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水綠地景觀設計論文
時間:2022-01-15 10:09:00
導語:濱水綠地景觀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項目背景與概況
中汾涇為浦東新區支河河流,規劃為Ⅱ級河道,無通航要求。本次中汾涇擬整治河段(三林塘港至川楊河)位于三林世博家園地塊西側,河道緊靠浦三路,沿線景觀三林北港,長約2.3km。東側距離城市次干道浦三路平均約15m,最寬處56m。河道沿線除華夏西路——三林北港段外均無護岸結構,基本為自然坡,河道兩岸局部地段雜草叢生,部分堤岸已經坍塌,水質污染嚴重,亟需改造。
2設計理念
本次中汾涇綜合整治是以迎接2010年世博會為契機,消除原有河道的黑臭現象,還市民一個“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良好生態環境為目標的。“溝通水系、引清調活、截污治污、營造水景、改善生態”,是浦東新區整治河道的“總方針”。
中汾涇的東側就是三林世博家園,世博園區規劃的理念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始終貫穿的理念是:和諧城。因此,本次中汾涇景觀綜合整治設計仍然延續這一理念:
人與人的和諧:通過人性化的休閑、活動、親水空間的塑造,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提供良好的平臺。
人與自然的和諧:保留和運用原有的優勢植物資源,減少對原有生態系統的破壞;摒棄過分人工的綠化形式,汲取傳統造園藝術精髓,模擬自然構建穩定的植物群落,讓植物自然、快樂的生長,營造更怡人的現代都市生活的濱水景觀。
歷史與未來的和諧:對綠地中原有的古跡(貞節牌坊)進行保護和修復,使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
3設計原則
3.1防洪、生態、景觀多功能兼顧
很多城市由于工業和生活污水缺乏嚴格管理,直接排入城市內部河道,使本來清澈的河水變成“黑水河”、臭水溝。本次河道的綜合整治除了滿足防洪使用功能的要求,還包括改善水質,消除黑臭現象,改善該區域的生態環境,增加濱水綠地的游憩和景觀功能,提升周邊區域的形象等要求。
3.2以人為本,生態優先
濱水綠地的一個重要功能是為市民提供一個舒適、安全、怡人的親水、健身、觀景、游憩的場所,增進市民之間的人際交流。隨著社會現代化步伐的不斷加速,人們對環境質量需求也日益提高。濱水綠地的另一個重要生態功能,即凈化空氣、凈化污水、涵養水源、改善小氣候環境的生態功能,也日益受到重視。因此,濱水綠地景觀設計要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為前提,兼顧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強調自然生態的保護和延續,不能以犧牲環境質量來達到開發的目的。在滿足市民的生活娛樂需求的同時,應盡量減少人類活動對城市濱水綠地的自然生態系統中棲息的生物的干擾,維護生態平衡,繼而提高城市的環境質量,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3.3凸現地方風韻、景觀個性
挖掘區域地理、人文、植物特色,利用景觀手法加以表達,對提高城市濱水綠地的活力、趣味、文化品味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汾涇濱水綠地的環境景觀設計應充分體現上海城市、濱海城市、浦東新區的地方特色,在利用原有地形的基礎上,使城市、道路與綠地景觀巧妙而有機地融合,以簡潔明快的造園手法,創造出一個環境優雅、明快清新、景觀豐富而又適宜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濱水綠地。
3.4植物造景為主,實現可持續發展
城市濱水綠地的生態和景觀功能,主要是通過植物來實現的。濱水綠地是自然地貌特征較為豐富的景觀綠地類型,自然狀態下的河岸帶常表現為物種豐富、結構復雜的自然群落形式,所以在設計時應以植物造景為主,依據景觀生態學原理,模擬自然河道生態群落結構,以鄉土樹種為主,堅持適地適樹、生物多樣性的原則,增加景觀異質性,營造穩定的植物群落,恢復城市濱水綠地退化的自然生態功能,實現景觀的可持續發展。
4設計構思
4.1景觀空間序列的設計
濱水綠地是一線性景觀生態廊道,利用蜿蜒的游覽步道串聯起一個個景觀空間,通過虛實、開合的空間變化設計形成多元的游覽空間單元,達到步移景異的景觀空間序列效果:
1)開敞空間——親水平臺、廣場、砂石河灘
在臨近居住區域設置親水平臺、小廣場作為景觀節點,在人流相對較小的區域設置砂石河灘,吸引居民來游憩、戲水,同時也是欣賞風景的透景線。設計間距約300~400m,步行時間約4~5分鐘(按步行游覽速度)。
2)半開敞空間——疏林草地、倒影
臨水種植枝干挺拔,疏朗的水杉和落羽杉混交林,郁閉度控制在0.4~0.6之間,以營造一個具有一定的空間圍合感、寂靜的休憩思考空間;同時濱水植物在逆光方向會形成水中倒影,在對岸看來倒影在水中樹影婆娑、碧波蕩漾、隱約迷離,會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和“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意境。
3)密閉空間——密林、林蔭小道
通過喬灌木的群落組合形成密林,郁閉度控制在0.7以上,減少人類的活動范圍,為野生動物、昆蟲提供一個優良的棲息地。在林中布置一條隨地形起伏、蜿蜒曲折的汀步,形成蜿蜒曲折的羊腸小道,尋求“林間漫步、曲徑探幽”的野趣。
4.2環境保護和生態設計
水的質量是濱水綠地開發的關鍵,城市的濱水綠地開發需從河道清污、凈化水質開始。目前我國利用濱水植物治理水質污染的技術已經取得很大發展,無錫長廣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就是一個成功的范例,規劃通過運用低養護性和非結構性的手段來實現長廣溪水系及周邊區域水質的改善以及雨水、洪水的過濾與排放,創造河系獨有的生態系統并維持可持續發展,2007年獲得了加拿大景觀建筑學會的最高榮譽——國家獎。這種利用濕地植物系統吸收、過濾和降解水中污染物,來凈化、改善水質的方法相對于普通的污水處理廠具有成本低、效果長、多效兼顧等特點。常用的濕地植物有:蘆葦、菖蒲、香蒲、荷花、菱角、澤瀉、水蔥、茭白、睡蓮、千屈菜、萍蓬草等。
植物、動物是構建和恢復濱水綠地生態系統的主要因子。本次設計對原有植物資源進行深入調查,盡量減少對原有生態系統的破壞,保留和運用了原有的優勢植物資源。
在征詢相關水務部門意見后,在臨近三林塘港河口處建一生態保護島——“鳥島”,為野生生物提供棲息地,寬度10~20m不等,面積約為2300m2,同時引入天然植被要素,模擬自然植物群落,構建一個結構復雜的生態環境,滿足鳥類、昆蟲的食、棲、隱匿等各項需要,力求通過自然曲折的岸線及豐富的植物種類營造一個“水上森林”。設計過程中我們還咨詢了一些專家關于當地的主要鳥類、昆蟲的品種及喜食植物,設計了一些招鳥、蜜源、水生植物來吸引各種鳥類、昆蟲來棲息。選用的植物有香樟、樸樹、桑樹、櫻桃、女貞、拐棗、黃連木、莢迷、枸骨、烏桕、火棘、枸杞、枇杷、八角金盤、海桐、南天竹、花石榴、胡頹子、香蒲、水蔥等。
5具體設計
5.1護岸設計
1)護岸斷面形式設計
采用可滲透的自然緩坡護岸形式,由于現狀土質較差,為防止護岸被流水沖刷坍塌,設計采用混凝土砼導梁護坡,頂標高控制在常水位線以下,既保證河岸具備一定的抗洪強度,同時也保證了河岸與水體之間的水分交換和調節。
“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沿河岸線散置一些園藝景石,并結合種植一些水生、濕生植物對生硬的護岸進行軟化,同時也能起到較好的景觀效果。
2)護岸的平面線型優化
規劃河道為筆直的直線,缺乏自然河道的美感,一方面在親水平臺處局部調整河岸線,另一方面通過水邊植被的疏密種植、園藝景石的隨意擺放,弱化、柔化筆直生硬的河岸線,使其更加自然、柔美。
5.2地形設計
采用微地形處理,以增加豎向視覺的節奏變化。游覽步道根據地形起伏變化,為確保行走舒適和安全,園路最大縱坡控制在8%以內,臨水護岸最大坡度控制在40%以內。
5.3親水平臺設計
親水平臺的設計既要滿足人的親水需求,又必須要保證安全。由于水位的變化幅度較大,親水平臺臨水處設計了多個臺階,以適應不同水位的變化,并在水邊設置人性化的警示標志。
6植物設計
6.1植物群落的設計
通過水生、濕生、林地植物群落的組合設計,喬灌草結合的方式,形成多層次、交叉鑲嵌、物種豐富的生態景觀帶,增強了景觀的異質性,提高了抵抗外界破壞和干擾的能力,有利于生態系統的恢復和形成。
6.2林緣線、林冠線設計
通過不同特征群落的組合,空間的收放、開合,形成進退有序、疏密有致的各種小空間和變化豐富、意境優美的林緣線。
濱水綠地景觀是一帶狀景觀帶,通過不同形態、高矮物種的組合和地形的高低起伏,可形成優美的林冠線。
6.3季相景觀設計
根據上海綠地GIS(地理信息系統)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各類綠地中,常綠喬木與落葉喬木比約為1∶1,季相景觀不夠豐富。本次設計加大了落葉樹種的比例,常綠樹與落葉樹的設計比例為1:2。選用秋色葉樹種烏桕和海濱木槿作為特色樹種,以營造特色的秋季景觀,同時也兼顧其它季節的景觀,合理配置一些觀花、觀葉、觀果、香花、蜜源、招鳥等植物,以形成豐富的季相景觀。
6.4植物品種的選擇
以選用鄉土樹種為主,如:香樟、垂柳、水杉、烏桕、楓楊、桂花、蚊母、香泡、苦楝;、同時也適當引進一些新優苗木,如:金葉皂莢、海濱木槿、細葉芒、血草、花葉香桃木、蛇莓等。
臨水種植的樹種必須要具備一定耐水濕的能力,喬木主要選用耐水能力較強的垂柳、落羽杉、楓楊、櫸樹等;水生、濕生植物選用玉蟬花、野茭白、黃菖蒲、水燭香蒲、花葉盧竹、水竹芋、千屈菜等。
7結語
城市濱水綠地景觀設計需要考慮的要素較多,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它涉及到植物學、生態學、生物學、行為心理學、美學、經濟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有時還需要協調航運、河道治理、植被及動物棲息地保護、水質凈化以及建筑和城市設計等方面的內容。如何在滿足防汛、航運、灌溉等一些基本功能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發揮濱水綠地的游憩和生態功能,,做到“以人為本、生態優先”,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錢欣.城市濱水綠地設計控制要素體系研究.中國園林.2004(11):28-33.
[2]郭春華,李宏彬.濱水植物景觀建設初探.中國園林.2005(04):59-62.
[3]黃金華.淺談城市濱水綠地設計.山西建筑.2005(16):43-44.
[4]劉月琴,林選泉.城市濱水綠地游憩規劃設計-以上海浦東張家浜為例.中外建筑.2006(02):25-30.
[5]周建東,黃永高.我國城市濱水綠地生態規劃設計的內容與方法.城市規劃.2007(10):63-68.
摘要:濱水綠地對一個城市來說是非常珍貴的自然資源,是城市的生態肺,也是市民游憩、觀光的理想場所。城市濱水綠地的開發和利用是近年來的熱點,本文以中汾涇濱水綠地景觀設計為例,淺析城市濱水綠地的景觀設計的原則和方法。
關鍵詞:濱水綠地;景觀設計;生態綠廊
- 上一篇:安監局三項建設工作匯報材料
- 下一篇:工商局貫徹執行《食品安全法》匯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