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構造養生文化思索

時間:2022-05-17 04:11:00

導語:景觀構造養生文化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景觀構造養生文化思索

20世紀90年代末,健康花園的研究尚處于早期階段,出版了3部關于健康花園方面的英文著作,克萊爾•庫珀•馬科斯是這一領域的代表人物,曾出版《康復花園:理論與實務》一書,認為健康花園應從傳統醫學中尋求幫助,因為園林設計師幾乎沒有接觸過傳統醫學,所以迄今為止健康花園的設計也幾乎沒有任何突破[1-2].中醫藥學濫觴于遙遠的神農、黃帝時代,經無數醫家的不斷探索與創新,逐步形成一門內涵豐富、療效卓著的傳統醫學科學體系,在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中醫藥學這棵參天古樹仍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其中蘊含著博大精深的養生保健理念和技術[3].中醫對養生的定義為:根據生命發展規律,采取能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手段進行的保健活動[4].隨著風景園林設計行業的發展,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具有地域和文化特征的園林項目逐步成為城市園林建設的發展方向[5].北京市東城區獲批成為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在地壇公園內建設國內第一個以中醫藥養生文化為主題的專類公園,就是順應國家“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振興中醫”的要求,依托北京的文化、資源和政策優勢而建成的養生文化園,可看作是一個有特色的“健康花園”,為人們營建了一個健康養生和教育培訓基地.

1現狀分析

本項目為景觀改造工程,它位于北京地壇公園內的牡丹園,占地約3•5hm2.現狀:地上物有一組亭廊和一個公衛;南側水池形式老舊,布局不美觀;北部門球場利用率高;道路系統不完善,但面層鋪裝較好;植被茂盛,大樹多,種類較豐富,主要有側柏(Platycladusorientalis)、三球懸鈴木(Platanusorientalis)、早園竹(Phyllostachyspropinqua)、元寶楓(Acertruncatum)、銀杏(Ginkgobiloba)、蝴蝶槐(Sophoraja-ponicaf•oligophylla)、七葉樹(Aesculuschinensis)、油松(Pinustabulaeformis)、白皮松(Pinusbun-geana)、雪松(Cedrusdeodara)、海棠花(Malusspectabilis)、碧桃(Prunuspersica)、連翹(Forsythiasus-pensa)、木槿(Hibiscussyriacus)、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芍藥(Paeonialactiflora)等(圖1).

2設計理念及指導思想

2•1設計理念

中醫藥養生學的精髓在于通過“時間養生”和以經絡連接的“臟腑養生”達到“精、氣、神”的“和合”[6].本項目設計理念定位為:突出和諧養生主題,將文化養生、環境養生、運動養生、時間養生、五臟養生等中醫養生內涵與景觀營造相結合,打造集養生知識宣傳、養生習操、互動體驗與休閑娛樂于一體的主題公園.

2•2指導思想

中醫養生博大精深,對于廣大普通的游客,能夠在游園過程中真正學到一些切實有用、簡單易行的養生知識是最主要的,所以針對服務對象,項目指導思想為:針對大眾,神形兼備,通俗易懂,知行統一.

3總體布局及設計內容

根據設計理念,并遵照五行方位,園區整體上以水溪和陸路為經絡聯系五臟(五行)“5個特色區域”———火區(心區)、木區(肝區)、水區(腎區)、土區(脾區)、金區(肺區),其間穿插時間養生、運動養生、環境養生等理念和內容(圖2,圖3).

3•1火區(心區)

從正南門進入園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和”主題的石雕壁畫,用抽象的圖案表達了“精、氣、神”的“和合”(圖4).如果把園區看成一個人體,道路和水溪就是人體的經絡,5個景區就是人體的5個主要臟腑.按中醫理論,心區位于園區的南邊,整體色調以暖紅為主[6].火區(心區)的主要景點有:致和廊、致和廣場、涌泉、火焰雕塑.火區(心區)有一組長廊,名為致和廊,取《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之意,它是整體園區“和”理念的體現之一.廊上掛對聯“秋風橘井落甘露,春雨杏林別有天”,這是岳美中老先生的名聯,既得景觀之趣,又體現了岳老對中醫的熱愛.心主神明,故設置致和休閑廣場,以養心神;心為君主之官,要有規有矩,故其地面鋪設圓中有方;鋪以紅磚,并養有金魚,體現神明活躍之性[6].心主血脈,火區(心區)的中心設一塊形似心臟的景石,汩汩流水,喻指心之泵血,同時,線刻鋪地“涌泉穴”寓意滋水涵木,體現中醫學火中有水,水火既濟的陰陽平衡理念.心在五行屬火,故在此區塑以火焰雕塑,明艷的紅色象征君主之火、陽明之火,3朵火焰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生生不息.火區(心區)周圍植以紅色花系為主的植物,如紅花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Decaisneana)、紫葉矮櫻(Prunus×cistena‘Pissardii)、碧桃、貼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點綴黃花的連翹,在嫩綠的垂柳(Salixbaby-lonica)下營造早春欣欣向榮的植物景觀.

3•2木區(肝區)

按中醫理論,肝區位于園區的東邊,以青綠色調為主[6].木區(肝區)的主體是一組曲屈的養生長廊,圍合成一個草藥圃(圖5),名為悅和苑,是養生知識宣傳及室外草藥展示之所.“悅和苑”匾掛于肝區月亮門之上,“養肝之要,在乎戒忿”,所以名中取“悅”字,精神愉悅以使肝氣得以疏泄;“和”字緊扣“精、氣、神”三寶和合的主題,并與園中“望和亭”、“致和廊”、“明和仙域”等景觀遙相呼應.曲屈的養生長廊,源于“木曰曲直”與肝的生理功能之間的關系.長廊展示以彩繪創作、浮雕及展板為主體,宣揚中醫養生文化.入悅和苑,映入眼簾的是長廊序,四字行文,押韻成趣.長廊序的左邊是大型彩繪———時珍采藥圖.右側是長廊入口,左右對聯:“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體現了中醫學順養的養生原則.長廊墻壁上有中醫養生適宜技術展示,包括拔罐、艾灸、刮痧、藥枕、藥浴等,以貼近大眾、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達了中醫藥的保健技術.長廊拐角之處,立一尊針灸銅人,銅人采用明代官辦銅人的型制,標示了361個穴位,游客觸手可得穴位,與自身對照,增加了參與性和趣味性.沿長廊向北,依次還有彩繪壁畫“生生之道”、木雕八段錦、木雕五禽戲、彩繪壁畫“融合共進”、中醫運動養生展板.養生坊門庭兩邊掛“健行天地兼修內外七分養,康度春秋融貫古今百歲生”的對聯.養生坊是集養生保健、互動演繹及售賣為一體的綜合區域,給大眾傳達養生之道、養生之法和養生之源.在養生坊,可邀約中醫藥專家介紹養生文化,設置若干中醫傳統養生體驗項目,進行養生適宜技術體驗及養生文化的實踐.悅和苑的另一個室內建筑是藥房茶社,藥房茶社命名為杏林問茶,它具有3個功能:一是展示中醫藥文化底蘊.整體空間裝飾為古中醫藥房,裝飾物件有:牌匾、藥柜、寶閣、柜臺及制采藥工具、醫療器具、著作等.二是中醫藥人文演繹及養生常識展示,即進行人文表演,如:開方、抓藥、制藥過程等.三是通過茶文化讓人們了解“以養御治”的養生理念.草藥圃草木豐茂,以應肝之升發,其色青綠,以應肝之主色.這里種植了40余種華北地區適宜生長的藥用植物,主要有扁莖黃芪(Astragaluscomplanatus)、落新婦(Astilbechinensis)、沙參(Adenophoraelata)、北柴胡(Bupleurumchinense)、薄荷(Herbamenthae)、北倉術(Atractylodeschinensis)、鐵線蓮(Clematisflorida)、地黃(Re-hmanniaglutinosa)、旋復花(Inulabritannica)、防風(Saposhnikoviadivaricata)、遠志(Polygalatenuifolia)、芍藥、華北耬斗菜(Aquilegiayabeana)、委陵菜(Potentillachinensis)、東北土當歸(Araliacontinentalis)等[7].草藥圃內立有木制如意葫蘆,象征“福祿吉祥”、“健康長壽”,肝主疏泄,調暢情志。

3•3水區(腎區)

腎是人生命活動的根本所在[6],按中醫理論,腎區在整個園區的北邊,道路鋪設以暗黑色調為主.水區(腎區)設置了山石、瀑布、深潭、跌水、小溪,營造出寧靜愜意的養生環境.瀑布之下,深潭之處,有“水中丹爐”矗立其中,取水中有火、陰陽并濟之意.“火非水不藏,水非火不生”,二者是分不開的,與腎寓元陰元陽相符合.藥王制藥的雕塑位于瀑布一側(圖6),描繪了唐代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讀書制藥的場景.孫思邈一生著作數十部,場景取最有代表性的《千金藥方》和《千金翼方》放于前,同時手拿《大醫精誠》長卷,體現其仁愛之心.旁邊宣傳牌展示了孫氏“養生十三法”,即:發常梳、目常運、齒常叩、漱玉津、耳常鼓、面常洗、頭常搖、腰常擺、腹常揉、攝谷道、膝常扭、常散步、腳常搓.為對應黑色(深色),水區(腎區)周圍以常綠植物為主,如油松、雪松、青扦(Piceawilsonii)、華山松(Pinusarmandii)、沙地柏(Sabinavulgaris)等,山石周圍也圍繞著似自然生長的植物,有紫丁香(Syringaoblata)、金銀花(Lonicerajaponi-ca)、金銀木(Loniceramaackii)、迎春(Jasminumnudiflorum)、棣棠(Kerriajaponica)等,形成“雖由人作,宛如天成”的景觀效果.

3•4土區(脾區)

按照中醫理論,脾區位于整個園區的中心[6].脾和運動相關,所以這里設置了一個運動養生廣場,作為群眾運動健身的場所.“時間養生”是中醫養生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土區廣場周圍擺放了“二十四節氣”的主題地雕,并設立4個主要節氣,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石墩,展示不同節氣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養生知識[8].養生廣場的中心漸漸升高,在3個抬高的斜面上雕刻了黃色的“水、云、火”紋,分別代表著“精、氣、神”,欲表現“和合”的精髓(圖7).土區周圍以春天黃花的連翹、棣棠、黃刺玫(Rosaxanthina)和秋天黃葉的元寶楓為主,搭配海棠花、雪松,主要是在保留現狀的基礎上進行植物景觀改造.

3•5金區(肺區)

由土區向西南進入金區,即肺區.按中醫理論,肺區位于園區的西面,以白色調為主[6].肺是人的呼吸器官,金區(肺區)以林木為主,通過高大的側柏林、銀杏林及點綴的七葉樹,營造安靜的“呼吸吐納”的養生環境[9].林下開辟了動、靜兩個小廣場.一是調息廣場,適于練習靜功,位于金區的茂林之中,是一個相對閉合的養生活動空間.按照五行理論,肺屬金,腎屬水,金生水,所以肺陰與腎陰相互滋生,稱為金水相生,廣場上以“金水相生”景石為中心,設置有6個調息打坐臺,滴滴答答流水不斷的景石給練習呼吸吐納的人們提供了視覺焦點(圖8).二是導引廣場,適宜導引運動.導引是指由意念引導動作,并配合呼吸對形體進行鍛煉的運動.草地中的金石雕塑是肺區的標志,肺在五行屬金,金石以河北曲陽黃石料制成,石上鐫刻金區的簡要說明.健身步道位于導引廣場的邊上,是按照中醫足底按摩原理設置而成的.步道上鋪有突起的卵圓形小石頭,游客可赤腳行走其上,以按摩足底穴位和反射區,從而調節臟腑,強身健體.由金區向東就回到了南入口廣場,結束了一個短暫的人體養生之旅.在此過程中,還可以看到各個區域內的宣傳欄、養生箴言及穴位的鋪裝,聽到悠揚的五行音樂,處處精致,處處用心,讓游客在游玩、娛樂、休息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了解和學習中醫藥養生文化知識.

4結語

北京地壇中醫藥養生文化園的建成,凝聚了北京創新景觀園林設計有限責任公司、浙江農林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中國中醫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北京市東城區園林局等多個單位的思想智慧.為了2010年中醫藥文化節的舉辦,從設計到竣工僅歷時5個月,并且在景觀改造的過程中未動一棵大樹,盡量利用原有道路設施,盡可能做到節約、生態、快速.開園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賞、游憩,社會評價很好.中醫藥養生學博大精深,在設計過程中運用了大量中醫哲學,但作為普通的游客并不能完全體會,所以在園中運用了宣傳欄、鋪裝、說明牌等,重在渲染濃厚的養生氛圍.北京地壇中醫藥養生文化園作為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的示范工程,是一次勇敢的創新和開拓,為北京乃至全國、全世界中醫藥養生文化的傳播發揮了積極作用,為“健康花園”這一剛起步的專類公園建設提供了一個可行的、嶄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