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對外貿易轉變升級
時間:2022-12-11 09:37:00
導語:浙江對外貿易轉變升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省對外貿易發展迅速,在其推動下,浙江經濟也取得了快速發展。浙江對外貿易呈現出增長速度快、總量大、在全國對外貿易總量中所占比重大、私營經濟總用突出、外貿順差大、出口產品多處于產業鏈低端,產品附加值小等特點。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在國外市場進入門檻大幅降低的刺激下,浙江對外貿易更是呈現出爆發式發展。但是,由于浙江對外貿易的的擴張多屬于依靠大量消耗資源、能源和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擴張方式,所以對內會造成資源、能源價格上漲,環境破壞嚴重,對外會引發貿易摩擦,頻繁遭遇雙反調查。做為中國的外貿大省,依靠粗放型的外貿擴張方式顯然是難以為繼的,為實現由外貿大省向外貿強省轉變,必須實現浙江對外貿易的轉型升級。
1浙江對外貿易的現狀和問題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國家外貿促進政策的刺激下,浙江對外貿易取得了長足發展。進入新千年后,中國順利加入WTO,浙江的外貿發展更是迅速增長。綜合分析,浙江外貿發展總體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1外貿總值迅速擴張,順差大幅增加。
1978年浙江進出口總額只有0.7億美元,1986年,我國的改革開放由農村擴展到城市,從而進入全面改革局面,當年浙江進出口總額為12.9億美元,其中出口10.9億美元,進口2億美元。到2005年浙江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達到1073億美元,隨后僅用三年時間,2008年就突破了2000億美元關口,達到2111億美元。到2008年,浙江進出口總值達到2111.3億美元,其中出口和進口值分別為1542.96億美元、568.4億美元,與1986年數據相比,分別增長了163倍、141倍和282倍。
外貿總值快速擴張的同時,浙江外貿順差也大量增加。2002年浙江以169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居全國首位,2004年浙江的外貿順差總額又在全國首次超過300億美元,與全國的貿易順差基本持平。近年來,浙江貿易順差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巨額貿易順差的存在,一方面為我國帶來了大量的外匯儲備,從此我們再也不必擔心因外匯供應不足而影響國家關鍵技術和設備的引進進程。但是大量的外匯結余增加了人民幣的匯率壓力,導致人民幣的升值問題成為國際社會熱炒的話題,并據此頻頻向中國政府施壓。另一方面,出口的迅速擴張對國外同等產品和替代品造成了致命打擊,為了維護本國生產者和民眾的利益,國外政府往往會通過反補貼、反傾銷等方式限制中國產品的出口。
2對外貿易主體動態演化,私營經濟作用日益突出(見表1)
表1數據顯示,2001年浙江省進出口總額中,國有企業占比為45%,排名第一,私營企業所占比重最小,占比為僅為6%。但是,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一步步深入,浙江進出口總值中國有企業所占的比重在一步步縮小,而私營企業所占比重在逐漸增加。2004,國有企業在進出口總值中所占比重首次跌破30%,為25%,2006年又得破20%,降到17%,到2007年又降到14%。反觀私營企業在進出口總值中所占比重,2002年突破10%,達到12%,隨后一路凱歌,2004年突破20%達到26%,2006年站上30%臺階,2007年達到39%。
私營企業進出口總值的占比增加和國有企業進出口總值占比減少的可能解釋為:一方面,私營企業產權明晰,機制靈活,在利益的驅使下,會不故一切的開拓國際市場。而國有企業則受體制詬病影響,尾大不掉,難以適應激烈的國際競爭。另一方面浙江省是民營經濟大省,所以在加入WTO后民營資本快速進入出口市場并迅速發展是有其客觀存在基礎的。
然而,由于私營企業受利益驅使,往往會選擇短平快的方式積累資本。這就會產生諸如假冒名牌、以次充好、競相壓價、破壞生產地自然環境等后果。其結果是國際貿易摩擦增多,外貿總額增速放緩、浙江國際形象惡化。2005年,浙江省商務廳副廳長金永輝在浙江應歸國際貿易新聞會上透露,2002-2005年期間,浙江共遭遇美國、歐盟、土耳其、印度等18個國家提起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特別保障措施、紡織品特保和337調查等貿易摩擦案件116起,涉案直接金額28億美元,分別占到全國的1/3和1/4左右。
3貿易結構趨于優化,但仍需改善
表2顯示,2007年浙江省對外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出口值達到555.8億美元,居浙江省對外出口商品首位,并大大高于居于第二位的服裝及衣著附件產品出口值的185.93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值也達到了101億美元之多。機電產品附加值高,技術要素投入多,生產效率和出口效益要遠遠高于傳統的紡織服裝產業。這說明,浙江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是有所提高的。另外,由表1可以看出,浙江出口產品中工業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是逐步提高的,初級產品所占的比重則是逐漸減少的。我們知道,商品的加工環節越多,生產者從總獲取的利益也就越多。浙江出口產品中工業制成品的逐年增加也恰恰說明浙江生產者從出口產品中所獲得的利益時逐年增加的。
雖然表2中顯示,浙江2007年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都有較大額度,但是,我們應當看到,在出口商品的前十名中,高新技術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僅占很小的份額,其余的產品都是資源、能源消耗較多的產品。浙江生產的手持或車載無線電話機的核心技術都被國外廠商控制,浙江企業只是生產技術含量較低的外殼、鍵盤或者電池。
從浙江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來看,除了高新技術產品外,其他要么只是組裝環節(機電產品)、要么是以資源能源大量消耗為代價的生產(制鞋、塑料和汽車零件等)。對外貿易的效益并沒有與對外貿易的數量同步發展。
2浙江對外貿易的轉型升級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2.1緊迫性。長期以來,憑借浙江商人的創業精神和浙江本土的地理優勢,浙江對外貿易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浙江是一個資源、能源小省,工業生產的原料和能源大多依靠從外界獲取。長期以來,地方政府和企業都以賺取外貿順差和大額利潤為目標,走的是粗放型發展的道路。近年來,隨著浙江對外貿易總額的逐年增長,浙江企業對資源、能源產品的需求大幅增加,在國際能源和資源價格變動時,以數量和低價取勝的浙江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就回去舉步維艱。另外,以大量消耗能源和資源為代價的生產方在面對國外各種貿易壁壘是往往顯得手足無措,于是很多廠商在國外強大的關稅和技術壁壘壓力下就不得不放棄國外市場,甚至破產倒閉。
由于浙江企業缺乏法律常識和品牌意識,出口的產品經常會仿冒國際品牌或國內品牌,還有一些企業會盜用其它受法律保護的技術。其結果是,本地生產企業的創新動力不足,長久發展乏力。
- 上一篇:鎮衛生院領導年度述職述廉
- 下一篇:農產業全面加強質量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