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病蟲害防治措施
時間:2022-03-08 04:07:00
導語:楊樹病蟲害防治措施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楊樹枝干病害
(一)種類
1、楊水泡型潰瘍病:發(fā)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癥狀有三類:在光皮楊樹品種上,多圍繞皮孔產(chǎn)生直徑lcm左右的水泡狀斑;在粗皮楊樹品種上,通常并不產(chǎn)生水泡,而是產(chǎn)生小型局部壞死斑;當在干部的傷口、死芽和凍傷處發(fā)病時,形成大型的長條形或不規(guī)則形壞死斑。
2、楊大斑型潰瘍病:主要發(fā)生在主干的傷口和芽痕處,初期病斑呈水浸狀,暗褐色,后形成梭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病斑。病部韌皮組織潰爛,其下木質(zhì)部也可變褐,老病斑可連年擴大,多個病斑可連接成片,造成枯枝、枯梢。
3、楊腐爛型潰瘍病,又稱楊樹爛皮病、楊樹腐爛病,引起皮層腐爛、枝枯,嚴重地塊可引起大片楊樹死亡。發(fā)病后期的病斑上生出許多針頭狀黑色小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在潮濕情況下可從中擠出桔紅色卷須狀分生孢子角。楊樹爛皮病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風、雨、昆蟲等傳播至寄主皮層上,多由傷口入侵。幼樹、嫩枝和衰弱、有傷口的枝干較易感病。當樹皮含水量不足60%時,發(fā)病嚴重。
(二)防治方法
1、真菌性潰瘍病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根據(jù)本地區(qū)楊樹栽植的經(jīng)驗,選育抗病品種,對新引進的品種在未通過區(qū)域性栽培試驗栽培前不宜盲目推廣。
(2)加強對楊樹幼林地的栽培管理。改善立地條件,及時清除病死植株和枝條,及時修枝、間伐,防治蛀干害蟲。
(3)起苗后及時假植、運輸、栽植,減少定植前的水分散失。栽后立即澆水,或起苗后立即浸泡24h以上。
(4)病斑刮涂。對于抗病性較強品種的病樹,可用小刀或釘板將病部樹皮縱向劃破,劃刻間距3-5mm、范圍稍超越病斑,深達木質(zhì)部。然后用毛刷涂以所選擇的藥劑(10%堿水、梧寧霉素、不脫酚洗油原液、10%雙效靈1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靈100倍液、40%福美砷50倍液等),涂藥后再涂以50-100ppm赤霉素,以利于傷口的愈合。
(5)化學防治。發(fā)病高峰期前,可用1%潰腐靈稀釋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處。還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40%多菌靈50倍液或2:2:100波爾多液等噴灑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樹干下部涂上白涂劑(生石灰、食鹽、水的配制比例為1:0.3:10)。
2、細菌性潰瘍病防治:
(1)在楊樹育苗插穗前,將插穗浸在鏈霉素(600mg/kg)樹木抗病誘導水劑中浸泡24h。育苗用的種條感染該病,必須刮除病斑,并用300倍福爾馬林液消毒。
(2)涂保護劑。對移栽大苗,早春刷白涂劑,或用硫合劑,或1:1:160波爾多液噴干,預防感染。
(3)在早春楊樹萌芽前或秋季落葉后,向苗木噴灑鏈霉素(600mg/kg)+樹木防凍保護劑(1l0倍),防止楊樹苗木遭受凍害,增加抗病性。
二、楊樹天牛病害
(一)種類
1、光肩星天牛:大部分為1年1代,少數(shù)2年1代,以卵及各齡幼蟲越冬,翌年3月下旬開始活動,6月中、下旬為化蛹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為成蟲盛期。產(chǎn)卵于橢圓形刻槽上部的韌皮和木質(zhì)部間。初孵幼蟲危害韌皮部,三齡后蛀入木質(zhì)部,初橫向、后向上作隧道(最長可達15cm,平均長9.6cm),幼蟲老熟后在隧道末端作蛹室化蛹。2、云斑天牛:2年1代,以幼蟲和成蟲在蛀道和蛹室內(nèi)越冬。5月成蟲大量出現(xiàn),卵大都產(chǎn)樹干(離地面0.36-1.7m之內(nèi)),蠶豆大小,初孵幼蟲先在韌皮部蛀食,其后蛀入木質(zhì)部,深入髓心時即沿樹干向上蛀。平時以蟲糞木屑堵塞孔口,糞渣較粗,呈煙絲狀。
3、桑天牛:2-3年1代,以幼蟲在蛀道內(nèi)越二個冬天,至第三年6月初化蛹,7月上旬開始產(chǎn)卵。卵一般產(chǎn)在直徑1-3cm,一年生枝條分叉處上方。產(chǎn)卵痕“U”形,一槽一卵。桑天牛多發(fā)生在楊樹苗木和幼樹干部及大樹側(cè)枝上,幼蟲鉆蛀楊樹髓心部位,形成直通的蟲道,且排糞孔多,等距離排列在同一方位。幼蟲從側(cè)枝危害至主干,糞渣較細。
(二)防治方法
1、保持林內(nèi)衛(wèi)生,及時清除衰弱木、風倒木、雪壓木等。
2、用天牛厭食的樹種與楊樹混交造林,可以起到阻隔害蟲傳播的作用。混交方式一般以塊狀為宜。如無條件營造混交林,亦可在楊樹林四周靠蟲源的一面栽植隔離林帶。刺槐、水杉、臭椿、榿木和樟樹是較好的混交和隔離林帶造林樹種。
3、餌木誘殺。在天牛危害較輕而衛(wèi)生良好的林分中,設置天牛喜食樹種作為餌木吸引成蟲產(chǎn)卵,待幼蟲孵化后尚未蛀入木質(zhì)部前進行剝皮處理。
4、人工捕殺。根據(jù)成蟲產(chǎn)卵時所咬的傷痕或刻槽,用小刀或錘子將卵刺死或砸死,用鐵絲鉤出幼蟲,捕捉成蟲等。
5、生物防治。利用花絨寄甲、川硬皮腫腿蜂、啄木鳥等進行防治。
6、化學防治。應用綠色威雷防治天牛成蟲,在天牛成蟲羽化始盛期前于樹干或大側(cè)枝上噴灑綠色威雷200-300倍液。
7、樹干打孔注藥防治。對樹冠高大,噴霧防治較為困難的林木,采取樹干打孔注射40%氧化樂果原液、20%吡蟲啉可防治天牛成蟲、幼蟲。方法是:在樹干離地面30cm處打深達木質(zhì)部的斜孔,用藥量一般0.3-0.9mL/cm胸徑。也可從排糞孔直接注藥。
8、藥簽防治天牛幼蟲。在天牛幼蟲危害期使用,盡量將藥簽插入新鮮的排糞孔內(nèi),并用泥封口。
三、楊樹食葉蟲病害
(一)種類
1、楊扇舟蛾:幼蟲群棲,1-2齡時常在一葉上剝食葉肉,2齡后吐絲綴葉藏匿其間,遇驚后能吐絲下垂隨風飄移,3齡后逐漸向外擴散危害,老熟時吐絲綴葉作薄繭化蛹。由于幼蟲繁殖快、數(shù)量多、分布廣,大發(fā)生時極易成災。
2、楊小舟蛾:幼蟲食葉片的表皮、葉肉,僅留葉脈,呈篩網(wǎng)狀。嚴重時,楊樹、柳樹的大部分葉片被吃光,遠望如火燒。
3、柳毒蛾:主要危害楊、柳科樹木。危害嚴重時,能將葉片吃光,且有大量排糞,嚴重影響城市園林綠地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柳毒蛾1年2-3代,以2齡幼蟲在樹皮裂縫處作薄繭越冬,次年4月上中旬開始活動危害,6月份為第1代幼蟲盛發(fā)期,9月為第2代幼蟲盛發(fā)期。
(二)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越冬(越夏)期,人工收集地下落葉或翻耕土壤,以減少越冬蛹的基數(shù),成蟲羽化盛期用黑光燈誘殺,降低下一代的蟲口密度。組織人力摘除蟲苞和卵塊。利用幼蟲受驚后吐絲下垂的習性,震動樹干捕殺下落的幼蟲。對于尺蠖等成蟲需爬行上樹產(chǎn)卵的害蟲,在成蟲羽化前在樹干梆扎塑料布等方法以防成蟲上樹產(chǎn)卵。
2、生物防治。在幼蟲3齡期前噴施Bt和病毒防治。地面噴霧樹高在12m以下中幼齡林,用藥量Bt200億國際單位每畝阿維菌素600O-8000倍液。釋放松毛蟲赤眼蜂,即在害蟲產(chǎn)卵初期,每畝3-4個放蜂點、放蜂量3-5萬頭。
3、化學防治。對發(fā)生嚴重,噴藥困難的高大樹體打孔注藥防治。用打孔注藥機在樹胸徑處不同方向打3-4個孔,注入疏導性強的40%氧化樂果乳油或25%殺蟲雙水劑等。用藥量為每1Ocm胸徑2-4mL原藥或1倍稀釋液。注藥后注意用泥封好注藥口。利用害蟲上下樹,用1Oml2.5%溴氰菊酯加1Oml氧化樂果與11kg廢機油混合,在樹干上涂3-5cm寬的閉合環(huán);2.5%溴氰菊酯與廢柴油1:10混合,浸泡包裝用紙繩制成毒繩,在楊樹胸徑處綁縛2周,效果良好。在幼蟲期噴15%滅幼脲煙霧劑防治(藥劑和溶劑混合比例為1:1,用藥量為1.2kg/hm2)或噴施20%滅幼脲Ⅲ號,每畝25g、1.2%煙參堿乳油1000-2000倍液。
參考文獻:
1、張國慶,試論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與按需育林[j],安徽林業(yè)科技,2001。
2、向言詞,彭少麟.植物外來種入侵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生態(tài)學報,1999。19(4):560-566.
- 上一篇:馬鈴薯黑脛病防治
- 下一篇:林業(yè)發(fā)展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