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鴨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有效途徑

時間:2022-10-18 03:38:36

導語:肉鴨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有效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肉鴨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有效途徑

肉鴨養殖是南寧市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前曾保持3000萬~4000萬只的年出欄量。傳統的肉鴨水養,吃喝拉撒全在水里,鴨糞直接排入水中,無法收集和利用,污染了水質,即便是池塘魚鴨套養,也影響了水產品質量安全,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還會引發江河湖泊的水體污染。近年來,南寧市開展邕江、大王灘水域綜合整治等一系列保護水源建設生態南寧的措施,嚴重制約肉鴨養殖產業的發展。為既能保生態,又能促發展,南寧市水產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引領,以生態發展為導向,采用科學選址、標準化欄舍、適度規模、分散飼養等技術集成應用,鴨糞通過干清糞收集堆漚發酵,變成有機肥料還田利用,實現糞污源頭管控和末端綜合化利用的生態循環模式,踐行了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1南寧市肉鴨養殖產業發展現狀

南寧市的肉鴨有傳統的水養和新興的旱養。旱養是指在飼養期不讓鴨子下水,整個飼養過程完全在鴨舍內進行的飼養方式。水養主要以散養為主,旱養主要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肉鴨規模旱養始于2011年,經過8年來的大力推廣,出欄量逐年攀升。2018年,全市規模肉鴨出欄量為2833.47萬只,其中水養出欄量為792.31萬只、旱養出欄量1596.19萬只,旱養占肉鴨養殖出欄量的65%,形成了逐步取代水養模式的態勢。

2引進初期的肉鴨旱養技術存在的問題

2.1引進的兩種養殖模式不利于糞污收集利用。肉鴨旱養實現了糞污收集,且不受氣候、季節等因素的制約,便于生產管理和疫病防控,提高了肉鴨成活率,同時能突破水域限制,不需要水面即可實現規?;曫B,為養殖肉鴨開辟了一條新路子。我國肉鴨旱養的發展自北向南,起初,南寧市引進了當時國內比較成熟的北方普遍使用的兩種養殖模式,即平養模式和高床養殖模式。2.1.1平養模式。平養模式即在平實的地面直接放養,新建的場地養殖效果都不錯,隨著養殖批次的增加地面對污水的吸收能力變弱,隨著肉鴨日齡的增大、排泄量的增加,臟、濕、臭現象日益凸顯。2.1.2高床養殖模式。高床養殖模式即在水泥地板上架起不低于0.5米高的網床,鴨子在網床上飼養,排泄物通過網眼排泄到水泥地板上,用高壓水龍頭沖洗清糞,沖水清糞產生了大量的污水,儲存和處理難度增大,同時增加人工成本,若不及時沖洗,臟臭現象明顯。2.2大規模肉鴨養殖造成局部污染。為降低建造基礎設施和人工成本,兩種模式大都采用大規模養殖,堆集了大量的糞污,增加了處理利用的難度和成本,引起嚴重的局部污染,引進的肉鴨旱養新技術遇到了嚴峻的考驗。

3肉鴨旱養實現糞污資源利用

以問題為導向,2012年,南寧市水產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牽頭聯合養殖龍頭企業,依托科技項目,圍繞生態發展目標,開展肉鴨旱養養殖模式、飼養密度、場地規模等方面的研究。綜合“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及人工成本、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經濟效益等因素,幾經探索,南寧市成功探索出適合本地發展的平地墊料養殖模式。和標準化欄舍,集成了“合理密度、分散飼養、適度規模、種養結合”養殖技術應用,實現了肉鴨糞污資源化利用和產業化發展的良好局面。3.1創新技術集成應用推廣。3.1.1平地墊料養殖模式。經過對引進的兩種模式的飼養比較實踐,結合南寧市高溫高濕的氣候特點,創新了平地墊料養殖模式,即在平地鋪墊木屑、刨花的養殖模式。養殖過程中根據地面的干濕度添加墊料,墊料充分吸附了糞污,達到了地面干濕度可調控,保證鴨舍地面充分吸收鴨糞中的水分,保持有利肉鴨生長環境的干爽度。飼養過程中不用清糞,減少肉鴨養殖過程中的清糞次數,待整批鴨出欄后空欄徹底清除處理利用,相對省工省力。3.1.2建改標準化欄舍,實現雨污分離、干濕分離。綜合采光、飼養管理、糞污收集處理技術及成本等要求,標準鴨舍采用四周敞開式立柱框架結構,柱與柱的間離5m,長度為50m~80m,寬度7m~12m,高度2.7m~3m(滴水線);屋頂采用人字形,高度1.2m,屋頂材料泡沫厚度為≥3cm的夾心藍色彩鋼板或反光的鋁合金板。鴨舍四周全部采用機械卷簾,四周及中間做高50cm圍網做隔欄,鴨舍地面要平整實泥地,在兩側滴水線處各挖一條深30cm、寬20cm集雨溝,實現雨污分離。以一側立柱為界向里挖一條三面光向污水出口處有一定傾斜度的排污水溝,最淺端深15cm、寬150cm~200cm、長度與鴨舍一致,污水溝上鋪設竹條或塑料網架與地面相平,在污水溝正中上方吊裝飲水壺,高度以鴨子伸頭可飲水為宜,鴨子飲漏水通過污水溝匯集收集,實現干濕分離。同時配套污水貯存氧化池、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池,安裝噴霧淋水等降溫設施。3.1.3合理的飼養密度。通過生產實踐數據及試驗對比測算,總結出南寧市肉鴨旱養的合理密度如下:冬、春季節3只/㎡~3.5只/㎡,夏、秋季節2.5只/㎡~3只/㎡。密度過大,會造成鴨子成活率低、體重偏低等問題,密度過小,則浪費場地和人力。3.1.4分散飼養+種養結合。結合以單個農戶飼養為主的生產模式和糞污就近全量資源化利用,根據生產實踐,總結出單個養戶鴨舍面積1500m2~2000m2,單批養殖量4000只~7000只,提供消納鴨場糞污的周邊農業種植用地30畝~40畝,鴨場產生的糞污經無害化處理就近全量還田消納,可達到一個種養結合的生態平衡。

4做好糞污的全量收集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通過創新平地墊料養殖模式和標準化欄舍,結合“合理密度、分散飼養、適度規模、種養結合”養殖技術應用,實現了肉鴨養殖糞污可全面收集利用,結合采用“干清糞發酵生產有機肥+污水無害化處理”用于種植業,達到糞污全量資源化綜合利用。平地墊料模式養殖的肉鴨大部分的糞污都排在鴨舍上,少部分隨飲漏的水進入排污槽。以刨花、木糠為主的墊料能充分吸收其中的水分,墊料上的鴨糞一般為當批鴨出欄后空欄干燥幾天后干清糞,干清的糞便自然堆漚發酵生產有機肥,或添加專用微生物堆漚發酵生產有機肥。傳統的自然堆漚發酵方式時間長,臭味大,而且發酵不徹底,未能達到充分利用。在廣西全區大力推行“微生物+”畜禽現代生態養殖的背景下,南寧市加大“微生物+”畜禽現代生態養殖推廣工作力度,在肉鴨旱養上發揮益生菌的威力,在飼料、環境消毒和糞污無害化處理三個主要環節使用益生菌。用糞污處理專用微生物,將鴨糞快速發酵,將本來腥臭水分大的鴨糞生產富含氮、磷、鉀的有機肥,用于種植業。隨飲水漏到排污溝的部分鴨糞,在排污溝下方修建三級集污氧化池,對糞污進行無害化處理后還田。鴨糞經處理發酵成有機肥后,污水經過無害化處理后用作液態肥,不僅避免了對江河湖泊等水體的直接污染,還能變廢為寶,成為種植業需要的有機肥,實現肉鴨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這對保護生態環境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并對實現肉鴨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5存在的問題

5.1容易產生濕臭。肉鴨旱養周期短,鴨糞含水量大且腥臭,益生菌在養殖過程中的優勢尚未得到充分開發,養殖過程中管理不到位容易產生濕臭現象。5.2欄舍簡陋。肉鴨旱養起步晚,“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欄舍以農戶建設為主,因大部分農戶資金短缺,在欄舍建造方面能省盡省,以致欄舍建造比較簡陋,設施薄弱,達不到標準,影響養殖效益和糞污資源化利用。

6對策建議

6.1繼續開展課題延伸研究工作。加大益生菌在肉鴨養殖中的應用推廣,解決濕臭問題。6.2加大資金投入。通過政府財政扶持,利用設施農業資金,加大鴨舍標準化改建力度。6.3加大肉鴨生態養殖模式創新工作力度。結合全區現代生態養殖推廣工作,通過創新、總結出易推廣普及、更具可操作性的肉鴨生態養殖模式。

作者:韋蘭鋒 李凌波 盧維 蒙善朝 單位:南寧市水產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