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表現主義對期刊封面設計的影響
時間:2022-05-13 04:53:19
導語:新表現主義對期刊封面設計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新表現主義的源起發展
1948年在巴黎成立了一個藝術團體——“眼鏡蛇”畫派,成員包括丹麥人阿斯格·約恩、比利時人皮埃爾·阿列辛斯基與紀堯姆·科內爾、荷蘭人卡雷爾·阿佩爾。“眼鏡蛇”畫派是戰后歐洲最重要的藝術群體之一,無論從思想上還是繪畫技巧上,都傾向采用30年前那種表現主義手法。半抽象的油畫作品受詩歌、民間藝術、電影和原始藝術的影響,筆法淋漓酣暢,大幅度的扭曲變形的人物形象,繼承發展了表現主義風格。1949年在荷蘭及比利時的“眼鏡蛇”畫派展會上,展出了來自德國畫家卡爾·洛茨的抽象表現主義作品。然而,以卡爾·洛茨為代表的一批德國青年畫家,其實已于1948年12月在法蘭克福舉辦了以“新表現主義派”為名的畫展。以上畫家與藝術家對歐洲抽象表現主義——“不定形藝術”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漢斯·霍夫曼也說道“藝術的最高形式是非理性”。“不定形藝術”藝術家可以運用各種手法任意發揮,包括涂、抹、滴灑等各種筆法的繪畫,甚至主張用沙子、粘土、瀝青、麥稈與織物等其他材料來加固繪畫材料,以增強畫面結構的立體感,形成一種浮雕效果。由于各種不同表現形式涵蓋面過于廣闊,幾乎失去了“不定形藝術”的確切意義。最重要的一點是,它與訓練的、幾何形的、具象的藝術相對立。塔皮埃還為這種藝術創造出另一術語,法語翻譯為“另外的藝術”,而在英語翻譯為“進步的藝術”。滴色畫、潑染主義、塔西主義、斑點畫派、筆法繪畫等都屬于“不定形藝術”的不同表現形式。“不定形藝術”與美國同時代出現的“行動繪畫”都將繪畫看作是一場革命,真正令他們為之心動的不是繪畫本身而是繪畫行動,那些具有破壞性爆炸力瘋狂的畫面深深震撼了這些藝術家們。“不定形藝術”與“行動繪畫”都可視為是對現代主義的理性以及以攝影技術為代表的寫實風格的反抗。其繪畫技巧也帶來了新的雜志插圖風格,復興了近半個世紀前的表現主義。與大多數藝術風格不同的是,新表現主義原則上放棄了普遍性造型語言的發展,放棄了對繪畫表現的手法和風格的任何限制,并保留了表現主義注重內在精神的表達的特征。戰后,藝術領域對所有的獨特和個人(方式、筆法、表達方式等)的藝術風格保持了興趣性與包容性,這導致了20世紀50年代圖形語言的發展的多樣性,并促進了新表現主義的形成與發展。而到了70年代,一批德國青年畫家,在形式上直接繼承和發展了表現主義傳統,其作品中所具有的長而疏闊的筆觸,強烈刺目的純色和大膽疏放的畫風,立即給人似曾相識之感。這些畫家很少為戰后東西德的分裂局面所動,創作的驅動力顯然只是內心某種壓抑的情緒,他們成為德國新表現主義的中堅力量。新表現主義作為50年前表現主義余灰復燃的藝術風格,自然也就遺傳了其藝術特征。表現主義自產生之初,就強調藝術的表現力和形式的重要性,主張不機械地模仿客觀事實,而應該表現精神的美和傳達內在信息,以及拒絕發展特定的圖形語言。在期刊封面設計中影響讀者的主要方式是通過形式本身以及內容來引起挑釁、震撼。而新表現主義對20世紀60年代關于藝術、設計和政治的前衛歐洲與美國期刊的封面設計影響最為明顯。法國“不定形藝術”的出現,以及行動繪畫藝術的流行,引發了隱喻的、多層次圖形信息的出現。新表現主義風格期刊封面設計放棄了功能性美學的追求,在1960年代有大量的雜志,這些雜志如《Graphis》等瑞士雜志,還有在美國出版的《Fortune》(《財富》)、《Vogue》《ArtandArchitecture》等雜志,和英國出版的《Typographica》雜志等前衛期刊封面急于做出挑逗性、諷刺意味的封面設計并全新定義期刊的形象,這些期刊的藝術總監與設計師進行著各種新表現主義風格的封面設計與插圖設計。
二、新表現主義風格期刊封面設計的特點
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與歐洲的一些設計,經濟與社會領域的專業新聞和評論出版物的設計總監們開始關注個性化話題,并同時對現代工業所帶來的藝術失去個人特征表達不滿。由于期刊的之間的競爭,并期望獲得讀者更多的關注,期刊封面設計的獨特性便尤其重要。這與近50年前當時德國左派政治期刊喜歡應用表現主義風格插圖的原因異曲同工。與20年代德國表現主義被用來煽動政治不同,新表現主義不注重政治性的元素,主要出現在藝術環境中,重點從功能轉向意象。新表現主義的價值體現不論是在媒體傳播領域,還是藝術作品中,美學價值是其主要功能。藝術家們把真實的圖像看作是不合時宜的,是對攝影技術在出版領域大行其道的反抗,把讀者的注意力從客觀物體轉移到插圖上來。而對于新表現主義風格的期刊封面設計來說,研究并掌握如下設計特征,可以比較清晰地辨識這一設計風格,并對當今的平面設計有所啟發。
(一)攝影的棄用與插圖的回歸
新表現主義的回歸徹底改變了雜志封面形象,封面照片的棄用,狂野粗暴、故意疏忽大意且潦草的類似于德國表現主義風格的封面插圖又回來了。新表現主義藝術家喜好運用各種筆法的繪畫插圖,而且用色極為大膽,所用顏料大多是未加稀釋的原色以及黑色、白色、綠色,狂亂地用顏色涂抹、揮灑或滴灑。插圖畫面的色彩表現得更加艷麗、刺激,動勢更加強烈,構圖更加混亂,形式和色彩上都表現得較為狂烈和粗野。如1960年代的瑞士設計雜志《Graphis》大量使用這類插畫(圖1)。另外由于受到直覺、自發的和沒有正規訓練的不定形藝術影響,插圖中常表現出很大的隨意性,很像是一種即興式的創作。畫面通常弄的很臟,好像經過磨損,特別是形象塑造前后不一,整個作品給人一種未完成感,用這種手法來傳達某種難以名狀的感覺和情緒。如1955年美國財經雜志《Fortune》封面的主題插畫《領航者》,很好地符合了主題評論文章對美國經濟展望難以預測的態度。(圖2)
(二)注重插圖的精神表現力
新表現主義藝術家渴望用超越具體形象的東西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自發性和表現力美學的這一原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這是一種超現實主義的無意識的表達方法,因為只有在沒有邏輯約束的情況下藝術家才能向觀眾表達自己的情緒和心境。對精神的追求也正是50年前表現主義繪畫的新見解。新表現主義繼承康定斯基的見解,即要把繪畫看作是純粹的形、色、線的組合,藝術家的一切感情因素都應傾注其中,從而完全摒棄了現實形象的再現。以美國《Fortune》雜志為例,在內容符合特定的風格的情況下(如表達悲涼,同情)應用并復興了德國表現主義的木刻版畫插圖風格來體現一種悲涼而孤獨的感覺。1951年9月刊的文章《來自加利福利亞州的葡萄酒》里寫道“在洛杉磯東部干燥炎熱的庫卡蒙格山谷,葡萄藤的根穿過六英尺深的沙土,伸到下面肥沃的土壤里;這種小而甜的葡萄釀造出一種便宜的葡萄酒,然后批量運往東部的灌裝廠。……找到了令人同情的對象……”。
(三)封面插圖與內容插圖的風格一致性
新表現主義期刊封面設計的另一個典型特征是插圖風格出現在同一期雜志封面與內容版面上,而針對不同的文章主題與不同的評論,設計師應用不同的表現技巧。雜志形象的風格完整性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創造最具表現力、令讀者難忘和對比強烈的插圖。把封面插圖的獨特性看作是煽動并保持讀者興趣的一種方式,設計師們試圖擺脫陳詞濫調和可預測的圖形設計方案。這種趨勢專業設計,建筑與財經領域期刊封面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例如,1962年美國《Fortune》雜志4月刊雜志封面與評論文章《伯利恒鋼鐵公司的私人戰略》中使用了新表現主義風格插圖(圖3、圖4),經濟評論員主要反映的是對伯利恒鋼鐵公司的經營戰略失誤、股票下跌、造船業虧損、高管離職等事件的不滿,插圖的風格與文章的負面情緒相一致,畫面風格與形象給文章情節帶來了全新的解讀。通過保持圖像的情節,藝術家故意避免直接復制現實細節,關注的不是工廠細節,而是每個插圖和事實的特性。另一方面,由于新表現主義插圖以怪誕、變形、充滿異乎尋常的想象著稱,而適用于期刊內容的突如其來的情節反轉的表達方式,使其話題更引人注目和更有意義,在不少經濟、政治和藝術期刊中得到了應用,如瑞士的《Graphis》,美國的《NewYorker》等期刊。
(四)手繪插圖與字體的應用
新表現主義藝術家們把筆跡看作是人類性格和情感的反映,最早在1939年《NewYorker》雜志封面首次使用手寫字體的預覽文字,之后許多期刊也采用了手寫文字,或手繪插圖或漫畫作為設計的重要部分。這繼承了德國表現主義期刊封面喜好把漫畫作為期刊封面的傳統,漫畫與線條手繪插圖成為新表現主義封面插圖設計的特色。手寫字體與線條反映了藝術自由和前衛性,象征對任何模式的虛無主義抗議,使雜志的形象更加具有煽動性。狂放的筆觸,塑造形狀,同時成為它的毀滅、扭曲和造型的工具。為了迅速轉移精神和情感狀態,新表現主義者放棄了合乎邏輯的合成設計方案。情感的表達比準確、細致的細節、比例和視角更有價值。同樣受歡迎的是雜志內部對非對象圖形的模仿。沒有任何意義的筆觸或筆觸作為單獨的插圖和裝飾文本塊,加載在集合之上,增強頁面的節奏和動態特性。故意潦草,疏忽隨意的手繪插圖方式,被提升為“高級藝術”。這是一種新的奢侈的表達風格和方式。在歐洲時尚與藝術雜志上尤其常見。如1962年美國財經雜志《Fortune》封面的主題插畫《自毀之城-紐約》(圖5),潦草隨意的筆觸符合主題評論文章對紐約房價高企、交通堵塞等都市病的批判態度。
(五)注重大字期刊名與插圖融為一體
新表現主義風格期刊封面設計有一個總體的趨勢,就是封面文字信息的急劇下降。最突出的改變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封面廣告、功能性文字等完全消失了,這進一步加強了新表現主義封面插圖與沒有功能負擔的架上繪畫及插圖的相似之處。新表現主義將字體的橫豎版編排定義為是一種沒有靈魂的排字方式,無法表達藝術家的情緒狀態,反而導致期刊藝術形象被削弱。所以刊名文字精心設計成怪誕的美術字融入版面插圖,并具有活躍版面的功能特征,內容預覽或關鍵詞文字基本從封面消失。在這樣的設計目標的驅使下,兩種設計技巧被使用,即期刊名稱要么變成整體裝飾元素,要么被減小到最低水平,通過使用小字體來降低字體與插圖突兀感。設計師們用寬闊的筆觸或隨意的筆觸設計大字刊名標,給了雜志視覺藝術個性(圖6、圖7)。然而,插圖雖不斷變換,雜志的大字期刊名卻通常保留著它的字體樣式和位置,成為封面中唯一不變的部分。如果不同版期大字刊名根據插圖需要應用不同的美術字體和位置編排,例如在瑞士《Graphis》雜志封面上看得出刊名仍然是次要的設計角色,以最小的字體和最大的程度接近頁面邊緣進行編排。
三、新表現主義期刊封面設計的影響與傳播
二戰之前德國表現主義已不再作為藝術的主流而存在,但表現主義的思想及創作方法,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大批歐洲藝術家。德國新表現主義畫家卡爾·洛茨于1949年在阿姆斯特丹與比利時舉辦了“眼鏡蛇”畫展,之后1955年在德國﹑法國﹑瑞典﹑丹麥等地多次舉辦畫展。新表現主義繪畫創作過程中,其繪畫動作要保持快速,整個過程不得間斷、不可修飾等創作特點被歐洲藝術家吸收。其中法國藝術家米歇爾·塔皮埃受其影響最大。又在50年代傳播到美國,被馬克·托比與杰克森·波洛克等美國藝術家繼承發展,并形成了美國新表現主義藝術與設計風格,影響了大批期刊藝術總監們的設計風格。新表現主義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歐洲地區及美國二戰以后社會、時尚與設計類期刊封面的圖形語言設計。在不同的時間階段,新表現主義也吸收了新達達主義等后現代藝術的特點。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以美術與設計為導向的瑞士雜志《Graphis》和英國新聞期刊《VIEW》為代表的期刊封面設計廣受歡迎(圖8、圖9)。英國、德國、意大利等大量歐洲國家出版的社會期刊與政治海報也都保留應用新表現主義的風格直到現在。中國的《美術學報》《藝術工作》《西北美術》等藝術與設計類期刊在某些時期也流行過此種風格的封面設計。
四、結語
新表現主義繼承了幾十年前表現主義的遺產并在后現代主義的土壤里成長發展。在國際藝術大環境中,新表現主義可看作是對抽象表現主義、極簡主義,甚至波普藝術的一種反動。新表現主義風格插圖在期刊封面設計中的回歸,也有力地證明了在出版業的視覺藝術中,藝術插圖仍然是情感或幻覺形象傳達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以表現視覺與精神幻覺世界的各個方面。包括記錄下人類最原始的復雜感情和錯綜心理。新表現主義風格的期刊封面裝飾和設計手法上都有不少當代出版業藝術總監們可以借鑒和學習的地方,如手繪插圖繪制、色彩設計與手繪字體設計相結合的嘗試,都是20世紀80年代的后現代主義時期重要的平面設計研究方向,對當下的出版業平面設計也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 上一篇:會計教學模式的變革與創新
- 下一篇:城市建設品質提升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