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市場脈搏發展服務貿易論文
時間:2022-06-19 09:31:00
導語:把握市場脈搏發展服務貿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經濟服務化程度的深化,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1980-2000年,世界貨物貿易平均年增長率為5.9%,而商業服務貿易的平均年增長率為7.1%。增長速度的差異導致國際貿易結構的變動:1980年,國際商業服務貿易占世界貿易總額的15.2%,2000年,這一比重提高到18.6%。國際貿易格局之所以發生如此變化,原因在于發達國家紛紛把目光投向服務貿易,它們競相搶灘國際服務貿易市場,包括對發展中國家施以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后者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目前,在國際服務貿易市場上,領先國家幾乎全部是發達國家,如2000年,服務出口總額處于前10位的國家或地區依次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意大利、西班牙、荷蘭、中國香港地區和比利時-盧森堡,這10個國家或地區的服務出口占世界服務出口總額的比重高達59.3%。顯而易見,能否在服務貿易領域占領制高點已經成為決定各國在國際競爭中地位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的服務業發展還相當落后,如果說過去封閉的國內服務市場把我們與國際競爭隔離開來,使我們不能深切地感受到這種落后,那么加入WTO之后,面臨日趨激烈的國際服務貿易的競爭,如果我們的服務業不能得到實質性的改善,必將感受到市場拱手讓人的切膚之痛。本文對國際服務貿易的宏觀決定因素進行分析,試圖解釋服務貿易是如何隨著經濟發展和商品貿易擴張而發展的。
一、國際服務貿易的宏觀分析框架
對國際服務貿易有不同的理解。按照傳統的觀點,國際服務貿易被視為服務的進出口,這是一種跨境貿易的概念。按照《服務貿易總協定》的觀點,國際服務貿易還應包括由商業存在——簡單地說,就是屬于服務業的外國直接投資企業——所完成的貿易。由于目前除美國外各國尚未公布關于服務貿易定義的數據,因此本文所采用的仍是傳統的跨境貿易的概念。
出口方是服務的供給者,進口方是服務的需求者。因此,服務貿易的發展是由對服務的供給和需求而決定的,國際服務貿易的宏觀分析框架就是識別影響國際服務貿易的供給和需求的宏觀變量。
(一)影響國際服務貿易供給的宏觀變量
一個國家或地區向國際市場提供服務的能力直接受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的影響。服務區別于貨物的一個顯著特點在于生產者與消費者有很大程度的互動,換言之,服務生產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者對服務的最終結果的評價。因此,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高的國家或地區積累了豐富的服務生產經驗,能夠高效率地提供顧客滿意的服務,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會較強。
根據波特的“國家鉆石”理論,一個國家或地區向國際市場提供服務的能力還受國內服務需求的影響。國內服務需求較高,越能推動國內服務業的發展,從而向國際市場提供服務的能力也越強。但是,國內服務需求大也可能導致另一個結果,即服務對象主要在國內,出口動機受到抑制,尤其是國內經濟規模大的國家更可能以內需為主。
一個國家或地區向國際市場提供服務的能力還受其自身貨物貿易能力的影響。一方面,許多服務貿易是伴隨著貨物貿易而發生的,如國際貨運服務、保險服務、進出口信貸服務和維修服務等;另一方面,根據波特的理論,跨國商務活動是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影響因素,在貨物出口市場上領先的國家或地區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商務經驗,有助于順利開展國際服務貿易。
(二)影響國際服務貿易需求的宏觀變量
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國外服務的需求直接受國內服務需求的影響。服務需求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來自生產的需求,即生產者需求;二是來自消費的需求,即消費者需求。生產者服務需求受國內經濟規模的影響,國內經濟規模越大,對生產者服務的需求越大;后者受收入水平的影響,收入越高,對服務的消費需求越高。
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國外服務的需求還受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的影響。如果國內服務生產足以滿足國內需求,則對國外服務的需求就低。
同樣,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國外服務的需求還受它對國外貨物的需求的影響,原因在于許多貨物進口會引致相應的服務進口。
二、服務貿易宏觀決定因素的實證分析
選取如下宏觀變量對服務貿易進行實證分析:用國內生產總值(GDP,10億美元)反映國內經濟規模;用人均國民收入(GNIPC,美元)反映收入水平;用服務業增加值(VAS,億美元)及其年增長率(AGS,%)反映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此外,還包括兩個貨物貿易指標,即商品出口(EXG,億美元)和商品進口(IMG,億美元)。
分析所用的樣本數據是1982-1998年17個國家或地區的數據,這17個國家或地區在世界服務貿易中處于領先地位,而且在國家的選取上盡可能多樣化,即樣本國家既包含發達國家,又包含發展中國家。其中,盡管美國的服務貿易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但由于美國的情況比較特殊,故樣本中不包括美國。這17個國家或地區為:奧地利、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韓國、荷蘭、加拿大、馬來西亞、墨西哥、日本、瑞典、泰國、中國香港、意大利、印度、英國和中國。數據取自中經網。
在分析方法上,鑒于數據為時間序列與截面數據的混合數據,采用PanelData回歸分析方法。考慮到時間序列可能存在自相關,且樣本國家之間可能存在相互影響,故采用有同代相關的一階自回歸模型。利用SAS軟件的TSCSREG程序得到如下回歸結果,見表1、表2。
表1因變量:服務出口單位:億美元
自變量系數標準誤差tPr>│t│
截距3.1731.66081.910.0571
GDP-0.0130.00153-8.81<.0001
GNIPC0.0040.00005082.29<.0001
VAS0.0020.0002966.71<.0001
AGS0.2510.014916.83<.0001
EXG0.1800.000987182.20<.0001
R[2]=0.9968
表2因變量:服務進口單位:億美元
自變量系數標準誤差tPr>│t│
截距-21.1770.7089-29.87<.0001
GDP0.1000.0025539.08<.0001
GNIPC0.0030.00006449.82<.0001
VAS0.0030.0004208.20<.0001
AGS-1.1480.0364-31.56<.0001
IMG0.1590.00149106.96<.0001
R[2]=0.9956
由表1可以看到,5個變量與服務出口的關系都很顯著,可以解釋服務出口變動的99.68%。具體來看:(1)在其他變量得到控制的條件下,國內經濟規模對服務出口的凈影響為負,GDP每增加10億美元,服務出口就會減少130萬美元。這意味著經濟規模較大的國家或地區的服務生產主要用于滿足國內需求,而一些服務業發達但國內市場有限的國家或地區則注重開拓國際市場,這也正是中國香港和比利時-盧森堡出現在服務出口前10名的原因。(2)在其他變量得到控制的條件下,收入水平對服務出口有顯著的正向影響,GNIPC每提高1美元,服務出口就會增加40萬美元,其t值僅次于商品出口。這個關系解釋了服務出口領先國家幾乎全部是發達國家的現象。(3)在其他變量得到控制的條件下,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對服務出口有顯著的推動作用,服務業增加值每提高1億美元,服務出口就增加20萬美元,服務業增加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服務出口就增加2510萬美元。相對而言,服務業增長率對服務出口的影響更為顯著,這意味著服務業發展迅速的國家或地區往往比服務業成熟的國家或地區更傾向于拓展國際市場。(4)在其他變量得到控制的條件下,商品出口對服務出口有顯著的拉動效應,商品出口每增加1億美元,就會導致服務出口增加1800萬美元。商品出口的t值最大,表明它是5個變量中對服務出口影響最為顯著的變量。由此啟示我們,盡管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是兩種相對獨立的貿易形式,但在貨物貿易的發展過程中蘊含著服務貿易的巨大機會,發展中國家應當善于主動把握這些機會,實現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共同發展。
由表2可以看到,5個變量與服務進口的關系都很顯著,可以解釋服務進口變動的99.56%。具體來看:(1)在其他變量得到控制的條件下,國內服務需求對服務進口有顯著的正向影響,GDP每增加10億美元,服務進口就會增加1000萬美元;GNIPC每提高1美元,服務進口就會增加30萬美元。GNIPC的t值大于GDP的t值,表明服務的消費需求比生產需求對服務進口的影響更為顯著,因此消費結構服務化程度較高的國家或地區對國際服務需求也較大。(2)在其他變量得到控制的條件下,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對服務進口的影響是雙向的,服務業增加值每提高1億美元,服務進口就增加30萬美元,而服務業增加值每增長1個百分點,服務進口就減少1.148億美元。這種現象表明國內服務業發展水平對服務進口的凈影響有階段性。一般地,服務業增加值與服務業增長速度為負相關,利用樣本數據計算這兩個指標的相關系數,為-0.22,p-value為0.0001。當服務業增加值處于某一臨界值以下時,服務業增長較快,快速擴張的國內服務業能夠滿足國內服務需求的增加,因此服務業發展水平對服務進口的凈影響為負;當服務業增加值超過臨界值時,服務業增長放緩,國內服務業的發展不能滿足國內服務需求的膨脹,因此服務業發展水平對服務進口的凈影響為正。(3)在其他變量得到控制的條件下,商品進口對服務進口有顯著的拉動效應,商品進口每增加1億美元,就會導致服務進口增加1590萬美元。商品進口的t值最大,表明它是5個變量中對服務進口影響最大的變量,再一次揭示出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的相互依存關系。
綜上,宏觀變量對服務貿易的影響可用圖1表示。圖中,虛線表示負向影響,實線表示正向影響。
附圖
圖1宏觀變量對服務貿易的影響
三、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現狀與對策
2000年,中國商業性服務出口總額為301億美元,占世界商業性服務出口總額的2.1%,排在第12位;商業性服務進口總額為359億美元,占世界商業性服務出口總額的2.5%,排在第10位。可以說,中國的服務貿易已經成為國際市場上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
盡管如此,中國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與其他宏觀經濟變量并不協調,有明顯的滯后。中國服務貿易的實際值遠低于按上述回歸模型計算的擬合值,尤其是服務出口與擬合值的差距逐步擴大(見圖2和圖3),表明中國的服務貿易遠未達到理想的水平。
附圖
圖2服務出口實際值與擬合值的差距
附圖
圖3服務進口實際值與擬合值的差距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其特點在于:(1)經濟規模很大,但專業化分工水平較低,因此對社會化的生產者服務需求不足;收入水平較低,消費結構仍以實物消費為主,對消費者服務的需求不足。服務需求不足既抑制了進口需求,也制約了服務業的發展,從而削弱了服務出口能力。(2)服務業發展滯后,但增長迅速。中國產業結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服務業比重偏低,不到GDP的1/3,而且服務業素質較低,不利于服務出口;而根據前面對服務業發展水平對進口的凈影響的分析可知,中國服務業發展水平對服務進口的影響尚不到轉折點。(3)商品進出口規模都較大,但中國企業不注重發掘貨物貿易蘊含的服務貿易的機會,因此盡管商品出口規模較大,但沒有充分帶動服務出口;相反,發達國家善于利用這一機會,在向中國輸出商品的同時,也大量輸出服務。
加入WTO之后,中國服務市場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都將不斷提高,面臨的國際競爭將空前激烈,短期內服務出口不太可能得到實質性的改善,而服務進口則很可能會有很大的增長,從而加劇服務貿易逆差。為了盡可能減輕這種負面影響,并積極利用國際服務市場,中國今后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進一步推進企業制度改革,深化生產的專業化分工,形成國內生產者服務的大市場,以需求帶動生產,同時,內部服務市場化還可以加強服務市場的競爭,從而提高服務質量,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第二,順應消費結構的演變,大力發展消費者服務,使消費者服務多樣化、高級化,增強抵御國外競爭的能力;第三,制定科學的產業政策,建設服務業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特別是信息基礎設施,大力扶持服務業的發展,尤其要注重改善服務業內部結構,使服務業的發展符合現代化和信息化趨勢,在以信息服務為主的新型的服務市場上占據競爭優勢;最后,鼓勵企業在促進貨物出口的同時積極尋找配套與派生服務出口的機會,實現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協同發展。
正如聯合國貿發會議指出的那樣,發展中國家成功地融入國際服務貿易體系的關鍵在于更多地參與國際服務貿易。開放市場是不可逆轉的潮流,只有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中國的服務貿易才能繁榮,中國的服務業也才能獲得真正的發展。國際市場上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只要中國的服務企業能正確把握市場脈搏,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空間是非常大的。
【參考文獻】
[1]WTO.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2000[Z].
[2]UNCTAD.AssessmentofTradeinServicesofDevelopingCountries:SummaryofFindings[R].1999.
[3]petitiveAdvantagesofNations[M].1990.
[4]陳憲.國際服務貿易[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5.
[5]王仁曾.產業國際競爭力決定因素的實證研究[J].統計研究,2002,(4).
[6]張松濤.呼喚臨時協調機制——促進我國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若干思考[J].國際貿易,2001,(11).
- 上一篇:全省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會議紀要
- 下一篇:教育局創先爭優動員會議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