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差異性設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5 09:30:00
導語:景觀差異性設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景觀既包括自然存在的景觀又包括經過人類改造的景觀,景觀包含了建筑因素、環境因素、社會因素以及能被人們視覺感覺得到的形體、心理感受等因素。景觀設計作為一門在藝術和營造設計之間搭起橋梁的學科,具有藝術哲學屬性和自然社會科學屬性。
設計景觀是存在差異性的,試圖用一些標準來衡量改造是否成功有一定的局限。實踐中反而會被所謂的“標準”束縛手腳。
研究景觀之差異性與設計之平衡的目的是:不要做“無差別”景觀。怎樣才算達到了平衡?需要先分析平衡的一些主要因素,哪些因素發展“過頭”了,哪些尚處于“萌芽”階段;再對“整體因素”和“局部因素”作具體分析;最后提出一種強化原創意識,鼓勵激發思維活力的思考方式,從根本上努力解決“無差別”類似景觀、無新意景觀等一系列浪費資源的景觀。要在這種過程中尋找差異性,平衡一系列積極的因素和妥協的因素。
在統一與變化中尋找平衡,大眾化與個性化之中尋找平衡,在時尚與傳統中尋找平衡,在視覺疲勞與反視覺疲勞中尋找平衡,在人的擴張性與自然生態的不可逆中尋找平衡。平衡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設計平衡之“統一與變化”
用“格式塔”心理學來解釋這些需要平衡的因素。
“格式塔”心理學是感覺場的自動組織結構,是感覺場使得所謂“元素”從屬于“整體”,而該“整體”又結合到更廣泛的整體中去。我們日常知覺不是對各種質量的拼合的知覺,而是對不同物體總和的知覺。
在現實中“整體”往往被內耗掉,差異性而帶來的吸引力往往被人忽視,各自價值都不能很好體現。同時人們往往把個人的價值觀加在設計意圖上:比如在鄉鎮希望把鄉村變成繁華的都市面貌,出現村村像鎮,鎮鎮像城;而城市又希望把城市向密集型繁華都市靠攏,寸土寸金使得犧牲綠化空間成為水泥的森林。盡管近期也意識到城市更需要自然式景觀來調節情緒,但這種調節是局部的,不成大的氣候。就這樣在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各自的優勢特點情況下進行了造。要知道城市因為鄉村才顯得現代化,鄉村也因為城市更具有對都市的差異性吸引力。
設計中出現的內耗
設計本身可能沒能統一貫徹自己的觀念,有以下幾點內耗:
1)設計之初會翻些圖片資料加以參照,以模仿形式為捷徑,妨礙獨創思考能力。
2)設計過程中脫離土生土長的環境,沒有進行很好的調查,或是設計人只是聽項目經理的轉訴,看到的是現場照片片斷,就在設計。
3)設計效果圖和總平面有的只是為了表面效果好,其真實性與實施差距較大。為了審批,夸大綠化面積現象也確實存在。
4)設計配合過程不夠規范化,施工、監理不嚴造成設計意圖不能貫穿下去。
5)為了按時完成工程,不惜降低景觀質量。
很多人力物力在內耗中降低了效率,整體性、統一性在整個設計過程不知不覺中消耗掉,反映出一種整體性思維和整體性設計流程的缺失。
嘗試解決的方法
“統一”的過程需要貫穿首尾。分析理解環境,去深刻感悟環境,在設計之處就得有一個整體的構思并且能在貫徹設計過程的始終。這就需要我們去強調設計的各個階段、各個領域的有機聯系的整體思維模式。理解理念初衷的統一、形式審美的統一、整體空間的統一、整體風格的統一、整體流線的統一、材料手段的統一。景觀設計師應該鍛煉不同空間尺度在不同層次工作領域的整體連貫性思維。
在過去、現在或是將來,每一位設計師都無法回避一些基本的問題,不同時代背景下景觀設計師的觀念和思維決定了表現形式與變化性:
“變化”得是否好要看是否適度,是否在統一里尋找的變化。一般認為變化既要大膽又要心細,“大膽”就是充分理解環境基礎上,不要過多懷疑作品沒有“實踐過”的心理障礙;“心細”就是要為好的設計作品提供社會支持與技術支持。變化需要從一些對最適合這個地區的假想中、感悟中提煉,就是所謂的“靈感”中提煉,不必過多地去尋找已經完成的優秀作品中尋找影子,而是講究原創性。音樂好聽絕不是模仿出來的,而是感悟中的提升。要意識到并深入人心的是:創造性的東西才是有價值的。
發展過程和形式都是“變化”的因素,形式反映了進化的過程。對生物學家來說,新城市的形式絕大部分來自我們對自然演化過程的理解與反響。形式和過程是一個單一現象不可分的兩個方面,變化反映于形式中,即一個東西的外表樣子是這個東西的重要方面。例如,電子顯微鏡照片顯示原子的模數幾何形和顯示雪片結晶體的動人形象。
“統一”與“變化”猶如“曲”與“音符”,把握兩者的關系是作品是否有價值的關鍵。也就是把握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景觀整合在規劃與建筑中,就像“音符”融合在曲調中。
根據“格式塔”心理學原理,我們時常需要在景觀整體綜合知覺與細部分析知覺中不斷比較。就像畫家在處理局部細節時,經常要退到遠處看整體較果一樣,甚至為了避免“當局者迷”還需顛倒畫框糾正習慣性視覺錯誤。
糾錯是人的能動性的體現,在景觀設計中,需要退回到最初終極的人類需要,而不是看眼前某些“迷人的細節”,也不是非要套上文化與歷史的桎梏才善罷干休,更不是國外理念的堆砌。設計的創藝性是需要在整體中認識的,鼓勵這種創意思考方式一直是中國最需要的,只有設計師具有這種整體認識下的糾錯力,創意才可能最合理地展現出來。
抽象的創意還是需要落實在“知覺中的一個特殊結構”中,能夠喚起人們對新事物的新的理解。而空的表意形式是不負責任的交差。例如做工粗陋的景墻,千篇一律的圖騰柱圖,毫無心意的桌椅等等。
形式不是業余藝術愛好者的偏愛,而是關系到所有生命的一個中心和不可分離的問題。所以建議設計師回到大自然尋找形式的基礎。
如果能夠從這種大自然的完美中得到啟發,將是無窮無盡的。
設計平衡之“時間與空間”
設計的“統一”與“變化”的關系體現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傳統與時尚;大眾化與個性化;視覺適應與反視覺疲勞;城市化與生態化等。
景觀差異性與設計平衡之“時尚與傳統”
到底是持續的輝煌還是短暫的時尚,經歷過許多思潮,今天看來卻非常片面,而一些遠離人們視線的作品。在經歷了時間的洗禮之后,卻閃爍著迷人光芒。
●“時尚與傳統”的含義
所謂時尚,哲學地說,是一種城市的時髦文化,經常由青年所獨領風騷,也指大眾在某個時期所喜愛追隨和模仿的一種城市生活方式。而傳統,是世代相傳,具有特點的社會因素,如風俗、道德、思想、作風、藝術、制度等。它們彼此相異卻是一體,沒有現在的時尚就沒有成為過去的傳統。時尚記錄著歷史傳統,表現著文化追求。
建筑風格尤為如此,各異的歷史、社會、文化與族性,都選擇了差異的建筑作為其意義的存在形式,城市建筑就像一個多元的文化劇場,一個流動漂浮而又保持著對話的網絡體系,一個具有多種解讀可能性的差異性文本。歸根揭底是受哲學與知識時尚的深刻影響。20世紀建筑時尚幾經多變,呈現差異性格局。其中,景觀也是在現代主義建筑與后現代主義時尚對話交鋒的背景格局下呈現出多元化、差異化的景觀,景觀如同建筑、服飾、飲食知識等等文化一樣,是一種交往性很強的時尚話語。隨時隨地因“新潮”而變化。景觀比建筑更容易實現意念的傳達。在這個層面上,我們如同前面所說,更可以邁出大膽而心細的步伐。
●重新解讀傳統
相對時尚而言,在強烈的時尚下,傳統不會被抹煞反而更具有獨具一格的魅力,而仿造傳統不加以改變的是停止不前的。
時代、環境、科學都在變化,在激進革命派與中庸保守派的裂隙和尖銳化沖突之后,形成解構主義基礎上的對傳統“再認識”。其中由于現代化過分地導向西方文化,失去了自己民族文化的支撐,都市青年都突然變成了“黃香蕉”黃皮白心,20世紀70-80年代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親自出馬發表文章,對“亞洲價值”進行解釋與概說。并將儒、佛、伊斯蘭、基督教教義中有關道德內容經過現代注解編成讀本在中小學推行。顯然,重新解讀傳統不是簡單回歸傳統是為了超越現代性的缺陷,是一種創造。景觀設計師追求的不是對過去形式的拷貝,而是把園林精神吸收過來,把它們轉換成為適應新情況的合適表達方式。
景觀差異性與設計平衡之“大眾化與個性化”
盡管我們很難全面、客觀地分析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但我們認識到不同時代背景下景觀設計師的觀念和思想決定了作品的表現形式并且進而影響作品的生命力。在人性被壓制的狀態下,人性需要解放,需要以人為本;個性獨立性過于泛濫的情況下,還是需要有明確的導向性。個性化與大眾化是對于事物所呈現出來的品格,其實是一種呈現的結果而非目的。
只有認真分析地塊、謹慎開發,依居地塊的特征來做策劃設計才不會雷同。設計風格可以有個人偏好,但市場經濟會自動優勝劣汰地篩選這個偏好。
其實最可怕、最悲哀的是設計師沒有偏好,沒有自己的設計理念,習慣于抄襲拼湊,甚至代表為大眾人民意志發言的業主也流于觀念的拷貝。比如,假的室內屋頂管道做裝修,這與原來的初創原意背道而馳。
在公眾的意志還未被充分挖掘體現的時候應該重視公眾的需要,重視公眾的個體差異性,就不會流于設計手法本身,也就不會“千城一面”地“批發”效果。畢竟景觀的社會性是第一位的,設計不是追求表面的形式,不應追求前衛、精英化與視覺沖擊效果,而是著眼于追求內在的價值和使用功能。
景觀差異性與設計平衡之“視覺疲勞與反視覺疲勞”
現代人的困惑
人們在觀察熟知事物的時候,已經有了思維定勢,這種思維定勢有著不利的一面。比如現代都市人的情緒低落煩躁,每天重復布郎運動于寢室與辦公室之間,每天必須經歷同樣的事。
筆者偶然在生活中遇到的事可以證明設計師尋找反思維定勢的必要性。偶然把放在塑料格不同位置卻又離得很近的父母牙刷都換了位置,他們就是選不出哪個牙刷是自己的,原來他們每天都拿在手中的牙刷是通過行為和位置的經驗來辨斷,忽視其個體色彩形狀差別。人們不能總是熟視無睹周圍黯淡的環境和給人帶來煩躁感的建筑。如何使周圍環境給些潔凈精致的變化,讓每天過得有變化、神采奕奕,也是現代人精神的需要。
啟發
●改變觀察的尺度
從視覺角度出發,我們認識世界的經驗是有限的,我們只能依靠我們眼睛和根植于土地上的雙腳,用肉眼看到很少的一部分。事實上,如果我們用顯微鏡和天文望遠鏡或是借助“X”射線或熱探測器,我們看到宇宙是如此豐富美麗。景觀也因為有了這種看不見的神秘而耐人尋味。或許我們可以從極限的視覺中理解大自然的偉大,有更多的因果關系才能真正了解其科學結構,為景觀設計提供靈感。
景觀差異性與設計平衡之“城市化與生態化”
●城市化的今天
城市化的今天,人們很難從書城中看出大量樹木被砍伐做紙漿的情景,就像在大搞建設的利益驅使下很難看出祖孫后代將為之付出的高昂代價的情形。現代主義文化大肆伸張人的主體“以人為本”,弘揚人對自然的絕對統治權威,將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實踐態度在城市建筑語言中到處體現之時,就是人與自然二元分裂的時代。人以工具理性君臨大地,仿佛是自然的主宰。城市,作為現代工業區文明的集中地,是人戰勝自然,“遠離自然狀態”的處所。在城市里,人用一切盡可能的方式與自然分離:鋼筋混凝土拔地而起,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人地兩離的瀝青、水泥公路;表面建筑語言的人造裝潢;甚至城市里越來越多的抽象建筑藝術,人造景觀等等。
而在后工業文明時代,人們終于跨越了與自然為敵的階段,走向崇尚返樸歸真,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后現代之旅。“建筑山水城市”,成為當代人們追求的一種生存目標。清澈的河水,魚蝦嬉戲,重新成為現代城市的亮麗景觀。這種美好實踐在實際成果中是一種明顯的人工痕跡,在無意中自然已經有了傷疤,在局部生硬地做一些改變。
●生態化也要從今天做起
用生態的觀念來平衡城市化與生態化的關系。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生物與環境構成一個完整體系。從理論上講,人類的活動(包括設計活動)對自然環境都是一種干擾。從傳統生態學角度講,人的設計活動是不會對自然界生物產生所謂好的影響,也就無所謂充滿褒義的“生態設計”“生態建筑”“生態園林”。
從歷史和現實來看,人類對環境的負干涉要遠遠大于正干擾,如果最大限度地減少負干涉就是對地球環境的最大貢獻。以人為研究主體的生態學,人就是研究的受益者,可往往人很難在短時間評判這種受益是短暫的還是永久的。土地是有限的,即使意識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而人類在開發的農耕地返還農田就難了,周圍的環境也不允許了。也就是說這種破壞是不可逆的。
如何謹慎開發,不求短期利益,增加每寸即開發的土地的使用效率才是關鍵的。就像頑皮的孩子,平時把玩具亂丟,要玩時卻說沒有了要買新的。在一個發展中國家、資源浪費會是更加制約其發展的因素。如果排除工業、農業、交通等污染,人的不良設計活動對環境產生負干擾占主要比例。現在就有提出“生態補償設計”“生態適應設計”這種說法,避免以往“生態設計”或“綠色設計”所具有的一種“完美”的結果性。
在大興土木的同時要考慮基于自然系統自我更新能力的再生設計。即改變現有的線性物流和能流的輸入和排放模式,在“源”、“消費中心”、“匯”之間建立一個循環流程,以一種可持續的景觀面貌來引領目前的價值觀。在取得平衡的過程中要視發展過程為價值,任何一個地方都是歷史、物質和生物的發展過程的總和,這些過程是動態的,它們組成社會價值,每個地區有幾種土地利用內涵。所以,作為設計師也要盡量發掘極少人工最大社會效益的模式。例如,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節。
無論目前這些積極的因素和妥協的因素哪一個占為上風,我們都要看到整體。看到我們生活的土地是世代人享有的,我們就是宇宙中的一顆砂礫。這也就提醒我們當一種思維的認識到達一個階段時,需要重新回到本原去獲得靈感。任何一種創作形式,不管其多么優秀燦爛,都不可避免地要被時代所淘汰,而只作為歷史和文化遺產而存在。值得一提的是改造自然本身就是雙刃劍,作為設計人員和業主在兼顧社會長遠利益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借助自然力的最少設計與工具理性主義的設計改造之間尋找差異性的平衡點。這一平衡點這也是當下設計大肆主張的“以人為本”與相對緩和的“以自然為本”的交鋒中取得一種平衡點。
- 上一篇:經委平安建設和綜合治理計劃
- 下一篇:變化多端建筑設計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景觀設計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