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恒昌詩歌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29 11:20:00
導(dǎo)語:桑恒昌詩歌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詩言志,詩歌講究的是意境與情感的完美結(jié)合。當代詩歌如何表現(xiàn)情感,不能脫離從古典傳統(tǒng)詩歌里汲取營養(yǎng),語言的營養(yǎng),情感的營養(yǎng)。
試看幾首古典詩歌: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贈汪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登高
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些精粹的詩歌,語言高度自然,又高度凝練優(yōu)美,給人以情感的熏陶。為什么當代的詩歌我們卻讀不懂了呢?拗口,晦澀,拖沓,以莫名的意象寓以只有作者才懂的寓意,而且與清新洗練絕不沾邊。似乎只有晦澀難懂的才是上乘之作,淺易好懂的便不是詩。這是不是誤入了一種歧途?
詩歌作為文學(xué)的最高形式,語言上要求凝練不失自然,思想情感的表達上要求高度集中,藝術(shù)特色上要求意象鮮明,意境完整渾圓。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精粹古詩為我們做了最好的范本。新詩創(chuàng)作難道不該在此吸取借鑒嗎?詩歌只有這樣,才真正有生命力,才真正能被大眾認可接受。
從這個角度理解上,桑恒昌的詩歌殊具典型意義。桑詩大多取材于生活,以極自然精粹的詩句表現(xiàn)內(nèi)在極細膩真摯強烈的情感。
如《俯拾》:“俯身拾你,/拾到的卻是/蟬蛻般精致的背影。/你高唱著‘知了知了’,/我卻不知道,/在哪片叢林。”
這首詩很精妙,那種虛幻、空靈的意境,有引人入境,讓人震動的美感。
又如《你可曾知道》:“太陽一走,/我就為你結(jié)網(wǎng)。/連星星,/也作著復(fù)燃的夢。/我苦苦地等待,/推走殘缺的月亮,/折一枝子曙光,/插在你的窗前。”
詩句中似乎看到一幅晨曦初照圖,詩畫兩相照。感慨于這詩句的感染力和效果。“折一枝子曙光,插在你的窗前”,這詩句,有動感,有質(zhì)感,精妙到無言。
更不要說桑詩中那些感情真摯強烈的懷親詩篇,多有震撼心靈,又極具語言成就的詩作。懷親詩中除了代表作《中秋月》外,還有一首《心葬》不容忽視。有位名叫王松的詩評者在文中評價《心葬》:“‘……將母親土葬/土太齷齪/將母親火葬/火太無情/將母親水葬/水太漂泊/只有將母親心葬了/肋骨是墓地堅固的柵欄’,多么獨特的心旅歷程,這種真摯而決絕的生命感悟必定會喚起人世間強烈的共鳴。”
這不是詩歌是什么?這些詩歌讓我們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情感的真摯和力度。當然,并不是每一首桑詩都如此精粹耐讀,桑先生有些詩歌在藝術(shù)水準上還有待進一步錘煉,使之更簡練,更圓渾。可是,畢竟,桑先生的詩歌是秉承傳統(tǒng)詩歌創(chuàng)作思想的精華,致力于開拓新詩的康莊大道。這是詩歌的正途,也是詩歌的幸運,讀者的幸運。
當代詩歌首先應(yīng)該能讓讀者讀懂,然后自然接受,自然受到熏陶。若再承載以語言的成就,那就很讓人振奮了。
在某種意義上說,當代詩人們應(yīng)該多讀讀桑恒昌的詩歌,而且應(yīng)該多積累一些古典詩歌閱讀和鑒賞的經(jīng)驗,也許才真正找到一條通往詩歌真境的途徑。
- 上一篇:超分子化學(xué)研究論文
- 下一篇:幼兒路上教育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