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小區環境設計創新論文

時間:2022-09-29 09:02:00

導語:孤島小區環境設計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孤島小區環境設計創新論文

摘要:建國以來,住宅建設在某種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這都停留在解決多少人的居住問題上,目前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小區居住環境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也給小區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那就是怎樣合理規劃居住小區環境,為廣大居民提供一個更加良好生活環境。如何能夠緊隨時代的發展,環境的需末,在居住小區環境規劃設計中創新。本文結合孤島地區小區建設情況,針對小區環境規劃設計的創新,提出個人初步探討意見。

關鍵詞孤島;居住小區;環境設計;創新

目前,孤島住宅小區規劃的主要通病是單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營式”住宅,這種住宅在單體設計上多采用了一梯兩戶的梯間單元式住宅。此類型住宅可以給住戶創造一個安靜、互不干擾的室內居住環境。由于這種居住小區在規劃設計時只采用一種類型的建筑,使得小區景色一模一樣,從而造成一種單調的居住環境,雖說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并且不同住宅組團之間有非常不同的構圖,我們仍會感覺缺乏變化。近年來,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內容的不斷豐富,一些發達國家提出了“人-建筑-環境”的學說,使建筑學、心理學、環境學和生態學互相滲透,從而強調人與環境自然的有機結合。人們已不滿足干這類居住環境,人們的活動已不只局限于斗室之中過安靜的日子。從這句話里來分析,以前建造的“兵營式”、居住小區已不能滿足人們休憩、生活和學習的居住要求。人們渴望回歸自然,已經對居住小區環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目前已建成的朝陽一村、協作一村、豐收村,其條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小區內部空間缺少變化,外部輪廓缺乏韻味,對空間未能合理營造。加上單體設計又是清一色的“磚頭塊”、“火柴盒”式住宅體型,住宅組團內間距、層數、色調都強調一律的統一性。給人的印象只能是單調、呆板、枯燥,缺乏變化和生氣,無新鮮感和人情味,無可供人們回味的地方,缺乏時代感。這種居住小區規劃設計的似乎成為一個沒有明文規定的規矩一樣,在我國各地居住小區規劃設計中普遍采用。這種“兵營式”居住小區由于其整體骨架的單一性,使得其間的綠化也便流于單調。目前的綠化形式一般都是在兩棟住宅之間載種喬木,這給居住小區外部空間環境的營造帶來一定的難度。在公共空間的設計上卻淡化了以人為本的設計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會安定、鄰里交往等較高標準的因素。將居住空間環境的設計只局限于能用、經濟等簡單的使用水準上。外部環境通過大面積的綠化,部分空間放置少許設施、小品,往往缺乏整體考慮景觀的審美情趣和“人”的參與。戶外空間過于分散、缺失和不連慣,接點空間過?。蛔匀槐粏渭冋J為綠化率,以草皮代替樹木,對居住區汽車尾氣、噪音不控制,也沒有隔音措施;缺乏戶外括動場地;熱島現象頻生,在不同程度上誘發了人們的精神壓抑。由此對社會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不應有的危害,同時給社區管理等帶來許多不便,也就根本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諧社區。

造成這種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怎樣讓人們從幾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來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潔靜,力求達到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這是每個居住區規劃設計者應該認真探索的問題。社會的進步從而導致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們渴望有優美安靜和舒適的居住環境。要創造一個這樣的居住小區,作為規劃設計者必須對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環境是人們為了滿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來的一種客觀的外界環境,它改變和影響著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環境,會導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為,而良好的居住環境則使人們心理處于平衡狀態,精神積極向上。

我國古代建造出了很多聞名于世的園林,如蘇州園林等,這些庭園,原為私人游憩,怡情休養之所,常連于宅旁屋后,故當時設計不崇莊嚴偉大,但求清雅精巧,計劃不重對稱,免呆滯之,而須曲折,有引人入勝之意。常以建筑為主體,以花術為培襯,覺有天之真趣,給人感情之舒適,陶醉之感覺。其巧妙之處就在于以自然為背景,取之自然,還之自然,形成一幅整體美的畫卷而意味無究,正好滿足現在居民生活和心理需求,古園林的造園技巧對我們今天的居住小區的規劃設計是有很好啟迪的。

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孤島為了豐富居住小區空間的外部輪廓,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不將同一單體住宅重復布置,將高、中、低層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營造,不再局限于單一層數和型式的住宅。從布置手法上,為豐富居住小區的外部輪廓線,高層住宅布置在小區的中央部位,低層住宅布置在邊緣部位。這樣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閉的空間或形成與外部空間隔絕的局面,能夠和周圍形成統一的整體。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為適應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時應盡量保留原來的自然地形,從遠處看,輪廓參差錯落,高低起伏具有韻味。如孤島協作二區、朝陽三村,為了克服過去“兵營式”規劃布局的呆板和單調,對住宅組團中的條型住宅,采用以變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為主,分散布置點式住宅為輔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組團之間由綠地、低層公共建筑隔開,使居住小區成為建筑高低錯落,綠地相連,道路便捷的既統一又有變化的整體。在規劃中密切結合綠化布置,住宅組團綠地根據配置的花草樹木相互區別,各具特色,使居民從室內及外部都能看到綠地,提高居住環境質量。

現在我國許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區的建設中大量采用了整體式住宅組團的規劃布局方式,這種規劃布置的特點是對空間給予了充分的重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它縮短了公共建筑與住宅的距離,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間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土地可以重復利用,群體景觀比較完整,給住戶有安靜、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組團內外用綠化來聯系,既又小范圍的外部空間,又有區域性的大范圍的公共空間。居民圍繞公共空間括動或是游憩、打牌下棋、健身,就好像大家庭一樣。此規劃布局形式與我國古園林的設計手法普具相似之處,是適合人們的心理和身體需要的。

在居住小區血脈一一道路布置上,改變以往“橫平豎直”的規劃模式,大膽采用以曲代直的規劃方法,創造出“雖由人做,宛自天開”的自然環境。道路采用逐級由寬到窄的樹枝狀道路網,建筑的布置完全摒棄了行列式規劃方式,而用房屋的朝向仍保證了住戶良好的日照條件。整個居住小區內的次干道路還可以均采用曲線布置,住宅間的小道也曲線連接,塑造成田園風景式的居住環境。居住其間使人如置身于大自然,而心情舒暢。公務員之家

總之,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是一個涵蓋多方面的持久發展的領域,隨著建筑學科的拓展和其他學科的介入而不斷深化,要建設富有特點和具有新穎的居住空間環境的居住小區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每個設計者在規劃設計上努力創新,不拘泥于教條,不難出現具有特色的與周圍環境協調適合人們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區,盡可能地給人們提供舒適、安靜和新穎優美的居住環境。這也同時需要我們每個規劃設計者們必須具有豐富的專業技巧,充足的信息及跨學科的知識。同時應積極倡導居民參與設計規劃,這將有助于戶外環境景觀設計更合理,從而促進城市居住區戶外環境的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