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技”與“藝”的和諧構建

時間:2022-05-27 09:26:38

導語:產品設計“技”與“藝”的和諧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品設計“技”與“藝”的和諧構建

摘要:當下,各類產品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產品設計和諧之處仍大量可見。產品設計“技”與“藝”的失衡引發了設計者對人類自身與未來發展的思考。現代產品設計關注民生,注重和諧,強調以人為本。時代趨勢下產品設計“技”與“藝”的和諧構建要求外部形式與細節內容的和諧統一、物質材料與工藝技術的和諧統一以及語言符號與審美情感的和諧統一。

關鍵詞:產品設計;“技”;“藝”;和諧美

設計這一具備文化品質復合性的造物行為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特殊效用。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由設計產生的正面效應十分巨大,而其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亦不容忽視。簡言之,產品設計“技”與“藝”的失衡除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外,還會對人們的生活與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引發了當代設計者的思考。“在現代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條件下,現代人受到機器、儀表、汽車、高樓的重重擠壓……審美體驗成為了人的不可缺少的、高層次的需求。”①因此,“技”“藝”和諧的產品設計是構建良好生態環境,滿足人們身心需要的必然要求。

一、現代產品設計“技”“藝”和諧理念概述

和諧理念在中西方皆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在西方,“和諧”一詞源自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數理理論,該學派將“和諧”視為核心概念。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的比例與構成構建了萬物的和諧秩序,并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美是和諧”的理念。畢達哥拉斯首次發現音樂是建立在數的比例與關系上的藝術,之后他又將這種和諧理論應用于建筑、雕塑與繪畫藝術之中,從數理角度探究藝術中的和諧關系。而在中國,帶有濃厚哲學與美學意味的“和諧”概念則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講求宇宙萬物的秩序,社會法則與自然法則相濟相通,因此,自然的和諧秩序同樣適用于人類社會。中國文化中的“和”有別于西方從數理角度闡釋的“和”,它是從主觀感性的視角來理解萬物有序協調的狀態。關于現代產品設計,其本質是協調人、物、環境之間的關系,力爭達到和諧狀態。中國現代產品設計作為西方的“舶來品”,在某種程度上亦秉持著西方藝術中的數理精神。因此,現代產品設計不僅要符合中國傳統審美的和諧觀,還要從科學的數理視角出發,在功能與審美、內容與形式、材質與工藝等諸方面達到和諧統一,即產品設計“技”與“藝”的和諧。將這種設計理念最早付諸實踐的是包豪斯。包豪斯是現代設計理念的開拓者,更是推動現代工業設計的主流力量,對世界文明與現代設計的影響非常深遠,其所建立的“實用、經濟與美觀”的設計審美標準一直以來都被奉為非常重要的設計準則。包豪斯設計理論基本觀點中的第二條明確提出:“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②可見,包豪斯學派有著明確的人本思想,這一設計理念的提出是包豪斯學派由理想向現實的過渡,也是產品設計實用與審美理念的最早結合,即“技”與“藝”的圓融,標志著現代設計理念的轉型。相較過去的產品設計,當今生活中出現的許多產品已經突破實用層面,而更加關注情感、體驗和感知的審美層面,即關注產品的人文情懷。不可否認,這是人們審美境界提升的一種最好反映。總之,現代設計的核心語境是構建人、物、境三者的和諧,而現代設計的和諧之美也由這三大要素構成。那么,產品設計“技”與“藝”的和諧之美都有哪些視知覺層面上的表現?這值得深入研究。關于產品設計,“技”與“藝”的和諧構建乃是完成人、物、境和諧共處,實現和諧之美的關鍵。

二、現代產品設計形式與內容的細節和諧統一

現代產品設計中的“技”與“藝”其實就是產品的內容與形式,即“形”與“用”的關系。產品的“形”是為滿足特定之“用”的需求,反過來,“用”的方式也影響著外在“形”的設計。因此在產品設計中,“形”與“用”關聯統一、相互依存。(一)外部形式構建產品造型之美。作為設計的基本構成元素,點、線、面、肌理及色彩共同制約并影響著產品的功能、結構與材質等。因此,當通過點、線、面等基本設計構成元素來構建產品的形式美感時,還應充分考慮產品的工藝、功能和材質等現實問題。設計與造型密不可分。設計以造型作為基本任務,而“形”則是基本語言。設計之“形”既指產品自身的結構,又包含其表面的“飾”。李硯祖曾指出:“形的建構是美的建構,設計師的造型之所以不同于工程師的結構造型,區別的關鍵就在于前者是美的造型,藝術的造型。這種造型既包括表面裝飾性的形如紋樣、符號、表面色彩等,也包括依據合理的功能結構而設計的外形。”③比如珠寶設計大師路易斯•康福特•蒂芙尼于1900年設計的“洋蔥花瓶”,整個設計就基于洋蔥的造型而具有抒情美感,材質和色澤增添了它的唯美氣質,作為花瓶又不失插花裝飾的實用價值。由此可見,建構產品設計外部之“形”,需做到外部形式與表面裝飾的有機結合,使其成為和諧統一的整體,既具有外在的造型美、裝飾美、又不會影響其實用功能。(二)細節內容營構產品實用之道。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人。對產品設計,人們一般關注其使用層面的和諧,換言之,即產品設計中所包含的人與產品之間的和諧。既然設計的最終目的是為人服務,那么產品設計在營構和諧的人與物關系時,還應考慮人在使用產品時所產生的生理、心理和審美感受。一般而言,生理感受是指視、聽、嗅、味、觸等感官刺激,心理感受是指設計情感,而審美感受則是指使用者對產品藝術表現形式的把握。當下設計領域出現的種種問題皆可歸為設計中人與產品的和諧問題。徐恒醇在《設計美學》中就曾指出:“產品是供人使用的,因此造型尺度的選擇必須以人為依據。”④例如某些鞋子的設計就以人為尺度,按照人體要求、活動特征以及審美感知等在細微層面精心營構產品形態,從而使其成為人們的喜愛之物。

三、現代產品設計材質與工藝的料工和諧統一

在產品設計中,設計者除取材各種物質材料外,還需具備一定的工藝手段。某種程度而言,產品設計“技”與“藝”的和諧構建其實就由材質與工藝相互交織而成。(一)物質材料建構產品實際效用。歷史上,人類為解決衣食住行,從大自然中取材制成各種器物以滿足生活之需,陶器就是人類成功改變物質材料性質而制成的生活器物。人類社會生活與生產的基礎就是物質材料,其在產品設計中的地位尤為重要。目前,人類可用的材料種類繁多,既包括自然界的石頭、木材、動物皮毛等,也包括通過人工技術合成的陶瓷、金屬、玻璃、纖維、塑膠等。但無論是自然材質,還是合成之物,創作中全部的物質材料都受限于設計形態。在現代設計中,設計師需充分考慮不同物質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以確保設計構成要素相互關聯,共同發揮作用。就產品設計而言,和諧美并非強調材料的單一或縮減,而是運用形式美的法則并調動感官實現創意,這是從材質方面對產品設計和諧美的另一種詮釋。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出的徐冰設計作品《鳳凰》就是集多種奇異材質于一體的裝置藝術:電鉆制成的頭部,層層疊放的鏟子構成的翅膀,身體則由建筑殘骸如鉗子、螺絲刀、電鋸、軟管等制成。從鳥喙至尾羽,每一處設計都有著精心的考量。該作品由一堆廢棄的建筑材料構成“鳳凰”形象,獨具特色,利用材質的關聯性創造沖突,打破傳統表現形式,從而使藝術作品充滿活力。(二)工藝技術體現產品藝術效用。對產品設計而言,有絕佳的材質而無適宜的工藝技術,也難以創造出理想之物。由此可知,造物活動除所需物質材料外,還需與之匹配的工藝手段。技術與藝術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兩者互相依存,構成現代文明的特殊標志。就藝術而言,技術的進步可促進粗放工藝向精細化方向邁進,進而使產品偏向藝術化。比如先秦時期的青銅器就利用失蠟法使器物變得更加晶瑩透亮。由此可知,自人類造物以來,技術始終貫穿其中,并針對設計之物發揮著特定的作用。當今,科技發展空前繁榮,在設計領域表現為:“工業設計是從技術的設計到藝術的設計,為其塑造完美的形象。”⑤當下,工藝技術通常依據產品功能為其實現藝術效用,因為適宜的工藝技術可以為產品的審美設計作最完美的詮釋。古人曾將“合此四者”作為造物的準則,“四者”即天時、地利、材美、工巧,既包含了自然條件,又囊括了人工技藝,還強調了物質材料的選擇與工藝技巧的發揮。今天,“材美工巧”“因材制藝”的造物規律在現代產品設計“技”與“藝”和諧構建中依然具有實際意義。

四、現代產品設計認知與情感的審美和諧統一

所謂審美經驗,即審美主體對形象語言產生的直觀感受與體驗,其以形象語言和情感作為媒介,以想象力作為體驗結果。在現代產品設計中,使用者(人)與使用物(產品)之間也有這種審美關系。事實上,產品設計“技”與“藝”的和諧建構乃是人們在使用產品時認知與審美交互體驗的過程。(一)語言符號表現產品現實作用。產品不僅具有實用功能,還具有形象語言,用來向人們表述其現實作用與審美價值,此類語言就是以造型為手段表現出來的符號語言。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產品人們一眼就能通過其造型語言而獲知其現實功能,正是因為產品的造型語言已明確表明它的種類、現實價值和使用方法等,使人了然于心,甚至對該產品的價值、品質、性能及安全度等都有一定的認知。人們對產品的認知是通過其造型語言而獲得的,產品設計將其材料、結構、形態及功能轉化為人們易于認知的信息,于是便能傳達出其所具有的實用價值與審美意義。(二)審美情感凸顯產品功能價值。“設計審美情感是人們在對產品的觀照與使用活動中的情感,是設計作品在人們心理所產生的情感體驗。”⑥由此可知,設計審美情感是使用者對設計產品的一種直覺感受。甚至有觀點認為,設計中的情感成分遠遠比實用成分更能吸引消費者。從生活中可知,情感體驗與情感內容稀薄的產品難以被人們接受,而具有深厚情感內涵并可調動人們審美體驗的產品不僅能引起受眾的情感共鳴,而且也可以在樂趣體驗中加強對產品功能的認知。比如設計大師喬治•尼爾森專為孩童設計的動物造型鐘,其獨具魅力之處就是在產品設計中加入了人文關懷,使之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并契合兒童對產品設計的心理訴求。正是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此類情感互動,才使產品具備了與人交流的品質,在彰顯產品審美情感價值的同時,也凸顯出其現實功能。設計物與普通物品的區別在于,它是一種蘊含情感且供人們使用的產品。如果將設計物當成一種語言符號,那么它不僅承載著特殊的語言,而且還具有無法取代的情感功能。現代產品設計既包含著對設計語言的認知,又蘊藉著豐富的審美情感,通過“技”與“藝”的和諧構建,使語言符號與審美情感處于協調狀態,才能凸顯產品的現實功能。

作者:徐楠 單位:鄭州輕工業學院易斯頓美術學院

注釋:

童慶炳:《童慶炳談審美心理》,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11頁。

孔德明:《形象設計藝術導論》,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13年版,第208頁。

李硯祖:《造物之美:產品設計的藝術與文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頁。

徐恒醇:《設計美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頁。

張道一:《工業設計全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版,第1頁。

李超德:《設計美學》,安徽美術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