷來體現了歡樂祥和的特點,在眾多的節日中也有許多流傳至今為人所喜的娛樂活動,例如元宵佳節,舞龍耍獅,賞燈猜謎。據有關資料介紹2009年元宵夜,臺灣由北到南沉浸在五光十色的花燈和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在臺北,夜幕剛剛降臨,臺北燈會的主燈“哞哞?!本驮诂F場觀眾的歡呼聲中點亮。在高雄,燈塔、煙火、水幕電影秀、花燈競賽、冰燈展、祈福燈廊等精彩活動一一上演;碼頭上,聚集了燈會最具特色的宵搖火車、觀光船;燈車游行則包括了學校的旗鼓樂隊聯合表演。臺北縣平溪放天燈祈福是臺灣元宵夜的傳統節目,今年元宵夜的主題是“讓天燈照亮兩岸”。臺南的“鹽水蜂炮”很出名,蜂炮像蜂窩,可以高達十幾米,裝填成千上萬的炮仗。放炮時參與的民眾需要身著防彈背心和戴頭盔,可在轟鳴飛躥的蜂炮中穿梭體驗“萬炮穿心”的感覺,對喜歡冒險刺激的年輕人有很強的吸引力?!岸宋绻澋凝堉鄹偠煽廴诵南?,在臺灣,劃龍舟活動已成為鍛煉體力及團隊精神的運動,觀賞龍舟賽也成為合家參與的休閑活動。2007年,祖國大陸宣布中華民族傳統民俗節日也予以放假,兩岸同慶中華佳節,在這些節日中常有連線兩岸時空的文娛節目播出,讓兩岸人民在放松的心態下增進了解,加強交流,共度佳節。

3.開發節日的經濟社會效能。臺灣地區的法定民俗節日都有一至三天不等的假期,節日體系的制定表現出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與重視程度,這一點對于保護傳統民俗尤為重要,另外假期的自由時間及人們可以自由出行也有利于經濟的增長。實際上”臺灣這四個重要民俗節日(除夕與春節實際上是合并的)成為臺灣地區民俗活動最活躍的時間點。“[5]11臺灣在與祖國大陸的交流中,從2005年開始首先利用節假日實現了兩岸包機及至2008年的直航”三通“,在兩岸共有的傳統節日中,大陸與臺灣人民也共同舉辦參加了一些文化活動,如2007年廈門就在端午節前夕舉行”嘉庚杯“和”敬賢杯“龍舟賽,臺灣的6支代表隊也參加,在此期間還舉行首屆海峽兩岸端午文化論壇和舞龍、舞獅、秧歌、腰鼓等民俗表演。因此,利用節日文化加強兩岸溝通,實現社會效能不僅可能而且確實可行。

參考文獻:

[1]高丙中。民間文化與公民社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202.

[2]張羽,張彩霞。近十年臺灣節日變遷與文化認同研究[J].廈門大學學報,2008(5)。

[3]孫小貞。淺析傳統文化在臺灣地區的發展[J].船山學刊,2007(2)。

[4]宋淑玉。臺灣春節習俗記趣[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01-23:(03)。

[5]鐘宗憲。民俗節日氛圍營造與文化空間存續———以臺灣民俗節日與商業性文化游樂園區為例[J].河南社會科學,2007(4)。

[6]劉還月。臺灣人的節時與歲俗[M].臺北:常民文化,2000:114.

[7]費孝通。論文化與文化自覺[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266.

[8][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論集體記憶[M].畢然,郭金華,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