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戴耳環的探究論文
時間:2022-10-25 04:57:00
導語:天王戴耳環的探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耳環是一種重要的首飾(或耳飾),但其在中國的產生、引入、使用等問題,鮮見有人進行過認真而深入的探討。就唐代的耳環而言,雖然有幾種論服飾或風俗的論著有所涉及,但多語焉不詳,甚至有誤。本文不揣簡陋,想極疏略地敘述一下唐代耳環的使用情況,希望拋磚而能引出玉來。
一
“耳環”一詞似出現較晚。用電腦檢索《四庫全書》,發現最早的用例是在五代?!杜f五代史》卷八四《晉書·少帝紀四》[1]說開運三年(946)九月,張彥澤“破蕃賊于定州界……生擒蕃將四人,摘得金耳環二副進呈”。《資治通鑒》[2]卷二八五同年同條記“蕃賊”為“契丹”,可證此處雖記載了“耳環”,但戴耳環的是契丹男子,屬于少數族。
那么,此時或此前漢族[3]的耳飾稱什么呢?主要被稱為“瑱、珥、珰”等。這些名稱早期大致都指“充耳”之珠,似非耳環,也并不穿耳。例如《說文解字》云:“珥,瑱也”;“瑱,以玉充耳也”[4];《爾雅翼》卷二一曰:“珰,音當,充耳珠也”[5]、《集韻》卷三“珰,充耳也”[6]、《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卷上在解釋“卷耳”時說:“如婦人耳中珰,今謂之耳珰”[7]。到后來,出現了穿耳的珰,但那是學的蠻夷[8],并沒有流行起來。所以雖然漢劉熙《釋名》釋“珰”為“穿耳施珠”,但此后的字書如上引《爾雅翼》、《集韻》等仍釋“珰”為“充耳珠”。
從理論上推測,唐朝的漢族,不論男女,可能都不應戴耳環。因為“穿耳”與儒家的理念相悖。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的《孝經》開篇即說:“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9]。自儒家獨尊的地位持續數百年后,唐朝以“孝”治國。唐玄宗曾親自為《孝經》作注,頒布全國,被稱為《御注孝經》從而流行于世。儒家的思想[10]加上皇帝的權威,相信這一要求或曰規則會約束當時人的行為方式。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強調,首先從唐代的思想、禮俗環境考慮,一般的唐人[11]是不戴耳環的。
現在我們看實際情況。查唐代文獻,有關唐人戴耳環的記載幾乎不見。大概到了晚唐五代,才有類似“耳墜金镮”[12]的詞語出現。而這與上述五代時“耳環”一詞的出現大致同步,不能視為唐朝的一般情況。進一步,我們特別查看了唐代的類書。我們知道,類書雖有種種不同的用途,但多以“博”為基礎。查閱類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斷事物的流行與否。
唐代有三大類書完整存世。我們先看唐初的《藝文類聚》。此書由歐陽詢撰于唐高祖武德年間?!端囄念惥邸穂13]有“衣冠”“服飾”部,但在“服飾部下”“頭飾”門中只列了“步搖”“釵”和“梳枇”三類,沒有提耳飾?!冻鯇W記》[14]是徐堅等撰于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官修類書,雖有二十三部,但因“博不及《藝文類聚》”[15],只有“器物”不設“服飾”,因此也沒有提到耳飾。《白氏六帖事類集》[16]是白居易撰于中唐的一部類書。書中頭飾類列了“梳篦”而以“釵”附。查其“梳篦”類,除“梳、釵”外,還列了“名珰”、“玉珥”二條,記魏太祖和齊威王時事。后來宋代的孔傳續此書,作《白孔六帖》[17],在此“梳篦(釵附)”類中補充了十三條唐事,但均為“釵”,沒有耳飾。甚至沿至宋人編的大型類書《太平御覽》,雖單立了“珰珥”一類,但所記均為唐以前事[18]。如果唐人戴耳環的話,為何在類書以及其他史料中沒有反映呢?可見一般唐人是不戴耳環的。
我們再看文物考古資料。從傳世的唐畫和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畫看,雖然繪有大量人物包括帝王皇族、后宮侍女、朝廷貴人、平民百姓,但幾乎找不到有戴耳環的形象。出土文物中有耳環、耳墜,但很少,且大多都是出土位置和墓主人身份族屬不明。例如1988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工地唐墓曾出土一件漂亮的耳墜[19],但耳墜的出土位置以及墓主人的情況均不明。而且從耳墜裝飾中的聯珠紋看,很像是一件外來器物。
最近,我翻查了《考古》與《文物》雜志近十年(1995至2004年)公布的唐代墓葬情況,結果如下:
《文物》十年來公布了唐代墓葬共53座,其中包括明確記載或可判斷為女性(合葬或獨葬)的墓19座,未盜或未擾亂的墓20座。所出墓葬地域涵蓋河南、北京、陜西、遼寧、山西、甘肅、四川。沒有發現一件耳環或耳墜。其中遼寧朝陽雙塔唐M1號墓主人“頭部隨葬泥質陶壺1件,瑪瑙珠1件,銅釵4枚,頭下有蚌飾1件……左手處發現銅戒指2枚,右手3枚”;M2號墓主人“頭部隨葬銀釵1枚,口中發現銀琀1件,頭部左側隨葬鐵剪刀1把,左肘部發現銅環1件”[20],但沒有耳環出土。山西大同南關唐M4號墓“死者為女性,仰身直肢”,頭部隨葬有銅釵、銅鏡、貝器;M9號墓為夫妻合葬,其中女性頭骨旁隨葬有銅釵[21],均無耳環出土。
《考古》十年來共公布了唐代墓葬50座,其中含女性的10座,未盜或未擾亂的29座,地域涵蓋河南、廣西、陜西、江蘇、新疆、四川、山東、湖南、安徽、福建、河北、廣東,沒有發現一件耳環或耳墜。其中河南偃師杏園村唐YD1902號墓“骨架一具,比較完整……人骨左手握一玉石豬和一素面拋光小銀盒,右手握一金戒指和一長條形玉石器,口中含一枚玻璃珠”;YD5036鄭洵墓為夫妻合葬墓,其中“西側棺內有蛤形鎏金銀粉盒,似為女性”[22],均無耳環出土。湖南郴州竹葉沖唐墓“隨葬物多置于頭部,其中瓷奩盒內裝有滑石盒2件,粉撲子、銅勺、木篦、蚌殼各1件”[23],沒有耳環。河北邢臺95QDM1號唐墓是夫妻合葬墓,其中“女性頭骨旁隨葬有銅鏡、釵各1件”;95QDM3亦為夫妻合葬墓,“女性頸部有銅鏡、釵各1件”[24],均無耳環或耳墜隨葬。
由上可知,文物中有關耳環的情況與文獻記載的情況是相一致的。這樣,我們就從文獻與文物兩方面證明了唐代的一般人不戴耳環或耳墜。
但是唐代的一些少數族或外國人則戴耳環或耳墜,并且明確是“穿耳”而戴。這種“穿耳”的習俗因不符合唐人習俗,因此被特別記錄下來。例如《舊唐書》卷一九七《南蠻西南蠻》“婆利國”條記其國“人皆黑色,穿耳附珰”[25]?!捌爬麌比耸恰袄觥比酥环N,而“昆侖”人大都戴耳環。唐代詩人張籍在其詩作《昆侖兒》中就描畫他們是“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拳不裹頭”[26]。又,《通典》[27]卷一八八《邊防四南蠻下》記“林邑”國是“男女皆……穿耳貫小镮”;卷一九三《邊防九西戎五》記“天竺”國“丈夫翦發,穿耳垂珰”。
由上可知,唐代主要是南方的一些外國人穿耳戴耳環,且不論男女。但是顯然,這些“穿耳戴耳環”的習俗沒有影響一般唐人。唐人一直將此習俗視為外國習俗,也就同時把耳環視為外國器物、把戴耳環者視為少數族或外國人的顯著特征。敦煌文書P.3986V號有題名為“玄宗題梵書”的詩作,詩中將中外僧人相比,有“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的句子[28],就是將戴耳環者視為外國人特征的一個最好例子。
二
關于這一點或還有一個旁證。
以上我們說從墓室壁畫中不見唐人戴耳環的形象,但是在寺院壁畫或塑像中,有的菩薩、天王、力士像等卻戴耳環。這種佛教造像戴耳環與否的現象,是一個饒有興趣的問題,值得研究。目前我們只提出天王造像來略作探討。
關于天王造像,研究論著甚多,最近的成果是李凇的系列研究如《略論中國早期天王圖像及其西方來源》、《龍門石窟唐代天王造像考察》等[29]。但這些研究均未涉及天王戴耳環問題。不過這一問題比較復雜,需要有宗教特別是佛教藝術、中外文化藝術比較交流、民族民俗、考古文物等方面的專門知識,以下所述只能是最簡單的線索或想法而已。
大致說來,唐代的天王像可分為二尊一組的護衛天王像和四大天王像兩個系列[30]。前者可能與中國傳統的墓室守護者或門神相互影響[31],帶有比較濃厚的中國味道,因此二尊一組的護衛天王像基本上不戴耳環。例如敦煌莫高窟盛唐第46窟西壁龕北側天王像[32],不戴頭盔,亦不戴耳環;盛唐第194窟西壁龕內南側天王像,不戴頭盔,北側天王像戴頭盔,均不戴耳環(圖一、圖二)[33]。四川廣元千佛崖盛唐第22窟左右二天王,均不戴耳環[34];巴中永寧寺盛唐第2號龕左右二天王,一戴盔一不戴,均不戴耳環[35]等等[36]。
但是四大天王像不同,似乎其中的少數族或外國即“胡味”更濃一些。由于毗沙門天王的資料較多,我們就以他作為四大天王的代表[37]來談。按毗沙門天王像在印度佛教藝術中是否戴耳環,不是很清楚,但在經由中亞傳入我國的途中,就戴有耳環了。前面說過,唐代史籍中記載“穿耳垂環”的主要是南方的外國人,其實中亞人很多也“穿耳垂環”。我們看塔吉克斯坦出土的七世紀的供養人像,男女均戴耳環[38]。于闐人也戴耳環。敦煌莫高窟五代98窟東壁南側于闐國王供養像[39]就證明了這一點。我們知道,毗沙門天王的故鄉據說就在于闐[40],因此當地人讓毗沙門天王戴上耳環是順理成章的事。所以起碼在西北地區,例如我們在敦煌壁畫中看到的毗沙門天王像,均戴耳環。比如敦煌莫高窟中唐第154窟南壁西側天王像,有題記為“毗沙門天王”,像戴耳環(圖三)[41];晚唐12窟前室西壁北側托塔天王像戴耳環(圖四)[42];五代100窟窟頂西北多聞天(即毗沙門天王的意譯)像,也戴耳環(圖五)[43]。特別是后者,除多聞天王外,其他三個天王都戴耳環。四大天王戴耳環,一直持續到后代?,F在我們在寺院中看到的四大天王像基本都是“胡形”,而且都戴耳環了。
這一事例告訴我們,唐人確乎將“耳環”視為外國器物,將戴耳環者視為“胡人”。中國味道濃的神一般不戴耳環,而像四大天王那樣戴著耳環的,一定是威力更奇異、“胡味”更重的神了[44]。這樣看來,天王戴耳環與否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我們在第一節中得出的結論。
參考文獻:
[1]中華書局點校本,1976年版。
[2]中華書局點校本,1956年版。
[3]此處所謂“漢族”指唐代史料所稱“華夷”中的華人,下同。
[4]《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1963年版。
[5]宋羅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7年,下同。
[6]宋丁度修定,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吳陸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8]劉熙《釋名》卷四云:“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蠻夷所為也。蠻夷婦女輕浮好走,故以此珰錘之也。今中國人效之耳”。參見王先謙《釋名疏證補》,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4年版。
[9]《十三經注疏·孝經注疏》卷一,北京大學出版社標點本,1999年版。
[10]北宋呂希哲在《呂氏雜記》卷上說:“近世儒者……有戒婦人不穿耳者”(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可見即使在婦人戴耳環較多的宋代,有些儒者也反對穿耳。但同樣尊儒,為何宋代戴耳環的較多呢?這個問題值得研究,或許與遼、西夏人戴耳環(且男女都戴)習俗的影響有關?
[11]此處所謂“一般唐人”主要指唐代的漢族。下同。
[12]后蜀歐陽炯《南鄉子》,參《全唐五代詞》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3]參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1982年新1版。
[14]中華書局點校本,1962年版。
[15]《四庫全書總目》語。見《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三五,中華書局影印本,1965年版。
[16]《唐代四大類書》本,清華大學出版社影印,2003年版。
[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十四。
[18]中華書局1960年影印本,卷七一八。而且所引《釋名》,特意將“穿耳施珠曰珰”一句刪掉,值得注意。
[19]《考古與文物》1998年第5期封二。
[20]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陽市博物館:《朝陽雙塔區唐墓》,《文物》1997年第11期。
[21]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南關唐墓》,《文物》2001年第7期。
[2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隊:《河南偃師市杏園村唐墓的發掘》,《考古》1997年第12期。
[23]雷子干:《湖南郴州市竹葉沖唐墓》,《考古》2000年第5期。
[24]邢臺市文物管理處:《河北邢臺市唐墓的清理》,《考古》2004年第5期。
[25]中華書局點校本,1975年版。
[26]《張司業集》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93年。
[27]中華書局點校本,1988年版。
[28]《法藏敦煌西域文獻》第30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29]均收入其論文集《長安藝術與宗教文明》,中華書局,2002年12月。
[30]李凇說:“戎裝四天王與二天王成為中國佛教藝術中兩種最主要的天王形式”,參其論文集127頁。
[31]李凇書127頁。
[32]《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三,敦煌文物研究所編著,文物出版社,1987年8月,圖149。
[33]《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四,敦煌文物研究所編著,文物出版社,1987年3月,圖42、47。
[34]《中國石窟雕塑全集》八《四川、重慶》,《中國石窟雕塑全集》編委會,重慶出版社,2000年8月,圖37。
[35]同上,圖56、57。
[36]有一例外是龍門石窟奉先寺北壁的托塔天王像,戴有耳墜(《中國石窟·龍門石窟》二,龍門文物考古所、北京大學考古系編,文物出版社,1992年12月,圖128)。但因此天王“托塔”,可能和下面要提到的毗沙門天王有關,即受到了毗沙門天王造像的影響,因此與一般的二尊一組的天王像稍有區別。但這尚需繼續探討。
[37]關于毗紗門天王像的研究,可參看北進一《毗沙門天像の變遷》,載田邊勝美、前田耕作編《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15《中央アジア》,小學館,1999年3月。
[38]田邊勝美、前田耕作編《世界美術大全集·東洋編》15《中央アジア》,圖223。
[39]《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五,敦煌文物研究所編著,文物出版社,1987年9月,圖13。
[40]《大唐西域記》卷十二《瞿薩旦那國》。中華書局,1985年版。
[41]《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四,圖99。
[42]《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四,圖162。
[43]《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五,圖27。
[44]四大天王的面部刻畫似乎“胡味”更濃一些。甚至這時“耳環”可能也被賦予了某種神秘的力量。